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4)
- 2023(11024)
- 2022(9229)
- 2021(8344)
- 2020(7240)
- 2019(15945)
- 2018(15564)
- 2017(29691)
- 2016(16122)
- 2015(17717)
- 2014(17313)
- 2013(17037)
- 2012(15617)
- 2011(14071)
- 2010(14000)
- 2009(13448)
- 2008(13465)
- 2007(11963)
- 2006(10656)
- 2005(9803)
- 学科
- 济(60865)
- 经济(60736)
- 管理(53086)
- 业(51457)
- 企(41499)
- 企业(41499)
- 方法(27240)
- 数学(23773)
- 数学方法(23573)
- 财(21834)
- 制(18787)
- 中国(18144)
- 农(17392)
- 业经(14715)
- 务(13861)
- 财务(13839)
- 财务管理(13803)
- 银(13667)
- 银行(13623)
- 学(13284)
- 企业财务(13157)
- 贸(12871)
- 贸易(12867)
- 行(12857)
- 易(12595)
- 融(12097)
- 金融(12095)
- 体(11975)
- 农业(11407)
- 险(11247)
- 机构
- 大学(234669)
- 学院(231544)
- 济(96625)
- 经济(94638)
- 管理(89539)
- 研究(79619)
- 理学(76782)
- 理学院(75970)
- 管理学(74746)
- 管理学院(74338)
- 中国(64617)
- 财(49467)
- 京(49413)
- 科学(49177)
- 农(46352)
- 所(41188)
- 业大(38596)
- 财经(38406)
- 研究所(37236)
- 农业(36754)
- 中心(36566)
- 江(35331)
- 经(34967)
- 北京(30931)
- 经济学(30084)
- 财经大学(28828)
- 院(28819)
- 经济学院(27152)
- 州(27117)
- 省(26090)
- 基金
- 项目(158018)
- 科学(124410)
- 基金(118164)
- 研究(108177)
- 家(106025)
- 国家(105174)
- 科学基金(89465)
- 社会(71575)
- 社会科(67827)
- 社会科学(67806)
- 基金项目(62589)
- 省(60181)
- 自然(60164)
- 自然科(58784)
- 自然科学(58759)
- 自然科学基金(57799)
- 划(51750)
- 教育(48550)
- 资助(48045)
- 编号(40808)
- 重点(35679)
- 部(35263)
- 制(33243)
- 创(33070)
- 成果(32485)
- 发(32261)
- 科研(31153)
- 创新(31143)
- 国家社会(30561)
- 计划(30310)
- 期刊
- 济(104053)
- 经济(104053)
- 研究(69370)
- 中国(48069)
- 学报(42925)
- 农(41211)
- 财(39691)
- 科学(37863)
- 管理(32938)
- 大学(32236)
- 学学(30948)
- 融(27383)
- 金融(27383)
- 农业(26978)
- 财经(19491)
- 教育(17114)
- 经济研究(17059)
- 技术(16923)
- 经(16465)
- 业经(16241)
- 业(14519)
- 问题(13677)
- 版(12433)
- 业大(11595)
- 技术经济(10981)
- 理论(10955)
- 贸(10954)
- 科技(10934)
- 财会(10330)
- 国际(10139)
共检索到348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贺明华
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共享经济下多维度感知利益和多维度感知风险对消费者持续共享意愿影响机制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感知利益对消费者信任/持续共享意愿的正向影响显著,感知风险对消费者信任/持续共享意愿的负向影响显著,消费者信任在感知利益/感知风险与持续共享意愿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同时,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对持续共享意愿的影响路径上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当前,我国共享平台企业应注重加强参与共享的利益宣传,通过完善制度机制提高消费者信任,减轻消费者的风险感知水平,同时应在运营和营销实践中关注性别差异,实行差异化运营管理和营销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晟炫 阮崇友
共享经济以低价高质的形式为大众带来更多便利,已成为传统零售业态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理论模型,将感知价值分为品质价值、价格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服务价值五维度,实证探析共享经济中感知价值对购买意愿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共享经济领域中品质价值、价格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服务价值均与购买意愿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消费者信任在感知价值与购买意愿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感知价值可通过提升信任感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意愿。
关键词:
共享经济 感知价值 购买意愿 消费者信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曾宇容 马雁
对于不同类型的网上银行业务,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对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影响不同。对于网上银行基本业务类型,感知风险中的时间风险对消费者使用意愿有大的影响,感知利益的影响也大;反之,对高级业务类型,感知风险中的社会风险对消费者使用意愿有大的影响,但感知利益的影响却小。基本风险包括网上银行服务器存在的风险和财务风险,对于未涉及金钱的网上银行业务类型,基本风险对消费者使用意愿影响不显著,而对于涉及金钱的业务类型,基本风险影响显著且较大。未涉及金钱的人们不需要考虑金钱的损失,所以影响不大。
关键词:
网上银行 银行业务 感知风险 感知利益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伟 顾蕾 冯贻勇 朱爱琴 朱玮强
【目的】基于森林碳汇的解决方法,是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农户是碳汇林经营者,研究风险态度和风险感知对农户碳汇林流转意愿的影响,对森林碳汇项目的可持续开展和推进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浙江省遂昌县、景宁畲族自治县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竹林经营碳汇项目已参与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在定性分析风险态度和风险感知对碳汇林流转意愿影响的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s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1)84.32%的农户愿意转入更多的碳汇林经营,10.36%的农户愿意转出已经营的碳汇林,5.33%的农户愿意维持现状;从分类型看,风险偏好型农户愿意转入的比例最高,为96.67%,风险厌恶型农户愿意转出的比例最高,为15.95%;在风险感知方面,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及自然风险感知低的农户愿意转入的比例均高于88.00%,而不愿意转出的比例均高于92.00%。(2)从实证结果看,风险态度对农户碳汇林转入意愿在5%的水平下显著正向影响,对农户碳汇林转出意愿在5%的水平下显著负向影响。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感知对农户碳汇林转入意愿分别在10%、1%、5%的水平下显著负向影响,对农户碳汇林转出意愿分别在10%、1%、1%水平下显著正向影响。(3)市场风险感知在风险态度与碳汇林流转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结论】农户森林碳汇项目参与的积极性整体较高;风险偏好型农户相对于风险厌恶型农户转入意愿更高、转出意愿越低;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感知越高的农户转入意愿越弱、转出意愿越强。图1表5参19
关键词:
风险态度 风险感知 碳汇林流转 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健生 赵星宇 杨宜苗
基于线索利用理论和风险-信任理论,本文构建了自有品牌外部线索、感知风险、信任及购买意愿的概念模型,并利用536个样本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价格、包装、商店声誉及口碑推荐对感知风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促销活动对感知风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价格、包装对信任没有显著的影响,促销活动对信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商店声誉、口碑推荐对信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信任、自有品牌购买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信任对自有品牌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商店声誉对自有品牌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和信任在二者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童
本文以具有高利益与高风险特征的现代服务业为研究背景,基于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权衡视角探讨了不同类型顾客的顾客参与服务创新机制。首先,探讨了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对于顾客参与服务创新的影响作用,顾客参与服务创新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以及感知关系质量对于顾客参与服务创新及创新绩效影响关系的调节作用,并据此构建出"现代服务业顾客参与服务创新机制模型"。其次,基于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权衡视角对现代服务业顾客进行了识别,分别探讨了各类型顾客的顾客参与服务创新机制。本文弥补了以往顾客参与理论忽视服务创新背景下的顾客参与及不同类型顾客参与服务创新机制研究的缺陷,以期为打开顾客参与服务创新内在机制的黑箱提供有效指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若尘 徐冬莉 严帆
网络团购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商业模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本文探讨网络团购中的感知风险对信任以及购买意愿的影响,利用SPSS17.0和AMO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感知过程风险对信任有负向影响作用;感知产品风险只对情感信任有负向影响;认知信任对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而情感信任则影响不显著;感知过程风险通过认知信任中介变量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关键词:
网络团购 感知风险 信任 购买意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江林 张博 陈贞汝
在消费者追求产品个性化、稀有性的独特性需求日益强烈的条件下,消费者是否会因独特性而降低的感知风险、阻碍其口碑推荐意愿,企业应如何在满足消费者独特性需求和促进口碑传播之间做出权衡,已有研究尚未对这些问题做出完整回答。本文采用实证方法探索消费者的独特性需求、推荐的感知风险对口碑推荐意愿的影响机制;同时将产品的备选规模作为调节变量,验证在不同的独特性需求水平下,备选规模对推荐感知风险及其口碑推荐意愿的调节作用,以便为企业有效开展口碑营销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贺明华 陈文北
依托网络平台发展起来的共享经济模式将原本熟人之间的分享扩大到陌生人之间。可以推断,在推动共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信用对于赢得消费者信任、拓展群众参与基础、提高共享经济质量和效能等具有不可替代的要素优势。而从消费者感知视角出发,运用基于信任的消费者决策模型构建共享经济平台信用机制对持续共享意愿影响的理论框架,并利用SPSS23.0软件和AMOS24.0软件对假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在线评论和第三方信用评分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信任及持续共享意愿,而在线评级和评分对消费者信任与持续共享意愿的正向影响不显著;平台信用机制三个维度对感知隐私风险的负向影响不显著,且感知隐私风险对持续共享意愿的抑制和影响较弱;消费者信任显著正向影响持续共享意愿,并且能够显著降低感知隐私风险;在线评论/第三方信用评分与持续共享意愿之间的关系被消费者信任部分中介。因此,为更加有效地引导消费者持续参与共享经济,政府主管部门应严格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引导、促进和规范共享平台运营管理机制;共享平台企业要进一步完善信用机制建设,重点优化在线评论与第三方信用评分机制,构建良好的隐私和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提高消费者信任水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萧薇 刘铁忠 张湖波 董金阳
面对危化品危害,政府及相关单位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既要保证公众知情,又要避免信息过度传播的难题,"信任"是导致这种沟通困境的重要因素。为解决危害信息有效沟通问题,从重构公众与政府之间信任关系的角度入手,以公众利益相关者感知衡量信任,探究公众社区参与意愿对利益相关者感知的影响关系,并将社区参与分为代表单向沟通的仪式性参与和代表双向沟通的实质性参与。研究结果表明:公众社区参与意愿有利于提升公众危化品危害利益相关者感知,特别是仪式性参与意愿的直接作用效果更为显著;实质性参与意愿和危害利益相关者感知的关系中,预决策过程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危化品危害知识在社区参与意愿和利益相关者感知的影响关系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特别是在预决策过程与利益相关者感知的影响路径中。研究结论为构建公众和政府之间的信任关系,进而为缓解危化品危害信息沟通难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价值。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国青 陈雪
本文在UTAUT模型基础之上,结合情景感知理论,构建共享单车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情景性、泛在性、社会影响等因素正向影响用户使用共享单车的意愿;感知风险负向影响用户使用共享单车的意愿;另外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在情景性、泛在性与用户使用意愿间起到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为共享单车供应商和APP开发商提供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国青 陈雪
本文在UTAUT模型基础之上,结合情景感知理论,构建共享单车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情景性、泛在性、社会影响等因素正向影响用户使用共享单车的意愿;感知风险负向影响用户使用共享单车的意愿;另外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在情景性、泛在性与用户使用意愿间起到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为共享单车供应商和APP开发商提供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升福 王博涵
本文将自我提升理论作为研究视角,探究酷感知如何对年轻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作用,同时引入面子意识作为调节变量。通过对339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自我提升期望在酷感知和年轻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面子意识在自我提升期望和购买意愿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调节自我提升期望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丰富了酷感知的理论框架,开展了酷感知的本土化研究,为营销工作者提供了理论指导,使企业在为以酷为卖点的产品制定营销方案时能够有理可循。
关键词:
酷感知 自我提升 购买意愿 面子意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段光 顾丽敏
文章完善并发展了感知的知识距离构念,从共享主体的认知角度,将感知的知识距离分为自我感知、他人感知和知识感知三个维度,并具体分析了不同维度对知识贡献行为与知识搜集行为的影响机制,构建了研究模型,然后根据研究分析对知识共享实践提出了建议,为知识共享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