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19)
- 2023(5762)
- 2022(4902)
- 2021(4227)
- 2020(3486)
- 2019(7985)
- 2018(7918)
- 2017(14393)
- 2016(7362)
- 2015(8349)
- 2014(8410)
- 2013(8336)
- 2012(8099)
- 2011(7736)
- 2010(8041)
- 2009(7497)
- 2008(7395)
- 2007(6686)
- 2006(6296)
- 2005(5846)
- 学科
- 济(59290)
- 经济(59258)
- 管理(21634)
- 业(18967)
- 地方(18350)
- 企(15710)
- 企业(15710)
- 方法(14795)
- 地方经济(13179)
- 数学(12738)
- 数学方法(12635)
- 中国(11364)
- 业经(10270)
- 学(9516)
- 农(8917)
- 贸(7321)
- 贸易(7314)
- 环境(7113)
- 易(6996)
- 制(6746)
- 经济学(6661)
- 策(6557)
- 农业(6531)
- 和(6428)
- 发(6390)
- 关系(6382)
- 融(6307)
- 金融(6306)
- 划(6063)
- 财(5932)
- 机构
- 学院(119540)
- 大学(118645)
- 济(62747)
- 经济(61658)
- 研究(46882)
- 管理(43067)
- 理学(36118)
- 理学院(35666)
- 管理学(35197)
- 管理学院(34936)
- 中国(34145)
- 科学(25637)
- 财(24547)
- 京(24530)
- 所(23358)
- 研究所(21028)
- 经济学(20458)
- 财经(19674)
- 中心(19417)
- 江(18404)
- 经济学院(17999)
- 经(17611)
- 院(16896)
- 北京(15930)
- 范(15726)
- 师范(15636)
- 农(14930)
- 科学院(14660)
- 州(14587)
- 财经大学(14205)
- 基金
- 项目(72552)
- 科学(57289)
- 研究(53956)
- 基金(52821)
- 家(45639)
- 国家(45312)
- 科学基金(38386)
- 社会(36683)
- 社会科(34921)
- 社会科学(34912)
- 省(27203)
- 基金项目(26844)
- 教育(23602)
- 划(22751)
- 自然(22581)
- 自然科(21956)
- 自然科学(21950)
- 资助(21728)
- 自然科学基金(21529)
- 编号(21042)
- 发(18062)
- 成果(17192)
- 重点(16691)
- 国家社会(15822)
- 部(15726)
- 课题(15279)
- 发展(15179)
- 展(14963)
- 济(14652)
- 经济(14510)
共检索到194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世庆 贾玫
成渝经济区对外开放的战略构想要有新思维,要从"西部与世界相连"、两个前沿地带、国家新的增长极三个视角审视成渝经济区对外开放战略,要从产业振兴、川渝合作、西部高科技金三角崛起三个途径夯实成渝经济区对外开放基础,要从毗邻区域合作、泛区域合作、国际区域合作三个维度拓展成渝经济区对外开放空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林凌 刘世庆
本文是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招标课题《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最终成果。《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包括一个主题报告:《共建繁荣:成渝经济区面向未来的七点策略与行动计划》和十一个分报告。十一个分报告分别对成渝经济区的范围界定、区域特征、区域定位、国土开发与综合整治、空间聚集特征与城市布局、交通网络与快速通道建设、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与产业布局、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建设、社会进步与发展、体制和政策保障、未来发展展望等进行了专题研究。本文对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背景 定位 五个基地一个屏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晓西 张生玲
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迅速提升,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我们应总结、反思和提出新形势下我国的对外开放新战略。文章从政府作用新定位、国内外经济双平衡、引进外资平常心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思维: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要具有国际经济大视野,要从维护国际规则向制定国际规则转变;要从追求国际收支顺差向追求国际收支平衡转变,实现国内外经济综合平衡;要从大规模招商引资向以平常心对待外商转变,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鼓励技术创新。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政府作用 经济平衡 新思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斌
在我国区域发展中,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成渝经济区处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长江开发战略的交叉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发展潜力与障碍因素分析(一)成渝经济区发展潜力分析成渝经济区具有优越的土地资源条件。其总面积为20.6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重庆市总面积的52.75%,包括四川省15个市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丽
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的目标有机结合,实践证明,金融、尤其是区域金融合作对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能有效提升其后发优势。本文立足于成渝经济区的经济、金融发展现实,分析成渝经济区金融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推动成渝经济区金融合作的战略建议。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金融合作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朝明 董晖 韩斌
本文首先从产业、资源和城市化的角度论证了成渝经济区作为西部增长极的条件;然后应用钻石结构理论分析了成渝经济区的战略目标定位和战略实施步骤。本文采用“三原则”(短板、开放和同轨)方法来揭示区域战略实施步骤在理论上是一个积极的尝试。
关键词:
增长极 成渝经济区 战略目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高新华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重要经济中心,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本文在分析交通银行在成渝地区面临的新机遇和存在问题及挑战的基础上,制定了交行在该地区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措施。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交通银行 发展机遇 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世庆
川渝毗邻地区合作是成渝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川渝合作的切入点。从具有可比性的四个层次对四川省和重庆市进行比较说明:川渝毗邻地区发展差距最为突出,川渝毗邻地区四川区县的许多数据仅相当于重庆区县的一半甚至1/3!其原因主要是:川渝毗邻地区实际上是"双核"为特点的成渝经济区中以"重庆核"为中心的经济区,重庆区县自然更具区位优势且分享了重庆大规模基础建设、产业扩散、直辖政策、县直管体制等优势,重庆事实上是省域经济。缩小川渝毗邻地区发展差距,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的思路为:四川区县要借势重庆加快发展;重庆要积极拓展腹地;潼南、遂宁、南充合作打造成渝北线枢纽;四川泸州、宜宾等沿江城市与重庆共建组合港;四川要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江琴
通过对GDP和能源消费的历史数据分析出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并预测了2009~2020年成渝经济区的GDP、能耗、CO2排放、森林固碳量等,得出走低碳经济是成渝经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和未来,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生态屏障 碳源 碳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肖金成
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同时,由于生态脆弱地区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其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要求,加快长江上游有条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论对促进长江全流域及区域协调发展,还是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区域发展格局看,长江上游经济区是成渝经济区的外延扩展,而成渝经济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区的支撑,长江上游经济区区域合作的主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继瑞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已形成了"三大增长极",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京津冀经济圈,无论从经济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还是从产业规模、利用外资总额来说,上述三个经济区被认为是产业集聚效应发挥最好、周边经济带动能力最强的三大经济区。这意味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成渝经济区的建立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凤君 刘鹤 王岱 许旭
成渝经济区作为我国区域总体战略的重要指向区域,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基于全国战略视角,从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城镇分布、交通体系、人力资源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基础;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经济区内部空间的发展潜力,提出了成渝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的是为成渝经济区更好的贯彻国家区域总体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延华 何维达
建设绵阳科技城,是国家在科教兴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把军工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军民融合协同发展的重要探索,是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实践。《绵阳科技城发展规划(2011-2015年)》对绵阳科技城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作为成渝经济区西北部中心城市,在建设成渝经济区的背景下,科技城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更大范围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全区域经济和社会较快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方登科 杨林
新的"十四五"规划,提出了诸多发展的目标。尤其是关于区域发展和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相关政策让人重点关注。我国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主要矛盾,如何实现解决这个问题,摆脱"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成渝地区做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4个主要地区,其经济的发展对于实现我国的战略目标至关重要。然而,在现实中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基于此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区域发展 新格局 成渝经济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承红 刘攀
成渝经济区是四川盆地中部最发达的地区,这一经济区域像一根扁担一样在长江上游乃至西南地区担负着重要的作用。但这根扁担能挑多重,它的经济增长极作用如何发挥等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在比较成渝经济带与三大经济区发展差距的基础上找出成渝经济带现在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成渝经济区发展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