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9)
- 2023(12563)
- 2022(10065)
- 2021(9569)
- 2020(7801)
- 2019(17638)
- 2018(17806)
- 2017(31076)
- 2016(18074)
- 2015(20348)
- 2014(20743)
- 2013(19126)
- 2012(17690)
- 2011(15436)
- 2010(16436)
- 2009(15054)
- 2008(15528)
- 2007(14863)
- 2006(13094)
- 2005(12084)
- 学科
- 业(77334)
- 企(72179)
- 企业(72179)
- 管理(66397)
- 济(61329)
- 经济(61234)
- 业经(26204)
- 方法(24216)
- 财(23453)
- 教育(23305)
- 农(22857)
- 中国(22731)
- 技术(21462)
- 理论(20705)
- 务(18265)
- 财务(18243)
- 财务管理(18213)
- 企业财务(17151)
- 农业(16671)
- 数学(15729)
- 数学方法(15382)
- 制(14933)
- 策(13928)
- 和(13841)
- 技术管理(13471)
- 教学(13374)
- 划(12875)
- 体(11638)
- 学(11542)
- 经营(11192)
- 机构
- 学院(245914)
- 大学(245047)
- 管理(91793)
- 济(88517)
- 经济(86195)
- 理学(76904)
- 研究(76556)
- 理学院(76073)
- 管理学(74646)
- 管理学院(74153)
- 中国(57550)
- 京(54025)
- 财(45114)
- 科学(44604)
- 江(43156)
- 范(41200)
- 师范(40912)
- 所(37596)
- 教育(35976)
- 农(35662)
- 中心(35519)
- 北京(35079)
- 州(34460)
- 财经(34153)
- 研究所(33112)
- 技术(32239)
- 师范大学(32206)
- 业大(31267)
- 经(30648)
- 职业(28418)
- 基金
- 项目(146671)
- 研究(121502)
- 科学(117126)
- 基金(99234)
- 家(82622)
- 国家(81564)
- 社会(72628)
- 科学基金(71851)
- 社会科(68403)
- 社会科学(68387)
- 教育(64183)
- 省(62600)
- 编号(53777)
- 划(51264)
- 基金项目(51249)
- 成果(47158)
- 自然(43100)
- 自然科(42167)
- 自然科学(42158)
- 自然科学基金(41476)
- 课题(40527)
- 资助(39042)
- 创(36717)
- 年(34532)
- 项目编号(33833)
- 重点(33584)
- 业(33198)
- 创新(32982)
- 发(32927)
- 部(32783)
- 期刊
- 济(110848)
- 经济(110848)
- 研究(84486)
- 教育(68458)
- 中国(66608)
- 管理(41745)
- 财(41133)
- 农(34407)
- 技术(30968)
- 学报(30253)
- 科学(29052)
- 大学(25759)
- 农业(23754)
- 学学(21393)
- 融(20814)
- 金融(20814)
- 业经(20585)
- 职业(18373)
- 财经(17311)
- 图书(16803)
- 经济研究(15630)
- 业(15382)
- 经(15186)
- 技术经济(14321)
- 坛(14041)
- 论坛(14041)
- 财会(14028)
- 问题(12992)
- 科技(12424)
- 书馆(12410)
共检索到403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飞 王忠勇 吴国新 张延彬
以慕课(MOOC)为标志的在线教学模式推广与应用,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带来了新的建设思路和发展契机。郑州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工程设计实践"作为创新创业实践类慕课课程,不仅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引发了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的优化,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还为其他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慕课建设与实践提供了借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实践教育 慕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荣杰
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是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地方高校要积极主动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树立"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战略,着重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彦军
创新创业教育在黄淮学院已不单单是一种教育类型或形式,已成为一种办学精神和发展模式。学校以创新创业型组织建设为引领,以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为土壤,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火种,共同培育创新创业硕果,形成了"组织-文化-教育"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多层次、多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教育启发-实践创新-孵化创业-深化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模式 体系 机制 黄淮学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银镇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中的创业教育,并提出了更加确切的目标,促使高校创业教育得到有效发展。但是在我国目前的高校创业教育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功利化倾向、教学方法滞后、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文章主要针对"多维体系"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展开分析。
关键词:
多维体系 高等教育 创业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钱红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38次提到"创新",13次提到"创业",尤其两次专门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李克强总理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此后,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广大高校纷纷进行创业教育改革。江阴职业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江虹 张小靓 谢娜
为了探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的实践,分析如何将思政育人元素有机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文章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实践措施,包括挖掘《创新创业教育》育人元素、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研究表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胜贤
文章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分析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如创新创业课程没有纳入学校就业指导体系;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创业实践;"双创"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进而从课程体系化、教学有效性、课外操作性三方面提出了健全就业指导体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 探索与实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傅赟
“互联网+教育”的教育新形态,促使高校育人理念和工作模式发生转变。在“双创”教育领域,高校同样需应用各类新型教育模式,增强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依托互联网的新型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双创”能力培育具有积极作用。据此,文章结合《创新创业管理——慕课与翻转课堂》,就翻转课堂模式在“双创”教育中的应用展开探讨。由徐德力、钱军、刘勤华和李纪月联合编著《创新创业管理——慕课与翻转课堂》一书,立足于“互联网+”时代背景对“双创”教育管理工作展开探究,并以慕课和翻转课堂为对象,具体探究其教学应用模式与规律。具体内容方面,作者先就“双创”教育的内涵、地位及管理需求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双创”教育的现实意义;随后基于“双创”教育各环节特征论述了翻转课堂的应用价值,并在介绍翻转课堂具体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给出了具体的课堂设计方法和教学管理方法。整体上看,该书以理论介绍、实践教学和创业管理三个环节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论述了翻转课堂实践操作流程,为互联网时代下“双创”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廖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向资本的转化,促使大学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良好的高校教育,使得大学生成为知识和潜有资本的集合体。然而,"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变革,使得我国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地位不断受到威胁,直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素养,是应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费兰凤
在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应用型高校的重要任务。长春师范大学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本着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双创带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理念,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实施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创新工程,重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建立学分认定激励机制,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与实践成效显著。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陆先亮 郁涛 汤建华
地方高校有效整合教务、共青团组织、相关学院等内部资源,协同配置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开放式资源,创建教育、实践、服务、研究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实验实训平台。以常州大学创新创业实验平台为例,具体介绍了平台的建设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初步成效,提出构建"政府主导、高校主管"的管理模式和社会协同推进的运行模式,为培养潜在创新创业人才探索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
创新创业平台 协同共建 人才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乔玉香 安立龙 林年冬
正确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提出地方涉海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通过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探索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利用社会资源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平台、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等路径,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三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功兴
阐述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提出基于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创建、基于KSAOs模型的学生发展模式建构、基于SWOT分析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基于素质拓展训练的心理资本开发和基于"三位一体"多维度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策略,有效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立事业、成就事业和服务社会。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永斌 柏喆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着手,对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将创新创业教育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展现出来。并通过引入"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模式的理论体系,辅之以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双创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全面运用生态网模式解决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大学 创新创业教育 生态网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烨丹
通过创新创业实现就业,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多元就业、丰富就业结构、体现就业特色的重要路径。在创业创新的制度设计、路径实施和实现模式不断成熟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适应需求,转变观念,分析和消化大学生创业创新的阻力与短板,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成体系的工作机制,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