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01)
2023(2926)
2022(2623)
2021(2483)
2020(2322)
2019(5347)
2018(5644)
2017(10810)
2016(6459)
2015(7422)
2014(7625)
2013(7599)
2012(7373)
2011(6419)
2010(6780)
2009(6454)
2008(6915)
2007(6294)
2006(5645)
2005(5501)
作者
(17885)
(14543)
(14538)
(14204)
(9718)
(7195)
(6808)
(5667)
(5663)
(5535)
(5154)
(5008)
(4955)
(4910)
(4673)
(4668)
(4418)
(4404)
(4390)
(4368)
(3992)
(3657)
(3508)
(3490)
(3443)
(3426)
(3419)
(3256)
(3053)
(2951)
学科
(23699)
经济(23653)
管理(18431)
(15740)
(13433)
企业(13433)
方法(9903)
数学(8516)
数学方法(8332)
(7851)
(7215)
(6090)
贸易(6086)
(5969)
(5771)
中国(5653)
(5617)
(4907)
财务(4900)
财务管理(4888)
(4711)
银行(4701)
(4696)
金融(4695)
业经(4512)
(4462)
企业财务(4199)
地方(3934)
教育(3857)
理论(3771)
机构
大学(91910)
学院(87147)
(36221)
经济(35290)
研究(31787)
管理(31391)
中国(25877)
理学(25626)
理学院(25347)
管理学(24893)
管理学院(24718)
(20352)
(19477)
科学(17156)
(16634)
中心(15643)
(15638)
财经(14557)
研究所(14518)
(13992)
北京(13786)
(13194)
师范(13071)
(12960)
(12210)
业大(11375)
(11197)
农业(10984)
经济学(10855)
师范大学(10713)
基金
项目(49400)
研究(37967)
科学(37624)
基金(34936)
(29867)
国家(29607)
科学基金(24314)
社会(23016)
社会科(21833)
社会科学(21828)
教育(18293)
(17777)
基金项目(17231)
编号(16289)
资助(15967)
(15934)
成果(15561)
自然(14860)
自然科(14497)
自然科学(14493)
自然科学基金(14224)
(11858)
课题(11361)
重点(10909)
(10652)
教育部(10242)
(10067)
项目编号(9934)
大学(9714)
人文(9654)
期刊
(41899)
经济(41899)
研究(31205)
中国(19643)
(16234)
教育(14230)
(12392)
(12368)
金融(12368)
学报(12319)
管理(11458)
科学(10252)
大学(9824)
学学(8433)
农业(8219)
理论(7549)
图书(7280)
实践(7152)
(7152)
财经(6998)
价格(6991)
国际(6778)
技术(6770)
(6295)
经济研究(6074)
(5952)
世界(5893)
书馆(5830)
图书馆(5830)
问题(5652)
共检索到152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伟志  
歧视性价格不能反映合理的成本差异,这是经济学分析价格歧视行为的福利影响和评,价相关公共政策的一个前提。但是,在反价格歧视法中,如何确定表面上的价格差异与不同交易的成本差异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本文认为,我国应该从维护竞争的角度来确定价格歧视的违法性,将无成本差异作为一项构成要件,对于企业所主张的成本合理化方式也应予以充分尊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廷涛  
反垄断法对价格歧视行为规制的核心要件是竞争损害。竞争损害因竞争主体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区分为一线竞争与二线竞争。欧盟反垄断法理论及欧盟委员会指南虽肯定价格歧视的竞争损害适用经济效率标准,但欧盟法院未能践行以经济效率为基础的合理规则的适用,仍适用形式的准本身违法规则,体现了经济学的经济效率与法学对话的分离。我国司法实践应扬弃欧盟反垄断法形式主义保护竞争者的弊端,借鉴欧盟反垄断法指南及学者关于竞争损害认定所依据的经济效率理论,从而在价格歧视的反垄断法适用上恢复经济学与法学的对话。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雪  夏海龙  
以欧盟、美国、日本为例,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补贴政策调整的社会经济动因,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以及政策调整机制与主要影响、效果。中国应当借鉴其经验,加大对农业补贴的投入,用足可使用的补贴空间;转变补贴方式,由生产补贴向收入补贴转型;建立生态保护性的补贴制度,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进而提升政策执行的效果,提高农业竞争力,有效应对国外农业政策调整产生的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利迁  
目前,在欧盟的统一领导和严格监督下,欧盟各国已经建立起了层次分明、比较完备的反就业歧视体系,反歧视工作得到稳步推进。欧盟已被视为世界范围内反就业歧视的典范,对欧盟经验和教训的研究,可从中找到中国在"反就业歧视"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俊玲  
美国和欧盟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对我国提起反倾销申诉比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本文对中国、美国和欧盟反倾销法的主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了中国与美欧反倾销法的分歧和冲突,以及中国反倾销法的若干不足之处,为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提供借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邵桂兰  胡家强  
美国、欧盟反倾销法在对倾销和损害的判定、反倾销的程序和措施等原则问题上与WTO基本一致,但在“正常价值的确定”、“公共利益的考虑”、“对出口商替进口商交纳反倾销税的作弊行为的制裁”、“反规避的措施”和“承诺”问题上,又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规定。了解这些,有助于完善我国反倾销法以及更好地应对美国、欧盟反倾调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鑫  徐伟功  
美国有着完备的反残疾人就业歧视的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基本法律及专门法律三个层次。通过颁布《康复法》及《美国残疾人法》,确立了反残疾人就业歧视的基本法律制度,并设有独立的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作为反残疾人就业歧视的联邦执法机构,通过接受投诉、展开调查、进行调解、提起诉讼及执行等程序来保障其权力的行使,有效地维护了残疾人就业的基本权利。美国的反残疾人就业歧视基本法律制度及其执法程序保障对我国完善反残疾人就业歧视制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许闲  蔡子婕  
欧盟2005年起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上市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以来,一直致力于财务报告准则在欧盟内部以及全球范围内的趋同化发展。在此背景下,各国积极修订法律条例,调整会计实务规范,基于不同国情选择了不同的会计准则趋同路径以及趋同策略,导致在实际会计操作中呈现出不同的结果。我国2006年出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向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迈出重要一步,借鉴欧盟各国经验有助于我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审时度势,选择适合国情需要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群  
菜价补贴是各地政府稳定菜价的通行做法,目的有三:价值补偿、社会福利和经济干预。美欧俄等国为规避或化解菜价波动风险,运用菜价补贴制度保障重要菜品均衡供应和价格稳定,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结合我国菜价补贴现状,试图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为我国菜价补贴机制建设带来一些改革思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董岩  
碳交易价格规制是碳交易制度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环节。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完善本国碳交易法律制度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规制措施,推动碳交易价格的规制改革。中国应当借鉴欧美国家的国际经验,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革碳交易政府规制方式、提升碳价格风险调控能力三个方面,实现对碳交易价格的法律规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苟大凯  
一、引言非歧视原则是WTO基本原则之一,但是,它在WTO庞大的法律体系的各个部门法中的具体落实情况却异常复杂。在WTO反倾销立法领域,非歧视原则主要通过WTO《反倾销协议》第9.2条[1]加以规定。根据WTO反倾销非歧视原则,进口成员方"如果征收反倾销税,就应当对己被认定倾销和造成损害的所有来源(all sources)的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星星  
动物福利保护既是人道主义的体现,也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需要。本文基于美国、欧盟的动物福利立法的发展,分析了欧美发达国家动物福利立法的特点。结合中国当前动物福利立法的现状及不足,对中国动物福利立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修华  李乐  谭开通  
利用欧洲晴雨表数据对欧盟成员国金融排斥状况作了比较,发现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分配状况与其金融排斥程度紧密相关。通过梳理金融排斥成因、影响及破解金融排斥的经验,并根据六维模型描述了当前我国存在的金融排斥困境,本文认为加强对金融排斥状况的调查研究,处理好政策引导和市场基础性作用、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金融公平与金融效率、金融机构盈利诉求与社会责任四方面关系并最终构建包容性的金融体系有助于解决我国金融排斥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