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06)
2023(15537)
2022(13451)
2021(12935)
2020(10696)
2019(24815)
2018(24754)
2017(46266)
2016(26072)
2015(29416)
2014(29646)
2013(28061)
2012(25400)
2011(22897)
2010(22540)
2009(19810)
2008(18904)
2007(16303)
2006(13825)
2005(11655)
作者
(69685)
(57802)
(57381)
(54935)
(36778)
(27855)
(26371)
(22727)
(22156)
(20679)
(19834)
(19249)
(18203)
(18014)
(17897)
(17780)
(17628)
(17302)
(16588)
(16460)
(14266)
(14213)
(13821)
(13341)
(12887)
(12860)
(12798)
(12770)
(11614)
(11565)
学科
(88979)
经济(88877)
管理(68906)
(64421)
(54327)
企业(54327)
方法(46113)
数学(40550)
数学方法(39950)
中国(28303)
教育(25113)
(23799)
(23391)
(21915)
理论(19826)
业经(19654)
地方(16661)
技术(16261)
(15972)
财务(15901)
财务管理(15874)
农业(15636)
(15353)
贸易(15349)
企业财务(15129)
(14919)
(14647)
(14318)
环境(13766)
教学(13036)
机构
大学(353673)
学院(345467)
管理(134480)
(125465)
经济(122503)
理学(118460)
理学院(117054)
管理学(114579)
管理学院(113924)
研究(112589)
中国(75133)
(74827)
科学(71178)
(56607)
(56572)
师范(56168)
(54486)
(52321)
业大(52099)
中心(50894)
研究所(50414)
(49110)
北京(47180)
财经(46946)
师范大学(45978)
教育(45398)
(43068)
(41333)
农业(41073)
技术(40305)
基金
项目(246935)
科学(196176)
研究(184830)
基金(177272)
(153601)
国家(152214)
科学基金(131448)
社会(113885)
社会科(107701)
社会科学(107674)
(97734)
基金项目(94096)
教育(93489)
自然(86102)
(84390)
自然科(84160)
自然科学(84138)
自然科学基金(82587)
编号(77109)
资助(72527)
成果(63920)
(56282)
重点(56150)
课题(55347)
(52249)
(51739)
教育部(49171)
大学(48366)
创新(47890)
项目编号(47805)
期刊
(125067)
经济(125067)
研究(105526)
教育(74517)
中国(69208)
学报(55666)
科学(49861)
管理(46853)
(45958)
大学(44362)
(42637)
学学(39498)
技术(33908)
农业(32656)
(22464)
金融(22464)
财经(22248)
业经(21186)
经济研究(20064)
(19002)
图书(18931)
职业(17624)
(16601)
科技(16512)
(16095)
问题(16077)
理论(15211)
(14957)
技术经济(14942)
(14155)
共检索到487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马文静  胡艳  
教师教育者的身份建构不仅是成为教师教育者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要素之一。大学教师、研究者、教师的教师是教师教育者的三个亚身份;大学教师属于机构身份,是教师教育者优先建构的身份,研究者与教师的教师属于话语身份,即个体与教师教育以及教师教育中的对话关系中形成的。此外,教师教育者的自然身份和教师教育情境,特别是职称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导致他们难以平衡不同的亚身份,构成身份认同的危机。教师教育者需要共同体以建构"附属身份"从而获得专业发展的支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明仁  
研究教师教育者的身份认同,促进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的新动力。在"社会—个人"和"意象—实践"的二维视野中,教师教育者的身份可以概念化为社会赋予的身份、社会实践的身份、自身认定的身份与自身实践的身份。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者存在的身份困境表现为示范者角色的缺失,反思者角色的乏力和研究者角色的模糊。通过出台教师教育者标准,加强院校伙伴协作机制建设,教师教育者建立明确的自我意识,增强身份的实践感和效能感,是建构教师教育者身份的可行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明仁  
个案研究发现,学科教师教育者身份认同可以概念化为学科认同、教学认同和研究认同。其中,学科认同是基础,教学认同是关键,研究认同是巩固和提升,实践是教学认同和研究认同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教师教育者身份认同是在个人维度和环境维度的博弈和协商的建构主义路径下形成的。近年来师范大学中形成了文理学院模式、教育学院模式、不完全教师教育学院模式和完全教师教育学院模式等教师教育机构组织形式,教育学院模式有利于形成明确和坚定的学科教师教育者认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鸾   崔雯   王智攀  
学科教师教育者因其工作逻辑的复杂性,同时承载学术研究者、教学示范者、教育服务者等多重身份,在多重身份的碰撞下学科教师教育者面临多样化的困境与抉择。为探究学科教师教育者在多重身份困境下的行动逻辑,本研究假设学科教师教育者的多重身份为多重自我,借鉴自我博弈论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三位学科教师教育者访谈资料的编码,分析其在多重身份中的困境与行动抉择。研究发现:多重身份下的学科教师教育者面临学术时间琐碎、空间狭窄;“教”“学”错位失配、矛盾凸显;合作协同不够、疏不间亲等困境。当多重自我出现矛盾冲突时,学科教师教育者会基于自我意识中的效能动因、行为动因、公平动因、认同动因展开博弈,进行自我利益的相对理性分割,在多重自我的交互作用下不断寻找更优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遵红   夏海鹰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建构指向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关乎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建设。新时代下,教师教育者的内涵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身份角色也从某一领域的专业佼佼者具化为高等院校、中小学校、教师进修校等组织中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教育研究者、专业引领者、教师培训者。然而,作为兼具多重身份的教师教育者,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却出现内部成员结构单一、学习内容局限、学习场域有界等现实困境。立足当下,提出建构具有跨界属性的教师教育专业学习共同体,融入跨界学习理论,提炼出中间人、跨界学习文化、跨界合作项目、跨界管理制度等四种要素是其建构的应然逻辑。由此提出从有界到跨界是建构教师教育者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必然之路,包括重塑认识,建构跨界身份属性;创设环境,营造跨界学习文化;项目驱动,组建跨界合作团队;柔性管理,打造智能时代的“对话式”管理模式,促进教师教育者的跨界融合和专业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秀丽  
本文介绍英国语言教学专家Julian EdgE新近提出的教师教育者发展的新理论——反省模式。这一模式认为,教师发展沿着从模仿、应用、提炼、反思到行动等五个维度发展,分别体现出有方法性、有技术性、有理论性、有知识性和有实用性等不同特点。在这些发展过程中,反省自始至终存在。本文对反省模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评论。文章指出,教师教育者是刚刚引起国内学术界关注的话题,却是一个有前途的研究领域,这对国际汉语教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等学科的教师培养和教师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学农  
教师的成长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发展过程。对此人们也已形成共识。由此看来作为教师的教师——教师教育者,在逻辑上分析,应当接受过与教师职业相关而特殊的专业教育,并经历特殊的专业发展过程。教师教育者要能够帮助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者自身的专业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金兰  
本文旨在通过描述与评论美国高等学校职业技术教师教育者的外观基本情况和职业技术教师教育者在职业教师培养中喜欢运用的专业发展模式、教学途径、最常任教的课程及科目、自身所进行的专业发展活动等,期望使读者对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与高等学校职业技术教师教育者的一般特征及整体素质有所了解。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松  
文章从哲学的意义上 ,探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认为教师的社会形象应当是“执掌明灯者”。继之 ,从教育的真理性上阐述任何教育家都只是亲近真理过程中的普通人 ,必须具有谦和、批判精神。最后从学校教育扼杀学生个性的弊端论述中 ,呼唤优秀的大学 ;优秀的大学应具有创新的教育 ,以担当起选拔精英的责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戴伟芬  梁慧芳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师培养与培训质量。教师教育者群体很少能集理论与临床知识于一体,主要存在专业发展孤立、理论与实践脱节、身份认同不足等问题,致使教师教育低效。本研究致力于基于温格与恩格斯托姆的边界实践思想,突破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封闭路径,构建跨越大、中小学教师教育者边界的学习共同体。跨界机制、共同体内成员责任共享与促进以及积极的学习与情感环境支持、外部制度与资源保障是构建其跨界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关键要素。教师教育者跨界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途径,分别寓于职前教师培养和在职教师培训的共同体中。跨界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促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者横向专业知识融合、创新和情感理解与认同,进而引发他们认知重组和可能的教育实践变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时见  王春华  
随着教育的变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当前,美国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呈现出两种取向,一是提倡自主研究的内在动力,二是强调专业标准的外部引领。这两种取向对美国教师教育者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又都因其存在的局限性在实践中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借鉴美国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经验,我们应当有效整合自主研究取向和专业标准取向,从而形成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保障的合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鹂  刘钟芬  
教师教育者是专职教"教师"的教师,是通过教学指导教师学习者学习和理解如何"教学"的人,其教学能力在教师培养之指导"学"、传授"教"和示范"教"的特殊需求下具有自在特质和要求。基于教师教育者调查以及与教师学习者、初任教师群体的评价期许比对,在多主体视域中探析教师教育者教学能力的现实样态发现:群体存在自我能力认知理想化、角色特征能力不凸显、与基础教育改革衔接能力不足等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争录  张博  刘亚娟  
智能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使得教师教育进入“人—机—人”共生的AI时代,教师教育者角色正面临边缘化、模糊化、工具化的三重危机。场景理论为破解AI时代教师教育者的角色危机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在场景理论的指引下,学者普遍认为AI时代教师教育者的角色危机是由技术更替、教师教育场景发生变迁、信息获取变更等造成的。重塑教师教育者角色,需树立用户导向思维,做知识信息的精准推送者;要发展自身特有能力,做有人文素养、具有专业特有智能的教师教育者;要有机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做一位既掌握技术又具有正确价值引领的教师教育评价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成前  
教师教育者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工作的示范性、研究性、实践的双向性和其能力构成上的复杂性,这种能力包括制定发展目标的能力、课程领导能力、多维度评估与修正学习效果的能力和追求专业发展的能力等。教师教育者要通过把握现实需求,提升教育素养;强化身份认同,促进精神引领;强化实践研究,推动理论创新;用好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等途径强化相关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建  褚丹  葛涵  
高校教师教育者的教学能力关系到未来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于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高校教师教育者的教学能力评价比较主观或没有采用一种简单、科学的指标及其权重确立方法。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步骤及其在高校教师教育者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提供一个客观、公正、科学的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