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41)
2023(4647)
2022(3749)
2021(3720)
2020(2817)
2019(6637)
2018(6883)
2017(11801)
2016(6880)
2015(7884)
2014(8315)
2013(7681)
2012(7103)
2011(6551)
2010(6696)
2009(5919)
2008(6195)
2007(5615)
2006(4961)
2005(4687)
作者
(18184)
(15087)
(14783)
(14316)
(9701)
(7239)
(6942)
(5860)
(5838)
(5734)
(5141)
(5026)
(4974)
(4758)
(4747)
(4670)
(4617)
(4425)
(4357)
(4295)
(3879)
(3701)
(3636)
(3633)
(3569)
(3461)
(3367)
(3308)
(3149)
(3009)
学科
(21198)
经济(21156)
管理(19642)
(17409)
(16556)
企业(16556)
理论(9470)
方法(8449)
(7078)
教学(6891)
中国(6537)
业经(6486)
教育(6301)
(5931)
(5759)
数学(5446)
(5362)
数学方法(5308)
(4952)
财务(4942)
财务管理(4923)
(4835)
企业财务(4666)
学法(4324)
教学法(4324)
(4173)
银行(4169)
(3948)
(3812)
金融(3811)
机构
学院(93899)
大学(92448)
管理(31774)
(30297)
经济(29211)
研究(27323)
理学(26473)
理学院(26134)
管理学(25532)
管理学院(25351)
中国(21684)
(20074)
(17313)
(17112)
师范(16983)
(16439)
科学(16347)
(13871)
师范大学(13332)
(13319)
中心(13265)
技术(13252)
北京(13207)
教育(13126)
财经(13055)
职业(12774)
(11664)
研究所(11541)
(10587)
业大(10337)
基金
项目(53266)
研究(45197)
科学(41053)
基金(34590)
(28625)
国家(28218)
教育(25146)
社会(25072)
科学基金(24176)
社会科(23422)
社会科学(23418)
(22278)
编号(21606)
成果(19499)
(18475)
基金项目(17619)
课题(16359)
(14491)
自然(14352)
资助(14304)
自然科(13991)
自然科学(13988)
自然科学基金(13742)
项目编号(13073)
重点(12489)
(12382)
(12051)
规划(11978)
大学(11386)
(11206)
期刊
(41006)
经济(41006)
研究(31077)
教育(27437)
中国(25656)
(16015)
管理(13935)
学报(11727)
技术(10993)
科学(10641)
(9707)
大学(9539)
职业(8405)
(8391)
金融(8391)
学学(8281)
业经(7078)
图书(7026)
财经(6792)
农业(6253)
(5938)
经济研究(5774)
技术教育(5520)
职业技术(5520)
职业技术教育(5520)
书馆(5293)
图书馆(5293)
财会(5262)
(5220)
论坛(5220)
共检索到152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明帅  
随着人们日益认识到教师教育领域理论-实践关系的紧张性,如何尽快破解这种紧张关系也变得日益迫切。舍恩从直面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裂痕"这一现实问题开始,将注意的焦点放在了"湿软的低地"这一"专业实践的核心"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反映的实践者"这一概念,从而作为破解教师教育领域理论-实践紧张关系的良方。依据舍恩的理论,"反映的实践者"最终的表征是成为"实践脉络的研究者",而基于意外经验刺激的诱变事件和基于辅导教师辅导的学徒制是使其成为"实践脉络的研究者"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徽  
《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一书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即"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和"为什么说专业工作者是在行动中思考的",本文围绕这两个问题对该书展开介绍和评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炜霞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命题,然而遭遇了来自理论和实践的重重迷误。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进行再探寻和价值澄清,使其知识与方法的价值诉求得以显现,同时也为教师专业发展在困惑中进行理性抉择提供了依据与动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继新  
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开展与高校教师密不可分,高等院校教师的整体发展将会影响到高校未来的发展。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坚决杜绝绩效评定对教师的执教工作带来阻力。这就需要学校科学化地对教师进行绩效评定。基于此,在高校教师分型及教师分级的情况下,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进行评定,从而为高校教师的绩效评定工作的发展带来新活力。先对高等院校的教师进行划分,随后进行绩效评定,是绩效评定工作发展的新方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斯建东  金菲  
背景我国国际化趋势的增强和市场化竞争的加剧,对企业保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国有企业,既有保护国家秘密,也有保护商业秘密的责任。商业秘密保密的关键因素是"人",实施电网企业商业秘密涉密人员精益管理既是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更是保障电网安全和企业利益的需要。现状公司作为大型国有能源供应企业,商业秘密管理体系较为完善,相关文件规定齐全,管理集中,商业秘密密级规定清晰,涉密人员分类管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一群年轻人经过了多次筛选后迎来了最后的考验——一场定时10分钟的考试。谁通过了,便可进入这家著名的大公司工作。试卷共30道题,面宽而量大,10分钟时间委实太仓促了。许多人一拿到试卷便半秒也不肯耽搁慌忙抢做,全然不顾监考官"请大家先将试卷浏览一遍再答题"的忠告。试卷在10分钟后悉数收齐,总经理亲自批阅,从中挑出6份试卷。这6份卷面有一共同特点,即1互28题全都未做,
关键词: 全然不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良宏  
培养"文化理解型反思性实践者"是多元文化时代下双语教师教育的重要课题。双语教师的文化理解型反思性实践者角色,是其作为教书育人专业人员的本体性身份和其所在的多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处境的客观需求。培育双语教师的多元文化理解和鉴赏力、培养双语教师理性的跨文化对话意识与能力、注重双语教师文化认知转换训练是将双语教师培养成文化理解型反思性实践者的可能路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武秀霞  
从理想层面看,公平视野下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必须以正义为尺度。这有助于实现均衡化义务教育的要求,即平衡个体偏向与社会依赖、精神与物质、差异与均等之间的关系。然而学校发展所依赖的条件、教育相关人员的利益趋向以及精神的内隐性和教育的长效性等,往往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实践障碍。这种情况下,优质均衡则可能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实践之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崇德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无论高校教师还是基础教育教师,师德要求的共性是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等。但是,高校教师和基础教育教师在师德要求上又有差异,如教授对象大都是年过18岁的成年人,而且工作内容更多涉及学术领域的问题,因此对高校教师而言,既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又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惟此才能成为合格的大学教师,承担起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衷平  韩驰  
随着社会对于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旨在促进民办应用型院校的快速发展。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民办应用型院校在师资队伍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教师的频繁流失已成为制约民办应用型院校不断发展的重要阻碍。如何有效应对教师流失问题是各民办应用型院校亟待思考的问题。目前,民办应用型院校教师流失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层面、学校层面以及教师层面。对此,基于人员流动理论视角来看,还需从这三个层面出发,解决民办应用型院校的教师流失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费坚  
学分互换是从欧美传来的一种新型学分管理制度,其核心理念是学习自由,价值目标是促进资源共享、学生流动和终身学习,行为主体是高校。目前,国内高校已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分互换合作,以同城教学共同体、大学联盟以及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为主要平台,但除少数成功的案例之外,学分互换合作整体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与人才培养理念、高校主体功能以及政府角色行为密切相关。而要改进学分互换实践,需要系统认识学分互换的价值,系统推进学分互换的实施,系统保障学分互换的条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殷玉新  王德晓  
美国"年度教师"评选是美国历史上最悠久、声望最高的优秀教师评选活动。本文以美国65名"年度教师"为研究对象,从其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理念、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等方面,透视其成为优秀教师的秘密,挖掘优秀教师的基本特质。在教师个人内在品质、对学生应负的责任、对知识应负的责任和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四个方面有所启示,以期有助于完善教师教育和培训,促进我国教师的专业成长。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丹丹  
朱娜·巴恩斯的代表作《夜林》通过描绘20世纪30年代巴黎都市的外来者、同性恋者以及异装癖者等边缘人群的欲望与挣扎,再现了为当时西方社会主流文化所忽视的"他者"群体的生存状态。文章主要从犹太人菲利克斯对文化身份的探寻以及由奥康纳医生及罗彬所代表的"第三性"对性别身份的探寻两方面探析《夜林》中边缘人群的生存境遇,探索为现代社会主流文化所鄙夷的"他者"的伤痛和命运,以及他们身份探寻背后隐藏着的现代人的身份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