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3)
- 2023(304)
- 2022(283)
- 2021(284)
- 2020(237)
- 2019(545)
- 2018(593)
- 2017(1228)
- 2016(685)
- 2015(773)
- 2014(781)
- 2013(797)
- 2012(652)
- 2011(464)
- 2010(454)
- 2009(511)
- 2008(712)
- 2007(699)
- 2006(501)
- 2005(423)
- 学科
- 管理(4546)
- 业(3921)
- 企(3770)
- 企业(3770)
- 财(2390)
- 务(2266)
- 财务(2266)
- 财务管理(2263)
- 济(2256)
- 经济(2253)
- 企业财务(1783)
- 方法(1265)
- 数学(1080)
- 数学方法(1073)
- 成本(1038)
- 贸(508)
- 贸易(508)
- 中国(504)
- 易(494)
- 制(476)
- 业经(475)
- 农(444)
- 学(377)
- 环境(375)
- 供销(328)
- 销(328)
- 和(326)
- 划(323)
- 理论(318)
- 医院(303)
- 机构
- 学院(8797)
- 大学(8592)
- 济(3970)
- 管理(3931)
- 经济(3873)
- 理学(3329)
- 理学院(3318)
- 管理学(3283)
- 管理学院(3274)
- 财(2371)
- 研究(2172)
- 中国(1929)
- 财经(1786)
- 京(1754)
- 经(1595)
- 江(1398)
- 财经大学(1310)
- 会计(1253)
- 中心(1191)
- 商学(1189)
- 经济管理(1187)
- 商学院(1183)
- 公司(1158)
- 经济学(1152)
- 北京(1130)
- 州(1063)
- 经济学院(1033)
- 业大(998)
- 所(989)
- 科学(968)
共检索到13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欣
我们南通中艺公司是一家生产花式纱线的毛纺工厂,与其他所有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一样,面临原材料涨价、人工工资上涨、用工荒、国际市场低迷等诸多严重问题。目前很难有办法通过提高产品销售价格来对冲这些增本减利的因素。这些年来,纺织行业经历了2005年纺织品出口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敏 黄萍
2004—2010年,我国农民工月平均工资从780元增长到1690元,企业用工成本呈现较快增长的势头。当前用工成本上升是社会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快速城镇化及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新生代农民的特点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民工工资上升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内需、推动东部地区企业产业结构升级及加速城镇化的发展。
关键词:
用工成本上升 原因 影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蓝艳 黄顺春
本文在梳理近10年来学术界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状况及上升原因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细化劳动力成本的组成部分,结合问卷调查指出,近10年来,劳动力成本不同组成部分的上升幅度是有差异的,在影响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各类原因中,不同原因所占的重要性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在研究和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上,应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能力,有针对性地分类施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季建林
瓦格纳定律揭示的国民收入增长与政府支出增加之间的关系,为人们认识我国行政费用增加问题提供了一把理性钥匙。但是今日中国行政费用已超出了瓦格纳定律的合理极值,需要对此进行深层思考。
关键词:
瓦格纳定律 行政费用 研究与思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晶 陈志龙
制造业合理有序的转移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加总得到的城市层面制造业数据和最低工资代表的劳动力成本数据,首次考察了最低工资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降低了城市制造业产值的份额、就业人数份额和规模以上企业数目份额,并推动制造业就近转移。同时,最低工资对制造业份额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资本密度越高和国有企业占比越多的地区制造业份额受影响越小。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上升抑制新企业的设立,促进企业跨区域资本配置和推动企业退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影响效应,为制造业在区域间的分布和转移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借鉴。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制造业转移 SLX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耿德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还成功地从封闭型经济转型成为"世界工厂"。在这个过程中,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深,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我国正逐步告别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会对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何种影响,需要采取何种对策?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本波
我国劳动力成本进入快速上升期(一)直接成本快速增长直接成本的上升趋势较为显著。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工实际平均工资的增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0年 ̄1997年),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较慢,年均增长率约为4.86%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海鸣
一、当前上海工业企业成本上升的现状和特点今年以来,上海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几乎所有的成本项目支出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较大的增加。根据不完全的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统计,今年1—4月,上海工业主要原料的平均购进价格,约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6%左右,仅此一项就使产品完全成本上升了近20个百分点。其中,钢材的购进价格平均上升了50%,燃料动力平均上升了40%,建材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春秀
商贸流通业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对于综合国力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物流成本持续上升的背景下,为充分研究物流成本上升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选取2 0 0 5-2 0 1 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T)、居民价格指数(CPI)、社会物流成本(WL)、国民生产总值(GPD)等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反映物流成本上升已成为制约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商贸流通效率对社会物流总成本上升有着单向促进作用。由此,本文提出了促进商贸流通业健康持续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路径。
关键词:
物流成本 商贸流通效率 协整分析 路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建风 张晓静
研究目标:分析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探索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1~2015年的企业面板数据,利用计数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估计。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提高了中国企业总体创新水平,且对实质性创新的作用要高于策略性创新;而且,从不同维度的异质性分析可知,在年轻企业、非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沿海企业以及非高科技企业中,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实质性创新产出更为显著;另外,高管平均薪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要低于普通职工平均薪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薪酬差距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企业创新。研究创新:在探讨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将企业创新细分为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深入考察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真正提高了企业创新质量,并关注企业特征不同带来的异质性影响。研究价值:对更好地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企业创新 计数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军
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国内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以及物价水平不断走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国内劳动力整体用工成本不断上升。本文对当前用工成本上升的具体原因,用工成本上升会产生的影响,以及应对办法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
用工成本 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生产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段端
本质上看,融资成本的居高不下与经济金融结构性因素关联较大。因此,降低融资成本,既需要做好流动性的总量管理,也要做好流动性管理的结构优化当前我国宏观流动性宽松,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却居高不下。本质上看,融资成本的居高不下与经济金融结构性因素关联较大。因此,降低融资成本,既需要做好流动性的总量管理,也要做好流动性管理的结构优化。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脱节,实体经济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沈永建 许瀚文 丁信信 操群
中国劳动力市场已由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企业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企业之间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传染效应可能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重要成因。研究发现,若上一年同行业同城市有企业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则同行业同城市其他企业劳动力成本也会随之上升,即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存在传染效应。企业所在省份员工的维权意识、人口老龄化程度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传染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传染效应受到企业产业特征、财务状况、利益分配等因素的影响。经过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测试,实证结果稳健。在理论上,研究从行为视角解释了中国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提供了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存在传染效应的证据。在实践上,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认识,为企业劳动力成本管理实践和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实证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越 李荣林
在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产品的生产环节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配置。公司在生产上的相对优势、贸易成本和质量生产成本之间进行综合考虑,以决定参与国在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产出质量。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引起参与国产出质量的变化,当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处于下游环节时,对其产出质量产生负向影响,带来"锁定效应",当位于上游环节时,则产生正向影响,带来"挤入效应"。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验证了本文的主要结论。
关键词:
价值链升级 产出质量 劳动力成本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宋明建 尹万姣 李德洗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上升都引起商品价格上涨;相对于劳动力成本而言,原材料成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长期更显著;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短期内存在推动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但实际价格上涨幅度并不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够部分甚至全部弥补绝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从而缩减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商品价格的推动作用。相应政策建议是:优化生产要素投入,促进技术进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消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对PPI带来的上行压力。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投入产出模型 劳动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