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1)
- 2023(14535)
- 2022(12706)
- 2021(11833)
- 2020(10019)
- 2019(22590)
- 2018(22334)
- 2017(43208)
- 2016(23562)
- 2015(25883)
- 2014(25656)
- 2013(25668)
- 2012(23273)
- 2011(21039)
- 2010(20660)
- 2009(18808)
- 2008(18285)
- 2007(15929)
- 2006(13802)
- 2005(11682)
- 学科
- 济(89259)
- 经济(89063)
- 管理(67493)
- 业(65011)
- 企(54370)
- 企业(54370)
- 方法(44572)
- 数学(37553)
- 数学方法(37176)
- 农(24798)
- 财(24378)
- 中国(23225)
- 学(22570)
- 业经(20921)
- 贸(16872)
- 贸易(16868)
- 农业(16599)
- 地方(16579)
- 易(16356)
- 理论(16279)
- 制(16202)
- 和(15804)
- 技术(15448)
- 务(15198)
- 财务(15135)
- 财务管理(15115)
- 企业财务(14438)
- 环境(13932)
- 银(13359)
- 银行(13291)
- 机构
- 大学(335494)
- 学院(332006)
- 管理(132551)
- 济(127896)
- 经济(125171)
- 理学(116377)
- 理学院(115045)
- 管理学(112967)
- 管理学院(112377)
- 研究(111346)
- 中国(79596)
- 科学(73176)
- 京(70463)
- 农(61543)
- 财(57566)
- 所(56705)
- 业大(55852)
- 研究所(52489)
- 中心(50029)
- 农业(48915)
- 财经(47311)
- 江(46180)
- 北京(43759)
- 范(43484)
- 经(43154)
- 师范(42947)
- 院(39914)
- 经济学(38084)
- 州(37727)
- 财经大学(35444)
- 基金
- 项目(238476)
- 科学(186495)
- 基金(174229)
- 研究(166694)
- 家(154995)
- 国家(153701)
- 科学基金(130845)
- 社会(106438)
- 社会科(100175)
- 社会科学(100144)
- 基金项目(93529)
- 省(92776)
- 自然(87916)
- 自然科(85897)
- 自然科学(85870)
- 自然科学基金(84345)
- 划(79006)
- 教育(75852)
- 资助(70962)
- 编号(66434)
- 重点(53177)
- 成果(52742)
- 部(51909)
- 创(49699)
- 发(49406)
- 科研(46511)
- 创新(46331)
- 计划(45313)
- 课题(44919)
- 教育部(43941)
- 期刊
- 济(132956)
- 经济(132956)
- 研究(92056)
- 学报(62710)
- 中国(58136)
- 农(54752)
- 科学(54562)
- 大学(46070)
- 管理(45488)
- 学学(43762)
- 财(42345)
- 农业(37648)
- 教育(33243)
- 融(24922)
- 金融(24922)
- 技术(24907)
- 财经(22667)
- 业经(22295)
- 经济研究(21968)
- 经(19299)
- 业(19208)
- 科技(17775)
- 版(17427)
- 图书(17321)
- 问题(17185)
- 业大(16896)
- 理论(15718)
- 技术经济(15119)
- 商业(15078)
- 实践(14505)
共检索到462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晓兵 鲁艺 于泽威
随着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业内竞争的不断加剧,各大知识付费企业纷纷采取“阶层焦虑”的营销宣传方式去吸引消费者,以期达到促进知识产品销售的目的。那么这种通过触发感知社会流动性来提高消费者知识付费意愿的营销宣传手段是否真的行之有效?本研究综合运用二手数据分析和行为实验的方法探究感知社会流动性对消费者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机理与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感知社会流动性会提升消费者的长期目标承诺,并进而对消费者的知识付费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对于高自尊水平的消费者而言,感知社会流动性对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俊伟
本文在社会责任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定性分析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信念和感知与期望的企业社会责任差距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正面影响只有在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信念较强和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与等于或超过其期望时发生。当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信念一般并且其感知低于期望或者信念较低或者信念较弱并且其期望超过感知时,企业社会责任负面地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涛 檀齐 Takirova Bayan 邓胜利
[目的/意义]知识付费产品数量众多,品质良莠不齐,使得用户付费意愿降低,这可能导致知识付费模式的失败。本文旨在研究社会交互对用户知识付费意愿的作用机理,考察信任和认同(包括认知维、情感维和评价维)对用户付费意愿的作用。[方法/过程]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377份,采用SPSS和LISREL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信息交互和情感交互显著影响信任,信息交互和信任影响认同,信任和认同决定付费意愿。因此,知识付费平台应重视引导用户之间进行社会交互,培养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和认同,以促进用户付费意愿。
关键词:
知识付费 社会交互 信任 认同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涛 檀齐 Takirova Bayan 邓胜利
[目的/意义]知识付费产品数量众多,品质良莠不齐,使得用户付费意愿降低,这可能导致知识付费模式的失败。本文旨在研究社会交互对用户知识付费意愿的作用机理,考察信任和认同(包括认知维、情感维和评价维)对用户付费意愿的作用。[方法/过程]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377份,采用SPSS和LISREL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信息交互和情感交互显著影响信任,信息交互和信任影响认同,信任和认同决定付费意愿。因此,知识付费平台应重视引导用户之间进行社会交互,培养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和认同,以促进用户付费意愿。
关键词:
知识付费 社会交互 信任 认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倩 陈国宏
本文从社会化商务的特性出发,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构建了社会化商务环境下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探讨了消费者在社会化商务环境下如何进行利益、风险的权衡以及其对购买意愿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发现:口碑推荐、交互性和个性化对感知利益的提高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除了个性化外,其他变量对感知风险未有显著的影响;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是社会化商务环境中消费者购买决策形成的决定因素。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赵保国 姚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大爆发,在消费升级和分享经济的大背景下,各类知识付费APP的出现,为用户提供了知识交换、自由讨论和提升知识储备的崭新渠道。文章在期望确认理论、感知成本理论和持续使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内容付费APP的特点,构建了用户持续使用内容付费APP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期望确认程度、感知有用性、主观参照、满意度正向影响用户对知识付费APP的持续使用意愿,感知成本对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知识付费APP的运营者提供了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与版权意识、保证内容与付费相匹
关键词:
持续使用意愿 知识付费APP 影响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强 张宇 刘彩艳
文章以服务失误作为研究背景,以消费者正面口碑传播意愿作为因变量,探讨促进消费者正面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生机理。首先,文章通过探索性研究发现,服务补救、感知控制是影响消费者正面口碑传播意愿的关键因素;其次,将服务补救细分为有形补偿、响应速度、道歉和补救主动性,验证了它们对正面口碑传播意愿的直接影响作用;再次,检验了服务补救在影响正面口碑传播意愿过程中感知控制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感知控制在有形补偿、响应速度和补救主动性对正面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对道歉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最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枚莲 徐丽芳
以刺激-反应理论为基础,从价格促销出发,构建了价格判断、消费者感知质量以及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利用方差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处理实验获得的数据,研究了价格分布和折扣判断难度对消费者价格判断的影响以及价格判断对感知质量和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价格判断的主要因素是折扣判断难度;价格判断正向影响感知质量,也通过感知质量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折扣幅度和折扣频率对价格判断和感知质量都有影响,即折扣幅度过小或者折扣频率过低,消费者的价格判断偏高,而折扣频率过高会影响消费者的感知质量,产生低质的印象,从而进一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关键词:
折扣模式 价格判断 感知质量 购买意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栾晓梅 马达 夏华丽 吴丽慧
随着我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绿色农产品越来越多受到青睐。本文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揭示绿色农产品的感知质量表现为在三个维度上的聚集,分别为可靠性感知质量、服务氛围感知质量和有形性感知质量。实证结果表明:绿色农产品感知质量中的可靠性感知和服务氛围感知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顾客情感在绿色农产品感知质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关系中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绿色农产品感知质量中的有形性感知对顾客情感的影响在统计学意义上不显著。因此,农产品企业应该提供可靠的、安全的、环境友好的绿色农产品,并重视顾客在消费过程中的体验,增强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同,从而获得所期待的市场表现。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武 艾鹏亚 谢蓉
基于感知价值视角,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本研究讨论了影响用户对在线付费问答平台付费提问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1)感知收益(内容收益和经济收益)和感知付出(费用付出和其他成本付出)均能有效地解释和预测用户对在线付费问答平台的感知价值。同时,在这四个感知因素中,内容收益对提问者的感知价值影响最大。(2)当感知因素与金钱相关时,感知价值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当感知因素与金钱无关时,感知价值表现出完全中介作用。从解释的总效益角度来看,与金钱相关的两个因素(经济收益和费用付出)对用户付费意愿的作用也远大于另外两个因素(内容收益和其他成本付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丽霞
新冠疫情促使“宅经济”迅速发展,直播带货成为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新绿洲”,开辟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新纪元。因此,推动以直播带货为代表的新商业模式,对促进消费持续恢复乃至快速增长有重要意义。本文以S-O-R模型为理论基础,将消费者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并进一步将消费者感知价值细分为质量价值、经济价值、娱乐价值、信息价值、利他价值五方面,而后构建了本文的概念模型。结果表明,直播带货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五个维度有正向影响;消费者感知价值在直播带货与在线购买意愿这两个变量间呈现完全中介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淼 乔魏若寒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产品营销不仅需要满足物质需求,还要满足心理和精神需要,品牌跨界联名营销成为当前正在快速发展的产品营销模式之一。品牌联名产品作为近年来年轻人消费群体偏爱的产品类型之一,未来发展势头不容小觑。本文基于消费者感知价值理论视角,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构建“品牌联名产品属性-消费者感知价值-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理论模型;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运用SPSS和Mplus软件对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在进行品牌联名时不能一味追求名牌效应,而应从消费者感知的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和成本水平入手着重提升产品内在价值;在寻求品牌联名时应优先考虑品牌联名双方的价值适配性;灵活适度使用限量供应、提高产品价格等营销方式。本文研究一方面从品牌联名产品属性角度拓展了消费者感知价值及其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为企业开发品牌联名产品从消费者感知价值角度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梅英
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从结构资本、认知资本和关系资本维度构建主播社会资本量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主播社会资本对消费者持续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主播社会资本及其各维度对持续购买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主播结构资本的影响效应最强;感知价值在主播社会资本和持续购买意愿间发挥了显著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比为17.19%;主播社会资本能够正向影响消费者感知信任,进而对持续购买意愿产生积极影响,感知信任的中介效应占比为28.87%。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永佳
电商直播提升了绿色农产品的营销活力、拓宽了营销渠道。本文探讨农产品直播电商营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以直播营销为自变量,将感知价值与感知风险作为传导机制变量,结合消费者购买意愿,运用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产品直播营销、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感知价值在农产品直播营销和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具有传导作用。基于此,应引导消费者参与农产品直播互动,在分享经验过程中提升其感知价值;注重售前、售后服务,优化工作流程,重视营造在线口碑;选择专业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主播,增强消费者参与的互动感和信任感,激发消费者购买意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龙龙
本文试图探讨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是否真实存在;如果存在,本文将进一步研究这一影响的制约因素和作用机制。企业社会责任激发消费者响应的前提是其触发了消费者的经济理性或迎合了消费者的自我概念。因此,理论上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确实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因消费者人格特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1)来自中国的数据显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消费者购买决策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响应是有条件的,受到消费者类型的影响;(3)消费者响应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动机来自利益驱使和价值认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