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50)
- 2023(6374)
- 2022(5755)
- 2021(5468)
- 2020(4798)
- 2019(11521)
- 2018(11581)
- 2017(22539)
- 2016(12675)
- 2015(14781)
- 2014(15489)
- 2013(15470)
- 2012(14549)
- 2011(13253)
- 2010(13691)
- 2009(12775)
- 2008(13230)
- 2007(12330)
- 2006(10547)
- 2005(9557)
- 学科
- 济(52855)
- 经济(52800)
- 管理(37135)
- 业(36295)
- 企(30201)
- 企业(30201)
- 方法(26411)
- 数学(22853)
- 数学方法(22643)
- 财(15806)
- 农(14601)
- 中国(12750)
- 贸(11387)
- 贸易(11381)
- 学(11290)
- 易(11046)
- 制(10972)
- 业经(10795)
- 务(10520)
- 财务(10499)
- 财务管理(10459)
- 地方(10351)
- 企业财务(9562)
- 农业(9411)
- 理论(9279)
- 和(8934)
- 银(8364)
- 银行(8340)
- 行(7804)
- 融(7557)
- 机构
- 大学(189956)
- 学院(189582)
- 济(76318)
- 经济(74465)
- 管理(70285)
- 研究(62384)
- 理学(59403)
- 理学院(58712)
- 管理学(57676)
- 管理学院(57307)
- 中国(47873)
- 京(40797)
- 科学(38597)
- 财(36616)
- 农(33741)
- 所(33247)
- 江(30997)
- 研究所(29760)
- 中心(29453)
- 财经(28614)
- 业大(28515)
- 农业(26735)
- 北京(26033)
- 经(25653)
- 范(25605)
- 师范(25357)
- 州(24582)
- 经济学(23515)
- 院(21741)
- 经济学院(21437)
- 基金
- 项目(115895)
- 科学(88776)
- 研究(85931)
- 基金(80897)
- 家(69771)
- 国家(69156)
- 科学基金(57934)
- 社会(51215)
- 社会科(48396)
- 社会科学(48379)
- 省(46339)
- 基金项目(42757)
- 教育(41124)
- 划(38958)
- 编号(37327)
- 自然(37199)
- 自然科(36254)
- 自然科学(36239)
- 自然科学基金(35583)
- 资助(34312)
- 成果(31591)
- 重点(26219)
- 部(25962)
- 课题(25885)
- 发(24948)
- 创(23581)
- 科研(22441)
- 大学(22392)
- 性(22361)
- 项目编号(22197)
共检索到287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阮建平
虽然合作与竞争依然是美国对华战略的基本框架,但其近年来明显地加强了对中国的竞争压力。一些机构和专家甚至呼吁要重新激活冷战时期的对苏"成本强加战略",以应对中国崛起可能带来的挑战。从广泛意义上讲,成本强加是大国之间一种传统的和平竞争方式。其主要目标就是通过非战争方式增加对手的资源消耗,削弱其行动能力或加剧其资源分配压力,进而改变其具有挑战的行为。从美国关于"空海一体战"、"第三次抵消战略"的讨论到在南海上的行动,可以看到其日益明显的"成本强加"逻辑。美国对华"成本强加战略"无疑将给中国带来复杂的挑战,对其研究有助于中国深入理解美国对华竞争战略的逻辑、边界和目标,为保持战略定力,制定针对性应对措施,有效整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竞争战略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阮建平
虽然合作与竞争依然是美国对华战略的基本框架,但其近年来明显地加强了对中国的竞争压力。一些机构和专家甚至呼吁要重新激活冷战时期的对苏"成本强加战略",以应对中国崛起可能带来的挑战。从广泛意义上讲,成本强加是大国之间一种传统的和平竞争方式。其主要目标就是通过非战争方式增加对手的资源消耗,削弱其行动能力或加剧其资源分配压力,进而改变其具有挑战的行为。从美国关于"空海一体战"、"第三次抵消战略"的讨论到在南海上的行动,可以看到其日益明显的"成本强加"逻辑。美国对华"成本强加战略"无疑将给中国带来复杂的挑战,对其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金荣
一、引言关于竞争力研究的专著、论文不计其数。目前,在竞争能力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是波特长期竞争优势理论、普哈拉德和哈默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程韡
本文参照政策执行的"冲突性-模糊性"模型,分析了《美国竞争法》执行中受到阻滞的原因。认为阻滞的本质并非"钱的问题",而是法案形成过程中科技政策和教育政策"形式联盟"中所固有的张力。次贷危机触发了财政资源短缺的矛盾,进而将执行从试验性尝试推向了政治性博弈。在"意愿"层面的争夺中,科技政策系成功地利用总统换届顺利进入到话语和制度体系当中,并获得了额外的资源。而法案中原本作为重头戏的教育部分,则因失语而进入了象征性执行的阶段。然而,政策执行的阻滞并不会威胁到美国的竞争力,"人才危机"也只不过是政治修辞。《美国竞争法》的制定和执行,都为我国利用全球经济危机的机遇实现追赶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学习的范本。
关键词:
政策执行 阻滞 美国竞争法 竞争优势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婕
本文在分析美国高等教育市场供需现状的基础上,对美国营利性高校和非营利性高校的竞争策略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俭
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价格竞争。对市场竞争的规范和约束,首先是对价格竞争的规范和约束。没有一个有序、合理、规范的价格竞争机制”就无从谈及市场竞争的有序、合理和规范。因此,对于价格竞争,既要积极鼓励和保护,又要加以引导和约束。首先是价格竞争的合理性问题。价格...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雨辰
在国际权力转移时期,大国权力竞争日益加剧,守成国家会如何对付与自己势均力敌的新兴国家?这是国家崛起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回答的现实问题。超竞争制衡是守成国家在超竞争情境下应对目标对手挑战的综合策略。在超竞争态势下,为获得领先对手的战略优势,守成国家偏好从实力地位出发,采取威慑、竞争与制衡的综合性对策,以发挥战略工具的最大化效能,实现对目标竞争对手的压制。美国印太战略把中国作为首要竞争对手,蕴含着超竞争制衡的逻辑,集综合威慑、极限竞争与复合制衡三位于一体,使中美关系呈现出选择性对抗、全面性竞争、有限性合作的多维特征。本文的结论是,美国对华战略的超竞争制衡态势将长期化,但是鉴于双边关系的超级复杂性、脆弱性和敏感性,中美双方应保持理性一致和战略克制,需要正视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现实,需要超越消极竞争,探索建立“护栏式机制”,努力构建一种积极和良性的竞争关系,以保持战略稳定,避免出现关系失控。未来中美关系会在震荡中维持“斗而不破”的状态。
关键词:
超竞争制衡 印太战略 中美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思齐 白语诺
大国竞争时代,国会走上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前台,在美国对华科技竞争中扮演着复合型角色。国会是美国对华科技竞争叙事的构建者,对华科技竞争体系的设计者,对华科技竞争战略实施的保障者。介入姿态的积极主动、介入内容的广泛、两党持有共识、与行政部门有良好的合作与协调关系是国会介入美国对华科技竞争所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战略层面的新兴与关键技术的重要性、美国国内对华竞争共识的形成,国会内部的专门委员会与核心“鹰派”议员的推动以及院外利益集团的施压是促使国会介入美国对华科技竞争的主要原因。国会介入美国对华科技竞争不仅会改变美国对华科技政策的决策环境、推动美国对华科技竞争的长期化与制度化、增加中国应对美国对华科技竞争的复杂性与困难度,而且还可能促使形成国会与行政部门在对华政策互动上的新常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程慧 邢政君
2023年中美关系“低开高走”,然而美国对华经贸竞争仍然以美国持续强化对华打压为“主线”,呈现出科技领域竞争加剧、竞争工具系统多样、围堵封锁愈发凸显、操弄意识形态实施霸凌等特征。展望2024,中美关系仍面临一定不确定性,但大概率还是持续升级对华打压,竞争进一步加剧,而经贸领域仍将是未来两国博弈的重点领域。我国应继续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保持战略定力,实现科技自强,提升反制能力,扩大对外开放,强化合规建设,积极应对。
关键词:
经贸竞争 中美关系 科技竞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熊珍琴
近年来,美国多次要求中国调整人民币汇率,以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文章在探讨对外贸易顺差的本质是节约社会劳动的基础上,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顺差影响甚微,并就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动机进行理性探析,提出了促进我国外贸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外贸顺差本质 人民币升值 原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秦琳
当前,中国半导体崛起将危害美国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已经成为一项“华盛顿共识”。美国率先发起对华半导体竞争战略,试图从征收惩罚性关税、加大投资限制、强化出口管制层面来遏制中国半导体发展,并从加大投资、推行优惠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来增强美国半导体实力,以实现维护美国半导体领导力的目标。然而,美国对华半导体竞争战略面临以下现实问题,包括供应链本土化难度大、阻碍半导体技术创新、损害盟友利益等。中美权力转移背景下,美国以提升半导体竞争力作为对华半导体竞争战略的核心,同时对中国展开更加精准的技术脱钩,中美半导体竞争的态势将愈演愈烈。在此基础上,本文为中国如何应对美国半导体竞争战略提出三点对策:(1)加强对话交流,减少美国对华战略误判;(2)寻找战略间歇,突破美国封锁;(3)构建国内产业生态,加速技术创新。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半导体竞争 芯片与科学法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慧智 张晓桐
中美两国在国际贸易的高度依赖意味着巨大的产业利益,在贸易往来中处于比较劣势的美国进口竞争产业会通过它们所在选区的议员表达对华贸易保护的利益诉求;国会议员为赢得选举或连任,必然重视其呼声,从而将贸易保护主义嵌入到对华贸易政策决策过程中。文章在增加值贸易核算框架下构建美国州级层面的“进口竞争影响指数”,结果显示美国产业受到中国进口竞争的实际影响程度较小,且主要集中于传统制造业州域;其次,文章利用Probit模型验证了进口竞争产业对国会涉华贸易保护法案投票具有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受进口竞争影响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及低技术产业会促使国会在涉华贸易保护法案投赞成票,知识密集型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则与之相反;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发现,进口竞争产业通过劳工利益集团的政治捐资对国会在涉华贸易保护法案的投票具有正向中介作用,而商业利益集团起到的负向作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进口竞争产业对国会施加的效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家成
作为冷战产物的美日同盟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终结而走向衰亡,相反却日益巩固。这一战略态势的形成,主要是美国基于同盟内外状况深思熟虑、运筹帷幄的结果。控制日本"异动"的战略需要,孕育了美日同盟日益巩固的内部动力;而遏制朝鲜"威胁"和制衡中国"崛起"的战略诉求,则构成了美日同盟不断强化的外部推力。在这三重同盟战略目标的导引下,美国对美日同盟的角色定位和功能指向进行了深入调整,使它逐渐适应了冷战后的新现实。
关键词:
美日同盟 战略转型 一箭三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莹,杨少婷
医疗服务成本是反映医院服务活动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医疗服务成本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收益,也反映着医院对社会资源的消耗与利用,从而影响社会效益的实现与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服务成本消耗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生存与竞争能力。 在我国,医疗服务收费属于政府计划严格控制的范围,在国家财政补助经费包干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被严格管理的条件下,医疗服务成本消耗水平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收益。从理论上讲,医疗服务收费的计划水平应反映同级同类医院服务的平均消耗,并给予相应的补偿。一个医院的服务消耗能在同级同类服务的平均成本线下,就会获得经济收益,如果服务消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康敏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