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77)
2023(17409)
2022(14888)
2021(13876)
2020(11398)
2019(26330)
2018(26268)
2017(50269)
2016(27265)
2015(30772)
2014(31076)
2013(30736)
2012(28954)
2011(26517)
2010(27175)
2009(24855)
2008(24342)
2007(21953)
2006(19909)
2005(17920)
作者
(80473)
(66944)
(66275)
(63271)
(42812)
(31982)
(30267)
(26143)
(25513)
(24250)
(22799)
(22631)
(21589)
(21518)
(20789)
(20610)
(19788)
(19339)
(19298)
(19014)
(17035)
(16538)
(16224)
(15421)
(15090)
(14990)
(14958)
(14794)
(13598)
(13201)
学科
(127675)
经济(127560)
管理(77043)
(72739)
(58354)
企业(58354)
方法(45631)
数学(38751)
数学方法(38303)
中国(36001)
(33995)
地方(33683)
业经(27908)
(26942)
(26148)
农业(23173)
(22140)
(20881)
贸易(20861)
(20071)
(19193)
银行(19152)
(18820)
金融(18817)
环境(18792)
(18767)
理论(18710)
(18513)
地方经济(18395)
(18276)
机构
学院(392702)
大学(392175)
(164899)
经济(161184)
管理(151439)
研究(142445)
理学(128589)
理学院(127066)
管理学(125053)
管理学院(124318)
中国(107000)
(85755)
科学(85530)
(74671)
(72529)
研究所(65410)
(63596)
中心(63335)
(60700)
财经(57936)
业大(55614)
北京(55522)
(54629)
师范(54179)
(52439)
(51726)
(49201)
经济学(48850)
农业(48818)
师范大学(43569)
基金
项目(255949)
科学(200399)
研究(191559)
基金(182509)
(158389)
国家(157007)
科学基金(133672)
社会(119548)
社会科(113075)
社会科学(113045)
(100003)
基金项目(96138)
教育(87549)
自然(84913)
(84177)
自然科(82799)
自然科学(82780)
自然科学基金(81259)
编号(79497)
资助(75291)
成果(66300)
(58782)
重点(57729)
(56180)
课题(56075)
(52385)
创新(48826)
国家社会(48409)
教育部(48078)
项目编号(47780)
期刊
(198295)
经济(198295)
研究(125584)
中国(84556)
(59360)
管理(59024)
学报(58078)
科学(55518)
(54724)
教育(50179)
大学(44086)
学学(40945)
农业(40673)
(39770)
金融(39770)
技术(36341)
业经(31592)
经济研究(30975)
财经(28660)
问题(25324)
(24656)
图书(22727)
(21063)
技术经济(20348)
(19486)
现代(18694)
理论(18654)
科技(18372)
世界(18313)
(18165)
共检索到616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世庆  
川渝毗邻地区合作是成渝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川渝合作的切入点。从具有可比性的四个层次对四川省和重庆市进行比较说明:川渝毗邻地区发展差距最为突出,川渝毗邻地区四川区县的许多数据仅相当于重庆区县的一半甚至1/3!其原因主要是:川渝毗邻地区实际上是"双核"为特点的成渝经济区中以"重庆核"为中心的经济区,重庆区县自然更具区位优势且分享了重庆大规模基础建设、产业扩散、直辖政策、县直管体制等优势,重庆事实上是省域经济。缩小川渝毗邻地区发展差距,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的思路为:四川区县要借势重庆加快发展;重庆要积极拓展腹地;潼南、遂宁、南充合作打造成渝北线枢纽;四川泸州、宜宾等沿江城市与重庆共建组合港;四川要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西南财经大学《川渝经济开发建设研究》课题组  
川渝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中国家重点建设的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主体 ,是西部三大经济带 (区 )中西北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西南南贵昆经济区的重要衔接区和战略接替区 ,在中国西部地区与长江流域经济开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地位。本文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川渝经济开发建设的发展基础、障碍因素和战略思路 ,提出全面推进川渝经济区开发建设的基本途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丽  
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的目标有机结合,实践证明,金融、尤其是区域金融合作对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能有效提升其后发优势。本文立足于成渝经济区的经济、金融发展现实,分析成渝经济区金融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推动成渝经济区金融合作的战略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延华  何维达  
建设绵阳科技城,是国家在科教兴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把军工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军民融合协同发展的重要探索,是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实践。《绵阳科技城发展规划(2011-2015年)》对绵阳科技城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作为成渝经济区西北部中心城市,在建设成渝经济区的背景下,科技城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更大范围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全区域经济和社会较快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方登科  杨林  
新的"十四五"规划,提出了诸多发展的目标。尤其是关于区域发展和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相关政策让人重点关注。我国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主要矛盾,如何实现解决这个问题,摆脱"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成渝地区做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4个主要地区,其经济的发展对于实现我国的战略目标至关重要。然而,在现实中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基于此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世庆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的发展进入加速阶段;同时,未来五年,西部总体将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的发展阶段。在上述背景下,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深化方向之一(西部大开发区域发展政策的深化方向),应是借鉴东部的重点推进战略,集中力量培育西部地区的增长极,对“十五”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三大地带”战略,进一步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区分功能,结合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建设等要求,划分“三大战略重点区域”(优势地区、生态脆弱地区、沿边开放地区)重点推进。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发展条件和已有基础均较好的地区,应在国家层面关注和川渝合作中,共建成渝经济区的繁荣...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林凌  刘世庆  
本文是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招标课题《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最终成果。《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包括一个主题报告:《共建繁荣:成渝经济区面向未来的七点策略与行动计划》和十一个分报告。十一个分报告分别对成渝经济区的范围界定、区域特征、区域定位、国土开发与综合整治、空间聚集特征与城市布局、交通网络与快速通道建设、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与产业布局、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建设、社会进步与发展、体制和政策保障、未来发展展望等进行了专题研究。本文对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阐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倪鹏飞  
绿色发展理念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引领,实现区域绿色发展是区域生态文明观的重要体现,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方法是经济、社会、环境、区域合作等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建设内容的统筹兼顾。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保障区",在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布局中,绿色发展既是科学发展理念又是其重要举措,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成渝经济区的贯彻与落实。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斌  
在我国区域发展中,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成渝经济区处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长江开发战略的交叉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发展潜力与障碍因素分析(一)成渝经济区发展潜力分析成渝经济区具有优越的土地资源条件。其总面积为20.6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重庆市总面积的52.75%,包括四川省15个市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凤君  刘鹤  王岱  许旭  
成渝经济区作为我国区域总体战略的重要指向区域,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基于全国战略视角,从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城镇分布、交通体系、人力资源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基础;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经济区内部空间的发展潜力,提出了成渝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的是为成渝经济区更好的贯彻国家区域总体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海霞  
成渝经济区城乡产业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成渝经济区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富集区,适合资源加工业和后续产业链及产业集群发展。目前,成渝经济区已进入工业化中前期阶段,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分布特征。成渝经济区工业集中度高,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全国40个工业大类中,成渝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建升  冉建宇  
本文通过构建衡量区域差距的指标体系,利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和成渝经济区共计63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分析了成渝经济区与三大经济区的差距。研究表明,成渝经济区与三大经济区相比差距较大,其主要原因是:经济总量低、消费能力低、对外开放度和公共服务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经营效率低以及环保水平差也是构成差距的重要因素,而科教水平和工业发展等因素影响不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添华  
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为川渝地区场镇经济实现就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互联网+时代,场镇经济应力求成为周边农村的商品交易中心、物流集散中心和品牌集成中心,并积极采取城乡统筹规划、坚持特色发展、重视宣传体验、营造创业环境等策略,从而推动本地区农村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苗苗  
融合川渝经济,形成带动西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是西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川渝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探讨了川渝经济区开发建设的模式,并提出了几个突破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颖  陆玉麒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1995—2008年人均GDP和GDP为基础数据,结合传统区域差异的统计方法与空间计量经济学软件GEODA,对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成渝经济区整体经济趋同趋势不明显,经济发展的二元化结构严重且空间惯性强,形成了以成都市为核心的发达区及川北、渝东北落后地带区,核心区的经济极化作用占主导且极化趋势有所加深。川渝内部差异和五个次级经济区之间差异及成都经济区内部的差异分别是成渝经济区总体差异的在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上的主要贡献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