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34)
- 2023(18492)
- 2022(15585)
- 2021(14900)
- 2020(12337)
- 2019(28457)
- 2018(28255)
- 2017(53084)
- 2016(29836)
- 2015(33957)
- 2014(34423)
- 2013(32846)
- 2012(30019)
- 2011(27072)
- 2010(27394)
- 2009(24373)
- 2008(23682)
- 2007(20951)
- 2006(18635)
- 2005(16785)
- 学科
- 济(112027)
- 经济(111894)
- 管理(81030)
- 业(73977)
- 企(61163)
- 企业(61163)
- 方法(48686)
- 数学(42064)
- 数学方法(41304)
- 中国(36532)
- 农(31682)
- 财(28304)
- 教育(26862)
- 学(25819)
- 业经(25551)
- 地方(25465)
- 理论(22927)
- 制(21561)
- 农业(21025)
- 贸(18759)
- 贸易(18744)
- 易(18132)
- 技术(17877)
- 和(17457)
- 务(17387)
- 银(17348)
- 银行(17306)
- 财务(17291)
- 财务管理(17251)
- 环境(16587)
- 机构
- 大学(410980)
- 学院(403312)
- 管理(153724)
- 济(151731)
- 经济(148068)
- 研究(137069)
- 理学(132395)
- 理学院(130751)
- 管理学(127899)
- 管理学院(127131)
- 中国(98860)
- 京(89490)
- 科学(84708)
- 财(71401)
- 所(68101)
- 范(65034)
- 师范(64550)
- 中心(62893)
- 江(62890)
- 农(62011)
- 研究所(61706)
- 业大(58004)
- 北京(57349)
- 财经(56510)
- 师范大学(52487)
- 经(51340)
- 州(50716)
- 院(50055)
- 教育(48730)
- 农业(47876)
- 基金
- 项目(272429)
- 科学(215438)
- 研究(206011)
- 基金(194142)
- 家(167760)
- 国家(166225)
- 科学基金(142831)
- 社会(127141)
- 社会科(120102)
- 社会科学(120068)
- 省(107845)
- 基金项目(102090)
- 教育(101884)
- 划(92307)
- 自然(91605)
- 自然科(89478)
- 自然科学(89457)
- 自然科学基金(87762)
- 编号(86582)
- 资助(79586)
- 成果(73166)
- 课题(62441)
- 重点(62346)
- 部(61077)
- 发(58577)
- 创(56384)
- 教育部(53165)
- 项目编号(53050)
- 大学(52848)
- 创新(52277)
- 期刊
- 济(167999)
- 经济(167999)
- 研究(129749)
- 中国(89745)
- 教育(81535)
- 学报(62687)
- 管理(57160)
- 科学(56836)
- 农(56602)
- 财(55234)
- 大学(49720)
- 学学(44108)
- 技术(39752)
- 农业(38711)
- 融(34741)
- 金融(34741)
- 业经(27749)
- 财经(27472)
- 经济研究(25621)
- 图书(25369)
- 经(23582)
- 问题(22347)
- 职业(20003)
- 业(19765)
- 理论(18818)
- 版(18721)
- 科技(18498)
- 技术经济(18210)
- 坛(18120)
- 论坛(18120)
共检索到615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舒倩 胡成功
在高等教育向后大众化转变的过程中,将有越来越多的成人参与高等教育,由于学习观念和行为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其学习心理问题将更加突出,亟需展开对成人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研究。目前,对成人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研究存在关注度不高、质量一般、内容偏狭、未和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建立联系等问题。应将成人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研究与我国宏观社会背景、高等教育发展取向结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对成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学习兴趣、社会角色开展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桥 刘春阳 刘敏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伴之而生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受损的问题日益严重,就业权益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健全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就业权益保护问题研究与指导,规范人才市场运作规则,努力构建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体系,是唤醒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意识,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不受损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毕业生 就业权益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房三虎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当下,大学生学习动力是大学生学习中的核心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要素,明晰各要素的内在联系,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路径,对增强大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动力 系统构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宏志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高等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加快了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迈进的步伐,这对于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增强综合国力、迎接世界挑战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清学 蒙丹
根据有关部门主持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数据,从择业认知状况、择业理想目标、择业价值取向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加以较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择业认知状况逐步倾向客观理性;择业理想目标趋向于选择经济条件比较优厚以及保障性较好的工作单位;择业价值取向上兼顾社会需要与个人价值结合,同时越来越重视自我价值实现;女大学生择业倾向相对保守与稳定,男大学生择业倾向于开拓与奉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淑荣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步入了大学校门,残疾学生进入高等院校接受教育的人数也不断增多,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本来就是弱势群体的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分突出,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策略,以期能加强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从而相应加强残疾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全面提高残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一步鼓励残疾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残疾大学生 就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刚 徐立青
在实施大众化高等教育过程中,需要树立以适应性为核心的质量观,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学风问题,切实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探寻适合学校、学生特点的学风建设新途径。
关键词:
大众化 教育思想 学风建设 因材施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立新 耿茹 李国明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出现了新特点,为适应这一新特点,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形成合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这是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最关键环节。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学生 就业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耿耀敬
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的特点,提出了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学生 就业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曾继耘
回应社会经济转型和多元文化发展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差异发展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然而当前差异发展教学研究却相对薄弱,存在着“系统理论研究贫乏”、“无教育学的研究立场”、“课堂教学研究缺失”等诸多问题。从新世纪差异发展教学深化发展的需要出发,未来差异发展教学研究的“问题域”应主要包括:差异发展教学的基本理论,体现差异发展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行为,以及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孟芊 许根林
GSI测试模式是清华大学等高校为克服我国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主动面对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而提出的一个举措,具有更加科学、更加公正、更高效率的特点。它既吸收了国际著名高校考试模式的优点,又体现了自身鲜明的特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春梅 刘义兵
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新现象,是高等教育发展转型期的一种趋势。英国高等教育针对"后大众化"转型期基于教育公平发展的特点,采取的完善入学政策、建立服务机构、健全资助体系、完善评估体制、关注教育质量等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措施,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后大众化 英国 高等教育公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曲铭峰
一流大学是坚持单一的高学术标准严格控制办学规模继续走精英高等教育的路子还是采取多样化的学术标准积极扩招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办学思想和战略选择中国的一流大学应根据各自的具体实际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办学理念以求得学校的最佳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飞
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供给不足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主要瓶颈,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增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在大众化进程中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增进高等教育公平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之一,解决好大众化进程中的快慢节奏问题、区域平衡问题和多元办学问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公平 价值取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