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5)
- 2023(8308)
- 2022(7066)
- 2021(6873)
- 2020(5650)
- 2019(13080)
- 2018(13552)
- 2017(24627)
- 2016(13753)
- 2015(15519)
- 2014(15258)
- 2013(13608)
- 2012(11627)
- 2011(10460)
- 2010(11024)
- 2009(10290)
- 2008(9638)
- 2007(8388)
- 2006(7367)
- 2005(6609)
- 学科
- 济(43995)
- 经济(43945)
- 管理(36540)
- 业(27982)
- 企(24964)
- 企业(24964)
- 方法(20774)
- 数学(18654)
- 数学方法(17999)
- 教学(13549)
- 中国(12838)
- 理论(12285)
- 农(11706)
- 环境(11308)
- 制(10914)
- 财(10633)
- 业经(10209)
- 教育(9934)
- 划(8520)
- 体(8441)
- 学(8421)
- 学法(8292)
- 教学法(8292)
- 和(7530)
- 地方(7526)
- 贸(7511)
- 贸易(7505)
- 易(7299)
- 银(7072)
- 银行(7070)
- 机构
- 学院(173396)
- 大学(171743)
- 管理(62686)
- 济(61583)
- 经济(59997)
- 理学(53826)
- 理学院(53268)
- 研究(53237)
- 管理学(51653)
- 管理学院(51372)
- 中国(39162)
- 京(35999)
- 科学(32793)
- 财(30496)
- 范(27961)
- 师范(27703)
- 江(26954)
- 所(25853)
- 中心(24557)
- 研究所(23380)
- 财经(23079)
- 业大(23053)
- 北京(22898)
- 技术(22686)
- 农(22661)
- 州(22056)
- 师范大学(21616)
- 经(20816)
- 教育(20093)
- 职业(19891)
- 基金
- 项目(113606)
- 研究(89255)
- 科学(88531)
- 基金(77214)
- 家(65776)
- 国家(65193)
- 科学基金(56722)
- 社会(52606)
- 社会科(49762)
- 社会科学(49750)
- 省(47785)
- 教育(46638)
- 基金项目(39765)
- 编号(39676)
- 划(39241)
- 自然(35894)
- 自然科(35059)
- 自然科学(35053)
- 自然科学基金(34351)
- 成果(33311)
- 资助(32405)
- 课题(29366)
- 重点(26246)
- 年(25425)
- 部(24325)
- 项目编号(24215)
- 创(24209)
- 发(24083)
- 大学(23295)
- 规划(22608)
共检索到263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莉
当前高等教育不断深化发展,大学生全面发展正在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日渐显著。慕课的出现给高校通识课程带来了新的教学视角,对高校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很大影响。可从慕课概念入手,对慕课在高校通识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及慕课环境下如何改善高校通识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
慕课 高校 通识课程 教学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静 边娇
通识教育思想源远流长,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中西方文化中的通识教育思想都比较古老。由西方学者倡导的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影响广泛,备受关注,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认同。在通识教育中增加了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大大拓展了学生视野,培养大学生成为人文与科学素养较高的人。由李佳撰写的《近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一书,对我国高校大学生通识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有一定的帮助。在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大背景之下,作者在已有通识教育课程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考察了近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冬梅 姚艳
在成人教育中融入通识教育,提升成人基本素养和通用能力,抵御职业风险,增强就业竞争力,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的要求,也是成人高等院校突破发展瓶颈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当前,成人通识教育理论和实践滞后于成人教育发展。台州电大从2010年秋季开始进行开放教育通识课教学模式改革实践,通过"整合资源、多元教学"建构成人通识课教学新模式,实践探索新教学模式的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支持与放大效应发挥,并进行深刻反思,努力促进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大伟 张汝波 任长宁
利用分类培养思路来实现高等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是目前高校转型急需解决的问题,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又是分类培养模式实现的重点。本文深入分析目前高等学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分类培养目标下高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对现行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都做出相应调整。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分类培养 课程教学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乔玉香 张光亚 安立龙
"慕课"教学改革的浪潮正在改变着传统高等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给地方高校带来机遇和挑战。地方高校应审时度势,立足自身优势,从"慕课"资源的引进和自主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激励保障机制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指导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
“慕课” 地方高校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焦琳娟 郭会时
以新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探讨"微课+课堂实验""微课+虚拟实验+课堂实验""微课+虚拟实验+毕业实习"和"微课+虚拟实验+开放实验"4种教学模式的构建,根据不同类型的实验,将微课与虚拟实验、课内实验、毕业实习有机结合起来,综合4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建构自身知识体系,培养其创新能力。
关键词:
新建构主义 微课 实验教学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黄飞 蔡一霞 田纪辉 蔡昆争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形式较单一,但教学效率高;慕课教学新颖形象,但教学效果欠佳。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将优质丰富的慕课资源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优势有机结合,实现对传统教学的重构和创新。从生态工程课程性质和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实践,从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方法创新以及存在问题和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探索出符合生态工程课程实际情况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同时也为其他类似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慕课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生态工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铮铮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专业教师缺乏、基础设施不健全、对教学模式改革缺乏重视、现代信息传播工具与思政课堂结合度较低、改革体系不健全五方面。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引进专业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健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设施,加强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视,加强现代化信息传播工具使用,健全"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体系,以期促进"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佳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信息技术、互联网等逐渐渗透到高校教育不同领域中,线上开放教育理念备受国际高等教育界人们的重视。在相关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学正式进入到慕课时代,这对于传统高校教育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全面分析慕课为高校教育教学带来的挑战,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是当下需重点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慕课 高校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援
"慕课"以其巨大的影响力渗透到高校课程领域,并以其深刻的品牌价值引发了课程传授模式的变革。开展"慕课"教学,教师需要树立全新的生本教学理念,合理定位师生角色,注重及时监控与反馈。在《互动媒体营销》课程中应用"慕课"形式,其关键是做好碎片化课程资源的统整,在实施中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采取碎片式命题方式,以提升教学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左弈 侯熙格
本研究运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探讨了微信对高校课程学习环境、课程实施主体和课程评价模式的影响,提出要建设以课程内容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微信平台,营造开放的交互学习环境,提供多样化观察学习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信息化课程教学模式,形成多元多维多样化评价方式。这将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培养其良好的自我判断认知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左弈 侯熙格
本研究运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探讨了微信对高校课程学习环境、课程实施主体和课程评价模式的影响,提出要建设以课程内容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微信平台,营造开放的交互学习环境,提供多样化观察学习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信息化课程教学模式,形成多元多维多样化评价方式。这将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培养其良好的自我判断认知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彦威
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困境由来已久。随着慕课时代的到来,慕课教学模式所具有的海量优质教学资源、开放的教学时空、更具主动性的教育对象等方面的优势,为改善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带来了契机。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应积极引入慕课模式,充分利用慕课特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
慕课 高职思政课 实效性 工学结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秉林 方芳
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方式和课程联盟,为缓解破解高等教育热点难点注入了新思维。"慕课"教学模式不能完全取代大学教育,"慕课"课程联盟更不可能取代大学组织。加强规划和协调,将变革教育观念、创新体制机制与探索混合教学模式有机结合。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矛盾凸显,并引发了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学生就业、自主办学等一系列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国高等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淑娟
高校阶段是形成价值观念的重要阶段,也是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与法律意识的重要时机,法律的学习对于学生进入社会工作以及日常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需充分结合不同专业对法律知识的不同需求,分别设定法律课程,完善教学内容,并通过多媒体和案例分析的运用,增加课堂互动与讨论,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沟通能力的提升,保障教学改革顺利开展。
关键词:
高校法律课程 课堂教学 法律基础 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