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85)
- 2023(4831)
- 2022(4076)
- 2021(3806)
- 2020(3091)
- 2019(6978)
- 2018(6870)
- 2017(12751)
- 2016(6747)
- 2015(7490)
- 2014(7310)
- 2013(7270)
- 2012(6762)
- 2011(6092)
- 2010(6059)
- 2009(5481)
- 2008(5423)
- 2007(4964)
- 2006(4201)
- 2005(3892)
- 学科
- 济(27648)
- 经济(27613)
- 业(21204)
- 管理(19371)
- 企(16820)
- 企业(16820)
- 技术(12316)
- 方法(10675)
- 数学(9064)
- 数学方法(8951)
- 农(8237)
- 地方(7431)
- 技术管理(7069)
- 中国(6918)
- 学(6775)
- 业经(6611)
- 农业(6358)
- 贸(5302)
- 贸易(5301)
- 易(5127)
- 财(4607)
- 制(4426)
- 理论(4424)
- 融(4392)
- 金融(4390)
- 和(4182)
- 地方经济(4160)
- 环境(4100)
- 银(3911)
- 银行(3895)
- 机构
- 大学(100371)
- 学院(99081)
- 济(39792)
- 经济(38897)
- 管理(38694)
- 研究(36892)
- 理学(33319)
- 理学院(32848)
- 管理学(32258)
- 管理学院(32054)
- 中国(26794)
- 科学(24095)
- 京(21858)
- 所(19178)
- 研究所(17781)
- 中心(17600)
- 农(16752)
- 财(16119)
- 范(15308)
- 师范(15166)
- 江(14964)
- 业大(14886)
- 北京(13673)
- 农业(13229)
- 院(13222)
- 财经(13136)
- 师范大学(12574)
- 州(12165)
- 经济学(12051)
- 技术(12005)
- 基金
- 项目(71639)
- 科学(57586)
- 基金(53094)
- 研究(51334)
- 家(47894)
- 国家(47585)
- 科学基金(40429)
- 社会(33033)
- 社会科(31305)
- 社会科学(31299)
- 基金项目(28722)
- 省(26750)
- 自然(26553)
- 自然科(25985)
- 自然科学(25982)
- 自然科学基金(25530)
- 划(23747)
- 教育(23031)
- 资助(20376)
- 编号(20293)
- 重点(16700)
- 成果(16541)
- 发(16109)
- 创(16045)
- 部(15926)
- 创新(15118)
- 国家社会(14383)
- 科研(13600)
- 课题(13496)
- 教育部(13420)
共检索到146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曾龙基 秦颖 邓娅娟 王元地
在新战略背景下,成渝地区必须贯彻一体化发展理念,而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是关键一环。技术作为生产要素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分析其流动性不仅可以了解与掌握创新体系运行状况,为人才流动和创新合作提供政策启示,还可以为促进技术、信息等流动提供科学建议。以成渝地区2002—2019年专利许可和交易数据为样本,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UCINET软件构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基于拓扑结构和空间关联角度分析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结果表明,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呈现为以成都和重庆主城区为核心的结构,成渝地区虽然存在技术流动但是缺乏深层次的跨区域交流,且社会关联网络整体密度较低,各子群内部融合性较差,地区内部流动分布不均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游达明 刘诗
基于中国专利数据库中深圳2007—2021年联合申请专利数据构建深圳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运用Gephi和ArcGIS等分析工具及社交网络分析方法,探究深圳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产学研合作率处于较低水平,合作网络密度不断下降、平均路径长度大,产学研合作主体之间联系不够紧密;(2)合作网络具有明显的进化特征,高校占据历年合作网络的核心位置,企业的创新主体性没有发挥;(3)产学研合作的空间联系以北京、江浙沪和深圳为中心向周围地域辐射,已基本覆盖全国大多数区域。据此提出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的3条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勤
采用Innography专利检索与分析工具,从专利授权年度趋势、专利布局、主要创新机构竞争态势、技术研究热点、核心专利挖掘等维度进行专利信息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德国、法国在农机装备领域的技术实力较强,拥有各自独特的核心专利,并在全球进行广泛的策略性布局。中国虽然是该领域最大的技术来源国,但核心专利拥有量不多,海外专利申请也相对缺乏。目前农机装备领域技术研发集中在A01C7、A01B49、A01B33等IPC类别。法国库恩、美国迪尔、美国凯斯纽荷兰等大型跨国公司掌握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中国农大、东北农大等单位技术实力强,但并不是该领域的领跑者。
关键词:
农机装备 专利布局 核心专利 技术热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娇 汪雪锋 刘玉琴 黄颖 万冬 乔亚丽 廖青云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采用数据挖掘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地域分布、转移主体和技术领域3方面对京津冀地区2010—2015年中国专利技术转移的特征开展研究,并对京津冀地区技术转移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注重区域内部专利技术转移,而专利技术外部转移较频繁的多是沿海发达地区,北京地区注重信息和通信行业的技术转移,天津地区注重现代医学的技术转移,河北地区则注重化学化工产业的技术转移;专利技术转移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转化率相对较低,并已开始逐步形成小团体现象和一定规模的技术转移联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甜甜 李翠霞
[目的]畜产品作为仅次于大豆、小麦、玉米等粮食产品的第二大农产品,中国居民对其需求日益高涨,理清全球畜产品贸易格局有助于提高中国畜产品进口贸易的风险应对能力,同时也助于保障粮食安全。[方法]基于2000—2021年全球畜产品贸易数据,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法,研究了全球畜产品贸易网络演变特征,并运用QAP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全球畜产品贸易网络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全球畜产品贸易网络呈现出“小世界”和“无标度”的网络特征,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始终保持着欧洲第一、美洲第二、大洋洲第三的出口贸易格局,亚洲在全球畜产品进口贸易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受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畜产品贸易网络逐渐演变为四大社团: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社团,以荷兰、德国和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社团,以巴西、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为中心的大洋洲-南美洲社团,以及东欧-亚洲社团。地理位置、经济差异和全球一体化发展程度是影响全球畜产品贸易格局的最主要因素。经济差异是全球畜产品贸易网络日益复杂的根本原因,地理位置是否接壤和自贸协定的签署是影响全球畜产品贸易格局的重要因素,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畜产品进口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结论]为保障未来中国畜产品的安全供应,一方面可以巩固与巴西、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深化与欧洲各国的关系,挖掘自欧洲进口畜产品的贸易潜力,此外,也要加快畜产品产业链核心技术研究,建立科技创新驱动的畜产品生产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卢昱嘉 陈秧分 韩一军
大豆是我国进口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农产品之一,作为大豆的下游加工品,豆油和豆粕的贸易状况对大豆供求结构也存在显著影响,分析全球大豆及其加工品的贸易网络演化特征,对于贸易摩擦背景下的大豆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2002年和2017年全球大豆、豆油、豆粕进口量前五十位国家的贸易数据,分别构建无权贸易网络和加权贸易网络,对总体网络特征、国别关系特征和国别地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全球大豆、豆油、豆粕贸易规模逐渐扩大,贸易密集性和聚集程度不断增强,出口较进口更为集中,核心国在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一定程度掌控贸易流向。随着大豆国际贸易发展,网络结构趋于均衡,更多国家参与到大豆贸易中来。在中美贸易摩擦与高进口依存度背景下,我国应立足大豆的基本供求特征,通过积极开发大豆贸易市场、寻求豆油和豆粕的替代品、推进我国大豆期货市场国际化等手段,扭转进口集聚导致的被动地位,构建我国为主导地位的大豆供应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宗会明 黄言 胡佯佯
交通流作为城市间要素流的重要表征,已逐渐替代传统研究中的城市属性数据,被用于城市网络分析研究中。基于成渝城市群51个城市单元间的铁路、公路客流,从联系强度和节点等级两个角度分析成渝城市群城市网络特征。研究表明:(1)成渝城市群城市网络呈现"双核、一轴、两带"布局,成渝、成绵乐、渝万客运专线以及沿江高速公路沿线成为高层级网络集中分布地带。(2)城市网络极化现象显著,成都市市区与重庆主城区辐射能力过强,高等级网络过于集中,次级城市网络发育不足。(3)公路运输仍是成渝城市群城市联系的基础运输方式,覆盖率高,而高铁动车对城市网络等级的提升作用明显,强于公路交通与普通列车。此外,行政要素依旧会对城市网络产生影响。
关键词:
客运流 城市联系 城市网络 成渝城市群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佳 何杰 项清
建立在网路城市理念的视角下,以成渝城市群16个地级市为研究案例,基于引力模型计算旅游经济联系度,利用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借助Ucinet6.0软件构建旅游经济联系的网络空间结构,通过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网络族群等指标模型分析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特征,最终构建旅游地的空间等级体系和空间发展模式。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各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存在差距较大的层级,并且基本形成"T形"轴加内部"C形"圈的空间结构。成渝城市群旅游经济网络整体的网络密度偏低,整体网络的各节点城市联系不高,中心度分析结果也表明区域旅游经济网络主要受到以成都、重庆作为核心节点的外向驱动作用,缺乏次级枢纽城市。旅游经济网络的内部出现凝聚子群,但凝聚子群的深度和广度不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玉成
对于高校专利成果转化,选择何种转化模式至关重要。本文从专利技术质量、专利技术成熟度、互补性资产、市场和技术不确定性四个专利技术特征展开分析,研究其对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的三种主导模式的选择影响。通过对168个已转化专利开展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专利技术特征影响高校专利转化。当专利技术质量较差时,创办企业和转让比许可更有可能实施转化;当专利技术成熟度越高时,越有可能通过许可或转让到现有企业实施转化。互补性资产和不确定性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假设。但是,我们从调研中发现,减少专用性互补资产的成本以及市场和技术不确定性的风险,企业具有结盟等更好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专利技术特征 转化模式 高校专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玉成
对于高校专利成果转化,选择何种转化模式至关重要。本文从专利技术质量、专利技术成熟度、互补性资产、市场和技术不确定性四个专利技术特征展开分析,研究其对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的三种主导模式的选择影响。通过对168个已转化专利开展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专利技术特征影响高校专利转化。当专利技术质量较差时,创办企业和转让比许可更有可能实施转化;当专利技术成熟度越高时,越有可能通过许可或转让到现有企业实施转化。互补性资产和不确定性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假设。但是,我们从调研中发现,减少专用性互补资产的成本以及市场和技术不确定性的风
关键词:
专利技术特征 转化模式 高校专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志明
在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知识全球化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与产业加速融合等时代背景下,全球生产网络逐渐演变形成全球创新网络。全球创新网络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区域、企业乃至个体解决知识资源分布非均衡难题,以及满足创新过程中所需隐性与显性知识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相关文献及实践,对全球创新网络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界定,归纳了全球创新网络的四大主要特征,即权利非对称、治理结构多样、知识分享以及价值实现。同时,根据网络构建主体的差异性,将全球创新网络划分为国际组织、产业组织、平台组织以及群体组织创新网络四类,分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网络的内涵、构成与作用。最后,提出全球创新网络发展背景下我国企业创新的若干启示,包括从商品全球化向创新全球化战略转变、从聚焦经营效率能力向构建适应全球竞争的网络创新能力转变,从简单引进创新向多样化创新策略转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霞 玉波香 刘亚男
对旅游景区的网络关注度的研究,对于区域旅游宣传、旅游营销提供有益借鉴,有助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基于百度指数平台获取2016—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5A级旅游景区的网络搜索指数,利用月度集中指数、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首位度等方法,分析其网络关注度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网络关注度呈上下波动态势,2020年大幅下降;网络关注度月度变化与节假日和淡旺季有较强相关性;网络关注度呈现出“以重庆、四川为核心,东部地区偏高,向中部、西部地区递减”的空间格局;5年间大部分景区的网络关注度较稳定,主要集中于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等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消费支出、互联网接入户数、初中及以上人口数呈正相关,与地理距离呈负相关。基于此,应优化旅游产品体系,差异化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完善区域旅游交通网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龚勤林 宋明蔚 韩腾飞
基于基础创新和协同创新两个维度构建考察城市协同创新综合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实现量化数据和关系数据的结合,并从空间维度直观地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空间联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和时空演化。研究发现:成渝地区协同创新发展处于探索追赶阶段,协同创新水平不均衡;整体网络联系尚不稳定,协同创新联系强度断层现象严重,各节点的协同创新自主性较为均衡,但成渝双核的“控制力”和“桥梁”作用过强;凝聚子群重构优化形成“成都—荣昌—永川—重庆主城”的协同创新主轴,但存在邻近“抱团”情况,行政壁垒尚未完全破除,缺乏跨越地理格局和行政区划的创新凝聚子群;“接壤区洼地”“东北翼边缘地带”是成渝地区形成紧密协同创新空间联系网络需着力破除的关键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饶先成
技术特征是专利法领域的基础性术语,但专利法和专利审查指南均未对如此重要的术语进行定义,从而导致技术特征的适用困难。梳理权利要求制度的发展过程可知,权利要求虽然起到界定专利权范围的作用,但实际起界权功能的是构成权利要求的要素即技术特征。经历了前专利法时代到专利法领域的应用,技术特征术语从技术认识和表达的工具转变为具有规范意义的界权工具。对技术特征的定义和分析有助于消除各种术语之间的混乱,然而由于技术特征的定义造成技术特征划分取决于技术功能的抽象化程度,导致技术特征划分量级的不确定性。以事实与价值二分原理作为理论依据,对于不同价值判断的技术功能抽象化水平则应结合所处的具体情境,在实践理由支撑下进行价值衡量,从而实现技术特征划分的理性化和规范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小丽
美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组织(TTO)的成效直接受益于美国有效的宏观机制。基于美国大学TTO的经验,我国应该在科技经费支出、风险投资、大学技术成果的归属原则等方面进行推进。
关键词:
专利技术转移组织 技术转移 大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