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35)
2023(13095)
2022(11438)
2021(10892)
2020(9268)
2019(21362)
2018(21183)
2017(40550)
2016(22454)
2015(25363)
2014(25069)
2013(24723)
2012(22788)
2011(20479)
2010(20407)
2009(18450)
2008(18094)
2007(15680)
2006(13770)
2005(12089)
作者
(66247)
(55202)
(55048)
(52403)
(35298)
(26456)
(24888)
(21612)
(21006)
(19633)
(19034)
(18617)
(17781)
(17359)
(17136)
(17075)
(16534)
(16396)
(15942)
(15737)
(13932)
(13755)
(13330)
(12747)
(12444)
(12423)
(12222)
(12096)
(11182)
(10942)
学科
(83617)
经济(83493)
管理(60798)
(55653)
(46395)
企业(46395)
方法(39440)
数学(33977)
数学方法(33488)
(23178)
(21940)
中国(21851)
(21278)
业经(18164)
地方(17132)
(16180)
理论(14621)
农业(14534)
(14481)
贸易(14472)
(14084)
(13996)
环境(13571)
(12930)
财务(12863)
财务管理(12835)
技术(12609)
(12515)
银行(12463)
(12384)
机构
大学(319307)
学院(313582)
管理(120688)
(116024)
经济(113301)
研究(109372)
理学(105035)
理学院(103686)
管理学(101427)
管理学院(100864)
中国(79555)
科学(73207)
(68975)
(56664)
(55037)
(54462)
研究所(52177)
业大(50603)
中心(48804)
(45528)
(44189)
财经(43722)
师范(43713)
北京(43518)
农业(43382)
(40463)
(39746)
(36811)
师范大学(35934)
经济学(34246)
基金
项目(222843)
科学(174440)
基金(162323)
研究(157363)
(144441)
国家(143335)
科学基金(121347)
社会(96526)
社会科(91257)
社会科学(91234)
基金项目(87053)
(85884)
自然(82484)
自然科(80514)
自然科学(80495)
自然科学基金(79023)
(74568)
教育(71738)
资助(66457)
编号(63028)
成果(51805)
重点(50676)
(48477)
(46603)
(45587)
课题(43892)
科研(43735)
创新(42649)
计划(42600)
大学(40681)
期刊
(125407)
经济(125407)
研究(90547)
中国(58702)
学报(57702)
科学(52198)
(49292)
管理(42679)
大学(42409)
学学(39850)
(39804)
教育(34781)
农业(34136)
技术(24778)
(23681)
金融(23681)
财经(20531)
业经(19692)
经济研究(19156)
图书(17631)
(17478)
(17299)
问题(16620)
科技(16120)
(16084)
资源(15707)
理论(15137)
业大(14964)
林业(14064)
实践(14063)
共检索到451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穆悦  
戈壁是干旱环境中的一种独特地貌景观。戈壁表面砾石形貌参数研究对于研究戈壁形成演化过程和风沙活动影响,以及开展戈壁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戈壁区开展的大范围、高精度的砾石形貌特征参数研究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地面测量精度高,但受人工测量效率的限制难以获得大量的样本;遥感估算覆盖面积大但是由于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较低,难以直接测量砾石形貌特征。随着近地面遥感技术的发展,在戈壁表面获取较大覆盖范围、超高地面分辨率的数字图像越来越便利。因此,利用计算机图像模式识别领域先进的图像分析技术发展针对高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炬  张雪松  邓振  张晗  张茂茂  刘园  
[目的]为更精细、更科学地了解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多尺度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空间自相关、核密度分析等方法,以广水市为例,从多尺度角度对2016年广水市农村居民点分布空间分布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引入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1)对广水市农村居民点进行核密度分析时,搜索半径为1 800m最合理,广水市农村居民点核密度最大值为14. 26个/km~2;(2)对广水市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从县级、乡镇级、村级3个尺度分别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Moran’s I县级=0. 642 4、Moran’s I乡镇级=0. 694 3、Moran’s I村级=0. 808 2,全部表现为空间正相关,村级的空间集聚特征最显著、乡镇其次、县级相对最小;(3)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高值区分布在城郊乡、骆店乡、马坪镇、长岭镇4乡镇,与该研究的核密度分析结果一致。(4)通过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分析,农村居民点的影响因素:地形位指数>到城镇距离>到道路距离>到水系距离。[结论]文章从多尺度角度对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比研究,以期为今后同方向的研究提供借鉴,为农村居民点整治、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研究、村镇规划、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乡村振兴等提供理论方法的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熊浩  王强  鄢慧丽  余军  
[目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的确立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新的旅游吸引形式,基于各种示范点的乡村旅游,成为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的研究,以期为各省市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利用ArcGIS10.2,使用最邻近距离法、不均衡指数、核密度分析、全局莫兰指数等方法,多尺度视角下对220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示范点空间分布不均衡,呈聚集分布状态;(2)示范点空间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异,示范点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周围,以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分布密度最高,珠三角、闽东南等地次之;(3)无论省域尺度还是县域尺度,示范点的空间分布均具有正自相关性,表明示范点分布在空间上存在依赖性;(4)示范点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旅游资源禀赋、区域交通、客源市场、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结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空间分布不均衡,各省市应突出差异竞争,加强区域合作,突出核心区域辐射周边的效应,实现休闲乡村旅游资源空间格局上的优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储霞玲  
本文在对广东省专业镇的产业分布及时间演化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地理学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Open GeoDA分析工具,从区域、市域、县域3个层面对2000—2018年广东省专业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关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产业分布看,以第二产业专业镇居多,占全省专业镇总数的60.23%。从时间分布看,广东省专业镇分别以2005、2008年为节点,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2005年认定数量最多。从空间分布看,珠三角地区的专业镇数量最多,占全省专业镇总数的40.5%,其次是粤北地区占30.1%,粤东、粤西地区共占全省数量的29.4%。广东省专业镇呈现出整体离散、局部集聚的特征,珠三角地区形成工业制造业专业镇集聚,粤北、粤西地区形成农业专业镇集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怡萍   陈晓键  
文章以专利申请数据表征创新活动,将其分为知识型、生产型创新活动两类,通过核密度分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标准差椭圆、DBSCAN聚类等方法从总体和分类别两大层面分析和探究西安市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出其创新活动空间分布具有规律性分异、差异化集聚、选择性依赖三大特征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选取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异特征,最终得出创新主体驱动创新活动、环境配置吸引创新活动、知识借用激励创新活动的结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向洪波  郭志华  赵占轻  王建力  
总结不同空间尺度森林叶面积指数(LAI)的估算方法,并讨论这些估算方法的优缺点与发展趋势:通过地面实测来估算小尺度的森林LAI,包括破坏性采样法、落叶收集法、异速生长方程法、光学仪器法和倾斜点嵌块法;通过遥感反演估算区域乃至全球尺度的森林LAI,包括统计模型法、基于冠层物理特征与反射特性的冠层反射模型法、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及查表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茂钢  王克强  吴柏钧  
为对基于全国层面的土地发展权价值进行估算,并研究其土地发展权价值分布规律,运用理论模型分析法和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法估算全国31个省份的土地发展权价值。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同一种用途的土地发展权价值来说,绝对土地发展权价值大于相对土地发展权价值;(2)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跨区域流转时的土地发展权价值大于区域内部流转时的土地发展权价值;(3)各类型的土地在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跨区域流转时,土地发展权价值的空间演化规律与经济发展程度基本一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云飞  
基于残缺的样本观测数据,文章讨论了双参数指数分布总体尺度参数的区间估计问题。给出了适用于残缺观测数据的构造置信区间的一种新方法,讨论了枢轴量的精确分布和大样本近似分布,得到了尺度参数的近似置信区间。这个结果还适用于样本中可能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形,具有稳健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培华  范国良  
研究了威布尔分布尺度参数的区间估计方法,给出了威布尔分布尺度参数的最短区间估计方法;通过实例介绍了最短区间估计方法的应用,最后指出最短区间估计方法较传统区间估计方法的优越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兵  
文章首先给出Lomax分布次序统计量的密度函数,得到次序统计量的相关特征数;其次在缺失数据样本下给出参数λ的无偏估计、近似极大似然估计及置信区间。通过实例计算了参数λ的几种估计,并验证其优良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美萍  于健  
文章把广义误差分布中尺度参数的最短置信区间的求解问题转化为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并通过数值计算与常用置信区间进行长度比较说明研究广义误差分布中尺度参数的最短置信区间的必要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瑞玲  吴杰  秦洁琼  于忠华  许海英  巩在武  
绿色发展是城市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对小尺度空间区域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从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四个方面建立小尺度空间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南京市11个市辖区为例,对城市小尺度空间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合理测度及特征分析,找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引导发展正效应。结果显示:2016年南京市溧水、高淳和江宁3个市辖区的绿色发展综合指数排名前三位,而栖霞、雨花台和六合3个市辖区的绿色发展综合指数排名后三位,这与南京市的产业结构布局以及各辖区的自然禀赋有关;各分项指数评估结果中,主城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得分较高,而郊区在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方面得分较高,总体评价结果与南京市实际情况较为符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静  杨小唤  石瑞香  
人口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尺度依赖性,从不同尺度上对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可以更确切、真实地揭示人口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灾害评价、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区,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统计相关分析方法,比较市级、县级、1 km三个尺度上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其与环境—经济因子的统计相关性,试图探讨不同尺度下人口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影响(指示)因素,从不同尺度揭示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从不同尺度对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从宏观到微观不同详细程度的信息。从市级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山东省整体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从县级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山东省各市内部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从1 km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山东省各县内部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②不同尺度上,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不同。市级和县级尺度上,人口分布受环境—经济因子的影响表现出与一些因子显著相关,而受空间集聚的作用较小;1 km尺度上,人口分布与环境—经济因子的相关性较小,而主要受空间集聚的作用,在县内部,人口往往集中分布于某一区域,呈现出典型的集聚分布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良超  温利民  
文章针对双参数指数分布,讨论了其尺度参数的参数估计问题:建立了尺度参数的贝叶斯模型,定义了尺度参数的信度估计、二次贝叶斯估计与贝叶斯估计,并证明了这些估计的大样本性质。两种近似贝叶斯估计都具有解析解的形式,在均方误差准则下,二次贝叶斯估计优于经典的信度估计,更优于极大似然估计。最后,通过MCMC方法比较了这些估计的均方误差,并验证了估计的收敛速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樊相宁  孙晶  杨新军  
以西安城区2000,2005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图为基础,结合移动窗口法和迭代自组织聚类法,实现城市发展对其周边地区影响的多尺度分析与聚类并绘制成图,按照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将其分为:城市核心区、半城市化区、城市边缘区和乡村地区。结果表明,在局地尺度(0.81 km)上,2010年城市核心区、半城市化区、城市边缘区和乡村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比例分别为96%,59%,38%和8%。城市核心区集中在碑林区、莲湖区和雁塔区,是西安城市化水平和质量最高的地区,半城市化区多呈斑块状镶嵌在城市核心区周围,城市边缘区连片环绕城市核心区分布,乡村地区分布在区域最外围。在区域尺度(16.11 km)上,各类地区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