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47)
- 2023(12086)
- 2022(10261)
- 2021(9540)
- 2020(8010)
- 2019(17983)
- 2018(17607)
- 2017(33856)
- 2016(18454)
- 2015(20361)
- 2014(20182)
- 2013(19846)
- 2012(18403)
- 2011(16632)
- 2010(16608)
- 2009(15348)
- 2008(15209)
- 2007(13699)
- 2006(12188)
- 2005(11036)
- 学科
- 济(73368)
- 经济(73251)
- 业(59836)
- 管理(50467)
- 农(47295)
- 企(38261)
- 企业(38261)
- 农业(31416)
- 方法(24693)
- 数学(21531)
- 数学方法(21249)
- 业经(21021)
- 制(20272)
- 中国(19705)
- 财(19606)
- 地方(16601)
- 体(14643)
- 学(13908)
- 银(13029)
- 银行(13009)
- 贸(12750)
- 贸易(12742)
- 融(12566)
- 金融(12562)
- 行(12488)
- 易(12388)
- 技术(12145)
- 策(11614)
- 发(11521)
- 体制(10944)
- 机构
- 学院(255092)
- 大学(251462)
- 济(106848)
- 经济(104584)
- 管理(95598)
- 研究(90176)
- 理学(82383)
- 理学院(81435)
- 管理学(80087)
- 管理学院(79616)
- 中国(69741)
- 农(61479)
- 科学(54174)
- 京(52847)
- 财(50261)
- 农业(47043)
- 所(45413)
- 业大(43632)
- 中心(42628)
- 研究所(40871)
- 江(40464)
- 财经(38707)
- 经(35165)
- 范(33493)
- 师范(33176)
- 北京(32247)
- 院(32148)
- 经济学(31645)
- 州(31344)
- 省(30033)
- 基金
- 项目(172957)
- 科学(136895)
- 研究(128639)
- 基金(126120)
- 家(110969)
- 国家(109654)
- 科学基金(93276)
- 社会(82872)
- 社会科(78134)
- 社会科学(78113)
- 省(68794)
- 基金项目(67167)
- 自然(59204)
- 自然科(57808)
- 自然科学(57788)
- 教育(57752)
- 划(56991)
- 自然科学基金(56776)
- 编号(52311)
- 资助(49648)
- 成果(42599)
- 部(38960)
- 重点(38915)
- 发(37941)
- 制(37561)
- 创(36461)
- 课题(36216)
- 性(34671)
- 国家社会(34556)
- 农(34457)
- 期刊
- 济(126593)
- 经济(126593)
- 研究(75514)
- 农(64817)
- 中国(58019)
- 农业(43601)
- 学报(41414)
- 财(39341)
- 科学(38667)
- 管理(33099)
- 大学(32454)
- 学学(30844)
- 融(28654)
- 金融(28654)
- 教育(26377)
- 业经(25499)
- 业(21602)
- 技术(20935)
- 财经(18991)
- 问题(17893)
- 经济研究(17258)
- 经(16290)
- 版(14970)
- 农村(14919)
- 村(14919)
- 世界(14413)
- 农业经济(14216)
- 资源(12427)
- 科技(12264)
- 经济问题(12210)
共检索到394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真 王舒婷 孔祥智
风险分担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是成员异质性农民合作社两大重要的制度安排,两者决定了合作社的契约形式,并最终影响合作社的稳定性。以中国三家奶农合作社为例,对合作社风险分担、利益分配与合作社稳定性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社员与合作社组织之间的合作稳定性受到合作社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的共同影响;其中,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合作社承担的风险越多,合作社组织与社员的合作关系越稳定;合作社组织与社员之间合作剩余的分配机制越明晰,社员与合作社保持稳定合作关系的倾向程度也较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袁久和 祁春节
异质性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对合作社的治理和长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建立合作社成员关系模型,应用博弈论方法对异质性成员合作关系的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合作社各行为主体之间均存在合作的可能。以个体理性为目标的中小成员之间的合作能使价值增值并实现集体理性,合作社的收益分配构成是影响各中小成员之间能否长期合作与稳定的关键;只要预期收益率满足一定的条件,合作社异质性成员之间也能够进行合作。适度增强成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成员合作意愿和彼此之间的信任、提高预期的合作效应系数、促进合作关系的平等性等都有利于保持合作社异质性成员之间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异质性成员 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邵科 徐旭初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异质性是指有别于传统合作社成员特征的成员之间的特征差异化,它的根本表现在于成员间基于基本特征的利益诉求差异。以社员入股额度为参考变量的成员异质性对合作社治理结构造成重大影响。浙江省88家合作社的数据和相关讨论表明,现阶段成员异质性是无法彻底消除的;不需要社员人人入股;不强求股东社员均衡持股,但要发挥好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机制;要确保理、监事会间的相对同质性,并促使理、监事会实现有效制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坚 黄胜忠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不同要素所有者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结成的契约组织。不同参与主体的资源禀赋、参与目的以及角色的差异导致了社员结构的异质性。在异质性社员结构下,少数核心社员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其外在体现就是核心成员拥有合作社的多数财产所有权。由于在集聚生产要素和避免代理问题上有优势,当前的所有权安排存在合理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钟真 穆娜娜 齐介礼
本文通过对三家奶农合作社的案例分析发现,农民合作社的内部信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其中,人际信任通过促进社员与农民合作社之间的资源共享影响农民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效果;而制度信任则通过规范和约束社员的行为来影响农民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效果。虽然两种信任对农民合作社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效果都具有促进作用,但两者的作用程度存在差异,且人际信任的效果未必大于制度信任的效果。这些结论对推动农民合作社内部信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农民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何安华
在介绍合作农场这一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形式的基础上,本文结合苏州市的3个村庄案例,考察了在同一外部政策环境下农业合作组织的合作机制对组织与农户间合作稳定性的影响。农业合作组织和土地入股农户之间有内在的合作激励:通过合作,土地入股农户可以增加收入和公平分享土地收益;农业合作组织可以获得期模效益和政策奖补资金。比较合作农场和"内股外租"型土地股份合作社,可以发现,合作农场和农户间的土地要素合作关系更加稳定。这种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合作农场选择了更为有效的自我积累机制、风险现避机制和技术投入机制去创造更多利益,采用了较为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长期和正式的土地要素契约、专用...
关键词:
土地股份合作 合作农场 合作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俊文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农户脱贫的重要措施,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帮助贫困农户实施产业扶贫和产业脱贫的主要载体。本文以2014年中国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数据库中山东和贵州两省3县60村5891户农户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促进贫困农户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贫困农户受益更大,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益贫性"特征比较明显。其根本原因在于贫困农户可获得"合作互助"与"政策扶持"的双重红利。然而,通过Probit模型分析农户入社与否的决定因素可知,相较于低收入农户,贫困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能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俊文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农户脱贫的重要措施,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帮助贫困农户实施产业扶贫和产业脱贫的主要载体。本文以2014年中国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数据库中山东和贵州两省3县60村5891户农户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促进贫困农户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贫困农户受益更大,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益贫性"特征比较明显。其根本原因在于贫困农户可获得"合作互助"与"政策扶持"的双重红利。然而,通过Probit模型分析农户入社与否的决定因素可知,相较于低收入农户,贫困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能性更小。此外,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贫困农户返贫的抑制作用在统计上不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孔祥智 蒋忱忱
本文对四川省井研县联合水果合作社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成员异质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的制度安排带来的影响。分析表明,由于人力资本要素拥有量的不同而导致的成员异质性的合作社中,合作社的治理机制将偏向于确保人力资本要素拥有量作用发挥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结果从"帕累托改进"和"激励相容"角度来看,是一种合理并且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成员异质性 合作社 治理机制 人力资本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亚范 余海鹏
利用江苏省的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分析模型,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安排、治理结构、利益分配制度对成员合作行为和组织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项制度安排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和制约成员合作行为与组织绩效;社员所有的产权制度和民主控制的治理结构不仅对成员合作行为与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合作社利益分配制度的健全程度;成员在惠顾、投资和参与管理方面的行为以及合作社领导人的"企业家"行为是影响合作社组织绩效的直接因素和重要因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应瑞瑶 唐春燕 邓衡山 徐志刚
从成员异质性的角度解释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安排,首先运用合作博弈框架理论分析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成员参与合作利益分配的博弈行为,然后基于江苏、四川和吉林三省66家有盈余分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明显的成员异质性,合作社发起人股份比例普遍高于交易量比例;股份比例越是高于交易量比例,合作社盈余分配中按股分红的比例越大,按交易量返还的比例越小。
关键词:
合作社 盈余分配 异质性 合作博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启文 吕拴军 周洪鹏 胡乃鹏
本文以黑龙江省阿城市料甸乡社员与合作社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该系统中有相互关系的各因素进行过滤并简化,得出简化的社员与合作社系统的加权有向图,进而利用冲量过程原理构建该系统的波动分析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系统波动性检验,得出该系统是不稳定的。然后选择对"农产品价格"进行冲量调整,得出其对系统的影响,并对该影响结果做出解释,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社员 合作社 系统稳定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胜忠 伏红勇
公平合理地分享剩余是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凝聚力和外部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考虑到成员异质性和风险分担不均的现实,本文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模型,设计了扣留部分"一次让利"资金作为参与合作社风险资本的盈余分配机制。研究发现:在成员异质性条件下,基于风险分担的盈余分配机制提高了"二次返利"的下界,并缩小了"二次返利"的可行域区间,这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盈余分配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媛红
以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和内蒙古6个省(市)7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241名社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合作社的内部信任、产权安排与成员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合作社传统的产权安排对合作社的内部信任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合作社的内部信任对成员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合作社内部信任的因素中,合作社成员对管理者的信任最为重要;合作社产权安排通过直接和间接即以内部信任为中间环节两条路径对合作社成员满意度产生影响,其传统程度越高,成员满意度越高;合作社成员既关心合作社短期的经营状况,也关注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社梅
本文分析了制度创新和人文关怀对合作社治理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合作社治理一方面要在质量控制、产业链经营、利益分配、风险防控等核心制度上不断完善和创新;另一方面,要遵从合作社的本质特征,积极打造人文关怀与公益精神相结合的合作社文化软实力。政策启示在于:(1)面对我国大多数合作社发展初期实力弱小的现实,政策支持应采取效率优先、逐步向公平转变的宽容性战略;(2)规范合作社的发展应充分重视人文关怀氛围的营造,政策支持重心应逐步聚焦到人的培育与合作社文化建设上来。
关键词:
合作社治理 制度创新 人文关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