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9)
2023(12613)
2022(10759)
2021(9926)
2020(8543)
2019(19884)
2018(19430)
2017(37141)
2016(19935)
2015(22579)
2014(22707)
2013(22424)
2012(20835)
2011(18962)
2010(18752)
2009(17431)
2008(16900)
2007(14911)
2006(12826)
2005(11359)
作者
(58405)
(49307)
(49036)
(47031)
(31343)
(23751)
(22498)
(19363)
(18750)
(17272)
(16768)
(16611)
(15649)
(15480)
(15451)
(15208)
(14823)
(14571)
(14169)
(14148)
(12290)
(12093)
(11868)
(11342)
(11230)
(11059)
(10774)
(10444)
(9992)
(9646)
学科
(103772)
经济(103687)
管理(54634)
(50120)
方法(43617)
(40569)
企业(40569)
数学(39145)
数学方法(38691)
地方(24044)
(22543)
中国(22291)
(21968)
(20781)
业经(18531)
(15762)
贸易(15754)
(15173)
农业(14883)
地方经济(14706)
(14284)
环境(13995)
(13720)
(12839)
理论(12819)
财务(12792)
财务管理(12759)
(12187)
金融(12184)
企业财务(12079)
机构
大学(292620)
学院(291698)
(127895)
经济(125369)
管理(111856)
研究(100069)
理学(96699)
理学院(95567)
管理学(93765)
管理学院(93216)
中国(73368)
科学(62092)
(60491)
(54715)
(50448)
(47897)
研究所(46166)
中心(46033)
财经(44564)
业大(43434)
(43010)
经济学(40349)
(40329)
(38245)
师范(37840)
农业(37704)
北京(37476)
经济学院(36219)
(36125)
(33795)
基金
项目(198108)
科学(156328)
基金(145333)
研究(140438)
(127406)
国家(126444)
科学基金(108683)
社会(90701)
社会科(86142)
社会科学(86120)
基金项目(77160)
(76948)
自然(71377)
自然科(69683)
自然科学(69664)
自然科学基金(68383)
(65016)
教育(64621)
资助(59804)
编号(55441)
重点(45037)
(43826)
成果(43788)
(43342)
(40532)
科研(38541)
国家社会(38099)
创新(38069)
课题(37924)
教育部(37483)
期刊
(139902)
经济(139902)
研究(83354)
中国(50038)
学报(46257)
(43248)
科学(42528)
(41483)
管理(39806)
大学(34535)
学学(32844)
农业(28000)
技术(26764)
教育(23805)
经济研究(23302)
(22790)
金融(22790)
财经(22578)
业经(20643)
(19492)
问题(18653)
统计(16553)
技术经济(16161)
(15280)
(14529)
资源(13967)
(13948)
(13602)
理论(13438)
决策(13396)
共检索到423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芳芳  蒲勇健  
根据中心地理论及空间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首先通过引入冰山运输成本建立了一个以重庆、川南、川东北、成都平原四个城市圈为支撑点的空间菱形经济模型,然后分析了不同的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最后将成渝经济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空间布局与城市圈的空间菱形模型相结合,阐释了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城际轨道交通网的空间布局可降低各城市圈之间的运输成本,从而促进经济区内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集聚、加快成渝城市群一体化进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斯乔  
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在改变城市发展格局的同时,对城市人口分布、居民出行成本等产生着重要影响。对此,文章以湖北武汉零售商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城市轨道交通的开通对零售商业空间布局的影响。研究发现,湖北武汉城市轨道交通向网格化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并优化了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从而改变了以往三镇鼎立的局面,最终使得城市零售商业呈现分散化的发展方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森  蒲勇健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惟一具备突破省市界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地区。在中国各个区域发展版图中,成渝经济区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最重要的是在于能否合理地重组其现有的空间经济结构。从产业演替的历史进程看,空间经济结构重组的一大主要动力是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近来,随着成渝经济区产业布局规划的出台,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建立合理的模型,并结合川渝两地的实际情况,对川渝产业布局规划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再昱  陈美球  曹建华  蔡海生  黄宏胜  刘滨  罗志军  
文章在充分借鉴和吸取产业集群理论精华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形成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产业空间布局为"六大发展区":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区,陶瓷产业发展区,铜产业发展区,医药、食品产业发展区,建材、光伏产业发展区和生态产业发展区;"六大工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出口加工业基地,陶瓷工业加工基地,铜工业加工基地,钢铁与光伏产业基地和生物医药加工基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体雁  魏海涛  劳昕  李京京  
本文基于北京市第一次、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5号线、13号线以及八通线为对象,研究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线站对周边一定辐射范围内就业空间结构的影响趋势及程度,分析两个时间截面间的轨道交通线站周边产业集聚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剖析轨道交通线站周边分产业的就业空间结构变动趋势与特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吕韬  姚士谋  曹有挥  梁双波  陈振光  
我国城市密集区与城市群的迅速发展,对交通网络化、现代化的需求日益迫切,而城际轨道交通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前提。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城际轨道交通是城市群客流运输最佳的交通方式选择,两者相互影响、互为促进,城市群区域和城际轨道交通之间的空间结构存在着必然的空间映射关系。基于此,本文根据我国城市群发展现状及其区域空间结构发展的5种模式,相应提出放射型、钟摆型、串珠型和网络型等4种城际轨道交通布局形式,并阐述各自特点。在未来一定时期,国内城际轨道交通将蓬勃发展,必须根据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发展模式,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形式的选择,以有效满足日益庞大的客流需求和推动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实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平卫英  曾芳伊雯  
合理的经济空间结构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运用空间统计方法——探索性空间分析(ESDA)对成渝经济区的经济空间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增长空间模式及变动特征,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源  
东北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具备了建设粮食物流系统的基础和优势,基于粮食流通环节的重要作用,该系统的建立对于东北经济区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市场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从宏观空间布局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构建该区粮食物流系统,以G IS为辅助工具,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阐述了东北经济区粮食物流空间节点体系的建立过程及其核心功能区的确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粮食物流服务链网空间布局的构想。为使该系统高效运作,尽可能缩小物流成本,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晓芳  赵万民  黄勇  朱猛  
空港经济区的规划与建设在各地相继展开,各个城市机场临空经济区相继制定发展建设规划时,面临着同样两个关键问题,产业的选择与空间的布局。通过分析临空产业的特征、讨论空港经济区可能存在的产业类型,提出产业选择的普适途径;通过空港经济区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来分析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和发展阶段,讨论分析方法,总结因地制宜的规划要点,为今后空港经济区的规划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少丽  陆玉麒  顾小平  裴友法  刘涛  
应急避难场所是保障城市安全的一项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其空间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为市民提供服务的效果。以徐州市为例,基于GIS的网络分析法,构建了五个指标分析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徐州市应急避难场所总体布局相对合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服务重叠率偏高;各组团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服务范围大致相当,服务人口的数量有较大差异;分区尺度上,居民接近应急避难场所的机会相对均等,需要调整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的分区较少。相关结论可为徐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调整与优化及新建设施提供可靠的布局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郝伟伟  高红岩  刘宗庆  
城际轨道交通作为城市群发展的骨干力量,对引导和带动城市群经济、人口和资本紧凑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十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本文全面界定了紧凑型城市群的内涵,并对中国十大城市群2001—2016年紧凑发展程度进行测算;通过构建城际轨道交通—城市群紧凑度模型、城市群紧凑度—经济效率模型和城际轨道交通—城市群紧凑度—经济效率模型,分别探究了城际轨道交通对城市群紧凑发展及其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城际轨道交通变量对城市群紧凑度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这一影响存在时间滞后性;城市群紧凑度变量与经济效率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这意味着城市群紧凑发展要有一定限度;城际轨道交通既对城市群经济效率产生积极的直接影响,又通过影响城市群紧凑度对经济效率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应大力发展城际轨道交通,使其实现网络化,才能充分发挥对城市群紧凑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促进城市群经济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建春  张军连  周杨  李宪文  肖霖  袁雪红  
研究目的: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建立一套定量化评价的指标与方法体系。研究方法:文献法,实证法,GIS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适用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布局评价的指标与方法体系,选择适宜性指数、协调性指数与合理性指数作为分区布局合理性评价的主要指标,并以银川市土地利用规划为例,进行实例论证。研究结论:该研究方法体系适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布局评价,通过定量计算,确定银川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布局适宜性指数、协调性指数与合理性指数分别为36.11、34.12和70.23,从而得出银川市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是基本合理的,并结合可视化分析识别出其中不合理区域的分布及其原因。研...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瑞雪  颜廷武  
研究目的:在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分析视角下,针对中国现行三种征地补偿标准的不合理性展开综合考察与评价。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现行征地补偿标准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第一,未能准确反映私人物品基础之上的耕地价值;第二,对于耕地公共物品属性认识不足,试图以建立社会保障的"成本"计算征地补偿的社会保障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重大偏误。研究结论:提高补偿标准,改革征地制度,调整失衡已久的利益分配关系刻不容缓。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佳  
针对交通运输促进经济集聚还是分散的问题,构建了一个交通网络主导城际贸易的空间量化模型,通过仿真技术模拟交通网络整合市场的动态演变机制,辅助结合双差分方法对交通政策进行评估,以此分析交通引发特定城市经济活动集聚还是扩散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交通作用于产品的定价机制,影响了商品进行区际贸易的可行比例和无套利价格空间的范围,体现为市场规模的阶段性变化。交通网络的改善整合了市场,具有显著扩大市场规模的效应,市场规模对交通的弹性约8.7%,而相比之下,交通中心城市的效应则要高出2.3个百分点。城市技术非对称情况下,发展交通中心的城市,其政策效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放大,且效应具有边际递减的规律,而此时与交通中心城市连接的城市则出现市场规模收缩。研究揭示交通网络调整经济活动分布的内在机理,对检验交通网络改善引起市场整合的程度与范围、预测发展交通的政策效应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晓萍  赵坚  
大都市区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阶段,我国主要大城市已经呈现出大都市区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大都市区多中心格局的形成,体现人口、产业城市功能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的过程,空间规模的扩大能够提供专业化分工所需的市场规模。城市交通网络的发展与完善为多中心结构提供了空间支撑,在扩展城市集聚经济边界的同时,提高了大都市区多个集聚中心的可达性与连通性,维护了市场的完整性,为多中心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提供必要条件。通勤铁路在建设成本、运行速度、运送能力等方面的技术经济特性和经济优势,使之成为连接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最理想的交通方式。东京大都市区的通勤铁路系统在其空间组织优化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