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8)
- 2023(9607)
- 2022(8271)
- 2021(7578)
- 2020(6700)
- 2019(15663)
- 2018(15328)
- 2017(30246)
- 2016(16608)
- 2015(18711)
- 2014(18629)
- 2013(18811)
- 2012(18000)
- 2011(16381)
- 2010(16675)
- 2009(15428)
- 2008(15777)
- 2007(14533)
- 2006(12360)
- 2005(11210)
- 学科
- 济(77266)
- 经济(77194)
- 业(46078)
- 管理(44238)
- 企(37258)
- 企业(37258)
- 方法(35721)
- 数学(31193)
- 数学方法(30863)
- 农(20015)
- 财(18389)
- 学(17562)
- 中国(17474)
- 地方(16192)
- 业经(16072)
- 制(14067)
- 贸(13796)
- 贸易(13791)
- 易(13350)
- 农业(13099)
- 务(11683)
- 财务(11664)
- 财务管理(11633)
- 产业(11181)
- 银(11145)
- 和(11116)
- 企业财务(11114)
- 银行(11104)
- 融(10980)
- 金融(10977)
- 机构
- 大学(252858)
- 学院(251203)
- 济(105320)
- 经济(103245)
- 管理(93348)
- 研究(88794)
- 理学(81081)
- 理学院(80046)
- 管理学(78513)
- 管理学院(78022)
- 中国(64589)
- 科学(56973)
- 京(53568)
- 农(48177)
- 财(47009)
- 所(46927)
- 研究所(43109)
- 业大(40173)
- 中心(39791)
- 农业(38385)
- 江(38239)
- 财经(38094)
- 经(34514)
- 范(33456)
- 北京(33420)
- 经济学(33359)
- 师范(33060)
- 院(31464)
- 经济学院(30403)
- 州(29936)
- 基金
- 项目(168420)
- 科学(132046)
- 基金(122776)
- 研究(118504)
- 家(108886)
- 国家(108048)
- 科学基金(90742)
- 社会(75222)
- 社会科(71507)
- 社会科学(71484)
- 省(65681)
- 基金项目(65277)
- 自然(59454)
- 自然科(58083)
- 自然科学(58057)
- 自然科学基金(57080)
- 划(56110)
- 教育(54115)
- 资助(50633)
- 编号(46213)
- 重点(39042)
- 成果(37985)
- 部(37750)
- 发(37367)
- 创(34713)
- 科研(32795)
- 课题(32585)
- 创新(32569)
- 计划(32070)
- 教育部(31691)
共检索到361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一平
利用数据方差、相关系数和相似系数指标对成渝产业带这一长江上游具有重要地位的经济区域进行了产业结构特征分析。从产业部门相对变动的总体方差看,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变动幅度最大,即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均衡性最弱,第三产业次之,第二产业最小;从相关系数看,重庆与整个产业带地区,自贡与整个产业带地区,成都与全产业带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关系数相对较高,即这些区域对整个产业带产业结构影响程度较高,除此之外自贡与重庆之间的产业结构相同程度也较高,相关系数相对较小的是成都与内江、成都与自贡、内江与自贡、内江与重庆,其产业结构的雷同程度相对较低;产业结构相似性程度分析的结果与相关系数的描述基本一致。...
关键词:
成渝带 产业结构 结构转换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一平
本文利用数据方差、相关系数和相似系数指标对成渝经济带进行了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并对该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进行量化 ,得出了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依赖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结论 ,并提出了产业结构的三个优选方案。
关键词:
成渝带 产业结构 结构优化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吴迎新
本文选取2002年和2007年国内31个省区市纺织业2~4位截面数据,运用同构系数计算公式比较近年各省区纺织行业内部结构的相似性。研究结果显示,2002年纺织实力较强的省区间,同构系数均比较低,但2007年,排在前13位的纺织强省其同构系数大幅提高。总体看,大范围的、全局性的纺织行业结构趋同现象已经出现,且有加剧趋势。产业集聚形成的地区纺织业结构趋同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成省区间形成纺织业的水平分工,属于合意的结构趋同,但非合意的结构趋同,则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以上实证结果,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纺织业 产业结构趋同 产业集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娜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过高,过度竞争日益明显,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文章以浙江(宁波、杭州)、上海、江苏为例,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相似性研究,认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程度并达未到令人担忧的程度,其要素和产品互相支撑所体现的经济联系的紧密性,使得这一地区内部在区域竞争的基础上存在着紧密的产业水平分工,在国内表现出强大的区域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产业结构 相似系数 区位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壮壮 李美桂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分别构建了不同地区同一产业发展的相似性度量模型和不同地区经济结构相似性度量模型,并以皖北地区的三个城市宿州、阜阳、蚌埠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建立的不同地区经济结构相似性度量工具优于地区产业同构系数;(2)从行业间的投入产出消耗关系来看,除建筑业以外,蚌埠与阜阳在各行业的相似性都大于蚌埠与宿州、宿州与阜阳的相似性,在建筑业上,宿州与蚌埠的相似性较高;(3)进一步从行业的投入产出角度分析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相似性,在产出方向上,宿州和蚌埠的相似性较高,相似性系数为0.9726,在投入方向上,蚌埠与阜阳的相似性较高,相似性系数为0.9725。分析结果为皖北部分区域的经济整合指明了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壮壮 李美桂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分别构建了不同地区同一产业发展的相似性度量模型和不同地区经济结构相似性度量模型,并以皖北地区的三个城市宿州、阜阳、蚌埠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建立的不同地区经济结构相似性度量工具优于地区产业同构系数;(2)从行业间的投入产出消耗关系来看,除建筑业以外,蚌埠与阜阳在各行业的相似性都大于蚌埠与宿州、宿州与阜阳的相似性,在建筑业上,宿州与蚌埠的相似性较高;(3)进一步从行业的投入产出角度分析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相似性,在产出方向上,宿州和蚌埠的相似性较高,相似性系数为0.972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寇业富 李晓林
利用模糊数学中的相似分析和聚类分析工具对寿险公司的业务结构进行研究。其目的是通过对公司的不同类型和结构的保单进行比较和分类,从而对公司的业务状况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和了解,并对以后新产品的推出起到较好的参考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若愚 赵洁
运用产业结构相似性系数这一指标分析成渝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用区位熵方差测度区域内工业行业的区际分工程度。分析表明:该区域产业结构存在相当程度的趋同现象,虽然趋同程度存在递减趋势,但区域竞争格局下的相关政策仍为未来的产业过度竞争埋下隐患。从3个不同层面对成渝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给予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从"市场拓展型"政府角色定位,加强内生性战略和内生性市场机制的培育、由产业合作向外溢性公共政策合作转变、构建区域合作发展机制实现由行政区经济向城市群带动型区域经济转变以及加强产业集群建设等角度出发,给出相关政策选择。
关键词:
产业同构 产业协作 政策选择 成渝地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德荣
成渝高速公路与四川高技术产业带成都科技大学杨德荣一、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合理布局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利的地理条件一般概括为交通条件、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协作条件和服务条件。交通条件。随着高技术产品、元件向小型化、轻型化方向发展,改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大鹏
本文依据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推导出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并运用于成渝经济区南部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分析,深入剖析了该城市群产业结构近10年的动态变化情况,针对其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4个方面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营造服务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先行,着力推进区域一体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兆德,吕宜平
本文选择山东区域工业发展为参照系 ,用Shift-share方法对胶济产业带 6城市工业增长和工业结构进行分析 ,从动态角度判别各城市工业结构的优劣及存在的问题并揭示其原因 ,提出发展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徐采果
产业结构转换作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产业结构转换方式的不同选择,及其动力和基础的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是不一样的。合理选择符合本国经济发展条件的产业结构转换方式,能有效促进经济的迅速增长,相反的情况则往往可能对一国经济只是产生弱效应,甚至是负效应。要发挥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功效,需要明确产业结构转换的方式,把握不同转换方式下经济因素是如何发生作用的,以及分析产业结构转换的动力及基础,从而为制订产业政策提供合理的依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红伟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去年又实现了“软着陆”,经济总量大体平衡,通货膨胀率大大低于经济增长率,成效卓著。经济总量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产业结构问题却日益突出。从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主客观条件来看,加速优化产业结构已正当其时,因此,必须对我国现阶段产业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鹤 刘洋 许旭
优化、高效的产业结构及布局是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借用区位商的指标设计理念,尝试性地提出了产业环境商和区域环境商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以此为基础对成渝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进行了优化,为基于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产业竞争力等经济社会指标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传统范式加入了新视角和新方法,也为环保部门参与综合决策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从缓解酸雨问题入手,基于各行业SO2排放的区域环境商和产业环境商测算结果,对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以造纸业为例,基于各地市SO2排放的区域环境商的测算结果,结合各地市SO2的可增排量和造纸业的产业发展现状,对成渝经济区造纸业的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雄浪 朱旭光
利用1991~2008年的统计数据对成渝经济区形成前后的产业结构对川渝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就成渝经济区对川渝经济的影响而言,第二产业的影响较大,第一产业的影响呈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的影响有上升的趋势,川渝经济正向工业型经济转型。成渝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促进成渝经济区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实现大发展,大赶超。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