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24)
- 2023(8381)
- 2022(7359)
- 2021(7000)
- 2020(6238)
- 2019(14670)
- 2018(14859)
- 2017(29353)
- 2016(16612)
- 2015(19347)
- 2014(19830)
- 2013(19746)
- 2012(18967)
- 2011(17221)
- 2010(17840)
- 2009(16637)
- 2008(17065)
- 2007(15884)
- 2006(14040)
- 2005(12478)
- 学科
- 济(66428)
- 经济(66355)
- 管理(40720)
- 业(39286)
- 方法(30642)
- 企(29553)
- 企业(29553)
- 数学(27082)
- 数学方法(26819)
- 农(20639)
- 中国(20549)
- 财(16720)
- 学(15293)
- 制(14378)
- 贸(13878)
- 贸易(13872)
- 地方(13562)
- 易(13495)
- 业经(13289)
- 农业(13177)
- 银(12546)
- 银行(12508)
- 行(12001)
- 理论(11556)
- 融(11438)
- 金融(11435)
- 和(10892)
- 环境(9738)
- 教育(9486)
- 体(9353)
- 机构
- 大学(246099)
- 学院(245479)
- 济(97587)
- 经济(95261)
- 管理(86578)
- 研究(85338)
- 理学(72945)
- 理学院(72003)
- 管理学(70629)
- 管理学院(70146)
- 中国(65479)
- 京(53623)
- 科学(53164)
- 财(48177)
- 农(45349)
- 所(45222)
- 研究所(40839)
- 江(39145)
- 中心(39133)
- 财经(37453)
- 业大(36945)
- 农业(35977)
- 范(35121)
- 师范(34756)
- 北京(34431)
- 经(33718)
- 州(31333)
- 经济学(30458)
- 院(30062)
- 技术(27947)
- 基金
- 项目(150751)
- 科学(115027)
- 研究(112889)
- 基金(104358)
- 家(90896)
- 国家(90095)
- 科学基金(74115)
- 社会(66978)
- 社会科(63005)
- 社会科学(62983)
- 省(60190)
- 基金项目(55413)
- 教育(54455)
- 划(51080)
- 编号(49000)
- 自然(46810)
- 自然科(45580)
- 自然科学(45557)
- 自然科学基金(44727)
- 资助(43608)
- 成果(42380)
- 课题(34999)
- 重点(34965)
- 部(34174)
- 发(33442)
- 创(30605)
- 性(29204)
- 科研(28957)
- 教育部(28728)
- 项目编号(28694)
共检索到376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宇
自2013年以来,edX、Coursera等慕课平台相继开始了微专业课程建设。经过近五年的实践,微专业课程在数量上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稳定的设计和组织模式。微专业课程具有如下特点:向学习者提供微专业认证;聚焦于某一主题,以短期项目为主;在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上强调以职业和能力为导向;加强与高校合作,推进学分认证。微专业课程的相关实践对我国慕课建设同样具有较大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开放教育运动从开放课件到开放课程进而到开放专业的趋势。无论是慕课平台还是高等院校,都应该充分吸收国外慕课微专业的成功经验,并通过此方式帮助学习者系统化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促进学习者的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英
中国高校正在不断地参与如Coursera这样的慕课平台,慕课面临着与传统教育环境所不同的开放环境,使得课程的版权归属和第三方版权材料的使用等问题成为创作慕课课程的高校必须要关注的焦点。文章利用网络调查法对我国内地开设慕课课程的高校版权政策进行调查,发现几乎未涉及慕课甚至未专门制定慕课版权政策。因此,利用抽样方法调研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及中国香港地区大学的慕课版权政策并进行定性解析,从明确慕课课程的版权归属及变化、规定慕课使用课程材料的版权方案、界定慕课课程内容的复用性、高校图书馆提供慕课版权咨询协助服务等方面,为我国内地高校图书馆制定慕课版权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菡
慕课自2011年兴起以来,引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图书馆也在积极应对慕课环境下的机遇与挑战。文章在对慕课进行理论回顾的基础上,阐述了主要中文慕课平台的发展概况,归纳了目前图书馆参与慕课活动的主要实践,并提出在未来发展中推进开放教育资源、辅助和引导慕课实施、开展慕课相关资源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慕课 图书馆 社会教育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缪静敏 王宇 汪琼
近年来,欧洲高校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建设呈现出增长态势,为理解MOOC现象及其影响提供了更多视角。结合欧洲MOOC的发展背景分析欧洲远程大学教学协会近五年内的调查报告可以发现,欧洲MOOC发展呈现出如下趋势:参与高校数量稳步增长;课程发展目标与动机多样;MOOC功能和价值获得认可;与国际化平台合作趋势上升;区域性合作交流成为共识;学习成果认证需求迫切。欧洲MOOC的上述发展趋势为我国MOOC建设提供了启示。国内高校与相关机构可以考虑完善良好的合作与对话机制,推进平台与课程的国际化建设,开发质量保障与学分认证策略,利用MOOC促进教学法创新并强化MOOC的社会服务功能,最终通过本地化策略的开发让MOOC更好地满足学习者与社会的需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玉娟
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开放课程,它对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本文主要从慕课对专业教学资源库和课程建设两方面分析了高职财税专业采取慕课教学方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慕课 高等职业教育 财税专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汤颖
慕课优势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其实施的有效条件,即优良的慕课建设团队、自觉主动的学习者以及有效的学习评估等。慕课在中国化过程中有效性的实现可能面临一些现实困境,促进慕课本土化的有序有效实施须将如下方面具体化规划与建设:一是重新审视技术与教育的关系,确立慕课的教学服务功能;二是开发与创生具有国本教育特色和文化需求的慕课资源;三是鼓励教师教学改革,将慕课特色融合日常教学,兼用兼改;四是基于慕课的大数据跟踪,建立慕课成效的监管与反馈机制;五是健全本土校际合作,建设多方合作的优秀慕课团队。
关键词:
慕课 本土条件 教学服务 有效教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芳 王玮
慕课是近几年出现并呈井喷式发展的网络在线课程模式。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研究慕课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产生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指出慕课教育资源丰富、教学与评价方式灵活,有助于学习者学好英语,能够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解决英语教学的不均衡问题。不过,慕课的退学率高,质量难以保证,学习评估也有待深入。文章建议整合慕课资源使之与学习者需求相匹配,加强慕课教学管理,并更有效地对慕课学习进行评估。
关键词:
慕课 大学英语教学 SWOT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林伟
最近,在一次访谈中,汤敏、郑也夫以及陈向东三位专家均提到慕课在应对大学扩招带来不利影响中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笔者在微信上转发了相关访谈内容,但"朋友圈"中几位研究职业教育的"大咖"均不大看好慕课的发展。他们甚至提出,如果2012年是"慕课元年",那么2014年就是"反慕课元年"。未来究竟会怎样?慕课,究竟是刚刚拉开序幕的"幕课",还是如昙花一现的"日暮之课"?这里笔者结合职业教育谈点看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业成
慕课属于高校教学运用的重要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其在病原微生物学习和免疫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解决知识讲授枯燥的问题,弥补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将知识以系统化方式呈现,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优化。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学 免疫学 教育信息化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李秀丽
慕课进入中国后,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理论与实践蓬勃发展。文章概述我国慕课发展历程,选取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果壳网四大慕课平台为研究对象,对各平台我国教师开设课程及资源利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慕课今后应向精益求精与推广学分课程方向发展。并对高校图书馆在慕课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谢贵兰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而言,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及微视频的关系主要呈现在以下五大方面:1.技术依托: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和微视频的技术依托都是云物移大智时代的网络信息技术。2.核心要素:慕课、翻转课堂和微课的核心要素都是微视频。3.内在关联:微课不等于微视频;系列微课近似于慕课;内核式慕课近似于翻转课堂。4.独特优势: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和微视频的独特优势是灵活性、自主性、可重复性、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传播广泛、交互性强。5.发展前景: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和微视频共同的发展前景在课外、在线上,在网络视频课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斯蒂芬·哈格德 王保华 何欣蕾
通过综合分析一百多种现有的关于慕课和开放远程学习的近期文献,得出关于慕课的五个基本结论。第一,关于慕课的观点冲突分化了教育机构;第二,很多教育工作者不赞同慕课的价值;第三,慕课的破坏性及其对高等教育模式存在潜在威胁;第四,关于慕课学习体验的报导是积极的;第五,慕课正在成熟——集中于其商业和资格认证问题。慕课并不会立刻威胁到传统大学的生存,但是慕课通过引入一套新的设计,正在改变着教育景观。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崔红
借助SWOT量化分析方法,分析了"农业经济学"课程进行慕课建设的内部资源态势和外部环境状况,并深入分析了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细化因素,总体而言,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大于威胁,发展前景良好。并针对主要的细化因素提出了"农业经济学"慕课建设继续发扬优势、力争克服不足、切实抓住机会和竭力规避威胁等根本措施。
关键词:
农业经济学 慕课建设 SWOT量化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志新 刘静
慕课(MOOC)作为一种新课程模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重视。当前我国普教领域慕课建设已初具规模,但职教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职教慕课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有些职教课程不适合以当前的慕课形式开设;实践中课程质量良莠不齐;缺少科学、严谨的考评手段;建设后缺乏推广与服务。改进策略有:分类开展、重点突破、统筹规划慕课建设;科学、规范、创造性的进行慕课建设;增强建设的动力,并完善相应体系和机制。
关键词:
慕课 职业教育 课程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