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95)
2023(18078)
2022(15484)
2021(14597)
2020(12218)
2019(28077)
2018(28075)
2017(54383)
2016(29882)
2015(33498)
2014(33513)
2013(32871)
2012(30243)
2011(27339)
2010(27643)
2009(25378)
2008(24748)
2007(21851)
2006(19415)
2005(16867)
作者
(87630)
(73366)
(72291)
(69192)
(46477)
(35179)
(32852)
(28717)
(27832)
(26094)
(24753)
(24690)
(23361)
(23040)
(22579)
(22374)
(22193)
(21513)
(21076)
(20794)
(18527)
(17926)
(17924)
(16865)
(16492)
(16324)
(16205)
(16147)
(14832)
(14477)
学科
(117965)
经济(117830)
(85849)
管理(83369)
(63707)
企业(63707)
方法(52362)
(50756)
数学(46037)
数学方法(45280)
农业(33618)
中国(29900)
(28810)
业经(28765)
(26403)
地方(23963)
(22612)
(21905)
贸易(21897)
(21293)
理论(18994)
技术(18565)
(18474)
环境(18019)
(17520)
(17482)
银行(17450)
财务(17403)
财务管理(17366)
(17210)
机构
学院(422114)
大学(418943)
管理(166170)
(164350)
经济(160689)
理学(144442)
理学院(142840)
研究(140769)
管理学(139967)
管理学院(139240)
中国(106612)
科学(90983)
(89292)
(88775)
(73471)
业大(72353)
(71816)
农业(68851)
研究所(65634)
中心(65568)
(63095)
财经(58676)
北京(55881)
(55094)
师范(54515)
(53462)
(50968)
(50621)
经济学(47420)
(45369)
基金
项目(291360)
科学(226946)
基金(209525)
研究(208756)
(184704)
国家(183129)
科学基金(155942)
社会(129498)
社会科(122357)
社会科学(122321)
(115013)
基金项目(111300)
自然(104020)
自然科(101528)
自然科学(101495)
自然科学基金(99642)
(96594)
教育(95597)
资助(86864)
编号(86477)
成果(69130)
重点(64974)
(63289)
(61994)
(59849)
课题(59034)
科研(55803)
创新(55773)
计划(53460)
大学(53376)
期刊
(182363)
经济(182363)
研究(118571)
(86144)
中国(82233)
学报(73007)
科学(65601)
农业(58210)
管理(56907)
大学(55075)
(53984)
学学(52284)
教育(44858)
(38437)
金融(38437)
技术(36074)
业经(35313)
(28839)
经济研究(27382)
财经(27255)
问题(25031)
(23200)
(22512)
科技(21551)
图书(20874)
业大(20541)
技术经济(20253)
资源(19588)
理论(19036)
现代(18541)
共检索到614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牛善栋  吕晓  谷国政  
研究目的:基于"梨树模式"典型案例,揭示感知经济、生态和社会利益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方法:计划行为理论(TPB)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结果:(1)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态度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显著,行为态度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直接影响显著。(2)感知经济、生态利益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有负向影响,感知社会利益对其有正向影响。在各维度感知利益中,感知生态利益影响最大,其次是感知社会利益、感知经济利益,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43、0.34和-0.06,且农户感知生态利益降低成为激发农户采取黑土地保护行为重要原因。(3)"行为态度→感知利益→农户行为"短期内可以促进保护性耕作和质量保护等行为实施,但由于"行为态度→农户行为"的负向作用,农户行为决策与感知利益需求不匹配,导致农户黑土地保护热情的间断性缺失,阻碍了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实施。研究结论:研究区应继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框架,发挥黑土地保护行为与经济、社会、生态利益感知的协同效应;尊重代表农民利益取向的意愿和选择,构建人才、技术、资金、管理一体化的长效保护机制;强化资源要素共享与政策制度协同,积极推进黑土地保护立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天一  黄善林  李冬梅  
[目的]国家高度重视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问题,明晰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影响因素是用好养好黑土地的重要议题。文章旨在探讨资源禀赋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影响,从资源禀赋视角推动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方法]基于黑龙江省兰西县312份经营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及多元有序Logistics模型,探究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及信息资源等资源禀赋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影响。[结果]农户是否采用黑土地保护技术受人力资源禀赋(黑土地保护责任义务认知、黑土地保护收益预期),自然资源禀赋(自有承包地面积、是否签订承包合同、是否转入黑土地、经营黑土地细碎化程度),经济资源禀赋(农业收入、家庭总收入),社会资源禀赋(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参与土地托管)和信息资源禀赋(政府是否宣传黑土地保护政策、是否为中心村)的显著正向影响;上述因素除黑土地保护收益预期、自有承包地面积、是否转入黑土地、经营黑土地细碎化程度、农业收入、是否为中心村外均对农户黑土地保护技术采纳程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为更好的推动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应强化农户黑土地保护“责、权、利”认识,提高农业收益预期;进一步稳定承包权,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因地制宜发展黑土区特色产业,切实提升农户家庭收入;支持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推进黑土地保护工程;发挥中心村信息资源优势,多渠道开展黑土地保护政策宣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费红梅  孙铭韩  王立  
在黑土耕地质量退化问题日益严重的现实背景下,利用吉林省黑土区680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价值感知和政策工具对农户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理及内在逻辑。研究表明:价值感知对农户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为决策具有显著影响,而政策工具对农户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为决策的驱动作用有限,但政策工具通过其调节作用能够增强利益感知对农户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为的促进作用,同时弱化风险感知对农户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为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加了价值感知对农户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为决策的正向影响。因此在推进农户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农户价值感知的内在激励作用,强化政策工具的外在驱动力,把握政策工具对价值感知的调节作用对推进农户参与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天一  黄善林  李静  
明晰市场驱动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对提高黑土地保护技术应用效率、实现黑土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三江平原典型县市农户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s-ISM模型探讨市场驱动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及其层次结构。结果表明:有84.47%的农户采用了黑土地保护技术,技术采纳程度均值为2.663;预期当年农产品价格、黑土地保护技术服务市场供给程度、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及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程度对农户采用黑土地保护技术及其采纳程度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农资信息获取便利程度仅对农户采用黑土地保护技术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上年农产品价格及农户对黑土地保护技术服务主体的信任程度仅对农户黑土地保护技术采纳程度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市场驱动因素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发生机制表现为两条路径及三个直接驱动,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受市场供求因素影响,主要通过市场价格及风险因素的间接影响,又受市场竞争及风险因素的直接影响;市场驱动对经营规模较大及经营旱田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影响更为显著。因此,为促进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政府需大力培育黑土地保护社会化服务组织,显化黑土地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及针对不同类型农户实施差异化市场驱动策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魏素豪   魏广成  
【目的】在黑土地保护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的前提下,探究农机作业服务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影响,进而为调动农户黑土地保护积极性、推动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2021年吉林省典型黑土区农户调查数据,利用Oprobit模型、条件混合估计、Sobel检验等多种方法,实证分析农机作业服务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农机作业服务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存在正向激励效应。(2)农机作业服务对不同类型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存在非对称特征,对规模经营农户、专业农户和非老年农户的正向激励效应大于小农户、兼业农户与老年农户。(3)从作用机制来看,农机作业服务通过从客观层面提升黑土地保护技术可得性和从主观层面提升农户对黑土地保护的价值感知,促进农户采取黑土地保护行为。【结论】应以农机作业服务及其组织为媒介,促进社会分工深化,发挥农机作业服务技术供给的外在驱动作用与价值感知的内在激励作用,双向发力调动农户黑土地保护的积极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超  王守臣  
黑土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规范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也需要规范农民的生产行为。从目前情况看,黑土地保护政出多门,政策碎片化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政策效应的发挥。同时,农民生产经营粗放,致使黑土地过度垦殖,有机质严重下降,黑土层变薄,黑土区荒漠化威胁日益加剧。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失位、监督不力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破解这些问题,不能只停留在一般号召上,必须加强黑土地保护法制建设,实施依法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帆  王富林  史庆喆  吴玲  
【目的】秸秆深翻还田是东北地区黑土地保护和修复主要的方式之一,但目前农户选用秸秆深翻还田作业的意愿依然不强。基于黑土地保护视角,从技术和政策双层面分解秸秆深翻还田作业的特征属性,以规模户和小农户为调研对象,【方法】运用选择实验法及混合Logit模型识别农户选择秸秆深翻还田作业的选择偏好和支付意愿,并探讨其异质性来源。【结果】研究发现:1)技术层面。行政农机托管能显著提高秸秆深翻还田的作业选择偏好;农户对秸秆深翻还田的成本风险和技术操作规范风险有承受能力,但对病虫害风险有排斥心理;小农户更注重短期产量和效益,倾向于劳动力投入,最高支付意愿为16.24元/亩;规模户更重视改善土壤质量等长期效益,倾向于资金投入,最高支付意愿为26.53元/亩。2)政策层面。以激励为主的政策、作业后补贴以及高强度补贴均能显著提高农户采纳秸秆深翻还田技术的积极性,小农户希望补贴给农户本身,而规模户更倾向于补贴个合作社企业。3)农户采纳秸秆深翻还田的行为偏好存在异质性,异质性来源为农户的个体特征、家庭经营特征和社会特征及认知等因素。【结论】技术层面需优化相关配套辅助技术,大力推进黑土地保护监测数据和技术信息的共享;政策层面政府需完善秸秆深翻还田的政府补偿机制;保障层面需推进行政农机作业托管模式,加强对合作社的规范和监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梅   张涵野  
文章将黑土地保护政策工具分为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三类,基于5县区29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据研究了黑土地保护政策工具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影响效果,进一步检验了作用机制与地理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黑土地保护政策工具及其组合在综合效果上实现了“创新补偿”效应,显著提高了农业GTFP。(2)需求型政策工具对农业GTFP促进作用的边际效应最大,环境型次之,供给型最小。目前,政策工具使用比例中需求型占18.8%、环境型占30.0%、供给型占51.2%,表明市场机制作用效率高于政府直接干预。(3)黑土地保护政策工具对农业GTFP的影响具有地理空间异质性,其中供给型政策工具的边际效应为克山县>总样本>龙江县;需求型政策工具的边际效应为北林区>克山县>龙江县>总样本>兰西县>依安县;环境型政策工具的边际效应为克山县>龙江县>依安县>总样本>兰西县>北林区。(4)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供给型政策工具通过推动规模经营、需求型政策工具通过拉动市场参与、环境型政策工具通过影响风险感知促进农业GTFP提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耿宁  李秉龙  
农业标准化在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和供给以及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会增加农业投入成本,继而会影响农业经济实体(企业、农户等)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动力。本文以"龙头企业+农户"的标准化实施模式为例,对农业标准化生产中的三大利益主体(政府、企业和农户)的行为选择关系进行利益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利益保障是农户或企业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诱因;政府、企业和农户在标准化生产中的利益博弈要实现纳什均衡,作为理性行为人的政府需要给予农户和企业政策上的支持和补贴。基于以上分析,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中政府应扮演推动者、投资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并在财政支持、完善标准化法律体系、加强市场监管方面着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珂  张金鑫  张琦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乡村旅游也实现快速推进。本文选择丹东市大梨树村比较典型的社区居民作为实际研究对象,研究乡村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居民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探讨乡村旅游发展对社区产生的影响,为当地旅游发展建设提供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黎毅  罗剑朝  房启明  曹瓅  
采用Probit模型与Oaxaca-Blinder分解模型,结合陕西、宁夏实地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不同模式下农户土地抵押决策响应的影响因素及差异原因。结果表明:非农收入率、文化程度及服务认知是影响农户土地抵押决策响应的主要因素;由于土地产权抵押模式和农户禀赋差异,两地农户土地抵押决策响应存在着显著差异,相对于陕西农户而言,宁夏农户更愿意进行土地抵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志海  麦尔旦·吐尔孙  王雅鹏  
利用江汉平原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土壤保护认知与行为决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农户的土壤保护认知水平存在差异,且农户的土壤保护认知与其行为决策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户主教育程度、农户土壤保护认知与耕地块数是影响所有类型农户土壤保护行为决策的显著因素;是否租入土地与接受农业技术培训对纯农户土壤保护行为有显著影响;人均耕地面积对I兼农户有显著影响;户主是否兼业与家庭非农就业比例对II兼农户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对III兼农户有显著影响。由此提出建议:提高各类农户土壤保护认知,缩小农户行为决策与认知差距的关键在于加强土壤保护知识与技术的宣传,培养农户土壤保护意识与技能,并通过土地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银蓉  王晓妹  梅昀  
将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转化为行为,使其意愿与行为统一起来,是解决耕地保护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把社会嵌入理论运用到农户耕地保护中,采用二元Logit模型测算社会嵌入因素对农户耕地保护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程度,借助ISM模型进一步探究农户耕地保护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分析各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1)农户受教育程度、就业情况、农业收入占比、耕地面积、政策宣传、经济产出价值认知、社会保障价值认知、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强连接网络对农户耕地保护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具有显著影响;(2)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就业情况、耕地面积和政策宣传是深层根源因素,这些根源因素通过影响农业收入占比、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和强连接网络,进而影响农户经济产出价值认知和社会保障价值认知这两个驱动农户耕地保护意愿与行为发生悖离的表层直接因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建生  党昱譞  曹佳慧  李裕瑞  吴晓燕  郑翔  
研究目的:农村居民点重构是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保障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和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综合措施,但部分实践忽视了农户的利益导向,造成农民利益受损,违背了政策初衷。本文基于农户利益导向视角,以江西省赣县南塘镇大都村为案例,深度解析其在重构过程中的实施过程、运作模式、治理方式、重构效果,并提炼出农户利益导向的农村居民点重构模式的理论特征。研究方法:行为事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分期分批的实施方式与农民建房需求周期相吻合;自下而上的理事会运行方式体现了农民的自主地位,实现了农村的自主管理;农户利益导向的农村居民点重构既包括对其生活、生产、生态等方面的改善,又体现在整个过程的知情...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杜国明  梁常安  张树文  郭玥  何平  
【目的】黑土地保护工作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黑土地保护的认识深度、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亟待进一步提升。【方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综合归纳了黑土地的自然特性、生产特性和生态特性,系统、分层次地梳理了黑土地保护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应对策略。【结果】研究发现:(1)黑土地具有特殊的成土条件,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脆弱的生态特性;(2)黑土地保护工作形势复杂,在微观的要素结构、中观的人地关系和宏观的区域发展中均有体现,可以概括为土地利用过度、土壤退化多发、人口问题严重和经济发展滞后等4个主要问题。(3)黑土地保护策略也应当从微观技术体系、中观农业体系和宏观政策体系着手,采取自然、社会多学科相交叉,技术、经济、制度多手段相结合的方法,确保黑土地保护工作的有效、有力、可持续。【结论】黑土地兼具自然与人文特性,应当综合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地关系系统的要求,统筹开展黑土地保护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