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6)
- 2023(8416)
- 2022(6865)
- 2021(6365)
- 2020(5189)
- 2019(12077)
- 2018(11310)
- 2017(22325)
- 2016(11478)
- 2015(13216)
- 2014(12633)
- 2013(13062)
- 2012(12170)
- 2011(11267)
- 2010(10908)
- 2009(10228)
- 2008(10068)
- 2007(8775)
- 2006(7578)
- 2005(6898)
- 学科
- 济(64614)
- 经济(64544)
- 管理(34468)
- 方法(34439)
- 业(34087)
- 数学(32257)
- 数学方法(32164)
- 企(26502)
- 企业(26502)
- 中国(18485)
- 财(15566)
- 贸(14872)
- 贸易(14863)
- 易(14531)
- 农(14113)
- 制(11050)
- 融(11049)
- 金融(11049)
- 业经(10663)
- 银(10265)
- 银行(10262)
- 行(9909)
- 务(9330)
- 财务(9322)
- 财务管理(9307)
- 农业(9073)
- 企业财务(9045)
- 环境(8534)
- 出(8151)
- 学(8095)
- 机构
- 大学(180956)
- 学院(175946)
- 济(95108)
- 经济(94015)
- 管理(70819)
- 研究(62186)
- 理学(61896)
- 理学院(61348)
- 管理学(60844)
- 管理学院(60498)
- 中国(51415)
- 财(42679)
- 京(36712)
- 财经(35545)
- 经济学(33589)
- 经(32993)
- 经济学院(30701)
- 科学(30248)
- 所(29414)
- 中心(27758)
- 财经大学(27224)
- 研究所(26477)
- 北京(23639)
- 农(23606)
- 江(22528)
- 院(22113)
- 商学(21455)
- 商学院(21250)
- 业大(20824)
- 融(20303)
- 基金
- 项目(117807)
- 科学(96596)
- 基金(94197)
- 研究(86096)
- 家(81474)
- 国家(80948)
- 科学基金(70869)
- 社会(62753)
- 社会科(60104)
- 社会科学(60093)
- 基金项目(48270)
- 自然(42964)
- 自然科(42124)
- 自然科学(42114)
- 自然科学基金(41515)
- 资助(39891)
- 省(38949)
- 教育(38642)
- 划(34252)
- 编号(30151)
- 部(29964)
- 国家社会(29229)
- 教育部(27034)
- 中国(26528)
- 重点(25956)
- 人文(25455)
- 发(24615)
- 创(24306)
- 成果(23702)
- 大学(23591)
共检索到259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熊连庆 刘煜辉
GARCH模型所刻画的收益率波动集聚特性的理论解释归因于交易信息流量的自相关结构。本文把成交量及其滞后项作为交易信息流量的替代指标 ,将其引入条件方差的动态模型 ,试图检验成交量对收益率GARCH效应的解释作用 ,中国市场指数的实证发现条件波动与同期交易量呈显著正相关 ,表明交易量及其滞后项中附含有额外的关于股票收益率方差的信息 ,但收益波动持续性依然很强 ,意味着交易量可能并不能作为交易信息流量的完全替代 ,亦可能是波动持续背后可能还有其他未知的解释因素
关键词:
GARCH 信息流量 自相关结构 持续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方镳 吴超鹏 吴世农
本文以1996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间沪、深股市255只股票为样本,研究股票成交量与股票收益率序列相关性的关系,以及股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无论是牛市、熊市还是平衡市,高成交量交易日的股票收益率在随后交易日中都将表现出“反转”;第二,牛市和熊市中,在高成交量的交易日之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股票,其收益率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的股票相比,更倾向于表现出反转。针对这一难以被金融学主流理论所完全解释的实证结果,结合中国实际,笔者认为其根源在于中国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交易和过度投机交易行为。
关键词:
成交量 收益率序列相关性 投资者行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莉 王宏来
本文采用可转债指数日度数据,应用TARCH和EGARCH模型检验了可转债指数收益率波动的"杠杆效应"和成交量对可转债指数收益率波动的非对称冲击效应,研究发现成交量对收益率波动的冲击具有明显的抗跌性特征,进而认为理顺以成交量为核心的价格形成机制可以显著提高可转债市场价格发现效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晓瑞 薛文骏
本文综合使用我国2006年至2013年上证全指指数和相关构成指数的日度数据,通过动态分位数模型研究我国股票过度反应、成交量同股票收益率的动态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投资者的过度反应使得股票收益率存在负向的序列相关。投资者的过度交易和投机是造成成交量和股票收益率存在负向影响作用的一个原因,同时公司市值也会对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产生影响。此外,投资者过度反应程度越大,股票收益率在随后的修正程度也会越大。我国投资者需要加强风险管理意识,保持理性冷静的投资观念,以减少由于个人心理偏差而造成的投资损失。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灿平 刘武
线性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股市得到快速发展和市场交易制度改善后,我国股市量价因果关系阶段性异质特征明显,我国股票市场量价关系从因果关系不显著发展为具有双向因果关系。同时,非线性因果关系检验也得到类似的结论,不同之处在于在取消涨跌停板制度后的第二阶段,虽然不存在交易量对收益的线性因果关系,但存在非线性格兰杰因果关系。所有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股市在交易制度转变后,市场结构也同时发生了根本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其德 王军
文章通过对上证指数成交量波动率的统计分析,定义了成交量波动率的波动水平,并验证了成交量波动率的"尖峰、厚尾"现象。通过讨论不同波动水平条件下的收益率情况,我们发现在我国证券市场中,较高的成交量波动率伴随着较高概率的投机收益;通过对上证指数成交量波动率与收益率的波动方向的符号检验,我们发现成交量波动率对收益率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并且上证指数成交量波动率的增加对收益率正向波动的影响随着波动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关键词:
成交量 波动率 上证指数 偏度 峰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玲 邓霄敏
本文以沪深两市659家上市公司三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在目前国内权益资本市场中,经济增加值与市场增加值两大指标体系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结果表明,在结合经济增加值和市场增加值两大指标体系之后,对沪深两市的股票收益存在一定的解释能力,但不是十分突出;同时在对股票收益解释能力中,经济增加值指标和市场增加值指标分别表现了自身的特点,起到了各自的作用,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经济增加值与市场增加值在国内有一定的适用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齐鸣 刘亚清
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本文对中国A、B股市场上成交量、收益率与波动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基本结论如下:2001年后,随着B股市场的开放和QFII制度的逐步实施,成交量、收益率和波动率之间的信息传递功能都显著增强;成交量对当期收益率预测能力也有了显著的增强;成交量与波动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不对称性。尽管中国A、B股市场一体化程度2001年后有了明显的提高,但A股市场的投机性仍比B股市场严重。
关键词:
市场分割 结构向量自回归 信息传递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岳朝龙
利用GARCH模型族,实证分析了上海股市收益率的波动特征,指出上海股市收益率不仅具有条件异方差性,而且具有“杠杆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英 刘晓艳
文章利用连接函数对上证指数日数据的收盘价及成交量,探讨了股指收益率与成交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适合研究其相关性的连接函数模型。得到了Joe Copula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收益率与成交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并且准确捕捉二者相关模式的结论。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陈启欢
股票价格行为的随机理论认为市场收益服从正态分布 ,但在现实中这一假设不一定成立 ,市场收益率更多地呈现出偏离正态分布的形式。本文检验中国市场的收益率分布形态。
关键词:
股票 收益率 价格行为 正态分布 t分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晓曙 宋德舜
文章针对我国当前债券市场债券品种相对较少、交易量相对不活跃的小样本特征,联合利用所有当前和过去的价格信息,应用了不完全面板数据情形下非线性Kalman滤波方法来估计当前静态期限结构以及动态期限结构。实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估计得到的收益率曲线不仅有很好地拟合市场数据效果,而且具有连续变化的稳定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苏生 李光路 王俊博
均值为零的观测样本绝对收益率可以看作波动率的无偏估计量,因此本文选取连续20个交易日的日内高频数据来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日内绝对收益率和成交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在检验了样本稳定性后,文章采用格兰杰检验方法检验了股指期货日内绝对收益率和成交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样本的成交量均不是绝对收益率的格兰杰原因,而20个样本中的15个样本的绝对收益率是成交量的格兰杰原因。随后我们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对15个模型的系数做估计,并对模型估计结果做了脉冲响应分析。研究发现,在此高频抽样条件下,与以往研究不同,沪深300股指期货绝对收益率的变化会明显降低其观测期的成交量。因此,在股指期货日内成交量与绝对收益率的研究中,历史成交量与收益率都对当前成交量有着重要影响;而绝对收益率只受历史绝对收益率的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从来 徐科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