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18)
2023(15272)
2022(13317)
2021(12332)
2020(10565)
2019(23842)
2018(23599)
2017(45486)
2016(25135)
2015(28002)
2014(27805)
2013(27503)
2012(25075)
2011(22624)
2010(22372)
2009(20848)
2008(20567)
2007(17858)
2006(15638)
2005(13823)
作者
(74808)
(62115)
(61960)
(58778)
(39684)
(30000)
(27929)
(24445)
(23729)
(22162)
(21113)
(21077)
(19890)
(19640)
(19294)
(19131)
(19057)
(18527)
(17848)
(17761)
(15865)
(15225)
(15120)
(14145)
(13962)
(13895)
(13869)
(13642)
(12657)
(12479)
学科
(92957)
经济(92812)
管理(76752)
(71090)
(59570)
企业(59570)
方法(43450)
数学(37507)
数学方法(37109)
(27794)
(26150)
中国(24246)
(22253)
(21872)
业经(21824)
(17851)
贸易(17839)
地方(17804)
(17424)
财务(17355)
(17331)
财务管理(17322)
农业(17245)
企业财务(16466)
(15595)
银行(15527)
技术(15517)
环境(15458)
理论(15323)
(15001)
机构
大学(358229)
学院(354982)
管理(140242)
(137575)
经济(134526)
理学(122317)
理学院(120915)
研究(119870)
管理学(118784)
管理学院(118161)
中国(87953)
科学(77205)
(76047)
(65968)
(64779)
(61486)
业大(58977)
研究所(56375)
中心(54310)
农业(52192)
(51857)
财经(51841)
北京(47556)
(47123)
(45356)
师范(44768)
(43256)
(41414)
经济学(40795)
财经大学(38626)
基金
项目(249638)
科学(194755)
基金(181302)
研究(176488)
(160855)
国家(159535)
科学基金(135518)
社会(110753)
社会科(104840)
社会科学(104811)
(97659)
基金项目(97162)
自然(90725)
自然科(88592)
自然科学(88566)
自然科学基金(86992)
(82973)
教育(80722)
资助(74031)
编号(70889)
成果(56917)
重点(55987)
(54674)
(52089)
(52070)
课题(48847)
创新(48677)
科研(48526)
计划(46946)
(46362)
期刊
(147362)
经济(147362)
研究(101103)
中国(66871)
学报(65035)
(59452)
科学(56464)
管理(50418)
(49399)
大学(48207)
学学(45716)
农业(40437)
教育(36398)
(29513)
金融(29513)
技术(27927)
财经(25235)
业经(24622)
经济研究(23144)
(21433)
(20876)
问题(19342)
科技(18616)
(18361)
业大(17477)
图书(17209)
理论(16885)
技术经济(16014)
实践(15441)
(15441)
共检索到509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椅伊  贾良定  刘德鹏  
区别于以往常用的社会分类和信息加工机制,本文采用感知涌现状态这一新的理论机制来解释感知成员间深层次差异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最佳区分性理论阐明了感知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和上级中庸思维的调节效应。实现了个体与情境的互动,构建了一个跨层次的理论模型。来自32家高新技术企业55个研发部门的411位团队成员和55位团队主管的数据基本证实了本文的理论假设。本文发现有利于了解感知成员间深层次差异影响建言行为的心理机制,并探讨在中国情境下管理者如何抑制深层次差异带来的负效应,借此有效管理员工建言行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椅伊  贾良定  刘德鹏  
区别于以往常用的社会分类和信息加工机制,本文采用感知涌现状态这一新的理论机制来解释感知成员间深层次差异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最佳区分性理论阐明了感知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和上级中庸思维的调节效应。实现了个体与情境的互动,构建了一个跨层次的理论模型。来自32家高新技术企业55个研发部门的411位团队成员和55位团队主管的数据基本证实了本文的理论假设。本文发现有利于了解感知成员间深层次差异影响建言行为的心理机制,并探讨在中国情境下管理者如何抑制深层次差异带来的负效应,借此有效管理员工建言行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奎  刘永仁  李元勋  
本研究旨在探索性研究员工政治技能对建言行为的预测作用,揭示政治技能对建言行为发生作用机制的"黑箱",搭建政治技能与建言行为两大前沿研究的桥梁。以山东、北京等地32家企业247名员工为被试,运用SPSS17.0与结构方程(SEM)模型,基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LMX)探究员工政治技能对建言行为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员工政治技能对其建言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政治技能对组织地位感知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员工组织地位感知在政治技能与建言行为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小聪  王惠  于永芳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师徒深层次差异对导师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以及导师利他主义和徒弟主动性人格在以上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师徒深层次差异对导师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负向预测效应;师徒关系质量在师徒深层次差异和导致知识共享行为间有部分中介效应;导师利他主义显著调节师徒深层次差异和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导师具有低利他主义时,其负向效应增强;徒弟主动性人格显著调节师徒深层次差异和导师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徒弟具有低主动性人格时,其负向关系增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颜爱民  单良  徐婷  
以企业240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考察了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对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对建言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信任在其间起中介作用;组织道德气氛在组织信任与建言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高关爱型、高规则型道德气氛加强了组织信任对建言行为的积极影响,而高工具型道德气氛弱化了组织信任对建言行为的积极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颜爱民  单良  徐婷  
以企业240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考察了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对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对建言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信任在其间起中介作用;组织道德气氛在组织信任与建言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高关爱型、高规则型道德气氛加强了组织信任对建言行为的积极影响,而高工具型道德气氛弱化了组织信任对建言行为的积极影响。
[期刊] 预测  [作者] 罗兴鹏  张向前  
本文以自我验证理论为基础,引入个人-团队(PG)价值观匹配探讨正向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跨层次影响,并根据情感-认知一致性考察员工的团队情感承诺对PG价值观匹配与建言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2个时间点采集的92个团队主管406名员工的配对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正向领导对两类建言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正向领导对促进性建言的影响显著大于抑制性建言,同时上述关系被PG价值观匹配所部分中介;团队情感承诺增强PG价值观匹配与两类建言行为的关系,即团队情感承诺越高,PG价值观匹配与促进性建言、抑制性建言的正向关系越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锐  凌文辁  方俐洛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员工的创新性想法和建议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珠三角地区企业组织的员工为研究对象,考察员工的上司支持感知对其建言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上司支持感知对下属的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心理所有权在上司支持感知与促进性建言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上司信任和组织心理所有权在上司支持感知与抑制性建言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段锦云  张倩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ochow University  黄彩云  
复杂多变的组织环境要求组织具有适应性和创新性,此中员工建言的作用日益显著。本研究以角色认同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建言角色认同等构念,开发了较高信效度的量表(研究一),并检验了建言角色认同在员工建言行为发生中的作用(研究二)。研究一通过对27名企业员工的半结构化访谈提取建言角色认同等关键事件,编制建言角色认同等问卷,对167个样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和总样本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探索并验证了建言角色认同等3个变量的结构和量表;研究二通过对252份配对样本分析发现,自己对建言的看法、感知到的他人对自己建言的期望均对建言角色认同有着正向影响,且建言角色认同中介了两个前因变量与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此外,参与式领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井辉  
组织中的领导因素在促进员工建言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员工所感知到的领导距离对其建言行为有何影响?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并通过对160名员工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员工感知的权力距离对促进性建言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感知的社会距离对抑制性建言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心理安全感在感知的权力距离与促进性建言之间、感知的权力距离和抑制性建言之间有显著的中介效应。这一结论为促进和改进中国情境下的员工建言行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井辉  
组织中的领导因素在促进员工建言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员工所感知到的领导距离对其建言行为有何影响?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并通过对160名员工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员工感知的权力距离对促进性建言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感知的社会距离对抑制性建言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心理安全感在感知的权力距离与促进性建言之间、感知的权力距离和抑制性建言之间有显著的中介效应。这一结论为促进和改进中国情境下的员工建言行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马鹏  蔡双立  
员工建言作为角色外组织公民行为,有助于企业规避风险、提升组织绩效与创新绩效,推动组织变革。本文探究建言行为的激励内化过程与机制,考察领导、个体和文化价值观三个层面要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效果与范围,并展开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家长式领导通过上司支持感和心理安全感间接影响员工建言,其中心理安全感是建言行为发生的决定性因素;中庸思维正向调节上司支持感与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高中庸水平的员工更容易在上司支持感的作用下提出促进型建言,而这一调节效应在心理安全感和建言行为的关系中并不显著。本文采用的跨层次研究有助于理解建言行为的触发、认知和决策过程以及建言理论本土文化的适用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冉霞  杨倩  
本文采用路径分析和跨层次方法,通过对42个生产班组579份员工-主管配对问卷的数据分析,考察个体与群体两个层面相对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的情感承诺和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体和群体相对领导-成员交换正向影响情感承诺及顾全大局式建言,负向影响自我冒进式建言,情感承诺在两层相对领导-成员交换与建言行为间都起中介作用,而群体相对领导-成员交换对个体相对交换与情感承诺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健敏  尹奎  李秀凤  
关键词: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陆洋  彭正龙  于鲁宁  
基于自我一致性理论探讨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检验组织信任的中介作用和组织政治知觉的调节作用。通过对本土企业内703份员工数据的层级回归分析,发现:组织信任部分中介授权型领导(包括以身作则、参与决策、提供指导、信息分享和关心下属)对员工建言行为的正向影响;组织政治知觉显著调节授权型领导通过组织信任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作用路径研究,也扩充了授权型领导力发挥效用的边界条件。实践方面有助于指导管理者如何提高人力资源实践水平,从而激发员工建言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