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96)
- 2023(13855)
- 2022(12197)
- 2021(11400)
- 2020(9652)
- 2019(22463)
- 2018(21874)
- 2017(42668)
- 2016(22901)
- 2015(25485)
- 2014(25119)
- 2013(24949)
- 2012(22719)
- 2011(20527)
- 2010(20828)
- 2009(19420)
- 2008(17964)
- 2007(15604)
- 2006(13818)
- 2005(12352)
- 学科
- 济(91905)
- 经济(91807)
- 管理(66070)
- 业(63015)
- 企(54710)
- 企业(54710)
- 方法(44122)
- 数学(38126)
- 数学方法(37514)
- 中国(28940)
- 融(27618)
- 金融(27616)
- 银(25511)
- 银行(25466)
- 行(24587)
- 财(23748)
- 农(22982)
- 业经(20810)
- 学(20403)
- 地方(19793)
- 制(19188)
- 理论(17384)
- 务(16110)
- 财务(16031)
- 财务管理(16004)
- 农业(15422)
- 企业财务(15318)
- 贸(15056)
- 贸易(15040)
- 和(14806)
- 机构
- 大学(318047)
- 学院(313967)
- 管理(127085)
- 济(123460)
- 经济(120735)
- 理学(110482)
- 理学院(109318)
- 管理学(107082)
- 管理学院(106528)
- 研究(104095)
- 中国(82711)
- 京(67609)
- 科学(64031)
- 财(57443)
- 所(51518)
- 农(48983)
- 中心(48724)
- 研究所(46901)
- 财经(46309)
- 业大(46282)
- 江(44788)
- 北京(42923)
- 经(42099)
- 范(41340)
- 师范(40956)
- 农业(38030)
- 院(37928)
- 州(37371)
- 经济学(36924)
- 财经大学(34771)
- 基金
- 项目(217303)
- 科学(170905)
- 研究(158969)
- 基金(158053)
- 家(137232)
- 国家(136090)
- 科学基金(117379)
- 社会(99490)
- 社会科(94390)
- 社会科学(94363)
- 省(84861)
- 基金项目(83498)
- 自然(76800)
- 自然科(75065)
- 自然科学(75050)
- 自然科学基金(73625)
- 教育(73275)
- 划(71169)
- 资助(66027)
- 编号(64853)
- 成果(53008)
- 重点(48405)
- 部(47639)
- 发(45486)
- 创(45303)
- 课题(44396)
- 创新(42157)
- 科研(41610)
- 教育部(41183)
- 大学(40903)
- 期刊
- 济(131099)
- 经济(131099)
- 研究(93662)
- 中国(60680)
- 学报(50193)
- 管理(46870)
- 科学(45495)
- 农(44235)
- 财(42763)
- 融(38613)
- 金融(38613)
- 大学(38289)
- 教育(36381)
- 学学(35400)
- 农业(30013)
- 技术(27543)
- 财经(22105)
- 经济研究(20934)
- 业经(20656)
- 图书(19410)
- 经(18776)
- 问题(16584)
- 理论(16408)
- 技术经济(15255)
- 业(15176)
- 实践(15096)
- 践(15096)
- 科技(15094)
- 统计(14737)
- 版(14211)
共检索到464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刘西川 陈立辉 杨奇明
本文以治理特殊性为切入点,从组织目标、治理问题、治理结构与机制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等方面对成员主导型金融组织治理研究进行了回顾与综述。重点是总结理论与实证研究处理此类组织治理特殊性的经验与主要结论,并揭示已有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以及进一步改进的思路。研究者已取得如下三点共识:(1)治理特殊性是从理论上讨论成员主导型金融组织治理问题的起点。(2)委托代理理论成为分析此类组织治理问题的主要工具。(3)概括、讨论治理结构与机制的特点、分类和有效性,以及检验其对绩效的影响是实证考察的重点。未来的研究方向是加强对此类组织多
关键词:
成员主导型金融组织 治理问题 治理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聂勇 彭文文
自2000年《清迈协议》签订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不断加强,我国许多专家和学者也对中国-东盟金融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梳理近些年来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关于中国-东盟金融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大的方面,即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内容和途径、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中国-东盟货币合作以及中国-东盟金融监管和金融政策。通过总结和厘清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研究成果和脉络,对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提供新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区域金融 文献综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薇
农村金融效率低下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户收入增长的主要障碍。农村金融如何有效服务"三农"、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效率是有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因此,研究分别从宏观与微观视角对农村金融效率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归纳,并进行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
金融效率 农村金融效率 文献综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邬晓霞 卫梦婉
通过梳理2000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在城市治理与城市治理能力的内涵、城市治理模式、城市治理能力评价以及城市治理实践等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基于此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推进我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
城市治理 城市治理能力 城市治理能力评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邹旸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经济金融化逐渐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经济金融化。经济金融化的内涵与特征,以及对经济发展的效应与影响等方面,随时空背景的不同而有着不同表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经济金融化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能滋生系统性风险。在此背景下,学界围绕经济金融化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值得注意的是,过往关于经济金融化现象的研究大多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原生环境的差异以及经济结构的不断演进使得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是有限的。因此,丰富和完善具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邱冠华
从股权结构、独立董事和经营者三个视角,对有关公司内部治理有效性的主要实证文献进行的回顾与评述结果发现,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目前的研究文献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局部,轻整体;重形式,轻实质”的缺陷。如果这些缺陷没有很好地解决,必将直接影响到公司治理研究和实践的纵深发展。
关键词:
公司内部治理 实证研究 文献综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宇 钱水土
对关于绿色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与评述,从浩瀚的文献中整理出四条研究主线。第一条主线是对绿色金融内涵进行界定并分析其发展的必要性;第二条主线是对绿色金融进行评价和测度;第三条主线是分析绿色金融发展对不同微观市场主体的影响;第四条主线考察绿色金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以上四条主线的研究成果分别进行了综述,力图尽量呈现每条主线主要研究成果的思想观点,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宇 钱水土
对关于绿色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与评述,从浩瀚的文献中整理出四条研究主线。第一条主线是对绿色金融内涵进行界定并分析其发展的必要性;第二条主线是对绿色金融进行评价和测度;第三条主线是分析绿色金融发展对不同微观市场主体的影响;第四条主线考察绿色金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以上四条主线的研究成果分别进行了综述,力图尽量呈现每条主线主要研究成果的思想观点,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钱水土 李正茂
从早期的金融系统与经济增长机理分析,到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技术进步、金融系统稳定性等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一直是金融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金融结构如何影响产业转型升级"无疑对中国目前的经济新常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对这一主线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一方面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另一方面为该主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金融结构 产业转型升级 文献综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金学群
在麦金农和萧之后 ,2 0世纪 80年代末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在利用现代金融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重构自己的理论基础之后 ,已经成为一个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金融发展问题的一般理论。本文依照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脉络系统评述了这一领域的主要文献 ,介绍了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深化 制度 法律 文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春 杜颖奎
本文在对国外有关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理论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要使中国下一步的金融发展能够起到改善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并使全体人民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作用,中国就必须:降低市场主体进入金融市场的门槛;进一步调节收入分配;大力发展微型金融机构(MFIs);扩大教育的覆盖面以增加低收入者的人力资本。
关键词:
收入分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峰
近20年中国地区金融扩张速度很快,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纷纷成立,政府干预是金融扩张和金融机构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评述了影响政府干预金融的主要动机和后果。在中国式的分权权威制之下,地方政府对地区金融扩张和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干预是我们理解中国金融发展的重要视角。地方政府和官员围绕经济增长开展的政治锦标赛,财政分权改革导致的地方财政资源不足,以及地方政府的金融干预之手与中央政府的金融监管之手的互动,是理解地方政府对辖区金融干预的重要逻辑。
关键词:
金融扩张 地方金融 政治干预 金融监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宏 陆建明 杨珍增 施炳展
全球失衡是当前理论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发生失衡的主要经济体之间存在着金融市场发展的巨大差异,加之现代金融发展理论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因此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从金融市场差异的视角解释全球失衡产生原因。从不同视角深入探究全球失衡的根源有助于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缓解持续、大规模贸易失衡,并解决由贸易失衡所引发的各种问题。本文对从金融市场差异视角解释全球失衡根源的近期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从基于储蓄—投资缺口的宏观路径和基于国际分工模式的微观路径两个层面,对关于金融市场差异和全球失衡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介绍和评述。
关键词:
金融深化 金融发展 金融市场 全球失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苏兴 李琪 杨笑样
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研究是金融风险预警领域的重要课题,积极对区域金融风险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有助于各区域有效识别和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维护区域经济的平稳运行。本文从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和预警模型建立三个方面,对现有关于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未来研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峰 熊云军
随着通信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数字金融已经渗透到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如何测度中国数字金融的发展现状和普惠程度一直是一个难题。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和蚂蚁集团研究院团队合作编制了一套"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缺乏数字金融测度的窘迫。目前该指数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应用,本文对常见的数字普惠金融测度,特别是"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后者应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可以与家庭、企业、传统金融市场以及区域经济活动等各类数据进行匹配,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但在应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时,也需要高度关注该指数存在的固有缺陷和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内生性、影响机制讨论等。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普惠金融 数字经济 影响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