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74)
2023(2698)
2022(2330)
2021(2119)
2020(1888)
2019(4206)
2018(4130)
2017(7822)
2016(4655)
2015(5408)
2014(5174)
2013(5323)
2012(5256)
2011(4843)
2010(4764)
2009(4433)
2008(4493)
2007(4122)
2006(3708)
2005(3438)
作者
(18150)
(15159)
(14987)
(14069)
(9716)
(7450)
(6819)
(5971)
(5903)
(5437)
(5250)
(5223)
(5151)
(5119)
(5030)
(4829)
(4707)
(4623)
(4561)
(4493)
(4069)
(3978)
(3867)
(3642)
(3528)
(3441)
(3420)
(3305)
(3293)
(3254)
学科
(15724)
经济(15694)
管理(9966)
(9164)
(7618)
方法(7110)
(6897)
企业(6897)
数学(5995)
数学方法(5886)
(4958)
中国(4003)
(3816)
(3356)
贸易(3355)
(3267)
(3096)
业经(3089)
农业(3077)
水产(2857)
(2761)
金融(2759)
地方(2719)
理论(2715)
(2588)
动物(2475)
(2391)
及其(2379)
银行(2355)
教育(2280)
机构
大学(73213)
学院(70342)
研究(32657)
(26023)
(24929)
科学(24677)
经济(24368)
中国(22699)
农业(21333)
管理(20504)
(19626)
研究所(18277)
业大(18263)
理学(17537)
(17405)
理学院(17234)
管理学(16639)
管理学院(16541)
中心(13683)
农业大学(13642)
(12253)
(11986)
(11837)
(11801)
(11635)
实验(11176)
北京(10964)
科学院(10798)
实验室(10770)
(10665)
基金
项目(50490)
科学(37066)
基金(35633)
(35595)
国家(35345)
研究(28930)
科学基金(27071)
自然(20941)
自然科(20424)
自然科学(20409)
(20109)
自然科学基金(20044)
(18389)
基金项目(18215)
资助(16157)
社会(15947)
社会科(14937)
社会科学(14930)
计划(13317)
教育(13132)
科技(13062)
重点(12620)
(11178)
(10870)
科研(10724)
(10635)
(10489)
专项(10291)
(10144)
编号(9927)
期刊
(27221)
经济(27221)
(23706)
学报(23383)
研究(19263)
科学(17655)
农业(16357)
中国(16347)
大学(16063)
学学(15476)
(9013)
管理(8082)
业大(7691)
(7538)
农业大学(6640)
教育(6591)
(5770)
(5239)
金融(5239)
中国农业(4720)
林业(4716)
技术(4491)
经济研究(4400)
自然(4386)
科技(4366)
世界(4156)
财经(4101)
自然科(3903)
自然科学(3903)
问题(3817)
共检索到109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艾晓杰  韩正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艾晓杰  韩正康  
运用长久性瘘管采取 8只成年鹅十二指肠食糜样品 ,经分析测定 :十二指肠的pH值和HCO-3 浓度分别为 (5 .5 2± 0 .10 )和 (7.4 8± 0 .89)mmol/L ;食糜上清液的粘度平均为 (1.0 9± 0 .0 5 )× 10 -3 Pa·S ,β 葡聚糖含量为(0 .38± 0 .0 6 )mg/ml;食糜主要消化酶活力 :蛋白酶为 (2 6 .2 4± 1.4 8)U/ml,脂肪酶 (0 .4 8± 0 .0 9)U/ml,淀粉酶为(130 .0 3± 15 .85 )U/ml。添喂酶制剂后 ,食糜pH值和HCO-3 浓度分别升高 15 .5 8% (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艾晓杰  韩正康  
8只装有胰腺—十二指肠长久性瘘管的成年鹅 ,饲以大麦 (占 4 5 % )基础日粮。圈养 ,2 0 :0 0~ 8:0 0禁食 ,随意饮水。实验采用前后自身对照 ,试验期在日粮中添加 0 1%的粗酶制剂 ,并收集胰液及十二指肠食糜。试验期与对照期相比较 :①胰液分泌速率降低了 17 6 7% (P >0 0 5 ) ,其中白天降低 4 3 2 8% (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黎军胜  李建林  吴婷婷  
This paper reported the effects of disposal methods of sample on determination of digestive enzyme of tilapia and silver crucian car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ctivities of digestive enzyme in intestine tissue homogenized for 1 min and 2 min (10000 r?min~(-1)) respectively were not remarkably differ...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月琴  王伟兰  张亚伟  陈练  张志静  刘强  
[目的]旨在研究4种纤维原料对生长猪十二指肠和回肠食糜,粪便p H值、黏度和持水力的影响,以及4种纤维日粮养分在消化道不同区段的消化状况。[方法]选用西兰花、小麦麸、大豆皮和米糠4种原料配制单一纤维来源的日粮。试验选用体质量35 kg左右的(杜洛克×大白猪×长白猪)三元杂交阉公猪8头,分别安装十二指肠和回肠末端双瘘管,按4×4拉丁方设计安排试验。[结果]小麦麸日粮组猪的回肠末端食糜p H值显著低于其余3种日粮组(P0.05),但大豆皮日粮组猪的回肠末端食糜...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蔡小芳  张成新  李勇  刘鹏  李彩联  郭艳丽  
分析探讨口感化及颗粒化开食料对早期断奶羔羊生长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新生健康的双羔湖羊公羔42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饲喂颗粒化和口感化开食料,试验期42 d。两组羔羊21日龄之前的采食量、体重和绝对生长的变化趋势相似。21日龄以后,口感化开食料组羔羊的采食量、体重、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均明显高于颗粒化开食料组,42日龄体重、后两周的采食量及15~21日龄的相对生长率在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荣华  张雷  王晓雯  武祥伟  王金浩  胡青  毕保良  孔令富  豆腾飞  
为了探讨食性与鱼类消化酶分泌及肠道组织形态学的关系,通过比较分析滇池高背鲫(Carassius aura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鳜(Siniperca chuatsi)和昆明裂腹鱼(Shizothorax grahami)4种不同食性鱼类鱼体近似成分、血液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差异。结果表明,鳜的全鱼水分显著低于其他鱼类,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鱼类;谷草转氨酶GOT、白蛋白AI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等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受食性影响显著;鳜肠道蛋白酶显著高于草鱼,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草鱼;鱼类肠道形态(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肌层厚度)与食性相关,如鳜肠道微绒毛分支较多,结构复杂。肠道结构的复杂性加大了食糜在肠道中的保留时间,促进了鱼类对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综上所述,食性与鱼类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形态相适应,通过分析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组织形态,有助于界定鱼类食性,改进饲料配方和饲养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巍  孟庆翔  
采用厌氧微生物学方法 ,对 2头育肥猪的胃、小肠、盲肠、结肠和直肠的固相、液相和粘膜中的总厌氧菌、淀粉分解菌、纤维分解菌和蛋白分解菌的数量分布和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上述总厌氧菌和 3种功能菌群的数量在胃和小肠区段固相内容物中占绝对优势 ,而在盲肠、结肠和直肠内容物中以液相菌群占绝对优势。在胃和小肠区段 ,固相、液相内容物中 3种功能菌群的数量间无明显差异 ,但在盲肠、结肠和直肠段 ,固、液相内容物中淀粉分解菌和蛋白分解菌为优势菌群。在各区段胃肠道粘膜中 ,胃和小肠的 3种菌群的数量相对较低。盲肠粘膜中主要菌群数量分布为蛋白分解菌 >淀粉分解菌 >纤维分解菌 (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白海文  张颖  李雪  孙大江  
研究不同养殖温度(15℃、18℃、21℃、24℃、27℃)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24℃范围内,幼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和相对增重率(RWG)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均在24℃时达到最高值;随着温度升高,其饵料系数(FC)先降低后升高(P<0.05),且在24℃时达到最小值;此外,摄食率(FR)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其不同温度组的生长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24℃、21℃、27℃、18℃、15℃组。温度对幼鱼前肠蛋白酶活性影响显著,24℃组和27℃组前肠的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1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云章  杨红玲  马如龙  宋凯  
从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消化道分离到3株乳酸菌,通过抑菌试验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2株菌(MM1和MM4),经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MM1菌株鉴定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MM4菌株鉴定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进一步研究了MM1和MM4的体外生长特性,及其对不同pH值的人工胃液、含有不同浓度胆盐的人工肠液及高温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MM1和MM4均在培养6h左右进入对数生长期。对人工胃液的耐受能力相似,pH4.0和3.0的人工胃液对2株菌存活的影响较小,而pH2.0的人工胃液对2...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冯雪  吴志新  祝东梅  王艳  庞素风  于艳梅  梅小华  陈孝煊  
检测了分别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中分离的180株细菌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产酶能力。结果显示,两种鱼肠道内可分泌胞外消化酶的细菌包括Aero-monas(气单胞菌属,Aer.)、Vibrio(弧菌属,Vib.)、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Pse.)四个种属的细菌,Aer.在其中占主要优势,45.71%的Aer.可分泌胞外消化酶。草鱼可分泌上述四种胞外消化酶的菌株共有33株,占肠道菌总数的36.67%;银鲫43株,占47.78%。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兴宇   唐忠林   陈树桥   周国勤   徐钢春  
转食配合饲料是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幼鱼培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找到大口黑鲈幼鱼适宜转食的规格以及转食对幼鱼生理生化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了摄食丰年虫(Artemia salina)幼鱼转食饲料后,其存活率、组织抗氧化酶和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的变化。实验选取了平均体长分别为(1.06±0.02)cm、(2.04±0.03)cm、(3.02±0.04) cm、(4.05±0.04) cm、(5.01±0.04) cm共5种规格幼鱼,设为体长1 cm、2 cm、3 cm、4 cm、5 cm组进行转食实验,统计了幼鱼自然死亡率、存活率和残食率。通过酶活测定方法对比分析了转食前后幼鱼肝脏与肌肉组织的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及胃、肠道和幽门盲囊组织的消化酶活性变化。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比分析了转食前后幼鱼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显示:(1)体长1cm幼鱼转食死亡率、残食率最高,存活率最低,分别为60.31%、30.85%和8.84%;体长4cm、5cm幼鱼死亡率和残食率为0,存活率为100%,表明规格越大死亡率和残食率越低,存活率越高。(2)转食后肝脏与肌肉的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升高了86.97%和16.62%(P<0.05),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了58.60%(P<0.05)。(3)转食对肠道中消化酶活性影响最为显著,转食后肠道中胰蛋白酶、脂肪酶及淀粉酶活性均显著下降,分别为50.11%、40.71%和42.79%(P<0.05);胃中胰蛋白酶活性下降了18.33%(P<0.05),幽门盲囊中消化酶活性无显著性变化。(4)转食后肠道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显著下降(40.91%vs13.33%),厚壁菌门(Firmicutes)显著上升(14.03%vs64.60%);属水平上转食前优势菌为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 24.73%)、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10.25%)和副球菌属(Paracoccus, 10.05%),转食后优势菌为乳球菌属(Lactococcus, 14.96%)、支原体属(Mycoplasma, 13.55%)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 9.32%);转食前后共有不同水平的51个细菌类群发生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幼鱼最佳转食规格为体长3~4 cm,转食产生的应激反应引起了组织氧化损伤,降低了消化酶的活性,肠道优势菌群发生显著的转变。本研究可为提高大口黑鲈幼鱼转食存活率及添加外源辅助消化物质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冯琳  杨义  周小秋  姜俊  刘扬  
试验考察了酶解植物蛋白对建鲤生长性能、肝胰脏和肠道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体质量为(9.18±0.21)g的建鲤900尾,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酶解植物蛋白替代相应完整植物蛋白0、20%、40%、60%、80%和100%的试验饵料,试验期为60d。结果表明,酶解蛋白替代完整蛋白40%时,生长速度最快,饵料系数最低,摄饵量、蛋白和灰分沉积率最高;替代比例在60%以下时,肠重和肠皱襞高度、肠道脂肪酶、碱性磷酸酶、Na+,K+-ATP酶的活性随着替代比例的上升而显著增加;替代比例超过60%以后,生长速度显著降低、饵料系数升高,肠道酶活、皱襞高度、蛋白沉积率下降,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朱晋佳   陈梁   杨国杰   马志远   李飞   郭旭生   李福厚  
苹果渣是一种富含多糖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的天然饲料,但含水量高不易保存,严重限制其应用于反刍动物养殖。本试验把苹果渣混在日粮中制备发酵型全混合日粮利用产阿魏酸酯酶的植物乳杆菌A1促进发酵,研究发酵型全混合日粮对肉牛生长性能、血常规和胃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50头健康、体重相近(630±5.5)kg的西门塔尔肉牛随机均分为2个处理组。其中,对照组(CON)饲喂典型育肥肉牛TMR,试验组(FTMR)饲喂发酵全混合日粮。整个试验周期60 d,其中包括15 d预饲期。结果表明,肉牛饲喂发酵全混合日粮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P < 0.01)、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P < 0.01),降低白细胞总数(P = 0.039)、血红蛋白含量(P < 0.01)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 = 0.039),提高瘤胃中总挥发性脂肪酸(P = 0.026)、乙酸(P = 0.023)和丙酸(P = 0.039)的浓度。发酵全混合日粮对胃肠道细菌多样性没有显著影响(P > 0.05),提高瘤胃纤维杆菌门、纤维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和毛螺菌科属的相对丰度显著(P < 0.05)。在属水平上FTMR组盲肠细菌中梭状芽孢杆菌和狄氏副拟杆菌的细菌丰度均显著高于CON组(P < 0.05)。综上所述,饲喂全混合发酵饲料可以提高肉牛生产性能、改善瘤胃发酵参数,增加胃肠道有益菌属。因此,发酵饲料技术可以高效利用难保存的饲料原料,对挖掘非常规饲料资源有重要意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聂国兴  王俊丽  朱命炜  周洪琪  
以尼罗罗非鱼[体重(106.16±16.77)g]为实验对象,小麦基础饲料为对照,小麦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0.05%、0.10%、0.15%)作为试验饲料。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雄性尼罗罗非鱼。饱食投喂,饲养75d后测定尼罗罗非鱼肠道食糜粘度以及前、中、后肠的肠绒毛显微与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对照组与0.05%、0.10%、0.15%木聚糖酶试验组的肠道食糜粘度分别为(15.21±0.29)cps、(13.75±0.45)cps、(12.23±0.16)cps和(11.92±0.22)cps,试验组的肠道食糜粘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木聚糖酶添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