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24)
2023(12212)
2022(9745)
2021(8901)
2020(7216)
2019(16099)
2018(15913)
2017(30185)
2016(16999)
2015(19020)
2014(19153)
2013(18578)
2012(17064)
2011(15502)
2010(15340)
2009(14222)
2008(14194)
2007(12911)
2006(11583)
2005(10651)
作者
(50530)
(42264)
(42065)
(40181)
(26993)
(20313)
(19242)
(16431)
(16259)
(14910)
(14619)
(14282)
(13712)
(13652)
(13556)
(13079)
(12536)
(12396)
(12182)
(12088)
(10739)
(10522)
(10471)
(9760)
(9593)
(9484)
(9289)
(9284)
(8695)
(8551)
学科
(70638)
经济(70556)
管理(43427)
(40911)
(30418)
企业(30418)
方法(26672)
数学(23569)
数学方法(23345)
(21739)
中国(21160)
(17846)
贸易(17841)
(17486)
(17411)
地方(17357)
(15848)
业经(15610)
农业(14529)
(14331)
(12487)
金融(12479)
(12352)
(11761)
银行(11712)
(11322)
(11293)
理论(10731)
(10058)
环境(9728)
机构
大学(240051)
学院(238641)
(99684)
经济(97529)
研究(91102)
管理(82701)
中国(70292)
理学(70103)
理学院(69245)
管理学(67842)
管理学院(67462)
科学(56317)
(52124)
(48149)
(47368)
(46621)
研究所(43785)
中心(41034)
(37799)
农业(37582)
业大(37222)
财经(36278)
(33251)
(33021)
北京(32805)
(32705)
师范(32244)
经济学(32073)
(29989)
经济学院(28938)
基金
项目(159845)
科学(124863)
基金(115108)
研究(114888)
(103360)
国家(102540)
科学基金(85250)
社会(72984)
社会科(69176)
社会科学(69160)
(62177)
基金项目(58908)
自然(54307)
(53318)
自然科(53045)
自然科学(53026)
教育(52779)
自然科学基金(52093)
资助(48036)
编号(45880)
成果(38329)
重点(37293)
(35988)
(35365)
课题(33445)
(32420)
国家社会(31195)
创新(30560)
科研(30492)
教育部(29689)
期刊
(111455)
经济(111455)
研究(73815)
中国(52672)
(44690)
学报(43495)
科学(37670)
(35648)
大学(32388)
管理(31196)
学学(30458)
农业(30375)
教育(29314)
(27571)
金融(27571)
技术(20318)
经济研究(18906)
财经(18101)
业经(17204)
(16830)
(15748)
问题(15276)
(14843)
国际(13760)
世界(12837)
(12710)
业大(11377)
图书(10934)
技术经济(10768)
统计(10615)
共检索到375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许祥云  吴松洋  宣思源  
成本中使用何种货币定价对出口中标价货币选择具有直接影响,但在不同的环境下成本表现形式并不相同。依据Novy(2006)以及Goldberg和Tille(2008)的理论分析,本文考察了20世纪70年代后日元东亚区域化的发展历史。研究发现,在东亚生产体系建立前,日本贸易商的成本中美元定价主要来自于原材料,而在东亚生产体系建立和完善之后,成本中的美元定价更多地来自于东亚企业出口的中间品。东亚企业希望以美元定价中间品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最终需求中的欧美货币定价,二是原材料和东亚相互贸易中间品成本中的美元定价,而东亚相互贸易中间品的美元定价也部分源于最终出口品的欧美货币定价,因此,贸易领域日元区域化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晓  付竞卉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问题成为国际社会的讨论热点。东亚地区作为美元体制的重要支撑力量,自然成为推动其未来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但是,一方面,美国的金融霸权在短期内不仅没有衰落,反而呈现走强的态势,表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仍具有相当长时期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处于美元霸权影响下的东亚地区在储备货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和贸易结构调整方面面临着许多困境,使其短期内难以放弃对美元体制的依附和支持。因此,现阶段东亚地区尚不具备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能力。未来突破困境的可行路径是,通过加强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渐进地改革国际货币体系,进而削弱美元霸权。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问题至关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奇渊  李婧  
本文基于分工程度和市场交易效率的交互作用,从国际分工体系的角度来阐述国际货币的本质含义。国际货币的形成基于这样的经济系统:它具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市场交易效率与分工程度之间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在国际分工中具有强势地位的国家,而货币国际化过程就是其分工优势进一步扩展。本文考察了美元和日元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典型事实,特别分析了日元国际化的奇异之路,进一步揭示了国际分工地位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基珣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在金融危机后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使东亚各经济体出现了较大分歧,使东亚货币合作前景渺茫。基于此,本文深度探讨了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问题,并在东亚货币合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币东亚地区化的目标及人民币推动东亚货币合作的路径,建议我国政府应该当机立断,做出人民币东亚地区化的战略选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勇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近年来人民币日益为周边国家所接受,成为流通中硬通货。尤其港、澳回归之后,与祖国内地经济的不断融合,以及台湾经济与大陆关系的日益密切,以“两岸四地”为依托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将成为东亚货币合作的最优选择。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崔蕊  祝国平  
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区域开始货币合作。2005年伴随东亚经济的复苏,货币合作的步伐有所放缓。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货币合作呈现升温的态势。东盟10国与中日韩3国在经济政策协调、货币互换网络、东亚外汇储备库和双边贸易结算试点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努力。未来何种货币替代美元有助于东亚深化货币合作?东亚区域主导货币的争论集中于人民币和日元的选择。本文采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5项指标,经过东亚人民币区与日元区在美国金融危机前后的发展变化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在双边贸易开放度、汇率波动性以及通货膨胀率一致性方面高于日本与东亚其他7个经济体的融合程度,在利率协同性和商业周期协同性方面,中国和日本都没有明显优势。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江瑞平  
日元国际化进程在 80年代中期后才全面展开 ,到 90年代又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状态。日本及东亚金融危机是导致 90年代日元国际化进程停滞甚至倒退的重要原因 ,而在日元国际化进程滞后 ,东亚货币过度钉住美元的背景下 ,日元汇率剧烈波动 ,尤其是 1 995年中期以后对美元巨幅贬值 ,又成为诱发此次东亚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有鉴于此 ,东亚各国和地区在走出金融危机后的货币体系重建中必将提高日元在汇率决定机制中的地位 ,这又会对日元国际化进程产生直接推动作用。在欧元启动、欧元区形成和北美乃至美洲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美元化趋向增强的双重压力下 ,日本政府及有关方面采取的力度空前加大的日元国际化推进对策 ,亦会...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陆长荣  崔玉明  
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政府对包括金融领域在内的传统区域合作观进行了大幅度修正,尝试通过积极主导"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以下简称10+3)多边区域合作机制,重构东亚的金融与货币秩序。尽管日本财务省在实施一系列政策后,短时间内东亚市场中日元以及以日元计价的金融商品的使用范围得到了一定规模的扩大,但长期来看,东亚区域内主要领域的日元使用规模并未显著增长。这表明,日本官方在区域金融合作中扮演的主导性角色并未对其政策意图的实现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日元国际化重启陷入困境受区域因素影响,其内在长期存在如何平衡货币权力属性与公共产品属性的两难逻辑。近年来强势推进的人民币国际化应成为我们重新审视日元国际化重启进程的重要切入点。人民币与日元间能否形成良好的货币竞合关系不仅关乎中日货币国际化阶段性目标本身,更将对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整体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瑞德   查胜举  
日本早在80年代就曾大力倡导日元国际化,希望实现美、欧、日三分天下的国际货币格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其国际化的进程时断时续,进入九十年代后曾一度中断,甚至有所倒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原有的汇率制度受到重创。日本在继推出自己旨在稳定东亚货币体系的“亚洲货币基金”的改革方案因美国的反对而受挫之后,又将日元的国际化问题重新推上历史舞台。东亚动荡的货币体系及欧元的诞生使这次日元的国际化倍受人们的关注。日本重提推出日元国际化的原因是什么?它是否像以前那样属于一种短期行为?日元能否像美元、欧元那样在东亚货币格局中建立起自己“地缘霸主”的地位?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展开一些分析和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洁尘  李容  
基于人民币区域化视角,构建动态Copula-GJRGARCH模型研究人民币与东亚各主要国家及地区货币汇率间的联动性及尾部相依性,从而说明东亚汇率市场联动性随人民币区域化的发展而变化。结果表明:(1)人民币与东亚货币汇率皆为正相关,东亚汇率市场间存在正向联动效应。(2)人民币与东亚货币汇率间存在尾部相依,这表明在极端事件下人民币与东亚货币汇率间存在同时大涨或大跌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在人民币与东亚各地区货币汇率之间存在差异。(3)人民币与马来西亚林吉特、菲律宾比索、泰铢、港币及韩元间的汇率联动性自一次汇改后不断升高,直到"811"汇改后其汇率联动性稍稍降低;新加坡元、印尼盾与人民币联动趋势相对稳定且联动性持续上升;日元与人民币间的联动性除在金融危机期间外普遍较高。(4)随着人民币区域化进程的提高,东亚货币间联动性逐渐增强。现阶段需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动东亚地区货币合作,完善我国金融制度,进一步放松资本账户管制,在境外大力发展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金融产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茜  
文章实证对比分析了金融危机前后东亚各国篮子货币中各基准货币的权重。研究发现,危机发生之后,美元在东亚地区的货币锚地位有所退后,欧元在东亚货币的权重不尽相同,而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确实出现了成为货币锚的倾向,甚至一些货币的钉住货币篮子中人民币已超过了美元权重,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人民币已经成为东亚区域"隐性"锚货币的事实。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发挥人民币锚货币职能的措施与策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慧刚  
区域货币合作通常有三种模式,即主导货币区域化、单一货币联盟和多重货币联盟模式。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选择。多重货币联盟模式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过程。东亚货币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来说,东亚货币合作可分三个时期进行:近期,建立危机救助机制;中期.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远期,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孟秀惠  
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主导下,中国近几年连年实现双顺差、高储蓄,进而导致巨额外汇储备,其中美元资产占据很大比例。美国作为国际货币发行国,近几年实行各种经济刺激政策且毫无约束,在帮助其经济走出衰退的同时,亦导致美元不断贬值,这使得我国外汇储备面临很大的缩水风险。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失衡的角度剖析了中国外汇储备过度增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习辉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全球化而货币仍然为国别货币的问题,国际货币体系重构是经济全球化在货币上的要求。美元作为实际上的国际货币时,其货币发行渠道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发行、财政透支和通货膨胀三个渠道拓展出第四个货币发行渠道,即经常项目赤字。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实际上是美国在境外发行货币,以美国的国家信用购买世界各国的产品和劳务,其实质是一种货币形式的扩张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晓红  
1 导言近30年来东亚八国(地区)新加坡、香港、台湾、南韩、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先后步入工业化和快速经济发展的阶段。由于其地理、历史条件的不同,在不同的发展过程中,各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相对比较优势。本文将从各国的特点入手,以几家电讯跨国公司的案例为主,讨论以下几个问题:跨国公司在东亚的经济的区域化和全球化过程中起到了哪些特殊的作用?跨国公司是如何将东亚地区纳入其全球的发展战略?而这些来自本地区和外地区的跨国公司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