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4)
2023(11191)
2022(9624)
2021(8541)
2020(7370)
2019(16946)
2018(16441)
2017(32092)
2016(17514)
2015(19563)
2014(19693)
2013(19786)
2012(18859)
2011(17414)
2010(17758)
2009(16467)
2008(16181)
2007(14702)
2006(13097)
2005(11866)
作者
(54642)
(45916)
(45901)
(43882)
(29101)
(22217)
(20952)
(17989)
(17220)
(16123)
(15856)
(15372)
(14797)
(14521)
(14491)
(14415)
(13821)
(13512)
(13257)
(13182)
(11574)
(11407)
(11218)
(10542)
(10522)
(10232)
(10042)
(9779)
(9343)
(9094)
学科
(97820)
经济(97752)
管理(44042)
(40143)
方法(36939)
数学(33198)
数学方法(32913)
(30773)
企业(30773)
地方(25022)
中国(23328)
(21023)
(20682)
(17642)
业经(16747)
地方经济(15135)
(14069)
(13961)
贸易(13955)
农业(13951)
环境(13679)
(13369)
(12053)
(11469)
金融(11467)
(11054)
银行(11009)
产业(10863)
理论(10632)
(10614)
机构
大学(266201)
学院(265105)
(118794)
经济(116283)
研究(99103)
管理(95655)
理学(82161)
理学院(81019)
管理学(79517)
管理学院(79006)
中国(71942)
科学(62474)
(56759)
(51773)
(50263)
(48615)
研究所(47384)
中心(43942)
业大(41307)
(40596)
财经(40581)
农业(38393)
经济学(38270)
(36673)
(35761)
北京(35612)
(35459)
师范(35390)
经济学院(34406)
(31649)
基金
项目(176053)
科学(138159)
基金(128597)
研究(122764)
(114041)
国家(113197)
科学基金(95462)
社会(79701)
社会科(75662)
社会科学(75635)
基金项目(68895)
(68194)
自然(62199)
自然科(60683)
自然科学(60664)
自然科学基金(59570)
(58348)
教育(55258)
资助(52210)
编号(47587)
重点(40797)
(40096)
(38711)
成果(38244)
(35331)
科研(33874)
国家社会(33671)
课题(33565)
创新(33330)
计划(33316)
期刊
(135293)
经济(135293)
研究(81022)
中国(47614)
学报(44879)
(42470)
科学(41475)
(38012)
大学(32742)
管理(32727)
学学(31408)
农业(28174)
经济研究(22752)
技术(21542)
(21431)
金融(21431)
财经(20889)
教育(20182)
问题(19516)
业经(19130)
(18181)
(15275)
技术经济(14875)
统计(14138)
资源(13719)
(13477)
(12493)
现代(12398)
商业(12383)
(12382)
共检索到394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作林  涂建军  牛慧敏  哈琳  李剑波  
将成渝经济区147个区、县级行政区整合为124个研究单元,运用城市中心性、经济联系强度和空间断裂点等模型,分别对2015年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点、线、面"要素特征进行刻画,得到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空间格局的总体形态。研究发现:1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中心城市体系可划分为三级,其中成渝"双核"城市为一级中心城市,绵阳、南充、宜宾、万州等四个城市为二级中心城市,乐山、内江、达州、永川等4个城市为三级中心城市;2成渝经济区城市群形成了"3—7—4"三个等级的空间轴线网络,以3条成渝互通通道为第一等级,7条"双核"对外放射通道为第二等级,4条地市间互通通道为第三等级;3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经济腹地范围囊括现有成渝经济区中的117个区、县级行政区,边缘地区的30个区、县未能纳入;4成渝经济区正经历从行政经济向区域经济过渡的关键阶段,成渝城市群是推动成渝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作林  涂建军  牛慧敏  哈琳  李剑波  
将成渝经济区147个区、县级行政区整合为124个研究单元,运用城市中心性、经济联系强度和空间断裂点等模型,分别对2015年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点、线、面"要素特征进行刻画,得到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空间格局的总体形态。研究发现:1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中心城市体系可划分为三级,其中成渝"双核"城市为一级中心城市,绵阳、南充、宜宾、万州等四个城市为二级中心城市,乐山、内江、达州、永川等4个城市为三级中心城市;2成渝经济区城市群形成了"3—7—4"三个等级的空间轴线网络,以3条成渝互通通道为第一等级,7条"双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平卫英  曾芳伊雯  
合理的经济空间结构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运用空间统计方法——探索性空间分析(ESDA)对成渝经济区的经济空间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增长空间模式及变动特征,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大鹏  
本文依据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推导出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并运用于成渝经济区南部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分析,深入剖析了该城市群产业结构近10年的动态变化情况,针对其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4个方面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营造服务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先行,着力推进区域一体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佳  何杰  项清  
建立在网路城市理念的视角下,以成渝城市群16个地级市为研究案例,基于引力模型计算旅游经济联系度,利用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借助Ucinet6.0软件构建旅游经济联系的网络空间结构,通过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网络族群等指标模型分析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特征,最终构建旅游地的空间等级体系和空间发展模式。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各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存在差距较大的层级,并且基本形成"T形"轴加内部"C形"圈的空间结构。成渝城市群旅游经济网络整体的网络密度偏低,整体网络的各节点城市联系不高,中心度分析结果也表明区域旅游经济网络主要受到以成都、重庆作为核心节点的外向驱动作用,缺乏次级枢纽城市。旅游经济网络的内部出现凝聚子群,但凝聚子群的深度和广度不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史育龙  潘昭宇  
重庆、成都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两市历史渊源深厚,经济社会联系紧密,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互动显著,是改革开放以来内陆地区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新时代优化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应在科学把握成渝地区空间结构和联系特征的基础上,尊重客观规律,落实国家发展战略要求,统筹把握历史和未来的总体要求,以"双城驱动、两翼突破、轴带拓展、极点支撑"的思路优化空间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全域共兴的发展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丽琴  李赟  王志楠  
文章基于中国城市航空客运量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城市群空间联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城市群网络趋于紧密,并由"三足鼎立"空间格局向多中心转化,中西部城市群仍处在网络边缘。进一步,基于QAP算法分析了城市群空间联系网络的驱动因素,结果发现:城市群空间距离、经济发展水平、要素集聚与扩散能力、第三产业占比等是影响城市群空间联系网络的重要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肖利  张智  贾玉连  齐述华  
为探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特征,利用分形模型,分别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体系的集聚维、网格维和关联维。研究表明:(1)南昌市和九江市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体系自组织演化过程中核心作用明显(集聚维数分别为1.042 5和1.151 6),前人认为该区域城市体系具有双核结构特征,集聚维数的测算从城市自组织演化角度印证了该论点;(2)研究区城市体系在空间上以线(如公路、铁路)为轴线展布(容量维(1.035 6)、信息维(1.07)、关联维D→1),区域内各主要城市之间通达性良好(牛鸦维数比Q=0.941 6);(3)区域内城市体系系统演化动力比较单一(D1≈D0),自组织演化过程中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子天  李冀明  
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成渝经济区内的成都、绵阳、资阳等15个市辖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的指标体系,求得各城市的城市辐射力、城市辐射效率和城市距成都距离,并通过对比得出城市间辐射效应与城市辐射效率成正比,与城市间距离成反比,与城市间辐射力差距相关性不明确的结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廷玉  郑辽吉  刘亚臣  
城市网络构建对于构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空间载体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区域间引力模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可以确定城市经济联系的方向及城市在网络中的地位。结果表明:沈阳经济区城市间经济联系呈现不均衡性特征,随着城市网络密度加大,这种不均衡性降低;沈阳与鞍山及抚顺市经济联系最为密切;沈阳的度数中心性值最高,居于网络中心地位进而影响其他度数中心性值较低的城市;阜新的度数中心性值最低,居于网络的边缘,接收度数中心性值较高城市的经济辐射。通过增建新城镇为城市群经济联系的节点,促进城市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推进区域产业集群升级等措施,可以进一步增强经济区城市网络的经济联系强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浩然  衣保中  
合理有序的空间组织结构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源泉,也是当前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2000-2009年中国十大城市群面板数据,综合运用位序规模法则、首位度系统考察了城市群空间结构对经济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城市群规模、产业结构、基础设施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等影响因素后,单中心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在城市群规模较小时尤为明显。这意味着我国城市等级分布差异仍然较小,呈现核心城市偏小,中小城市偏大的扁平化特征。因而,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能够降低交通成本和资源消耗,形成更加有效的劳动力市场和更加紧密的产业、技术关联,是促进城市群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春杨  吴国誉  张超  
基于1992-2012年城市夜间灯光数据,运用城市位序规模法则、加权标准差椭圆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变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城市体系呈现明显的双核首位特征,规模分布随时间逐渐由非均衡向均衡状态演变;考察期间,重庆市域城市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四川省域城市重心向西北方向偏移,整个成渝城市体系的重心向北偏移;城市增长在长轴方向上有所收敛,而在短轴方向上有所发散,即城市体系沿西北——东南方向的增长更为显著;整个城市体系空间展布的范围有所增加,城市分布密集程度呈现下降趋势。成渝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经历了从都市区到都市圈再到城市群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在优化城市群要素...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晓鹰  王亚清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发展条件和已有基础均较好的地区,应在国家层面关注和川渝合作中,共建成渝改革试验区的繁荣。应用"椭圆城市群"城乡统筹理论,对成渝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内容和目标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出新的诠释后发现,对国家"十五"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三大地带"战略以及"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建设等要求在成渝地区的落实有了更具可操作性的界定和明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斌  万栗江  罗坚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全球分工的进一步推进,城市网络已然成为区域创新研究的重要视角。本文以成渝城市群为分析对象,以该区域内16个地级市间联合专利为分析变量,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该地区近10年来的创新网络,并借助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凝聚子群分析、网络密度等指标方法对该网络组织框架及其演进过程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1)网络密度不断提升,形成了以成都为绝对核心,重庆、宜宾、绵阳等多次中心的网络结构;(2)节点城市间网络地位相差较为悬殊,创新资源、创新能力相差较大;(3)内部子群数量逐渐减少,成员间合作模式日益成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占锋  段小梅  
为了明确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应,以成渝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全要素生产率(TFP)贡献视角,利用劳动力份额和产值变化分别构建比较静态和跨期动态产业结构变迁指标,借助STATA 13. 1统计软件,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等定量方法研究2000—2017年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结果表明:在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和质量提升过程中,比较静态和跨期动态的产业结构变迁均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效应,且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经济增长不同时段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且结构效应逐渐由劳动力转移为主向以技术等其他要素转移为主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