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61)
- 2023(16406)
- 2022(14291)
- 2021(13611)
- 2020(11297)
- 2019(25995)
- 2018(25744)
- 2017(48642)
- 2016(26703)
- 2015(30094)
- 2014(29512)
- 2013(28983)
- 2012(26495)
- 2011(23824)
- 2010(23410)
- 2009(21574)
- 2008(20663)
- 2007(17625)
- 2006(15173)
- 2005(13040)
- 学科
- 济(101817)
- 经济(101703)
- 管理(74696)
- 业(69677)
- 企(56887)
- 企业(56887)
- 方法(46334)
- 数学(40384)
- 数学方法(39965)
- 中国(29692)
- 农(29361)
- 财(26315)
- 业经(23059)
- 贸(20804)
- 贸易(20792)
- 学(20767)
- 易(20255)
- 地方(19968)
- 农业(19296)
- 制(18211)
- 理论(17755)
- 务(16846)
- 财务(16780)
- 财务管理(16751)
- 环境(16459)
- 和(16026)
- 技术(15758)
- 企业财务(15639)
- 银(15095)
- 银行(15045)
- 机构
- 学院(363914)
- 大学(363750)
- 济(146564)
- 经济(143497)
- 管理(141877)
- 研究(123448)
- 理学(123147)
- 理学院(121794)
- 管理学(119797)
- 管理学院(119178)
- 中国(92117)
- 京(77884)
- 科学(75925)
- 财(65145)
- 所(61214)
- 农(59944)
- 研究所(56142)
- 中心(55700)
- 业大(54775)
- 财经(52895)
- 江(51212)
- 北京(49229)
- 范(48989)
- 师范(48592)
- 经(48314)
- 农业(47192)
- 院(44812)
- 经济学(44619)
- 州(41787)
- 经济学院(40268)
- 基金
- 项目(253189)
- 科学(198652)
- 研究(187337)
- 基金(182899)
- 家(159741)
- 国家(158448)
- 科学基金(135488)
- 社会(117771)
- 社会科(111485)
- 社会科学(111456)
- 省(97741)
- 基金项目(97195)
- 自然(87319)
- 教育(86909)
- 自然科(85285)
- 自然科学(85262)
- 自然科学基金(83722)
- 划(83016)
- 编号(77051)
- 资助(74891)
- 成果(62032)
- 重点(56971)
- 部(56462)
- 发(54219)
- 课题(53086)
- 创(52974)
- 创新(49374)
- 教育部(48577)
- 国家社会(48546)
- 科研(47878)
- 期刊
- 济(157692)
- 经济(157692)
- 研究(107180)
- 中国(70424)
- 学报(57704)
- 农(55127)
- 科学(52668)
- 管理(50531)
- 财(49829)
- 教育(45896)
- 大学(43427)
- 学学(40582)
- 农业(39104)
- 技术(32132)
- 融(27867)
- 金融(27867)
- 经济研究(25994)
- 业经(25781)
- 财经(25198)
- 经(21686)
- 业(21397)
- 问题(20589)
- 图书(19083)
- 技术经济(17186)
- 科技(17007)
- 版(16967)
- 贸(16922)
- 理论(16482)
- 资源(16385)
- 现代(15813)
共检索到527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牧野 李建平 李俊杰
[目的]文章以西红柿与黄瓜为例,以设施、露地蔬菜栽培宏微观数据为支撑,以纬度和降雨为划分区域依据,从成本收益及效率评价视角出发,回答中国设施农业发展方向的问题。[方法]运用比较分析以及SFA-Malmquist方法,测算与拆解全要素生产率指标。[结果]结果表明:(1)从中国设施现状来看:从经济效益来看,中国设施蔬菜具“高产量、高收益、高价格”的“三高”优势和“收益率优势不显著、劳动生产率低”的“双重”劣势;从成本构成来看,中国设施蔬菜产业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各项成本费用指标来看,设施蔬菜经济投入相对较高,影响设施蔬菜的竞争力水平。(2)从设施栽培全要素生产率来看:中国设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稳定增长,但生产效率徘徊不前,栽培品种间、区域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不同。(3)对比设施和露地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基本一致;生产效率表现为“设施>露地”,露地栽培种间效率差异大;技术进步增长表现为“设施<露地”,区域特征显著。[结论]中国设施蔬菜全要素生产率稳定递增,属于“技术进步诱导+技术效率推动”的增长模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云 梁玉芹 刘文 赵海增 宋炳彦
分析和讨论了解决当前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的技术措施,提出了采用营养块育苗、量化施肥、施缓控释肥、改革灌水方式和加强湿度管理、植株化学调控、实施机械化等现代化生产管理技术和理念,改变传统方式,简化栽培程序,从而降低农业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成本,实现设施蔬菜生产安全优质高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超文 Arij Everaarts 陈一兵 黄晶晶 张建华 张庆玉
本文对胜利村和西北村的蔬菜生产系统进行了定量描述,胜利村和西北村位于中国四川彭州市郊区,在该区域种植了种类繁多的蔬菜品种,其中最重要的是大蒜和莴笋。描述了区域土壤和气候特点,并详细介绍了该区域主要蔬菜种植系统和栽培技术。冬季是蔬菜栽培的最重要季节,大多数蔬菜采用移栽技术并与水稻连作,只有少部分耕地用于连续的蔬菜栽培。阐述了蔬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要提高该区域的蔬菜生产水平必须加强蔬菜新品种研究、推广现代育苗技术、发展反季节栽培和提高病虫害控制技术水平。
关键词:
蔬菜 栽培系统 限制因子 推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丽红 陈青君 张福墁
试验研究了不同黄瓜品种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秋、冬和冬、春季节的生长发育情况 ,结果表明 ,欧、亚杂交种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弱光下的结实性、根系活力均较高 ,产量高于亚洲系统黄瓜品种 ,优势明显 ,冬春茬平均增产 2 5.8% ,秋冬茬平均增产 2 7.6 %。欧洲系统黄瓜具有节成性好的优点 ,但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
关键词:
黄瓜 生长 发育 设施栽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科 安玉发 方成民
根据2008年对山东寿光样本农户生产无公害黄瓜和西红柿的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了其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了农户生产无公害蔬菜的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平均技术效率低,主要原因是部分要素投入过剩和规模不经济;获取科技信息和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对提高农户生产无公害蔬菜的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效应;利用两种测算方法所得的结果具有一致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当前,设施蔬菜生产已成为我省效益最大的农业支柱产业。由于灌溉与施肥措施不合理,各地普遍出现了养分失衡、盐化、酸化、土传病害加重等系列土壤障碍问题,且随着设施使用年限增长这些土壤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严重制约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土壤问题,本项目运用土壤学、肥料学、农田水利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采用实地生产调查与室内分析、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首次对辽宁设施蔬菜栽培土壤质量状况与演变规律、机理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构建了设施土壤质量调控技术体系,为设施土壤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标 张领先 傅泽田 李鑫星
为探究我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技术效率理论基础,利用30个省市2011和2012年的164组样本数据,构建了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平均为0.809 9,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各地区蔬菜生产技术效率水平有较大差异;平均技术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南>西北>华北>华东>西南>东北;物质与服务费用、化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3种投入要素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农业大省或较发达地区的蔬菜生产技术效率一般较高;无论黄瓜还是茄子,设施种植模式的平均技术效率均大于露地种植,且露地蔬菜生产的技术效率相对于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波动较大;农村人均纯收入和成灾面积比例对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珏雯 穆月英
本研究将农业生产效率和环境影响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农业生产碳效率为核心工具进行分析。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不同设施类型蔬菜生产的碳投入产出及碳足迹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DEA分别与Tobit模型及CLAD相结合,分析了不同设施类型蔬菜生产的碳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设施类型蔬菜生产碳足迹的测算值均为负数,表明设施蔬菜生产整体上对生态环境具有正的外部性;2)设施蔬菜生产碳效率偏低,表明在碳视角下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其中,大棚生产碳效率高于温室生产,纯技术碳效率较低而规模碳效率较高,表明农户生产规模接近最优规模,而技术和管理水平偏低,此外温室生产农户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于大棚农户;3)经营者从事设施蔬菜生产年限、家庭年收入、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碳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蔬菜生产设施类型、劳均蔬菜种植面积对碳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博 穆月英
设施蔬菜生产系统碳足迹研究对构建低碳蔬菜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生命周期法和多目标灰靶决策模型,利用2013年实地调查数据对北京市设施蔬菜生产系统碳足迹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总碳排放中以间接碳排放为主,来自工业的投入品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原因;2总体上看,设施蔬菜生产系统光合作用碳汇大于总碳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正外部性;3大棚优于温室,但两者的总碳排放均小于光合作用碳汇,对生态环境均具有正外部性;4各地区碳足迹的优劣顺序为大兴区、通州区、顺义区、房山区、平谷区、延庆县、密云县和怀柔区,且前四个地区对生态环境具有正外部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推进低碳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孔祥智 张琛 周振
研究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既能有助于挖掘设施蔬菜生产潜力,又有益于稳定设施蔬菜的市场供给。本文以设施番茄为例,基于全国东中西部15个大中城市2007~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的方法测算了设施番茄的生产技术效率,分析了设施番茄生产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全国和各区域设施番茄的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收敛性分析,研究发现:2007~2012年全国设施番茄的平均生产技术效率为81.1%,技术效率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研究指出,提高当地财政支农比例和农民受教育程度能够提高生产技术效率,不同区域设施番茄生产效率存在着显著差异。收敛性分析可得全国和东中西部设施番茄生产技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主持人李天来(1955-),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国家级重点学科蔬菜学科带头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设施园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工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峰 毛爱军 张海英 张丽蓉 陈青君 王永健
适应保护地生产发展和市场对黄瓜品种特性的新要求,在研究改进抗逆性、抗病性和分子标记追踪血缘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有性杂交,聚合抗病性、低温弱光耐受性、持续生长结果能力以及与品质相关的优良性状,选育出了多个有刺型、无刺型等不同类型的优良骨干亲本自交系和优良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取得了较高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
黄瓜 设施栽培 品种选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邵勤 陈娜 李晓鹏 吴琦 丁永电
为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文章结合宜春学院园艺专业“蔬菜栽培学”课程教学,构建体现思政专业性和劳动时代性的“模块化+多样化”立体式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技能培养的特色特点,形成体现思政特性、课程特点和劳育特色的“德行一体+知行合一”融合式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在传统课程考核办法的基础上,建立体现多指标、多模块和多内涵的“道德品质+专业技能+劳动素养”综合性考评模式,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专业课教学实践中推行劳动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劳动教育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融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依婷 穆月英
[目的]将碳排放纳入生产效率框架来评价设施蔬菜生产效率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对于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碳足迹视角对设施蔬菜生产的环境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基于2011—2016年21个设施蔬菜生产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主产区蔬菜生产环境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在此基础上,构建环境效率—生产率矩阵对地区低碳化发展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不同蔬菜主产区环境效率存在差异,整体呈现为先升后降的倒U型变动趋势;设施蔬菜生产环境效率损失主要来源于种子、机械排灌等投入冗余以及碳排放过量;蔬菜生产中,技术“退步”是导致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技术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未能抵消因技术进步“恶化”所带来的负效应。[结论]第一、二主产区设施蔬菜低碳化转型速度减缓,其他产区低碳化发展处于低迷状态,因此注重低碳生产技术的创新,加强技术推广,发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升的协同效应,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农业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