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7)
- 2023(15318)
- 2022(13425)
- 2021(12483)
- 2020(10563)
- 2019(24111)
- 2018(23839)
- 2017(45929)
- 2016(25271)
- 2015(28093)
- 2014(27943)
- 2013(27488)
- 2012(25063)
- 2011(22586)
- 2010(22269)
- 2009(20557)
- 2008(20061)
- 2007(17330)
- 2006(15245)
- 2005(13179)
- 学科
- 济(93616)
- 经济(93479)
- 管理(74231)
- 业(68717)
- 企(57301)
- 企业(57301)
- 方法(42816)
- 数学(36312)
- 数学方法(35925)
- 农(26561)
- 财(26371)
- 中国(23583)
- 业经(22297)
- 学(21717)
- 制(21021)
- 地方(19406)
- 农业(17791)
- 贸(17403)
- 贸易(17395)
- 易(16876)
- 务(16526)
- 财务(16457)
- 财务管理(16427)
- 理论(16150)
- 环境(15946)
- 企业财务(15498)
- 技术(15228)
- 和(15032)
- 体(14488)
- 银(14447)
- 机构
- 大学(355260)
- 学院(353877)
- 管理(138906)
- 济(133881)
- 经济(130842)
- 理学(120957)
- 理学院(119531)
- 研究(117720)
- 管理学(117442)
- 管理学院(116806)
- 中国(86045)
- 科学(76564)
- 京(75673)
- 农(63361)
- 财(63141)
- 所(59365)
- 业大(57741)
- 研究所(54454)
- 中心(53177)
- 江(51498)
- 财经(50634)
- 农业(50071)
- 北京(47365)
- 范(47077)
- 师范(46502)
- 经(45895)
- 院(42812)
- 州(41621)
- 经济学(39500)
- 师范大学(37779)
- 基金
- 项目(248614)
- 科学(193798)
- 基金(179642)
- 研究(177015)
- 家(158668)
- 国家(157354)
- 科学基金(134069)
- 社会(110744)
- 社会科(104801)
- 社会科学(104774)
- 省(97904)
- 基金项目(97021)
- 自然(89460)
- 自然科(87276)
- 自然科学(87251)
- 自然科学基金(85673)
- 划(82677)
- 教育(80625)
- 资助(72890)
- 编号(71676)
- 成果(57227)
- 重点(55559)
- 部(53651)
- 发(52529)
- 创(51730)
- 课题(49121)
- 创新(48278)
- 科研(47824)
- 计划(46189)
- 制(46151)
- 期刊
- 济(145582)
- 经济(145582)
- 研究(99524)
- 中国(65116)
- 学报(62920)
- 农(57321)
- 科学(55537)
- 管理(48684)
- 财(48076)
- 大学(46618)
- 学学(44104)
- 农业(39069)
- 教育(36652)
- 技术(27864)
- 融(27352)
- 金融(27352)
- 业经(25021)
- 财经(23984)
- 经济研究(22438)
- 经(20365)
- 业(19765)
- 问题(19449)
- 科技(18469)
- 版(18263)
- 图书(17599)
- 业大(16748)
- 理论(16555)
- 资源(16128)
- 技术经济(15380)
- 现代(15272)
共检索到504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易小力 敬露瑶 郑春晖
游客在遗产地感知到原真性后是否以及怎样引发情感的形成,有关的研究相对缺乏。同时,地方依恋与亲密关系理论是研究情感的重要理论,二者存在许多交叉域,但少有研究结合二者进行探讨。在文化遗产旅游背景下,文章以地方依恋和亲密关系理论为基础,选取情感体验、情感形象和情感依恋这一系列反映情感形成过程的构念,探究感知原真性如何影响游客情感的形成(内在作用机制),并对比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的感知原真性在机制中的不同表现。结果表明:(1)情感体验、情感形象在感知原真性与情感依恋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2)情感体验在感知原真性与情感形象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3)相较于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的感知原真性对游客情感形成的正向影响更强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东 曹忠鹏 张洁媛
游客如何选择旅游目的地是目前旅游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以访澳游客为研究对象,依据途径-目的链理论,从感知顾客价值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作者将游客顾客价值视为以旅游目的地属性、期望的旅游消费结果和实现的个人文化价值观三个层级,然后定量考察这3个层级变量之间的关系,描述了游客顾客价值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不同的个人文化价值观影响游客所期望的消费结果,进而影响游客旅游决策中不同目的地属性的权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庄晓平 朱竑 邓素球
过往旅游感知研究多停留在实证研究层面——以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的视角居多,而实证之后对其从制度伦理等哲学角度的反思鲜有涉及。实际上,研究旅游只在管理学或社会学层面的思考是远远不够的,许多问题还涉及目前旅游学界未给予足够关注的制度伦理。文章拟从另一视角来验证旅游发展带来制度伦理方面的诉求。通过比较两个地理位置相当、人口社会学特征相似的古村落——广东开平自力村和马降龙村的旅游影响感知及态度,发现由于旅游发展程度的不同,居民对开放社会的制度伦理诉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得出旅游发展程度越高,居民呈现出对公民社会的伦
关键词:
当地居民 旅游感知 公民社会 制度伦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杜俊瑶 彭华东
本文从游客感知的视角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广州花都为实证,探知旅游地形象对游客感知的影响。研究显示,前往花都地区旅游的人士对花都的整体形象主要聚焦于"广州山水之城""国际空港门户""商务会展之所""汽车产业基地""岭南文化名地"5个方面。根据研究发现,花都的总体形象存在形象感知不突出与交通不便利等问题。因此,花都的旅游地形象感知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就此提出了提升花都旅游地形象的建议,同时也为其它地区提升旅游地形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旅游地形象 形象塑造 感知 游客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邱淑蘋 陈楠 张云耀
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担心受到犯罪侵害,不但会影响游客的到访意愿,而且殃及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本文旨在了解游客对犯罪侵害的心理反应,探讨旅游侵害风险感知形成的相关因素。本文以到访印度的国际游客为研究对象,于2010年1月在印度德里机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在印度的国际游客认为被骚扰、诈骗及盗窃的可能性较大。女性、亚洲人明显有较高的防卫行为倾向。观光游客比商务游客感觉受侵害风险更高。旅游侵害风险感知与旅游决策间具有负向关系,旅游风险意识及旅游信息在侵害风险感知与旅游决策关系间具有调节效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剑宏 杨茹
文章以旅游大省海南省为例,从决策制定模型、行为实施模型、效果反馈模型三大模型出发,以静动态的角度系统地看待旅游消费行为,系统地归纳并揭示高铁时代游客行为变化的影响机制,研究高铁旅游市场机制体内的供求、价格、竞争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机理,丰富和发展高铁旅游行业市场竞争资源配置内容。
关键词:
高铁时代 旅游消费行为 影响机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庄晓平 尹书华 孙艺萌
政府信任是政治学、社会学新兴的研究领域,旅游研究对此鲜有涉及。文章以旅游地居民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因素为研究目标,借鉴了西方学者的研究范式,从政府信任的制度理论、文化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的3种理论视角,构建了6个理论假设维度。以广东省开平市自力村、马降龙村、锦江里村3个村落为研究案例地,展开实证调研,运用SmartPLS 3.0软件分析相关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绩效、居民决策权、人际信任、文化价值观和感知利益对政府信任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成本对政府信任影响不显著;且政府绩效与人际信任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文化价值观,最后是居民决策权和感知利益。研究为旅游地政府的善政良治提供理论支持,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旅游地居民 政府信任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婉玲
乡村旅游,是当代富起来的中国人首选的一种旅游方式,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更是国内外旅游爱好者最爱的乡村游。如何让世人享用到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感受到中国乡村旅游浓厚的文化底蕴,根据波特产业集群化发展理论,结合开平碉楼与村落设施的实际情况,拟研究政府主导下乡村旅游新模式的发展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乡村集群化 旅游商业模式 构建研究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何琪敏 谈国新
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旅游业,不仅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措施,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与传播的现实要求。文章基于知识-态度-行为理论和刺激-机理-反应理论,以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和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样本收集地,构建游客非遗先前知识、游客感知价值、满意度与忠诚度之间的影响模型,并检验旅游经历水平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游客非遗先前知识显著正向影响各维度的游客感知价值;(2)游客感知价值对游客满意度与忠诚度也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游客的文化感知价值显著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成本感知价值显著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与忠诚度;(3)游客的成本感知价值分别在“非遗先前知识-游客满意度”“非遗先前知识-游客忠诚度”路径中起完全中介作用;(4)旅游经历水平的提高,会强化游客满意度对游客忠诚度的影响、弱化游客感知成本价值对游客忠诚度的影响。文章拓展了“知识-态度-行为”理论和“刺激-机理-反应”理论在旅游研究领域的应用范围,丰富了文化生态保护区游客感知价值与游客行为的相关研究,为文化生态保护区旅游管理机构在旅游宣传、活动设置、个性化旅游服务等方面提供了具体的对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天宇 乌恩
游客感知价值的强化与地方依恋的培育对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游客感知价值和地方依恋的维度出发,对婺源的488位游客问卷进行分析,构建了游客感知价值对地方依恋的影响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婺源游客感知价值与地方依恋的结构性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游客感知价值对地方依恋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环境价值、情感价值、品牌价值、成本价值维度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功能价值与服务价值对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的影响不显著。并对婺源旅游提出建议:加强婺源的文化内涵,增强体验性;降低交通成本,提升游客感知成本价值;加强景区环境治理,提升感知环境价值;强化品牌建设,增强感知品牌价值,进而培养游客地方依恋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莉 张宏梅 陆林 蔡利平 杨仲元
游客感知价值作为旅游目的地竞争优势的新来源,已经得到旅游学者的广泛重视。随着湿地公园作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不断增强,湿地公园之间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湿地公园游客感知价值成为湿地公园竞争力管理的标准。文章以西溪和溱湖两大湿地公园为案例地,检验湿地公园游客感知价值量表,探讨湿地公园游客感知价值的结构特征。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得到包括23个题项6个维度的游客感知价值量表,6个维度分别是:环境价值、特色价值、服务价值、管理价值、知识教育价值和成本价值。其中,特色价值、管理价值、知识教育价值是湿地公园感
关键词:
湿地公园 游客感知价值 西溪 溱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胡立 葛健 龚箭
旅游业作为统筹推进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尽管在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大多集中于居民视角,基于游客视角的研究仍有待深入。文章以游客重游意愿作为切入点,基于神农架国家公园游客的283份问卷调查数据,引入地方依恋作为调节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国家公园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旅游感知价值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情感价值、成本价值以及服务价值对游客满意度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4、0.32、0.26;旅游感知价值对于重游意愿的影响部分成立,其中情感价值、成本价值对重游意愿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2、0.18;游客满意度对重游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23。(2)游客满意度在重游意愿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3)地方依恋在游客满意度与重游意愿之间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地方依恋较高群体路径系数为0.32;地方依恋较低群体路径系数为0.15。基于研究结论与讨论,提出政策启示:一是重视对游客感知价值的维护与提升;二是重视对游客满意度的提升;三是不断挖掘特色文化,增强游客地方依恋情感。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韩静 张茵
游憩价值评估是识别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重要手段。TCM作为传统评估方法,其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游憩需求的影响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是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游客感知价值是影响游憩需求的重要因素,考察其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是提高评估结果精确性的一种有益尝试。本文以TCM的两种基本模型ZTCM和ITCM为基础,探索不同介入方式下感知价值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感知价值作为自变量介入ZTCM模型后使人均消费者剩余下降了7.3%、游憩价值下降了4.4%,大于它作为中介变量介入ITCM模型后对评估结果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旺盛 谭晓琳 潘理权
基于游客感知视角,选取安徽三河古镇为案例进行实地调研,构建古镇旅游真实性感知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证分析各感知维度与旅游者品牌态度和行为意向的关系,结果表明:游客对古镇旅游的真实性感知可以分为建筑要素感知、饮食要素感知、传承文化要素感知、地方文化要素感知和游览接待要素感知5个维度,它们对游客的品牌态度均有正向影响,其中,建筑要素感知和饮食要素感知对游客的行为意向具有直接影响,而传承文化要素感知、地方文化要素感知和游览接待要素感知间接影响游客的行为意向。
关键词:
真实性感知 品牌态度 行为意向 古镇旅游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奕滨 胡璟 黄暾晓
现有研究成果表明,文化差异会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使形象感知形成差异化,因此有人认为文化差异必然导致形象感知差异。本文采用Hofstede的高/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维度,通过问卷划分高/低不确定性规避游客群体,并调查其对目的地的认知、情感和总体形象的感知。研究发现,高不确定性规避和低不确定性规避两个游客群体对张家界认知形象中的信息和交通方面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在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的感知上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川藏南线自驾游客情感体验的特征与影响机制
游客极端体验的产生机制和影响效果——基于认知视角和情感视角
基于网络文本的森林康养旅游游客情感特征研究——以资溪县为例
基于旅游声景认知的游客环保行为驱动机制研究——以厦门鼓浪屿为例
突发危机事件对游客感知可进入性的影响特征——以汶川“5.12”大地震前后九寨沟景区游客为例
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感知质量研究——以南京雨花台景区为例
游客对自然游憩品牌认知、感知质量与品牌忠诚的关系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目的地旅游供给游客感知评价与行为态度的比较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深圳主题公园旅游吸引力游客感知研究——以世界之窗为例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文化遗产生态环境游客感知及其对遗产旅游形象影响研究——以南京明城墙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