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65)
- 2023(6327)
- 2022(5259)
- 2021(4633)
- 2020(3813)
- 2019(8386)
- 2018(7882)
- 2017(14353)
- 2016(8116)
- 2015(8687)
- 2014(8127)
- 2013(7858)
- 2012(7128)
- 2011(6299)
- 2010(6137)
- 2009(5504)
- 2008(5371)
- 2007(4651)
- 2006(3894)
- 2005(3184)
- 学科
- 济(29353)
- 经济(29321)
- 管理(23548)
- 业(23222)
- 企(18170)
- 企业(18170)
- 方法(14834)
- 数学(13562)
- 数学方法(13461)
- 农(9185)
- 学(8244)
- 财(8068)
- 业经(7203)
- 贸(7159)
- 贸易(7159)
- 中国(7001)
- 易(6998)
- 农业(6395)
- 技术(5839)
- 环境(5445)
- 务(5096)
- 财务(5095)
- 财务管理(5090)
- 划(4910)
- 企业财务(4879)
- 制(4745)
- 人事(4719)
- 人事管理(4719)
- 产业(4621)
- 地方(4593)
- 机构
- 大学(117340)
- 学院(116806)
- 济(45603)
- 经济(44910)
- 管理(43010)
- 研究(41250)
- 理学(39011)
- 理学院(38515)
- 管理学(37734)
- 管理学院(37555)
- 农(34202)
- 科学(30733)
- 中国(28609)
- 农业(27857)
- 业大(27147)
- 京(23722)
- 所(22805)
- 研究所(21658)
- 农业大学(19205)
- 中心(18168)
- 财(18084)
- 江(16060)
- 财经(15498)
- 室(14985)
- 院(14534)
- 业(14394)
- 经(14328)
- 实验(14181)
- 经济学(14056)
- 省(14009)
- 基金
- 项目(90633)
- 科学(70524)
- 基金(67609)
- 家(63836)
- 国家(63340)
- 研究(55115)
- 科学基金(52840)
- 自然(37987)
- 自然科(37191)
- 自然科学(37177)
- 基金项目(36595)
- 自然科学基金(36579)
- 社会(36334)
- 省(35969)
- 社会科(34604)
- 社会科学(34594)
- 划(31304)
- 资助(26320)
- 教育(25008)
- 重点(20912)
- 计划(20801)
- 创(19613)
- 编号(19056)
- 发(19000)
- 科技(18916)
- 部(18907)
- 科研(18549)
- 创新(18450)
- 业(18411)
- 农(16299)
共检索到152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浩 敖日格乐 王纯洁 斯木吉德 阿日查 张剑 刘波
为研究慢性冷应激对蒙古母牛血清酶活力、血清蛋白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轴激素分泌的影响,选取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体况相近,体质健康的全年放牧蒙古牛母牛各8头,并于试验期最后一天清晨进行颈静脉采血并制备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等血清酶活性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GH)等HPA、HPT轴激素以及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等血清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冷应激对蒙古母牛产生了一定的应激:与非应激期相比,冷应激状态下蒙古母牛血液中的T3、T4、ACTH及GH等血清激素分泌显著升高(P<0.05);冷应激状态下蒙古母牛血液中AKP含量显著下降(P0.05);冷应激引起蒙古母牛血清中BUN含量显著增加(P0.05)。综上,冬季较低环境温度对蒙古母牛造成了应激,HPA及HPT轴被激活,增加机体产热以抵抗低温环境。与非应激状态相比,蒙古母牛TP、ALB、CK以及LDH等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变化,说明蒙古牛经过多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较适应蒙古高原高寒环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久兵 马莉 陈娅婷 骆巧 周金伟 时小东 姚学萍 余树民 沈留红 曹随忠
[目的]探讨甘胆口服液按推荐剂量用药对牛呼吸道疾病(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BRD)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急性期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浓度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为其在牛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40头自然发病的BRD犊牛,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受试药物组(甘胆口服液0.2 mL/kg)、对照药物组(麻杏石甘散0.75 g/kg),并增加健康犊牛12头作为空白对照组,按推荐剂量1次/d,连用7 d,分别于试验第0,3,5,7天记录犊牛的一般临床症状,并依据BRD评分表进行打分;在试验第0,7天随机抽取各试验组犊牛12头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APP(结合珠蛋白(HP)、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浓度和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结果]药物组试验犊牛第0天证候积分均≥5分,符合试验要求。用药第3,5,7天临床症状积分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在第5天时积分均0.05),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甘胆口服液治愈率与麻杏石甘散相近,用药5 d后,两药物组治愈率均达到60%以上。BRD组犊牛第0天血清HP、SAA、MD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经过药物治疗后,BRD组犊牛第7天血清HP、SAA、MDA水平显著下降,GSH水平和SOD活性显著上升(P<0.05)。[结论]甘胆口服液能明显改善BRD犊牛临床症状,有效缓解患BRD犊牛氧化应激状态,降低血清急性期蛋白水平。联合应用急性期蛋白和氧化应激指标可以对BRD犊牛进行早期诊断及疗效监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永波 王亚 萨仁娜 张宏福
【目的】随着养殖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舍内环境对畜禽生长的影响日益突出。在密闭舍饲条件下,不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其中氨气的危害最大,降低畜禽生产性能,威胁动物健康。为此开展慢性氨气应激对肉鸡血清代谢物影响的研究,从小分子物质和代谢途径方面探究氨气导致机体代谢发生的变化,为舍内氨气的合理调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96只21日龄健康AA肉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氨气浓度为0 mg·kg~(-1),试验组氨气浓度为45 mg·kg~(-1)。试验在人工模拟呼吸舱内进行,呼吸舱采用全自动化控制温湿度等养殖条件,采用网上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24h光照,试验期为21d。在肉鸡42日龄时,从每个重复中随机抽取2只,翅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将血清样品预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 tandem mass spectrometer technology, GC-MS)检测代谢产物,利用质谱数据库对其进行鉴定。通过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t-检验等,寻找差异代谢物,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1)利用GC-MS方法,结合质谱数据库对检测到的代谢物进行快速鉴定,在肉鸡血清中共检测到204种代谢物。将代谢组数据导入SIMCA-P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合t-检验筛选出23种差异代谢物,其中上调19个,下调4个。(2)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能量代谢(乳酸、α-酮戊二酸)、氨基酸代谢(L-别苏氨酸、L-高丝氨酸、烟酰甘氨酸)、脂肪酸代谢(硬脂酸、亚麻酸、亚油酸、胆固醇)以及核苷酸代谢(次黄嘌呤、尿嘧啶、胸腺嘧啶)等。(3)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氨气应激主要影响了肉鸡血清的脂肪代谢通路,如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以及α-亚麻酸代谢。【结论】GC-MS较为全面地检测到血清的代谢物,能够准确地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同时慢性氨气应激显著影响肉鸡的血清代谢物含量,主要影响脂肪代谢通路,为阐明氨气应激影响营养代谢的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邝良德 李丛艳 郭志强 任永军 郑洁 梅秀丽 杨锐 谢晓红 雷岷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齐兴肉兔母兔繁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的齐心肉兔初产母兔200只,随机分为适温组(21±1)℃和热应激组(32±1)℃2个处理,每个处理100只兔。【结果】(1)热应激组母兔情期受胎率、胎产仔数、初生窝重以及断奶成活率比适温组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2)热应激组兔血清谷草转氨酶(GOT)活力在G21~L0时显著高于适温组(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GPT)活力在G0和G7时间点显著高于适温组(P<0.05),而在其他时间点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3)热应激组兔血清皮质醇含量在G11~L0时显著高于适温组(P<0.05),在其他时间点热应激组高于适温组,差异不显著。热应激组兔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含量在时间点G11和G18显著低于适温组(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热应激组兔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除在时间点G18显著下降外(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热应激组兔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在各个时间点均低于适温组,但差异不显著。(4)整个试验期间,热应激组兔血清雌二醇(E2)含量均低于适温组,差异不显著。热应激组血清孕酮(P4)含量在G11、L0和L28时间点显著低于适温组(P<0.05),其余时间点均差异不显著。热应激组兔血清催乳素(PRL)含量在L11和L18时间点显著低于适温组(P<0.05),其余时间点差异不显著。【结论】总之,在热应激条件下齐兴肉兔母兔表现出较好的繁殖特性,这可能与其血清生化指标和生殖激素的变化相关,该研究结果为选育耐热性好的新品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热应激 母兔 繁殖性能 生化指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蔺玉华 耿龙武
将鲤(6月龄)饲养在Cr6+浓度系列:0、0.12、0.67、1.22、3.661、0.97和32.91mg.L-1的水体中40d,T0.12~T3.66组的绝对增重率和绝对增长率较对照鱼有增重的趋势;铬对鲤血清渗透压和血清离子的影响:自染毒T0.67组引起血清渗透压升高,血清Na+和Ca2+浓度较对照鱼也有明显提高;血清K+浓度有升高的趋势,仅T10.97组有显著差异;个别染毒组Mg2+浓度降低;铬对多数染毒鱼的Cl-浓度影响不明显。铬对血清激素水平影响:T3.66组的T3含量、T10.93组的T4含量以及T0.67组以上的高剂量染毒组的皮质醇含量均较对照鱼明显升高。多数铬处理组鲤肌肉的粗蛋...
关键词:
6价铬 鲤 血清离子 激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汤继顺 吴金节 王希春 唐萍 徐雪松 刘智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锌源和不同锌水平的高锌日粮对断奶应激仔猪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100头26±2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成5组,每组20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2000mg.kg-1氧化锌、基础日粮+3000mg.kg-1氧化锌和基础日粮+250mg.kg-1蛋氨酸锌、基础日粮+500mg.kg-1蛋氨酸锌。试验期14d。断奶后于前腔静脉采血,测定部分血清激素水平。结果高锌日粮能显著提高断奶应激仔猪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降低料重比和断奶后腹泻率;断奶应激仔猪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I)和三碘甲腺原氨...
关键词:
高锌日粮 仔猪 断奶应激 激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庆华 王根林
将40头健康娟荷奶牛和荷斯坦奶牛分为2组,分别于冬季12月份(牛舍日平均气温10.35℃,温湿度指数为47.24)和次年夏季7月份(牛舍日平均气温31.07℃,温湿度指数为82.61)测定热应激对奶牛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无机离子浓度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血沉外,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荷斯坦奶牛、娟荷奶牛夏季都明显升高,与冬季间差异均极显著(P0.05);血清K+浓度,娟荷奶牛冬季与夏季间差异显著(P0.05);热应激极显著降低血清Na+、Ca2+浓度(P<...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中赞 王晓娜 李静 陈美月 许建文 栾新红
为探讨抗应激添加剂对肉牛因运输应激导致机体应激蛋白表达波动的影响,揭示抗应激添加剂的作用以及肉牛运输应激发生的分子机理奠定理论基础,本试验选择27头体重和体况相近的健康出栏育肥辽育白牛,随机分成3组(n=9),其中对照组饲喂常规基础饲粮,2个添加剂组饲粮中分别添加抗应激1号和2号,饲喂10d后,在20℃、相对湿度51%的环境条件下,以50~60km·h-1的速度在公路上运输5h,分别采集运输前及运输后的肉牛血液及运输后的肉牛肌肉组织,制备血清,提取组织RNA及蛋白,采用ELISA、qRT-PCR、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分别检测血清中HSP70含量和肌肉组织中应激蛋白HSP27、HSP70及HSP90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运输后各组肉牛血清HSP70含量显著高于运输前(p<0.05);添加剂组同对照组相比,运输前后血清HSP70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抗应激1号组肌肉组织HSP27、HSP70和HSP90的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抗应激2号组肌肉组织中HSP90mRNA的表达量较抗应激1号组显著升高(p<0.05)。两个抗应激添加剂组肌肉组织HSP70和HSP90的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运输使肉牛血清和肌肉组织中应激蛋白含量增加,而抗应激添加剂可影响运输后肉牛血清及肌肉组织中应激蛋白的水平,尤以抗应激1号作用更明显。
关键词:
应激蛋白 抗应激 运输 添加剂 肉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颖 孙慧武 徐伟 孙大江 曲秋芝 刘晓勇 张永旺
采用不同大豆卵磷脂添加量[0、1%、2%、4%(w/w饲料)]的4种人工配合饲料(分别简称SL0、SL1、SL2和SL4)投喂5+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后备亲鱼14个月,通过比较各饲料组实验鱼的血清卵黄蛋白原(Vg)、卵径和性类固醇激素水平,探讨大豆卵磷脂对施氏鲟性腺发育的影响机理,并为今后深入研究鲟亲鱼磷脂营养代谢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饲料中大豆卵磷脂含量对施氏鲟的卵径发育无显著影响,对血清中Vg、睾酮(T)和雌二醇(E2)的浓度影响显著。投喂量为2%组的血清E2质量浓度(147.91pg·mL-1)显著高于0%(113.72pg·mL-1)和1%(129.6...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淹才 陈伟华 赵茹茜 陈杰
比较泰和鸡和AA (ArborAcres)肉鸡血清生长激素 (GH)含量和生长激素结合蛋白 (GHBP)的结合活性 ,发现两品种鸡出雏时血清GH水平均较低 ,5日龄时GH均有显著上升 (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兴涛 雷耀庚 李碧波 陈玉林 杨雨鑫
【目的】研究日粮蛋白水平和采精频率对陕北白绒山羊种公羊血清生化指标和生殖激素的影响,进一步研究种公羊蛋白需要并确定适宜的采精频率,进而为陕北白绒山羊种公羊饲养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选取12只健康无病陕北白绒山羊种公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3只,分别饲喂4种蛋白水平(5.10%,7.11%,8.07%,9.35%,质量分数)日粮,并在配种正试期分别采用5d2次和5d4次的采精频率。饲养试验结束时,进行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生殖激素含量,分析日粮蛋白水平和采精频率对种公羊血清生化指标及生殖激素的影响。【结果】随着日粮蛋白水平增加,血清尿素氮(BUN)浓度显著升高(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晁洪雨 井文倩 夏春峰 李福昌
为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日粮对妊娠母兔繁殖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和激素的影响,探讨适宜的NDF需要量,将100只体质量相近、胎次和配种日期基本一致的经产新西兰母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分别饲喂含24%、27%、30%、33%和36%5种NDF水平的日粮。结果表明:日粮NDF水平对妊娠母兔窝产仔数和初生个体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窝产活仔数、初生窝质量和窝活仔质量影响显著(P<0.05),均以30%NDF组最高。30%NDF组血清蛋白质和葡萄糖含量及24%NDF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36%NDF组(P0.0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占今舜 胡利珍 钟小军 霍俊宏 谷德平
为研究苜蓿黄酮对奶牛产奶性能、血清激素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4头装有瘘管的头胎荷斯坦奶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每组奶牛饲喂混合日粮中分别添加0g(Ⅰ组)、20g(Ⅱ组)、60g(Ⅲ组)和100g(Ⅳ组)的苜蓿黄酮。试验分4期,每期24d。结果表明:1)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随苜蓿黄酮含量的升高呈二次曲线变化,其中试验Ⅲ组显著高于试验Ⅰ和Ⅳ组(P<0.05);2)催乳素浓度随苜蓿黄酮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试验Ⅲ组最高。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浓度随苜蓿黄酮含量的升高呈线性升高,其中试验Ⅳ组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因此,适量添加苜蓿黄酮能够提高奶牛的采食量,调节机体激素分泌和免疫性能,添加60g的效果较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辉 刁其玉 张乃锋 屠焰 王吉峰
【目的】研究蛋白水平对犊牛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及血清生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9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分为A、B、C3组,分别饲喂等能值粗蛋白含量为18%、22%及26%的3种代乳品。分别在犊牛12~20日龄、22~30日龄、32~40日龄、42~50日龄和52~60日龄期间进行五期消化代谢试验。【结果】3组犊牛11~61日龄内各生长指标变化曲线相似,22%组犊牛增重速度比18%、26%组分别高9.75%、24.19%。随日龄增长犊牛对DM的消化率逐渐下降,对EE的消化率略有上升,对日粮氮的消化率有上升趋势;3组犊牛对日粮氮的平均消化率分别为69.39%、75.36%及74.55%。日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