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28)
- 2023(8744)
- 2022(7343)
- 2021(7066)
- 2020(5538)
- 2019(12655)
- 2018(12329)
- 2017(23933)
- 2016(13308)
- 2015(14324)
- 2014(14020)
- 2013(13994)
- 2012(13007)
- 2011(11811)
- 2010(11690)
- 2009(10636)
- 2008(10551)
- 2007(9492)
- 2006(8416)
- 2005(7359)
- 学科
- 济(55775)
- 经济(55706)
- 农(49419)
- 业(44272)
- 农业(33132)
- 管理(31011)
- 企(22710)
- 企业(22710)
- 业经(18668)
- 方法(18528)
- 数学(16027)
- 数学方法(15865)
- 地方(15793)
- 中国(13080)
- 制(12598)
- 农业经济(12475)
- 财(12408)
- 发(10832)
- 学(10647)
- 体(9740)
- 村(9544)
- 农村(9522)
- 发展(8979)
- 展(8975)
- 策(8932)
- 贸(8272)
- 贸易(8266)
- 土地(8235)
- 收入(8110)
- 易(8001)
- 机构
- 学院(183139)
- 大学(177114)
- 济(73341)
- 经济(71813)
- 管理(69213)
- 研究(62894)
- 理学(60547)
- 理学院(59835)
- 管理学(58855)
- 管理学院(58515)
- 农(54446)
- 中国(49127)
- 农业(41369)
- 科学(39616)
- 京(36699)
- 业大(35170)
- 财(32082)
- 所(31664)
- 中心(30966)
- 研究所(28781)
- 江(28157)
- 农业大学(25563)
- 范(25259)
- 财经(25197)
- 师范(25017)
- 经(23011)
- 州(22672)
- 省(22224)
- 北京(21814)
- 院(21655)
- 基金
- 项目(127283)
- 科学(100386)
- 研究(94996)
- 基金(92249)
- 家(80964)
- 国家(80146)
- 科学基金(68182)
- 社会(61217)
- 社会科(57392)
- 社会科学(57374)
- 省(51541)
- 基金项目(50236)
- 自然(43154)
- 划(42095)
- 自然科(42088)
- 自然科学(42078)
- 教育(41491)
- 自然科学基金(41333)
- 编号(39660)
- 资助(35280)
- 农(31815)
- 成果(31436)
- 发(29081)
- 部(28403)
- 重点(28294)
- 课题(26461)
- 创(26414)
- 性(25892)
- 国家社会(25261)
- 创新(24645)
共检索到270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东平 任芃兴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作为新型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其内部治理机制已背离合作金融所倡导的"民主治理"模式,结合已有的农村金融改革经验不禁反思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民主治理"模式为何屡屡难以实现。受相关理论和研究启发,本文首先从成员异质性视角对农村资金互助组织非"民主治理"的原因予以探讨,并以江苏省盐城市36家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组织成员异质性增大导致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内部治理机制逐渐偏离"民主治理"模式。文章进一步讨论了组织异质性的成员结构可能来源于农村圈层结构改变的社会变迁过程,据此,相关农村金融政策应该明确方向,并辅以相应措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属琴 玉国华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推动精准扶贫战略深入实施的有效制度安排,然而在扶贫开发过程中也难免暴露出一些与制度设计初衷相背离的"异化"现象。本文基于当前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主要模式,结合治理机制的相关原理,发现农村资金互助社扶贫效果的不稳定性主要源于不完全契约治理状态下社员异质分层和法律意识淡薄所导致的股权高度集中和机会主义倾向。为进一步提高农村资金互助社在扶贫过程中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建议还原其"源之于农,受益于农"的服务宗旨,建立依托合作金融扶贫、农业产业扶贫、农业技术扶贫相结合的长效扶贫机制,推动互助社完善治理架构,步入稳定与发展的良性轨道。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属琴 玉国华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推动精准扶贫战略深入实施的有效制度安排,然而在扶贫开发过程中也难免暴露出一些与制度设计初衷相背离的"异化"现象。本文基于当前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主要模式,结合治理机制的相关原理,发现农村资金互助社扶贫效果的不稳定性主要源于不完全契约治理状态下社员异质分层和法律意识淡薄所导致的股权高度集中和机会主义倾向。为进一步提高农村资金互助社在扶贫过程中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建议还原其"源之于农,受益于农"的服务宗旨,建立依托合作金融扶贫、农业产业扶贫、农业技术扶贫相结合的长效扶贫机制,推动互助社完善治理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廷 任凡兴 李明
合作金融发展史表明,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产生于农村私人借贷市场,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存在增加了可供农户选择的借贷交易方式。本文从微观视角对农户借贷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和交易价格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农户借贷交易方式选择的决策模型,分析发现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是私人借贷市场借款成本上升和贷款收益下降的结果。本文进一步从农户社会资本视角分析私人借贷市场这一变迁的原因,并基于江苏省样本数据验证了农户社会资本中"强关系"的减少促使了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兴起。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陈东平 张雷 张蕴嘉
以农民资金互助社为代表的合作金融组织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良好运行对于发展普惠金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苏北22家农民资金互助社2009-2014年年度财务报告数据,考察核心社员"隧道行为"及其"隧道"挖掘工具。结果显示,当外部监督部门不限制农民资金互助社盈余分配比重时,核心社员投入股金比例越高,其越倾向于通过减少留存盈余、增加社员盈余分配的方式实现"隧道行为";随着外部监管部门限制农民资金互助社社员分配盈余比重,核心社员投入股金比例越高,其越倾向于通过增加工资进行"隧道"挖掘。限制核心社员投入股金比例,增强内部稽核机制,能够抑制核心社员的"隧道行为"。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陈东平 张雷 张蕴嘉
以农民资金互助社为代表的合作金融组织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良好运行对于发展普惠金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苏北22家农民资金互助社2009-2014年年度财务报告数据,考察核心社员"隧道行为"及其"隧道"挖掘工具。结果显示,当外部监督部门不限制农民资金互助社盈余分配比重时,核心社员投入股金比例越高,其越倾向于通过减少留存盈余、增加社员盈余分配的方式实现"隧道行为";随着外部监管部门限制农民资金互助社社员分配盈余比重,核心社员投入股金比例越高,其越倾向于通过增加工资进行"隧道"挖掘。限制核心社员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明贤 周蓉
随着农村金融准入门槛的降低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蓬勃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在我国一些地区也得到了快速成长。资金互助社社员之间的资金互助合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员的融资约束,解决了社员的生产生活资金需求;然而资金互助社内部社员异质性结构突出,给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治理结构带来了很大变化,对其绩效产生了一定影响。在社员异质性背景下,分析异质性社员参与资金互助的行为,构建均衡社员之间利益分配的制度与激励机制,促进资金互助社资金互助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商文莉 郑少锋
我国农村资本市场容量巨大,激活农村"沉睡资本",增强农村经济活动是农业结构调整和转换方式的必经之路。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是农村合作金融的创新探索与实践,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激活农村地区被长期压抑的资金要素,其效率如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使用DEA方法对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进行效率评估和实证分析,探求基于金融许可和依托组织对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样本的整体运行效率随资金规模的增加而增加,金融许可证对互助组织的运行效率有正向促进作用,而无依托组织背景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运行效率更高。据此,针对不同模式下提出提高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文律
本文以"潜在利润——同意一致性"为分析框架,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温州农村资金互助会制度创新进行理论解析。分析发现,内生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制度创新源于已有的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取的潜在利润,而这些潜在利润的产生与制度环境的变化有关。内生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制度安排实现了潜在利润,满足了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需求,当事人之间达成了一致性同意,是一种新的帕累托改进。促进内生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合法化是现阶段一种较优的政策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革新
近年来,江苏尤其是苏北农村中职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源数量(初中毕业生数)持续下降,全省高考录取率持续攀升,公众的从业预期和就业收入预期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放大了苏北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布局不合理截至2012年6月,江苏省通过三星级以上评估验收的中职学校有15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商文莉 郑少锋
社会资本是以信任、互惠和社会规范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及关系网络,封闭性的社会结构是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条件,也是社会资本产生消极功能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在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生发基础研究中引入农村社会资本,对组织所处的农村社会网络、规范和信任进行分析,发现农村社会结构的相对封闭性在组织设立初期起到积极作用,但它制约组织的长远发展和成员的创新活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晨 高文迪
在民间融资日益活跃的背景下,目前的农村金融体制也日益备受关注,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成为了热点话题,而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一个特色的农村金融机构也成了关注的热点。本文作者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江苏省苏北地区为例,研究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活力与瓶颈,并对未来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需要完善之处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社 活力与瓶颈 信息对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坤
本文基于江苏省徐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概况,着重通过徐州农村电商发展现状的调研,对徐州地区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路径与方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
农村电商 发展 路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郑良芳
在论述贯彻今年一号文件提出的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开展信用合作的重大意义、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相应对如何才能切实办好农民的信用合作提出了十条建议,特别提出各地政府要学习借鉴安徽凤阳县政府那样切实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办信用合作的领导,是完全有可能办好的,以供探讨。
关键词:
农村金融 资金互助 农业科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琳 陈东平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成立是民间针对正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所内生自发的一种金融创新。在这种模式下,资金与产业的契合成为发展合作金融以及促进资金互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益探索。本文以江苏盐城市农民资金互助组织为例,分析了资金与产业相契合这一产品设计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1~2014年资金互助组织微观数据构建回归模型,对其与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绩效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资金与产业相契合这一产品设计在对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绩效的影响中权重相对较大,与互助社绩效的提升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资金互助 产业契合 农村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