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8)
- 2023(11346)
- 2022(9088)
- 2021(8423)
- 2020(7111)
- 2019(16368)
- 2018(15746)
- 2017(30675)
- 2016(16347)
- 2015(18510)
- 2014(17816)
- 2013(18262)
- 2012(16817)
- 2011(14855)
- 2010(14825)
- 2009(14301)
- 2008(14636)
- 2007(12934)
- 2006(11315)
- 2005(10676)
- 学科
- 业(86414)
- 济(85707)
- 经济(85608)
- 企(80540)
- 企业(80540)
- 管理(68917)
- 方法(41965)
- 数学(34066)
- 数学方法(33964)
- 财(31604)
- 业经(28033)
- 务(24935)
- 财务(24931)
- 财务管理(24906)
- 农(24702)
- 企业财务(23816)
- 中国(21225)
- 农业(18033)
- 制(17073)
- 技术(16871)
- 贸(16241)
- 贸易(16231)
- 易(15881)
- 划(15572)
- 策(15381)
- 和(14235)
- 体(14015)
- 经营(12444)
- 企业经济(12443)
- 体制(12380)
- 机构
- 学院(244505)
- 大学(240936)
- 济(120060)
- 经济(118538)
- 管理(103520)
- 理学(89341)
- 理学院(88645)
- 管理学(87982)
- 管理学院(87522)
- 研究(76308)
- 中国(65475)
- 财(56761)
- 京(49156)
- 财经(45737)
- 经(42007)
- 科学(38903)
- 经济学(38375)
- 所(36489)
- 农(35245)
- 经济学院(34996)
- 江(34869)
- 中心(34430)
- 财经大学(34147)
- 研究所(32341)
- 商学(31716)
- 商学院(31463)
- 北京(31238)
- 业大(29990)
- 经济管理(29019)
- 农业(27601)
- 基金
- 项目(154236)
- 科学(126042)
- 基金(118780)
- 研究(115989)
- 家(100619)
- 国家(99779)
- 科学基金(89208)
- 社会(80651)
- 社会科(76881)
- 社会科学(76864)
- 基金项目(61974)
- 省(56761)
- 自然(54903)
- 自然科(53750)
- 自然科学(53739)
- 自然科学基金(52953)
- 教育(51642)
- 资助(49207)
- 划(46783)
- 编号(43574)
- 部(36991)
- 业(36286)
- 创(35584)
- 国家社会(35159)
- 成果(33948)
- 重点(33717)
- 教育部(33042)
- 发(32851)
- 创新(32449)
- 人文(32418)
- 期刊
- 济(130232)
- 经济(130232)
- 研究(74444)
- 财(49131)
- 管理(43577)
- 中国(42479)
- 农(32567)
- 科学(30344)
- 学报(27807)
- 融(26529)
- 金融(26529)
- 财经(24497)
- 大学(23172)
- 农业(22612)
- 学学(22272)
- 经济研究(21939)
- 技术(21585)
- 经(21136)
- 业经(20995)
- 问题(17201)
- 贸(16504)
- 业(15837)
- 技术经济(15777)
- 世界(15685)
- 国际(14358)
- 财会(14173)
- 教育(13926)
- 会计(12832)
- 现代(12381)
- 统计(12186)
共检索到366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苏蕊芯
本文从企业开展绿色活动的驱动力出发,以2010~2014年中国绿公司百强为例,针对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绿色活动与绿色效率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绿色活动受经济价值、代理问题和政治因素等驱动,在多重驱动作用下绿色活动与绿色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国有企业受代理问题驱动影响较大,导致其参与绿色活动与绿色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受经济和政治因素驱动的影响,民营企业成为绿色企业的积极性较高,且其绿色活动有助于企业绿色效率的提升从而获取绿金。
关键词:
所有权性质 绿色企业 绿色效率 关联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宇飞洋 王一凡 吴宗法
以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制度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实证分析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ESG评级分歧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2)影响机制检验表明,ESG评级分歧通过外部压力和内部驱动双重渠道促使企业进行绿色创新。(3)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低融资约束、高内控质量和年长高管团队的企业,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更大。
关键词:
ESG评级分歧 企业绿色创新 战略调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晖 戚琦 唐志鹏
厘清数字化如何赋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对于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中国A股工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企业数字化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绿色专利数据,探究工业企业数字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企业数字化显著促进了绿色创新,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显著;2)与资源型城市、中部地区和非国有小企业相比,非资源型城市、东西部地区和国有大企业数字化赋能绿色创新的效果更加突出;3)企业数字化可以通过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盈利水平来促进绿色创新。研究结论为更好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创新,实现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晖 戚琦 唐志鹏
厘清数字化如何赋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对于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中国A股工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企业数字化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绿色专利数据,探究工业企业数字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企业数字化显著促进了绿色创新,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显著;2)与资源型城市、中部地区和非国有小企业相比,非资源型城市、东西部地区和国有大企业数字化赋能绿色创新的效果更加突出;3)企业数字化可以通过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盈利水平来促进绿色创新。研究结论为更好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创新,实现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撑。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舒利敏 廖菁华 谢振
基于绿色产业视角实证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企业的绿色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资源配置机制和需求拉动机制,且信贷资源配置机制效果存在一定的时滞。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有效驱动了绿色产业中的小规模、公司治理水平较高企业的绿色创新;相较于无绿色信贷激励措施地区,绿色信贷政策对有绿色信贷激励措施地区企业绿色实用新型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对绿色发明创新的影响在两组样本中则无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体系,挖掘和培育市场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引导实质性绿色创新,以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智新 朱文卿 韩承斌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11—2018年面板数据,考察数字金融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经济效应及背后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进行稳健性分析后,这种促进作用依然显著存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表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当金融发展、研发创新和产业结构突破自身门槛值,数字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呈现明显的异质性。位于中部地区、发达地区和市场化水平高地区的企业,和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以及非两职合一的企业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益更多。本文的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是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驱动力量。引导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和小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加快发展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能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整体提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庆君 康宁
本文以中国能源行业的上市企业为例,运用多重差分模型,研究发行绿色债券是否能有效促进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结果显示:发行绿色债券能显著促进能源行业上市企业绿色创新;能源行业中的可再生能源类、非重污染类以及国有企业通过发行绿色债券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更好;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可以通过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本文的研究对支持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和推动企业绿色创新,促进绿色债券市场与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绿色债券 绿色创新 研发投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兴华 辛珂欣
基于我国上市企业2009—2022年季度数据,运用PSM-DID模型探讨了绿色债券发行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可以获得更低的权益资本成本,此结论经过更换匹配方式、更换变量度量方式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绿色债券发行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增强股票流动性、提升ESG表现、促进绿色创新,进而带动企业权益资本成本下降。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债券发行方获得的融资便利对规模较小、内控水平较高、重污染行业及绿色金融发展较低地区的企业影响更为明显。研究结论揭示了绿色债券发行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下降的具体作用机理,为加深对权益资本成本的理解和绿色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晨 吕永辰
“双碳”目标下,面对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消耗过度、极端天气频发等环境问题,政府与企业都在寻求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方法。以2016—2020年340家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重污染行业在补贴政策扶持下绿色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对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绿色投入既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还能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在绿色投入与双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政府补助对技术创新在绿色投入与双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内部创新与外部政策制订两方面给出提高企业双绩效的建议,助推重污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晨 吕永辰
“双碳”目标下,面对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消耗过度、极端天气频发等环境问题,政府与企业都在寻求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方法。以2016—2020年340家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重污染行业在补贴政策扶持下绿色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对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绿色投入既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还能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在绿色投入与双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政府补助对技术创新在绿色投入与双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内部创新与外部政策制订两方面给出提高企业双绩效的建议,助推重污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柿颖 陈维涛
文章由进口绿色产品视角切入,采用1996~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深入剖析绿色产品进口关税下降将如何以及通过哪些渠道对企业绿色转型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产品进口关税的下降能够提升企业的绿色经济绩效,同时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进而推动企业的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产品进口关税的下降对东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绿色转型进程的推动作用更强;机制检验阐明,绿色产品进口关税的下降将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增加研发投入,分别对企业的绿色经济绩效和绿色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现阶段绿色产品非关税壁垒的下降不仅不会对企业的绿色经济绩效产生显著影响,还会抑制企业绿色技术的研发创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龙子午 张晓菲
本文基于绿色技术创新视角,利用华证ESG评分刻画企业ESG表现,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上市公司ESG表现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ESG表现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这种促进效应呈现出异质性效果,对非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环境规制强度低的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第二,ESG表现通过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价值两个作用机制,进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第三,ESG表现有助于促进企业开展实质性创新,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的影响比较显著。上述结论的启示:一是引导企业增强ESG信息披露意识,将ESG理念有效运用于公司治理全流程,提高绿色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实效性;二是引导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处于环境规制强度高地区的企业,在积极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企业ESG实践,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三是建立健全强制性ESG信息披露体系,强化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同时致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支持国内企业开展ESG实践和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羽桃 冯建
本文从效率视角将企业的绿色投资与环境绩效联系起来,应用SBM-DEA方法和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污染物排放量的详细手工数据,对微观企业级的绿色投资效率进行了量化与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绿色投资效率总体偏低,且主要是由投入冗余问题造成的,说明管理层只是粗放地对环境维度进行投资,忽视了资源的有效分配和价值创造使用。进一步发现,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力度对企业绿色投资效率具有倒"U"型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与小规模企业中尤为显著。此外,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与企业绿色投资冗余之间存在"U"型关系,而这种关系也仅在非国有企业与小规模企业中显著。本文结论表明地方政府应通过差异化执行环境规制来优化企业绿色投资效率。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超 祝天琪
基于2014~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高阶梯队理论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海归高管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海归高管显著促进了企业的绿色创新;海归高管通过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和研发投入水平两条路径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活动;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探究调节机制后发现,在企业绿色创新活动方面,政府质量、市场竞争与海归高管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而内部控制水平与海归高管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在国有企业、非重污染行业、直辖市地区、高外部监督水平组中,海归高管对企业绿色创新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区分绿色创新类型后发现,海归高管对创新要求较高的公司绿色发明专利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玉珊 马儒慧
基于2011~2017年我国A股重污染型上市公司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企业绿色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可显著促进辖区内企业实施绿色并购;而当地区市场竞争程度越高时,越会抑制企业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实施背景下的绿色并购扩张行为;进一步地,企业绿色并购会显著提高企业价值,且这一影响对并购后当年的企业价值影响最为显著;基于异质性分析方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会约束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环境治理行为,促进其采取绿色并购,实施绿色发展;同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会更有利于东部地区企业实施绿色并购,而对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影响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质量审计能够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投资房地产能够提升企业资本效率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国有股权能够推动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引入国有资本能够化解民营企业僵尸化风险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CEO的职位风险能获得相应的薪酬补偿吗?——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东环境积极主义与企业绿色创新——来自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所有制影响企业从集聚中获得的收益吗?——来自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层面数据的证据
企业影子银行融资能够发挥债务治理效应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研发投入能够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能源消耗强度的微观经验证据
风险投资机构持股能够缓解企业后续融资约束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