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7)
2023(5850)
2022(5028)
2021(4736)
2020(3830)
2019(8690)
2018(9095)
2017(16723)
2016(8913)
2015(9703)
2014(9207)
2013(8753)
2012(7411)
2011(6537)
2010(6732)
2009(6506)
2008(6242)
2007(5054)
2006(4627)
2005(4125)
作者
(20909)
(17518)
(17273)
(16783)
(11190)
(8246)
(8042)
(6677)
(6516)
(6263)
(5876)
(5794)
(5404)
(5392)
(5350)
(5279)
(5258)
(5084)
(4994)
(4901)
(4397)
(4186)
(4084)
(3900)
(3897)
(3891)
(3836)
(3827)
(3576)
(3463)
学科
(26170)
经济(26125)
管理(25071)
(24089)
(17837)
企业(17837)
(10796)
(10708)
中国(9774)
方法(8957)
(8894)
业经(7592)
数学(7522)
数学方法(7408)
服务(7303)
工作(7035)
(6903)
(6582)
贸易(6576)
(6414)
(6047)
银行(6044)
体制(5950)
(5802)
制度(5500)
(5500)
理论(5388)
(5363)
财务(5349)
财务管理(5334)
机构
学院(106670)
大学(104954)
(42438)
经济(41300)
管理(41221)
研究(34795)
理学(34526)
理学院(34206)
管理学(33664)
管理学院(33437)
中国(27620)
(23519)
(21921)
科学(19092)
(17169)
财经(16768)
(16526)
中心(16468)
(15133)
(14987)
师范(14873)
研究所(14482)
北京(13964)
(13822)
(13752)
(12847)
经济学(12597)
业大(12363)
财经大学(12200)
技术(12006)
基金
项目(68994)
研究(56065)
科学(54215)
基金(48197)
(40832)
国家(40451)
社会(35414)
科学基金(35065)
社会科(33433)
社会科学(33426)
(27522)
教育(26036)
编号(25542)
基金项目(24711)
(22556)
成果(21839)
自然(20254)
自然科(19789)
自然科学(19786)
自然科学基金(19418)
资助(18867)
课题(16890)
项目编号(16258)
重点(15443)
(15397)
(15162)
(14840)
(14789)
(14712)
(14647)
期刊
(52415)
经济(52415)
研究(35200)
中国(25730)
(19983)
教育(17536)
管理(14996)
(12919)
学报(12486)
图书(11754)
(11679)
金融(11679)
科学(11287)
大学(9932)
业经(9759)
技术(9510)
经济研究(9214)
书馆(8927)
图书馆(8927)
学学(8700)
农业(8354)
财经(8231)
(7202)
问题(6027)
(5764)
职业(5702)
(5698)
论坛(5698)
商业(5519)
理论(5423)
共检索到173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玮  
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不仅要使不同的社会成员享有水平大体相同的公共服务,而且也要让不同的社会成员公平地承担公共服务的提供成本。长期推行的差异化的公共服务成本分担体制,是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格局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公平地分担公共服务的提供成本,并不是让所有的社会成员承担相同数额的公共服务提供成本,而是要根据主流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来进行分配。当前,我国公共服务成本分担机制的改革不能仅限于税收负担的公平分配,更应该包括非税负担的公平分配,同时也要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暗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玮  
公共服务的利益分享和成本分担,最终都会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我国不同社会成员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而且各自所承担的公共服务提供成本也有着较大的差距。本文立足于"人"这一基点,从三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格局形成的原因:①长期存在的对"人"身份进行区分的传统及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制度中的体现是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格局形成的根源;②人口流动性的缺乏为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某种便利;③巨大的人口规模以及农村人口占多数的人口结构等也加剧了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格局的程度。从"人"的角度看,我国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彻底消除身份传统在公...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耀宗  
义务教育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领域之一,但其现实是明显的非均等化,存在显著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需要进行科学的政策调适:厘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涵义;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分阶段推进义务教育均等;适应学龄人口流动与城乡分布结构变化,实现校际办学资源均等配置;进一步增加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颁布义务教育国家标准,制定均等化发展指标体系;完善义务教育的生产和供给体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永红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坚持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科学内涵,清醒认识我国目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问题与成因。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履行政府主导责任,以完善财政管理制度为重点,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尊重公众主体意识,是现阶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永红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坚持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科学内涵,清醒认识我国目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问题与成因。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履行政府主导责任,以完善财政管理制度为重点,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尊重公众主体意识,是现阶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生瑛  
本文认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必须在公共支出制度建设中改革与完善公共支出结构、公共支出的决策机制、公共支出责任划分以及地方政府官员激励约束机制等;同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单纯是一个财政均等化问题,关键是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行包括公共财政制度在内的相关配套改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元子  
基于公共服务提供成本差异主要源于客观环境差异的假设,将评估思路集中于对地区间环境差异水平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因子分析,以考察影响地区间公共服务提供成本差异的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阐明各地区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的成本优势及劣势。判别分析结果显示,按现行的需求成本指标所产生的评价结果与按环境因素评价的吻合程度仅为33.4%。这种成本差异评估方式反映了当前均衡性转移支付主要考虑的是部门支出需求,而非公共支出需求;并且某一类转移支付过度承担其他政策性功能。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郑幼锋  
建立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①的财税体制保障制度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从财政支出体制和收入体制的改革入手: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出结构,解决政府"越位"和"缺位"问题,加大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严格界定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完善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比例,推进地方税改革,改革财产税制,充裕地方财政,形成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机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江明融  
政府为社会提供均等化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城市偏向型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供给成本分担不合理、公共产品收益分享不公平、供给决策机制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失衡。因此,必须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秋梅  
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内涵为逻辑起点,在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的基础上,系统解读了制约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财政因素,提出了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域下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宏宝  
本文首先回顾了Buchanan等中外学者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研究,并结合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由于公民偏好的差异性,公共服务的均等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涉及多指标体系的均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伦理问题与政治问题。在完成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又结合我国教育服务均等化现状,以师生比率指标为例,通过功效系数法对我国教育公共服务的现状提出了尝试性评价,认为我国的教育服务存在明显的不公平性。本文最后总结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措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倪红日  张亮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方向是正确的,这次改革奠定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框架。当前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地方财政的事权与财力不匹配;主要问题是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仍然存在差距;关键原因是分税制改革没有到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存在多方面错位,拥有集中财力的中央主管部门决策权过大、过细,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要求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规模大大超过地方财政财力。由于地方财政还保留着"分灶吃饭"体制特征,地方财政收支与GDP直接相关,所以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依然明显。下一步需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坚持收入相对集权、支出相对分权,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陶振  叶敏  
为公众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从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来看,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县乡投入为主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县乡基层政府承担着农村公共服务支出的主要责任。本文从体制内调控资源的空间能力、事权与财权配置状况以及基层政府内在投资动力等维度对现行低重心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绩效进行评估,以期寻找合适的改革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