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6)
- 2023(6876)
- 2022(5766)
- 2021(5227)
- 2020(4429)
- 2019(9709)
- 2018(9212)
- 2017(17949)
- 2016(9610)
- 2015(10365)
- 2014(9827)
- 2013(9673)
- 2012(8657)
- 2011(7485)
- 2010(7203)
- 2009(6869)
- 2008(7073)
- 2007(6236)
- 2006(5424)
- 2005(4894)
- 学科
- 业(38097)
- 管理(37157)
- 济(36010)
- 经济(35956)
- 企(33832)
- 企业(33832)
- 方法(19693)
- 财(18982)
- 数学(17794)
- 数学方法(17726)
- 务(15476)
- 财务(15475)
- 财务管理(15453)
- 企业财务(14612)
- 制(8726)
- 农(8697)
- 中国(8398)
- 业经(8349)
- 贸(8243)
- 贸易(8239)
- 易(8033)
- 银(6705)
- 银行(6674)
- 融(6347)
- 金融(6347)
- 技术(6219)
- 学(6179)
- 农业(6146)
- 体(6109)
- 行(6071)
- 机构
- 大学(135967)
- 学院(134612)
- 济(58103)
- 经济(57232)
- 管理(55577)
- 理学(49348)
- 理学院(48905)
- 管理学(48303)
- 管理学院(48081)
- 研究(41596)
- 中国(35099)
- 财(30051)
- 京(26667)
- 农(26636)
- 科学(24991)
- 财经(24301)
- 业大(22711)
- 经(22419)
- 农业(21069)
- 所(20947)
- 中心(19862)
- 研究所(18982)
- 财经大学(18604)
- 江(18257)
- 经济学(18077)
- 商学(17322)
- 商学院(17192)
- 经济学院(16618)
- 北京(16219)
- 经济管理(15534)
- 基金
- 项目(93919)
- 科学(74632)
- 基金(72555)
- 家(65219)
- 国家(64714)
- 研究(61307)
- 科学基金(56319)
- 社会(42535)
- 社会科(40634)
- 社会科学(40624)
- 基金项目(39375)
- 自然(39033)
- 自然科(38199)
- 自然科学(38186)
- 自然科学基金(37601)
- 省(35000)
- 划(30244)
- 资助(29029)
- 教育(27554)
- 编号(21586)
- 部(21338)
- 重点(20877)
- 创(20080)
- 科研(19130)
- 创新(18844)
- 业(18619)
- 国家社会(18516)
- 教育部(18453)
- 计划(18419)
- 发(18154)
共检索到190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钟廷勇 孙芳城
本文利用2010—2017年中国公司债券季度数据,实证研究了成本粘性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成本粘性显著增加了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且成本粘性越高,债券信用利差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债券剩余期限和市场竞争对成本粘性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存在负向的调节作用,债券剩余期限越长、市场竞争越激烈,成本粘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就越弱。本研究为外部信息使用者预测公司债券信用风险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拓宽成本粘性经济后果的研究思路,研究发现有利于指导管理层积极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债券信用利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姚潇 吴冬晓 庞守林
本文选取2012—2017年在中国A股市场发行债券的非金融企业为样本,探讨了会计文本语调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本文建立了适用于中国金融市场的情感词典,并使用文本挖掘技术量化了管理层语调。研究发现:积极的管理层语调能够显著降低债券信用利差。且分析师关注度越高,管理层语调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负向关系越弱。此外,债券市场对国有性质和低股权集中度企业的管理层语调反应更强烈。本文为会计文本语调与债券定价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施燕平 刘娥平
文章选取2007-2016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产权性质考察企业风险承担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券发行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与债券信用利差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企业风险承担在产权性质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通过影响风险承担的这个潜在中介传导路径,国有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具有更低的信用利差。这从债券契约视角丰富了企业风险承担的经济后果研究,为企业投融资决策的互动性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并从产权性质方面积累了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经验证据,为有效识别公司债券定价机制提供了参考价值。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信用利差 风险承担 产权性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宝臣 马志茹 苏云鹏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公司债券流动性风险测度指标,引入M-Copula函数和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公司债券的流动性风险与信用利差的关系。结果表明,M-Copula函数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的实证结果一致。具体如下:公司债券的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过程;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尾部相关性,其中上尾相关性较高,即熊市时期流动性风险和信用利差同时增大的概率高于牛市时期,且熊市时期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其他时期。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信用利差 流动性风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永 王亚琳 邓伟伟
通过选取2013—2015年沪深交易所未到期的半年度公司债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等,验证投资者情绪、投资者异质性对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越高涨,投资者对公司债信用利差的要求越小;投资者异质性越大,公司债信用利差也会越大;不同风险特征的公司债受投资者情绪和异质性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情绪低落阶段,信用利差对异质性引起的市场波动更为敏感。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异质性 信用利差 门槛回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牧炫 魏诗博
机构研究员对上市公司的未来收益进行预测,预测差异常常造成债券价格出现偏差。以国内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为例,以研究员对收益预测的差异和债券信用利差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卖空限制下,预测差异越大,债券信用利差越低。这种差异更多地代表了投资者的意见分歧,而非未来的风险水平。并且公司债券比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对投资者意见分歧更敏感。此外,还证实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确实优于交易所债券市场;平均而言,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较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更低。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企业债券 预测差异 信用利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屹
信用利差是信用债券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很多文献表明,违约风险只能解释信用利差的一小部分,而税收、流动性及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公司债券月度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系统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信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收益有一定的联动性。
关键词:
信用利差 系统风险 违约风险 流动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屹
信用利差是信用债券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很多文献表明,违约风险只能解释信用利差的一小部分,而税收、流动性及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公司债券月度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系统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信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收益有一定的联动性。
关键词:
信用利差 系统风险 违约风险 流动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赵晓琴 万迪昉
本文以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债券特征和公司特征的角度考察了债券发行票面利差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当公司发行的债券具有债券评级等级高、融资规模较大、债券付息方式更加灵活、种类为短期融资券的特征,以及发债公司具有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和公司规模较大的企业特征时,发债公司可获得有利的发行票面利差,节约融资成本;(2)发债公司的主体评级对债券票面利差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方向与理论分析相反;(3)持股比例变化带来的公司治理效应不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票面利差形成有非线性U型影响。
关键词:
票面利差 短期融资券 中期票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晚发 李殊琦
2016年债券市场的集中违约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权益,债权人开始对信用评级功能与独立性产生了严重质疑。以经营杠杆为视角,利用2008—2016年中国债券市场上市公司发债数据,研究成本粘性对发行主体信用评级的影响,以此检验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成本粘性越大,主体信用评级越低,即成本粘性风险效应会被评级机构所关注。进一步分析发现,成本粘性降低信用评级的作用在风险高的企业中更显著。另外,成本粘性的风险也会被投资者所关注,即成本粘性通过信用评级影响债券信用利差。文章也进一步证实了成本粘性主要通过增大企业资产波动率与会计信息风险来降低信用评级,研究结论对债券市场的监管者、上市公司与债权人有着一定的借鉴与启示。监管部门、信用评级机构与债权人应积极对企业成本粘性行为进行监督,从而保护债权人利益;上市公司应该努力提高公司治理机制,减少管理层基于自利行为的成本管理行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冯晓晴
采用2018—2019年A股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数据,从结论性评价视角探究关键审计事项对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结论性评价越积极,公司债券信用评级越高。进一步考虑审计能力和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后发现,在被大规模事务所和对客户经济依赖程度较低的事务所审计的公司中,关键审计事项积极结论性评价对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的正向作用更强。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和处理效应模型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关键审计事项积极结论性评价增强了信用评级分析师对关键审计事项相关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信心,从而促使信用评级分析师对公司债券出具更高的信用评级。从公司债券信用评级视角为我国审计报告新准则改革的政策效果提供了新颖的经验证据,对进一步完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施燕平 刘娥平
公司的资本结构及其调整会显著影响信用评级,进而影响公司债券的发行资格与融资成本。以2007—2013年间发行公司债券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事件研究法考察公司获得首次评级前后资本结构调整情况,运用多值响应模型验证资本结构调整、信用评级与公司债券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发债公司在获得首次评级前显著向下调整负债比率;在控制目标资本结构之后,发债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偏离值越小,向下调整的负债比率越多,则公司的首次主体信用评级越高,这说明评级机构受到发债公司资本结构调整行为的影响;此外,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晏艳阳 刘鹏飞 闫慧茹
本文以2007—2013年中国A股公司中发行了企业债券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破产而形成的社会成本对公司债券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所承担的破产社会成本越大,所发行的公司债券信用风险会越小。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和地区失业率的减少,破产社会成本对公司债券信用风险的影响程度会变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欣 潘临
本文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6年的数据,分析了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内部控制质量越好,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和审计质量较低的样本组,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的负向效应更强,说明审计质量和市场化程度可以有效调节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总之,本文研究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缓解代理问题,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进而降低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何志刚 邵莹
基于2007年4月至2009年9月的周数据,就次贷危机时期流动性风险对我国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变化与非流动性指标之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且在控制其他变量之后该结果依然是稳健的,说明流动性风险已融入我国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中。尤其是在次贷危机背景下,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显著增强了。
关键词:
公司债券 流动性 信用利差 次贷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