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76)
2023(3837)
2022(3330)
2021(3260)
2020(2748)
2019(6271)
2018(6565)
2017(12136)
2016(7254)
2015(8366)
2014(8900)
2013(8449)
2012(7953)
2011(7049)
2010(7239)
2009(6853)
2008(7072)
2007(6712)
2006(6071)
2005(5711)
作者
(22092)
(18191)
(17918)
(17430)
(11444)
(8633)
(8221)
(7063)
(6974)
(6801)
(6218)
(6189)
(5967)
(5959)
(5893)
(5512)
(5434)
(5340)
(5312)
(5107)
(4785)
(4533)
(4524)
(4281)
(4200)
(4193)
(3975)
(3957)
(3852)
(3790)
学科
(24247)
经济(24199)
管理(22345)
(17999)
(14901)
企业(14901)
(9768)
(9201)
(8470)
中国(8084)
方法(8081)
(7039)
(6804)
数学(6619)
数学方法(6448)
(5842)
财务(5810)
财务管理(5792)
(5779)
银行(5760)
理论(5589)
(5468)
业经(5232)
企业财务(5103)
(5054)
金融(5047)
(4938)
贸易(4936)
农业(4816)
教育(4801)
机构
学院(100017)
大学(98967)
(37469)
研究(37206)
经济(36303)
管理(34251)
中国(30358)
理学(27754)
理学院(27422)
管理学(26759)
管理学院(26594)
科学(22968)
(22672)
(20840)
(20644)
(20565)
(18104)
研究所(18089)
中心(17656)
农业(16111)
业大(15559)
财经(15053)
北京(15009)
(14283)
(14157)
(13815)
师范(13627)
(13458)
(13405)
技术(12879)
基金
项目(58264)
研究(43892)
科学(43874)
基金(39283)
(34745)
国家(34412)
科学基金(27850)
社会(24828)
(23976)
社会科(23296)
社会科学(23290)
教育(20704)
(20071)
基金项目(19854)
编号(19475)
自然(17905)
成果(17583)
自然科(17458)
自然科学(17448)
资助(17352)
自然科学基金(17096)
课题(14568)
重点(13318)
(12464)
(12294)
(11885)
(11827)
(11503)
(11376)
项目编号(11348)
期刊
(48695)
经济(48695)
研究(32523)
中国(25189)
(19460)
(18225)
学报(17626)
教育(15933)
科学(14364)
管理(13210)
大学(12866)
农业(12669)
学学(11967)
(11932)
金融(11932)
技术(9236)
业经(8352)
理论(7986)
财经(7622)
实践(7391)
(7391)
经济研究(6988)
价格(6918)
(6594)
问题(6478)
(6128)
(5581)
图书(5492)
(5353)
会计(5315)
共检索到172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荣兆梓  
转形问题是马克思在研究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形理论中的一个遗留问题,即按照生产价格计算成本,或者说成本价格"修改了的意义"带来的数值误差问题。转形问题的百年争论是相关数理模型的建立、检验和调适过程,关键是要沿着马克思的研究路径推进马克思的工作,"把他的转形程序坚持做下去"。本文认为马克思只完成了对初次转形的考察,得出的结论不仅适用于初次转形,也适用于此后每一个单次转形,但诸如"利润总量等于剩余价值总量"的结论却与多次转形叠加结果不吻合。关键是转形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即资本流通的购买和售卖阶段,以往研究只注意售卖阶段,忽略了购买阶段中成本价格和购买盈余的变化,因此不能理解单次转形结果与N次转形叠加的差异。本文构建的C体系在转形轮次和转形阶段划分基础上提出了可变资本成本计算规则:在总剩余价值率不变前提下,可变资本与净产品生产价格同方向同比例变动,从而建立"一个总量相等,一个总比率不变"的转形模型,形成内在逻辑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转形问题解决方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荣兆梓  陈旸  
本文完成了三项独创性工作:(1)清晰界定了转形问题的A体系与B体系,并且论证了B体系与《资本论》理论逻辑的一致性;(2)解决了运用B体系进行实证计算的若干方法问题,使得计量能更严格地遵循理论模型的规定进行;(3)接此方法处理我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得到符合模型要求的商品价值向量和生产价格向量,验证了马克思的"总量相等二命题"可以实现。本文计算结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市场价格对生产价格的偏离程度较小,对商品价值的偏离程度较大,这与之前多数文献报告的结论不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伟  
转形问题传统解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忽视货币。在古典解法和斯拉法解法终结之后,转形问题研究在近20年来的发展是围绕着“新解释”理论和分期单一体系学派的主线进行的。“新解释”与分期单一体系学派通过重视货币价值(劳动时间的货币表示的倒数)对于马克思价值-价格理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思路,通过货币价值直接链接了价值与市场价格。“新解释”和分期单一体系分别在自己的意义上证明了马克思基本理论的正确性。但是货币价值的决定却是复杂的,价格由抽象劳动建立起来的方式是复杂的,需要一个可以恰当处理这种复杂性的理论来解释。虽然“新解释”和分期单一体系提出了围绕价值形式、劳动力价值、货币价值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动态过...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史晋川  
价值转变为生产价格这一“转形问题”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论题。本文在回顾“转形问题”争论的基础上,试图利用斯拉法的“标准体系”来充当“不变价值尺度”,从而为解决“转形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任  
转形问题,是经济学上著名难题之一。自1907年德国统计学家鲍特凯维兹从数学角度提出以来,90多年来曾发生过两次世界性大论战(特别是,萨缪尔逊与森岛通夫之争)。 一、问题的提起 转形问题(The Transformation Problem),即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问题,其数学含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可  
价值是长期历史中形成的"社会规则",具有与价格不同的时间语境和演化意蕴。在劳动分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体系,随着社会进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分工的干扰,使得"非生产阶级"能够分得部分剩余价值,价值转形的困难便由此而来。当代持续增长的剩余价值不断配置给社会各阶层与各个利益集团,不断地"扭曲"原有的价值体系,社会结构因此而越来越复杂,同时也突破了转形问题中"两个等于"的假设。最终技术进步导致单位产品中劳动耗费不断降低,导致物质生产原则取代价值原则,达到价值体系演化的终点。因此,价值向价格的转形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与其陷入数学论证的困境,不如另辟蹊径寻找一种演化的解读途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锦辉  
马克思以五个部门为例阐述转形问题的假设条件,可以称其为"五部门模型"的假设条件。学者们通过修改假设条件将五部门模型推广到n部门模型(n>5)。这种修改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添加假设条件,重点是将简单再生产纳入假设条件;第二类是修改假设条件,重点是区分价值与价格。这些修改导致转形解法存在种种争论。五部门模型推广到n部门模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假设绝对地租是生产价格的一部分,假设股份资本参加利润率平均化过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健  李鸣  毛景立  
针对现行的“定价成本加定价成本乘以5%为利润”的军品价格定价模式,从虚造成本随性能同时增长的铁律、导致军品价格居高不下、抑制技术创新与改造、削弱代理方综合实力、埋没军品无形价值、造成契约合同中比价关系的误区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其所存在弊端的分析研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易法海  刘汉成  
本文在对我国苹果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变动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基础上 ,提出今后发展的四点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桦  张会  王博文  何明骏  
运用要素价格分析了陕西苹果产业相对于甘肃和宁夏两省(区)的优势和劣势。结果显示,陕西单位面积(hm2)苹果产量较甘肃、宁夏分别高125%和20%,生产成本较甘肃低5.3%,较宁夏高43.7%;每千克苹果平均售价较甘肃和宁夏分别高0.20元和0.28元,但生产成本较甘肃和宁夏分别低0.64元和0.07元。运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陕西苹果的种植状况,2002年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较1990年提高了32%,增加0.12元/kg,其中由于单位面积产量变化使其降低50%,减少0.45元/kg,由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变化使其增长147.95%,增加0.57元/kg;单位面积生产成本由于各种费用项目消耗量的变化使其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蔬菜生产成本价格联动机制研究"课题组  杨祥禄  何莲  
本文从典型案例入手,分析了目前蔬菜成本价格变动关系,得出了建立蔬菜生产成本价格联动机制必要性结论,阐述了蔬菜生产成本价格联动机制相关制度、实施办法和具体实施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验证,为完善该机制提出了相关配套措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汉成  易法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邹红  肖翰  宋泽  熊倩倩  
最低工资政策需要兼顾企业生产成本和家庭生活福利。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最低工资成本在企业部门和家户部门的传递过程,首次结合住户调查、超市价格和工业企业等多套数据库,从生活成本视角考察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对城镇家庭消费效用的影响及其价格传递机制,进而测算包含收入补偿和消费效用损失的净福利变化。研究发现:(1)企业的价格转移行为是引起家庭消费效用损失的主要原因,最低工资上调导致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上升和劳动力成本增加,并且通过理论模型估算的成本价格传递弹性和由实证估计得到的最低工资价格弹性系数都说明,企业的价格转移行为导致最终消费品价格的上涨;(2)最低工资提升10%,家庭生活成本总体增加2.47%—6.76%,经济生活成本约增加122—334元/季度,其中食品和鞋服价格受到最大影响;(3)在收入补偿和消费效用损失的共同作用下,最低20%和中间60%收入家庭将分别获益658元/季度和469—556元/季度。本文的发现有助于多措并举完善最低工资配套设计,为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提供路径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贺鲲鹏  
蔬菜成本价格保险设立的宗旨是补偿蔬菜销售价格和成本价格之间的差额,有利于防止蔬菜集中种植、集中上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菜贱伤农"问题。目前蔬菜成本价格保险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合理地划定承保的范围,设定承保条件,确定保险费率,核算赔偿标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学义  秦国华  魏娟  
文章研究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共三种燃气。2005—2009年,我国天然气基础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及其在能源总量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但产不抵销,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存在一定的能源安全风险。我国人工煤气生产企业由于售价偏低,购入原料煤价格居高不下,亏损严重。文章计算出2005—2010年全国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平均毛利率为15%,并据此确定了我国天燃气、管道煤气和液化石油气单位成本监审的基准分别是:2.06(元/立方米)、1.33(元/立方米)、5.58(元/立方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