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6)
2023(15151)
2022(13085)
2021(12069)
2020(9918)
2019(22722)
2018(22559)
2017(42992)
2016(23184)
2015(26099)
2014(26197)
2013(26056)
2012(24296)
2011(22200)
2010(22493)
2009(20543)
2008(19801)
2007(17306)
2006(15638)
2005(14090)
作者
(68856)
(57252)
(56736)
(54068)
(36516)
(27422)
(25803)
(22514)
(21817)
(20422)
(19505)
(19424)
(18399)
(18278)
(17639)
(17562)
(16936)
(16586)
(16264)
(16225)
(14408)
(14195)
(13706)
(13169)
(12950)
(12759)
(12680)
(12529)
(11617)
(11166)
学科
(114020)
经济(113916)
管理(64155)
(60625)
(48928)
企业(48928)
方法(42009)
数学(35955)
数学方法(35588)
中国(30384)
地方(29768)
(26869)
业经(24274)
(23388)
(21158)
农业(18626)
(17291)
地方经济(17202)
(17039)
贸易(17023)
环境(16845)
(16324)
(16322)
理论(16210)
(15768)
金融(15766)
技术(15739)
(15660)
银行(15620)
(15248)
机构
大学(336702)
学院(335782)
(140943)
经济(137887)
管理(130656)
研究(120700)
理学(112068)
理学院(110725)
管理学(108904)
管理学院(108315)
中国(89179)
科学(74198)
(73404)
(61804)
(61327)
研究所(55650)
(53181)
中心(53038)
(49666)
财经(49049)
业大(48534)
北京(47267)
(46728)
师范(46318)
(44467)
(43907)
经济学(42254)
农业(41215)
(40631)
经济学院(37689)
基金
项目(225147)
科学(177194)
研究(165671)
基金(162004)
(141003)
国家(139814)
科学基金(119823)
社会(104629)
社会科(99204)
社会科学(99176)
(88307)
基金项目(86554)
自然(76952)
教育(75184)
自然科(75123)
自然科学(75110)
(74049)
自然科学基金(73731)
编号(67329)
资助(66208)
成果(54773)
(52029)
重点(50394)
(48916)
课题(47241)
(46386)
创新(43259)
国家社会(42764)
科研(42246)
教育部(41943)
期刊
(165842)
经济(165842)
研究(105983)
中国(68021)
学报(50941)
管理(49994)
科学(48697)
(48695)
(44303)
教育(39347)
大学(38374)
学学(35983)
农业(34144)
技术(30342)
(30236)
金融(30236)
经济研究(26846)
业经(26265)
财经(24023)
问题(21163)
(20623)
图书(18019)
技术经济(17864)
(17454)
科技(16387)
理论(16355)
现代(15837)
资源(15556)
商业(15410)
世界(14898)
共检索到511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廖琴  黄星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重要的地理和战略地位,经济圈内各县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耦合研究是协调稳定发展、制定发展策略的重要依据。基于2019年成渝双城经济圈147个县域的28个指标,综合运用熵值法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对影响耦合协调度的因素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整体不高,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社会发展水平且空间分异明显,呈现出"双核心"的分布特征。在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度上,耦合度整体较高;耦合协调度整体处于中度失调-基本协调的过渡时期,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并呈现出"双核心"向外扩散的圈层结构,高-高集聚显著区分布于成渝"双核心"处。在影响因素上,社会因素主要为城镇化率和基础教育。提出建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二者同方向地协调发展,缩小各区县与"双核心"的发展差距,充分发挥"双核心"的辐射作用、推动"双核心"相向发展;同时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改善就业环境与减少市民化制约障碍,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玉梅  易大智  陈颖  
基于2014—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16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结合成渝双城经济圈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分别测度及评价二者发展水平,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二者耦合协调测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成渝经济圈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偏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还不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协调,数字经济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较低;(2)经济圈的二者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态势,显示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和贡献逐渐增强;(3)经济圈各城市的二者耦合协调程度不同,各城市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程度不一,形成不协调发展态势。据此提出成渝经济圈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畅   冯仁琼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1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与产业耦合共生系统,测度数字经济与产业耦合共生水平,采用核密度函数和Dagum基尼系数对其分布动态、区域差异和产业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经济与产业耦合共生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并呈现“双核独大”的空间格局;数字经济与产业耦合共生水平空间分布不均衡,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但总体上呈波动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其主要来源;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耦合共生水平低于数字经济与服务业的耦合共生水平,存在明显的产业异质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子曦  青梅  杨玉琴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基于2006—2019年33个指标构成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出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采用Dagum基尼系数寻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来源;运用Kernel核密度估计成渝高质量发展的分布及动态演进趋势;选择SDM双固定空间效用模型检验了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收敛性。研究发现:(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呈空间“U”型且“双核独大”结构。(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差异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且存在极化现象。(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σ收敛不显著,但存在显著的空间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且空间相关性为负,表明经济圈内部呈现竞争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倩  
本文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流通业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一是成渝双城经济圈流通业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绿色经济发展,且流通业发展对绿色经济发展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二是成渝双城经济圈流通业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三是成渝双城经济圈流通业可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绿色经济发展的提升作用。最后基于相关研究内容,本文提出加快流通业发展、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利用流通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发挥技术创新影响机制,加快流通业与绿色经济融合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影  文传浩  沈体雁  
绿色发展效率是绿色发展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基于静态与动态视角分别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及Malmquist指数测度2007~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发展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温特线性与季节指数平滑法预测其绿色发展效率。结果表明:(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发展效率为0.882较高水平,呈现从“较高水平较大差距”向“更高水平较小差距”转变的时序特征,但仍低于长三角城市群平均水平;Malmquist均值为1.278,绿色发展效率高增长且总体快于长三角城市群;(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逐渐形成以“雅安-资阳-重庆”与“成都-遂宁-广安”为平行双主轴绿色发展高效率区,“宜宾-泸州”与“绵阳-达州”为两翼绿色发展低效率区的分布格局;(3)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发展效率提升,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技术效率提升的贡献率>规模效率提升的贡献率,并据此将其分为综合促进发展型、专项引领发展型、单项阻碍发展型。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任晓红   陈雪莲   梁甜   沈佳  
协同发展是必然选择,揭示成渝地区协调发展情况及其时空演变格局可为其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2010—2020年的数据,构建交通—人口—经济—环境四个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人口—经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格局,并采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人口、经济、环境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水平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四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现缓慢上升态势,整体向良性协调发展,在空间特征上,成渝地区四个系统耦合协调度发展较好的城市主要集中于“双核”周围,但四个系统的空间相关性并不显著;(3)通过对耦合协调度的预测可以看出,成渝地区各城市2021—2025年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在整体上将缓慢改善,但达到四个系统互补协调发展还需更长时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夏婷婷   金熙悦  
四川汇鑫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鑫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泸州老窖集团控股。公司现有注册资本金14亿元,以成为“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型金融服务企业”为企业发展愿景,已构建“租赁+保理+典当+供应链贸易+资产管理”多元化生态发展模式,目前在上海、成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多地设立7家分子公司。汇鑫公司通过产品组合拳模式,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史育龙  潘昭宇  
重庆、成都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两市历史渊源深厚,经济社会联系紧密,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互动显著,是改革开放以来内陆地区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新时代优化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应在科学把握成渝地区空间结构和联系特征的基础上,尊重客观规律,落实国家发展战略要求,统筹把握历史和未来的总体要求,以"双城驱动、两翼突破、轴带拓展、极点支撑"的思路优化空间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全域共兴的发展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欢  方行明  苏梦颖  
文章基于2008—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演进特征、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产业集聚与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关系,并通过门槛回归模型进一步考察在环境规制约束条件下产业集聚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研究期间虽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水平相对较高,但存在一定下行压力,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类型转移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并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在提升本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同时,还存在较强的空间负外部性;产业集聚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随环境规制强度的变化呈现边际效益递减的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西南财经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课题组  郭仕利  丁祥宇  胡智勇  
绿色发展是当今各国城市建设所坚持的道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初步规划阶段就把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定位为重大战略目标。本文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转型,首先,从环境质量、生态系统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三个方面对成渝地区绿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成渝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投资逐年增加,各类污染源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水体质量改善明显,各类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但区域性污染、河流水质下降等问题较为突出。其次,选取成渝地区内生态环境治理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为成渝地区整个区域的绿色发展提供借鉴。最后,结合成渝地区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重点区域环境治理力度、构建区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路径,推动成渝地区迈入更高质量的绿色发展新阶段。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毛中根  杨庆祥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当加大金融对该战略的支持力度。金融服务供给要与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需要不同的金融支持。论文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定位和发展基础,对金融支持必要性进行理论分析,总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金融支持经验,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雨娴  
成渝经济圈的电子商务发展与流通创新对西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2016-2021年成渝经济圈中1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电子商务与流通创新的评价体系,分析二者耦合协调的时空差异,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来识别影响电子商务与流通创新协调度时空分异的关键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第一,在2016-2021年间,成渝经济圈的电子商务与流通创新水平整体增长趋势较为缓慢曲折;第二,电子商务与流通创新的协调度存在空间正相关效应,高低极值分化效应增强;第三,产业结构依然是影响电子商务与流通创新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但人力资本水平正逐步成为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朱德全  谈卓林  
成渝经济圈内职业教育呈现出受区域空间特征的决定作用与自身高质量发展对区域建设的能动影响的双重空间逻辑。当前,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点、线、面”型的空间结构中呈现出与区域整体空间特征不匹配的不在场样态,使得经济圈建设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难以形成合力。由此,要明确二者在“点型空间”中彰显的提效促创、在“线型空间”中彰显的联通协同、在“面型空间”中彰显的城乡融合的空间价值耦合关系。从空间特征出发,在实践空间中通过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建设推进双城产业集群建设发挥空间集聚效应、通过职业院校联动机制赋能区域城市协同发展发挥空间辐射效应、通过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布局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发挥空间带动效应,最终实现以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彦  张茹琪  曹宇芙  
作为国家重要的内陆开放新高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高效的金融服务。基于2011~2020年1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数字金融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根据综合指标体系估计结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但表现出“双核驱动、两翼落后”的断层特征;(2)基准检验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有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且数字金融使用深度的正向影响最大;分维度来看,数字金融对经济圈科技创新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改善生活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而促进对外开放的作用有待提升;(3)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在数字金融影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改善是主要的传导路径;(4)从完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差异化发展和健全市场机制三方面,就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