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7)
- 2023(14037)
- 2022(12109)
- 2021(11079)
- 2020(9516)
- 2019(21864)
- 2018(21260)
- 2017(40419)
- 2016(22142)
- 2015(25048)
- 2014(25037)
- 2013(24973)
- 2012(23420)
- 2011(21365)
- 2010(21266)
- 2009(20236)
- 2008(20248)
- 2007(18035)
- 2006(15575)
- 2005(14183)
- 学科
- 济(97559)
- 经济(97423)
- 管理(68477)
- 业(66049)
- 企(54452)
- 企业(54452)
- 方法(45689)
- 数学(40658)
- 数学方法(40371)
- 财(28103)
- 农(26187)
- 中国(23937)
- 制(22326)
- 业经(21721)
- 贸(20135)
- 贸易(20131)
- 易(19563)
- 学(18726)
- 地方(17889)
- 务(17441)
- 财务(17411)
- 财务管理(17366)
- 农业(16657)
- 企业财务(16479)
- 银(15376)
- 体(15362)
- 银行(15321)
- 融(15120)
- 金融(15116)
- 技术(14785)
- 机构
- 大学(328554)
- 学院(326625)
- 济(140626)
- 经济(137965)
- 管理(125970)
- 研究(111965)
- 理学(109289)
- 理学院(108093)
- 管理学(106521)
- 管理学院(105918)
- 中国(84324)
- 科学(68218)
- 京(67787)
- 财(65989)
- 农(62182)
- 所(57387)
- 财经(52332)
- 业大(52261)
- 研究所(52046)
- 中心(51506)
- 农业(49453)
- 江(48931)
- 经(47565)
- 经济学(44016)
- 北京(42248)
- 经济学院(40026)
- 院(39736)
- 范(39246)
- 财经大学(38935)
- 师范(38703)
- 基金
- 项目(220399)
- 科学(173281)
- 基金(162307)
- 研究(154796)
- 家(143391)
- 国家(142256)
- 科学基金(121032)
- 社会(100894)
- 社会科(95951)
- 社会科学(95924)
- 基金项目(86394)
- 省(85867)
- 自然(79282)
- 自然科(77460)
- 自然科学(77433)
- 自然科学基金(76152)
- 划(72771)
- 教育(70534)
- 资助(66050)
- 编号(60258)
- 重点(50182)
- 部(49543)
- 成果(48254)
- 发(47451)
- 创(46480)
- 创新(43629)
- 科研(43061)
- 制(42985)
- 国家社会(42530)
- 教育部(42323)
- 期刊
- 济(150208)
- 经济(150208)
- 研究(93845)
- 中国(62178)
- 学报(57188)
- 农(55552)
- 财(53004)
- 科学(50122)
- 管理(44795)
- 大学(42404)
- 学学(40447)
- 农业(36889)
- 融(30635)
- 金融(30635)
- 财经(26869)
- 教育(26397)
- 技术(25777)
- 经济研究(25392)
- 业经(24783)
- 经(23083)
- 问题(20362)
- 业(20190)
- 贸(17885)
- 版(16848)
- 理论(16673)
- 技术经济(16595)
- 商业(16190)
- 统计(15217)
- 科技(15212)
- 国际(14948)
共检索到482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姝 李亚楠
2003年以来,中国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倒挂、成品油批零价格倒挂导致炼油产业出现巨额亏损,进而导致区域性和全国性"油荒"频频出现。本文基于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利用2003年1季度—2011年2季度的季度数据,研究了成品油零售价格、主营业务成本等因素波动对炼油产业产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成品油产量与零售价格、主营业务成本、总资本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零售价格是影响成品油产量的最重要因素,季度零售价格提高1%,成品油产量将提高6.36%;主营业务成本和总资产都对成品油产量产生负影响,主营业务成本和总资产提高1%,成品油产量将分别降低1.63%和1.53%。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昉 王桂林
运用时序数据挖掘的方法,对成品油零售价格和销售量进行建模,探究成品油零售价格变动对于销售量的影响。基于个人记名加油卡客户的成品油交易数据,选取了标价和折扣率两个预测变量,使用SPSS Modeler 14.1软件中的时间序列节点,建立了一个具有良好预测效果的销售量预测ARIMA模型,该模型解释了标价和折扣率对销售量影响的时期、方向和程度。研究结果对于成品油零售企业制定价格策略具有参考价值,对于其他行业运用时序数据挖掘进行销售量预测亦有参考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姜春海
中国石油产业中,上游原油价格基本市场化、下游成品油价格则受到政府严格规制而调整滞后。探讨原油价格与成品油价格之间的传导机制,对缓解"油荒"、通胀等问题极具意义。本文基于VAR模型,利用2003年1月—2011年6月的月度数据,通过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实证研究了原油价格与汽、柴油零售价格传导机制。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原油价格上涨对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的正向影响都较小,汽、柴油零售价格对原油价格的反向影响则更小;双方相互影响时间基本都在4—6个月左右;原油价格与汽、柴油零售价格都主要受上月自身价格的影响,历史承继性很强;原油价格→汽、柴油零售价格的传导机制以及汽、柴油零售价格→原油价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葛新权
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反映各消费品价格变动的一般(平均)水平。自然,各消费品价格的实际变动有差异。重要的是如何计量这种差异,本文提出了价格指数的标准差公式,同时对我国1976—199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了分析。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统计分析方法 我国社会消费品分为七类:食品、衣着、日用品、文化娱乐用品、书报杂志、药、医疗用品和燃料。它们的价格(类)指数分别记为K_(p1),…,K_(p1),基期的销售额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潘丽丽
在阐述我国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差异表现的基础上,研究了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商品零售价格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农村商品零售价格涨幅显著高于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涨幅,但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差距正在缩小。应采取创新商品流通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对农村商品流通实施优惠政策、完善城乡价格体系等措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风田 李佳雨 范堉暐
本文通过对北京超市实地调查获得的稻米特征与价格数据,利用稻米特征价格模型的回归检验分析了零售稻米的各项特征对其价格的影响。计量分析结果显示:特等米、塑料包装、免淘洗等稻米物理及包装物特征对提高零售价格作用显著,而稻米产地对其零售价格影响甚微。另外,零售稻米产品的品牌及标签认证情况十分混乱,部分品牌及认证标签甚至对稻米价格造成了负面影响。为此,笔者根据计量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特征价格模型 稻米 零售价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浦阳 张甜甜 姚树洁
本文基于商品进口关税与国内消费市场价格信息,从关税传导角度分析高铁建设对贸易开放的促进作用。本文先从理论上构建高铁建设能够加强进口关税下降对国内零售市场商品价格影响的模型,以及这种机制对不同性质商品价格在不同城市影响的差异。然后通过匹配中国进口商品关税与国内对应商品零售价格,获取了139个地级城市和75种零售商品的有关数据,运用差分法(DID)进行实证检验,首次从最终零售价格角度直接衡量了高铁的释放效应,深入探讨了高铁建设对关税传导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城市和不同性质商品之间的差异性。实证研究首先确定了关税传导过程和机制,证明了进口关税下降有助于降低进口商品价格,提高进口商品种类和数量,加强国内市场竞争,降低国内消费品零售价格。高铁建设对这种关税传导不仅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且对不同地区和不同产品的价格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相对易腐商品和内陆城市而言,高铁建设对关税传导的促进作用对不易腐商品和沿海港口城市表现得更加突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游怡
文章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十六项指标进行了综合聚集,指出了拉动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并从一个侧面对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为国家宏观调控和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价格指数 主成分分析 弹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青松 刘奕佳 伍再华
利用2000-2014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房价、平均消费倾向和商品零售价格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不同经济区域内,房价上涨对各类商品零售价格的确存在不同的影响;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倾向的改变在不同的经济区域有显著差异;整体来说,平均消费倾向与生活类商品零售价格显著负相关。房价的持续上涨会抵销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的效应,购房压力使得居民消费能力难以跟上商品零售价格增长速度。文章从定量分析中得出政策含义,认为需要通过控制房价过快上涨才能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关键词:
房价 平均消费倾向 商品零售价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成诗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把握和研究其波动特征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波动特征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RCH族模型对其波动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若干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ARCH模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青松 刘奕佳 伍再华
利用2000-2014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房价、平均消费倾向和商品零售价格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不同经济区域内,房价上涨对各类商品零售价格的确存在不同的影响;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倾向的改变在不同的经济区域有显著差异;整体来说,平均消费倾向与生活类商品零售价格显著负相关。房价的持续上涨会抵销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的效应,购房压力使得居民消费能力难以跟上商品零售价格增长速度。文章从定量分析中得出政策含义,认为需要通过控制房价过快上涨才能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关键词:
房价 平均消费倾向 商品零售价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伍德宝
本文根据2000~2014年的相关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模型研究了我国零售业买方势力对商品零售价格的动态影响过程,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零售业 买方势力 价格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随学超 周应恒
价格在上下游市场间传递迅速是市场运作效率的体现。本文以北京市场上的白菜、土豆和番茄为对象,对不同零售渠道下的蔬菜零售价格对上游市场价格变动的反应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无论上游销地批发市场价格是上涨还是下跌,农贸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和幅度都是一致的;而对于超市,当上游销地批发市场价格下降时,超市会推迟降价或减小降价幅度,使得超市购买者未能从上游价格下降中获得较完全的福利。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苏敏
以价格框架效应为基础,从认知闭合需要视角出发,探讨零售价格框架对消费者价差退货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零售价格框架中的整合价格框架对消费者价差退货具有显著作用,分离价格框架对消费者价差退货影响并不显著。认知闭合需要对消费者价差退货具有显著影响,且在零售价格框架对消费者价差退货影响中具有显著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零售企业如何通过价格框架降低消费者价差退货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玲 岳书铭
本文对蔬菜零售价格与食品价格的波动特征进行对比,重点分析我国蔬菜价格的长期波动趋势和波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相对食品零售价格,我国蔬菜价格表现出变动快、波幅大及波动频繁的特征。供求失衡、自然灾害、成本上涨和货币供给增加是导致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实证分析的结果进一步验证石油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加和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对蔬菜价格产生相对更大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