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17)
- 2023(15348)
- 2022(13188)
- 2021(12209)
- 2020(9884)
- 2019(22927)
- 2018(22730)
- 2017(43390)
- 2016(23467)
- 2015(26185)
- 2014(26112)
- 2013(26006)
- 2012(24159)
- 2011(21867)
- 2010(21997)
- 2009(19785)
- 2008(19209)
- 2007(16800)
- 2006(14917)
- 2005(13311)
- 学科
- 济(101617)
- 经济(101516)
- 管理(63710)
- 业(60548)
- 企(47981)
- 企业(47981)
- 方法(41311)
- 数学(35776)
- 数学方法(35400)
- 中国(31393)
- 地方(27721)
- 农(26772)
- 贸(22438)
- 业经(22434)
- 贸易(22423)
- 财(21832)
- 易(21758)
- 学(20798)
- 农业(18251)
- 环境(16888)
- 制(16157)
- 技术(15688)
- 和(15349)
- 银(15145)
- 理论(15129)
- 银行(15104)
- 发(15028)
- 融(15004)
- 金融(15002)
- 地方经济(14668)
- 机构
- 大学(332320)
- 学院(331042)
- 济(134308)
- 经济(131293)
- 管理(130672)
- 研究(115891)
- 理学(112870)
- 理学院(111515)
- 管理学(109673)
- 管理学院(109070)
- 中国(85425)
- 京(72344)
- 科学(72085)
- 财(59782)
- 所(57821)
- 农(52955)
- 研究所(52611)
- 中心(51703)
- 业大(48925)
- 江(48710)
- 财经(47755)
- 范(46161)
- 北京(45951)
- 师范(45746)
- 经(43476)
- 院(42788)
- 农业(41180)
- 经济学(40440)
- 州(39943)
- 师范大学(37237)
- 基金
- 项目(229051)
- 科学(180903)
- 研究(167464)
- 基金(166019)
- 家(144620)
- 国家(143429)
- 科学基金(123586)
- 社会(106433)
- 社会科(101017)
- 社会科学(100995)
- 省(89552)
- 基金项目(88924)
- 自然(79967)
- 自然科(78133)
- 自然科学(78118)
- 自然科学基金(76677)
- 教育(75953)
- 划(75387)
- 编号(67796)
- 资助(67623)
- 成果(54331)
- 发(52616)
- 重点(51161)
- 部(49949)
- 创(47332)
- 课题(47188)
- 创新(44171)
- 国家社会(43787)
- 科研(43226)
- 教育部(42829)
- 期刊
- 济(149668)
- 经济(149668)
- 研究(101913)
- 中国(65997)
- 学报(51067)
- 农(48610)
- 科学(48288)
- 管理(47925)
- 财(42048)
- 大学(38536)
- 教育(38251)
- 学学(36058)
- 农业(34247)
- 融(28944)
- 金融(28944)
- 技术(28452)
- 业经(25352)
- 经济研究(23959)
- 财经(22333)
- 问题(21373)
- 经(19093)
- 图书(18663)
- 业(17632)
- 科技(16580)
- 贸(16248)
- 技术经济(16016)
- 理论(15970)
- 现代(15584)
- 资源(15442)
- 商业(15106)
共检索到494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文辉 伍运春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化稳步推进,城市群发展迅速,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崛起成为国家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被称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江中游、成渝地区等一批城市群也快速崛起。本文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成渝城市群2007—2016年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并利用耦合度模型测算空间集聚效应、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度。研究发现:成渝城市群空间集聚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中心—外围"模式特点,趋于上升阶段,但还相对较低,重庆市核心区域的耦合度略高于成都市。
关键词:
成渝城市群 集聚效应 溢出效应 协同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丽娜 朱舜 李洁
核心城市极化与扩散效应的发挥是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机制。在要素集聚与扩散基础上形成创新集聚与溢出、城市间经济联系空间相互作用形成,引致城市间实现增长传递,是城市群系统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长三角城市群主要核心城市经济规模集中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集聚与创新溢出、空间效应都对城市群协同发展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政策导向应从强化城市间创新关联效应的政策激励、建立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协调机构等方面着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志蕙
本文以中原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电子商务产业空间聚集及其消费溢出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原城市群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邻接省域的空间聚集性;中原城市群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对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和促进作用;进一步对空间溢出效应分解后发现,中原城市群省域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对本省域和邻接省域居民消费水平均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本文依据研究内容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消费场景体验、完善营商环境、培育优秀人才等相关建议促进电商产业与消费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陆靖
随着物流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城市群为代表的区域单位不断推进物流产业集聚,助推物流效率提升。本文基于2011-2019年10个国家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借助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度对物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度对物流效率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度每提升1%,对应物流效率将提高0.2813%;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物流资源配置水平将会加强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度对物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物流行业技术资源投入与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度存在联动关系,且此联动关系对物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关键词:
城市群 物流产业集聚 物流效率 空间溢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静
本文基于空间POI算法,定量描述我国205个城市商业活力现状,并基于耦合模型评价我国现阶段数字金融与城市商业活力的空间协同及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数字金融有利于城市商业活力的增长,但目前我国数字金融与城市商业活力在空间上并不匹配。从影响渠道上来看,数字金融能够赋能实体经济增长、推动金融体系变革以及促进商业环境优化来影响城市商业活力。从产业融合角度来看,数字金融与城市商业的耦合发展不仅会对本地区,同时也会对邻近城市商业活力带来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平 盖凯程
运用空间面板数据对我国十大城市群金融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空间分位图和全局Moran’s I值来看,各城市群金融发展都存在空间相关性。进一步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从回归结果来看,城市群金融发展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受限于我国地区间金融发展的不平衡而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平 盖凯程
运用空间面板数据对我国十大城市群金融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空间分位图和全局Moran’s I值来看,各城市群金融发展都存在空间相关性。进一步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从回归结果来看,城市群金融发展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受限于我国地区间金融发展的不平衡而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川
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发展是城市群建设的根本要求。本文通过耦合协调度函数分析发现,成渝城市群在时序上呈现小范围的上下浮动以及从以人口为主导转向以空间为主导的特征,在空间上一直维持以重庆和成都为中心的发展结构、其他城市发展水平差距缩小的特征。但由于产业结构转型过慢,导致成渝地区的大部分城市表现出产业与空间协调度滞后的特点。因此,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空间布局,促进人口、产业、空间协调发展,使成渝城市群更快成长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关键词:
成渝城市群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帅帅 王泉焱 廖建萍 章杰文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集聚的支持。本文在测度各地金融集聚程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助面板回归模型探究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贯彻新发展理念考察金融集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探究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第一,金融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第二,金融集聚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都有促进作用。第三,金融集聚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巩固提升金融集聚促进本地与周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效能,具有积极的政策与实践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轲
本文以中原城市群30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视角探究商贸流通业聚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原城市群商贸流通业聚集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空间效应分解来看,在地理邻接矩阵下,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在1%水平下呈正向显著性。在经济距离矩阵下,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和总效应产生的负向作用超过直接效应的正向作用。为更好推动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本文提出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积极展开跨区域合作、推动区域间交通运输发展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关博文 张宁 闫盼盼
本文通过分析数智化与流通产业集聚耦合协调度发现,2012-2021年我国数智化与流通产业集聚整体的耦合协调度不断上升,但存在显著地区差异,东部领先而中西部相对滞后。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智化与流通产业集聚技术溢出效应发现,数智化不仅推动了本地流通产业集聚,还对邻近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呈现出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然而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因数字基础设施完善,对邻近地区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中西部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未能对邻近地区产生正向溢出效应。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霞
文章借鉴Feder模型的基本思想,选取渤海湾海岸带城市群、长三角海岸带城市群、珠三角海岸带城市群三个样本,研究了互联网背景下流通产业对区域经济集聚的影响及溢出效应。从总体来看,流通产业对海岸带城市群经济集聚发挥了正向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明显的正向溢出效应。从横向比较来看,长三角海岸带城市群流通产业的溢出效应最高,珠三角次之,渤海湾最低。此外,海岸带城市群流通业增长对经济集聚的边际影响效应仍弱于其他部门带来的整体边际效应。
关键词:
流通业 经济集聚 溢出效应 海岸带城市群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齐昕 林木西
金融是推进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现代金融业态的多样化和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金融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凸显,逐步形成了能够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潜能,成为重要的城市间经济关联基础。城市群是先进要素的产生和集聚并引领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在深化金融改革、金融发展切实服务于实体经济和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现实战略背景下,选取中国竞争力相对较强的十大城市群,研究金融规模、金融资源、金融集聚、金融区位、金融外向五种潜能的形成现状,及其对于城市群经济发展协调度的同域影响和溢出效应,判断金融服务于城市群实体经济的现实程度,以期为金融推进城市群经济协调运行、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融潜能 金融经济力 城市群 关联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奕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国民经济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其中因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而造成的矛盾尤为明显。因此,缩小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核心要务。同时,借助产业协同集聚效应完成空间结构调整,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旨在通过对产业协同集聚效应空间溢出边界的测算,打破行政区域划分的条件限定,为"产业-空间-制度"三位一体发展格局的调整提供科学、合理的思路和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天祥
首先分析技术进步及空间溢出机理,运用DEA方法测算2001—2011年环长株潭城市群的技术进步水平,利用Moran系数分析其空间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探索技术溢出的主要因子,结果证实:环长株潭城市群存在日益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和集聚效应,技术扩散与空间邻近紧密相关,研发投入、产业结构、市场化制度和人均资本是重要促进因子,且存在滞后现象,但外商直接投资和高级人力资源作用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