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1)
- 2023(13513)
- 2022(11861)
- 2021(11049)
- 2020(9277)
- 2019(21220)
- 2018(20916)
- 2017(40057)
- 2016(22252)
- 2015(24829)
- 2014(24566)
- 2013(24130)
- 2012(22021)
- 2011(19808)
- 2010(19352)
- 2009(17309)
- 2008(16538)
- 2007(14113)
- 2006(12088)
- 2005(10081)
- 学科
- 济(81203)
- 经济(81115)
- 管理(59633)
- 业(56658)
- 企(46250)
- 企业(46250)
- 方法(39242)
- 数学(34345)
- 数学方法(33916)
- 农(23084)
- 中国(20245)
- 学(19695)
- 财(19577)
- 业经(18639)
- 地方(17686)
- 农业(15783)
- 贸(15585)
- 贸易(15579)
- 易(15094)
- 理论(14539)
- 环境(13740)
- 技术(13644)
- 和(13035)
- 制(12866)
- 务(12607)
- 财务(12547)
- 财务管理(12526)
- 企业财务(11775)
- 教育(11675)
- 划(11443)
- 机构
- 大学(307313)
- 学院(306128)
- 管理(120481)
- 济(112742)
- 经济(110195)
- 理学(106197)
- 理学院(104928)
- 管理学(102941)
- 管理学院(102409)
- 研究(101559)
- 中国(71330)
- 科学(68692)
- 京(65471)
- 农(57935)
- 业大(53150)
- 所(51815)
- 财(48269)
- 研究所(48230)
- 农业(46127)
- 中心(45949)
- 江(43068)
- 范(42528)
- 师范(42009)
- 北京(40532)
- 财经(40094)
- 院(36812)
- 经(36563)
- 州(35401)
- 技术(34550)
- 师范大学(34216)
- 基金
- 项目(223059)
- 科学(173021)
- 基金(159540)
- 研究(157668)
- 家(141996)
- 国家(140798)
- 科学基金(119480)
- 社会(96640)
- 社会科(91431)
- 社会科学(91405)
- 省(88686)
- 基金项目(86584)
- 自然(80985)
- 自然科(79066)
- 自然科学(79042)
- 自然科学基金(77609)
- 划(75392)
- 教育(73210)
- 编号(64586)
- 资助(64534)
- 成果(50707)
- 重点(50179)
- 部(47739)
- 发(47219)
- 创(46517)
- 课题(44481)
- 创新(43318)
- 科研(43258)
- 计划(42576)
- 大学(40850)
- 期刊
- 济(115508)
- 经济(115508)
- 研究(83870)
- 学报(57547)
- 中国(54149)
- 农(51354)
- 科学(49600)
- 大学(42000)
- 管理(40304)
- 学学(39581)
- 教育(38061)
- 农业(35801)
- 财(34943)
- 技术(25816)
- 业经(20365)
- 融(20072)
- 金融(20072)
- 经济研究(18478)
- 业(18375)
- 财经(18126)
- 图书(17209)
- 科技(16749)
- 业大(15916)
- 版(15812)
- 问题(15566)
- 经(15388)
- 资源(14650)
- 理论(14128)
- 技术经济(13703)
- 实践(13188)
共检索到422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彩祥 谢锡金 吴凤平
课程改革理念存在不同的呈现方式,课程理念得以实现,经历了理想课程、正式课程、感知课程、运作课程和体验课程的传递和阐释。在大陆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由于实行教材审定制,小学语文感知课程的表现形式就更为复杂。通过对政策文件、教材编写资料、教材培训者的工作记录等文本资料的分析,发现小学语文感知课程表现形式有三种:感知课程一,通过编写实验教材体现的小学语文课程;感知课程二,实验教材的培训过程中传达的小学语文课程;感知课程三,教师个人认识和理解的小学语文课程。不同的课程感知者的身份、已有的课程经验、对课程改革的态度以及所处的外部环境等等的差异,直接影响感知课程形式所包含的内容。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郭蕾
<正>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评价的具体要求,小学语文课程评价要素可确定为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各要素具有如下特点。1.评价内容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内容的整体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整体;二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三是各学段的衔接与进阶形成的整体。评价内容的综合性是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语文实践能力的综合运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秦朝晖 傅书华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应为大学生个体精神的成长与语文能力的培养,具体为:由"问题意识"构建大学语文的主体内容,通过"人文母题"的形式组织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用"深度语文"及通过体验、理解、表达实现对学生语文潜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大学语文 课程定位 问题意识 人文母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元华
长期以来,由于语文课程本体研究的薄弱与纷乱,我们对语文课程的把握飘忽不定,语文课程长期陷入"变革——纠错——变革"的动荡之中。明确语文课程的本体与核心成为语文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当务之急。从事实和直觉层面判断,语文课程的本体就是读书写文章。从原理上探讨,语用体验是语文课程的本体,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明确了语文课程语用体验本体、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核心,不同时期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得失就一目了然。现阶段的语文课程改革的不足在于,不注重对语用体验本体和语用体验效果最佳化核心的整体把握,没有牢牢把握住话语意义的探讨必须来自话语最终回归话语。
关键词:
语文课程 本体 核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彩祥
通过揭示语文课程改革中三个主要的课程感知群体——教科书编写者、培训者和教师对语文课程理念的理解特征,描述课程理念在传播过程中经历的改变的异同,采用量化和质化方法,搜集结构性访谈和调查问卷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编写者对课程理念持批判性认同,培训者和教师则体现为表面上的赞同。"三维目标融合"理念,培训者和教师对三个维度的看法各有偏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念,编写者、培训者和教师都认为"自主"是基础。认为"综合性学习"概念较笼统。课程理念的表述方式、感知者的个人因素(身份、年龄等)、地区差异、考试或评价方式等都对课程感知产生影响。为搞好语文课程改革,应厘清课程理念所使用的概念之间的界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如峰
本国语文——法语的教学在法国中小学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本文简述了21世纪初法国中小学本国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动向:强调本国语文的重要性;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强调个别化教学;重视面向全体学生的评估活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温静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髓和人文精神,是文化传承与民族复兴重要的精神保障。"大学语文"课程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人格精神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对提高和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及传统民族文化素养大有裨益。为此,改进《大学语文》课程应从改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注重实践拓展、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和加大资金投入、充实教师队伍着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明之 陈沫
“大语文”理念是一种超越传统语文教学范畴的教育理念,注重主体性与成长性、综合性与开放性、人文性与审美性、实践性与体验性、传承性与创新性。对照“大语文”理念,高职语文课程改革面临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更高要求,存在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方法死板、实践环节缺乏、评价不够完善等问题。“大语文”理念视域下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路径为:贴近当下生活,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内容综合性;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优化实践平台,提升应用能力;强化教师培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韩艳梅
本文研究比较了当下海峡两岸语文课程改革实施中的两份课程文件。认为 ,海峡两岸语文课程在课程构架、课程目标、课程路向方面体现出我国语文课程发展的新特点 ,在课程理念、能力指标、教材编选上各具特色。强调指出 ,教师参与课程、再建构课程是真正落实课程文件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语文 课程标准(纲要) 比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飞艺
儿童在学习汉字书写和运用中出现错字和别字是普遍现象,如何降低错别字率一直是小学语文课程关注的重要问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低年级较大的汉字认读量有助于儿童较早成为高识字能力的学习者;认读与书写各行其道,可使大量书写在儿童具有明确汉字规则意识后进行;识字教学内容注重汉字本体特征,可以从汉字图式建构伊始就防患于未然;大量阅读与写作可给予儿童更多在用字中识字的机会,促进书写内容的语境化,有利于字形和音义联结的建立。这一个案经验启示我们:识字教学内容应符合汉字本体特征和儿童认知特点、认读量与书写量之间应保持合理的距离、识字宜在用字中进行,错别字问题的解决应立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慧姝
职业核心素养是职业院校学生面向未来工作世界与职业生活的重要准备,也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焦点。高职语文转向职业核心素养培育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基于学习者的学生观、职业核心素养本位的知识观和学生发展的课程观,构建指向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高职语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的基本框架。围绕职业主题设置课程实施方案,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结构,以信息技术拓展课程资源,不断加强理论研究,从而实现以高职语文课程改革促进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
高职语文课程 职业核心素养 课程改革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玉秋 邱福明
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总是伴随着一定代价的付出。公平问题、知识弱化、理性精神和传统做法的丢弃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突出问题。课程理论的杂糅化综合逻辑、课程内容的含糊以及课程实践者个人的主观失误都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树立语文课程代价意识、把代价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和加强语文课程实践的反馈与调整等措施也是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琚静斋
民族预科语文课程如何定位,既是民族预科语文课程建设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民族预科语文教学实践的实际成效。预科教育是介于中学教育与大学本科教育之间的民族高等院校的特殊层次,因此,对民族预科语文课程的定位应该着眼于中学语文与大学本科中文专业课程之间寻找恰当的接点,在此基础上,突出民族预科语文课程本色、大学本位和民族特色。
关键词:
民族预科 语文课程 定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淑玉
生源质量下降,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对传统教学方式缺少兴趣,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以一个班为实验班,对学生实施历时一学期的影视导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验,通过在模块化教学中引入影视资源,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明显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增强,阅读层次也有所提升。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语文 课程资源 影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穆厚琴
面对大学语文的存废之争,文章指出,大学语文应该摆脱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的束缚,以崭新的教育理念致力于确立科学的课程目标,选取立足于语文文学性、人文性和当代大学生视角的优秀教材,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从而形成大学语文特色教学,增强课程魅力,为大学生实现思想和文化的超越奠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