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
- 2023(31)
- 2022(32)
- 2021(27)
- 2020(25)
- 2019(52)
- 2018(64)
- 2017(82)
- 2016(65)
- 2015(79)
- 2014(64)
- 2013(67)
- 2012(82)
- 2011(80)
- 2010(62)
- 2009(45)
- 2008(64)
- 2007(52)
- 2006(41)
- 2005(39)
- 学科
- 学(251)
- 及其(174)
- 防(174)
- 治(172)
- 防治(172)
- 环境(135)
- 染(124)
- 害(118)
- 污染(111)
- 虫(97)
- 虫害(83)
- 病虫(78)
- 病虫害(78)
- 管理(78)
- 动物(75)
- 水产(75)
- 畜(72)
- 毒(71)
- 家(68)
- 动物学(64)
- 猪(61)
- 家畜(60)
- 病毒(60)
- 划(59)
- 物(59)
- 规划(59)
- 环境规划(58)
- 麦(55)
- 体(54)
- 病毒学(53)
- 机构
- 大学(1021)
- 学院(1012)
- 农(730)
- 农业(628)
- 研究(608)
- 科学(596)
- 所(475)
- 研究所(465)
- 业大(460)
- 室(442)
- 实验(429)
- 实验室(420)
- 农业大学(409)
- 重点(395)
- 中国(371)
- 业(337)
- 省(287)
- 京(281)
- 科学院(262)
- 部(250)
- 中心(242)
- 技术(241)
- 生物(241)
- 动物(236)
- 水产(211)
- 院(204)
- 江(202)
- 家(200)
- 科学研究(197)
- 工程(192)
共检索到1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凤华 卢晓艳 徐红运 赵琳 刘玉松 范旭 夏平安 崔保安
为了解PRRSV Nsp2基因缺失变异株的致病性,采用2个Nsp2基因分别连续缺失3个和89个碱基的PRRSV变异株Hn-2(GenBank:FJ237419)和Hn-4(GenBank:FJ237421)的病毒液,人工滴鼻感染断奶仔猪,同时用Marc-145健康仔猪细胞培养液滴鼻作对照,在感染后0,7,14,24,32,41,50,60和70 d无菌采血,分离血清,用RT-PCR方法检测病毒、用N-ELISA方法和免疫荧光抑制试验分别检测抗PRRSV N蛋白抗体和抗PRRSV中和抗体,比较分析不同时期病毒复制和抗体产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仔猪感染Hn-2和Hn-4毒株后7~14 d均能检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泽彬 李润成 尹德明 颜运秋 刘忠华 丁建 汪镇南 余兴龙
从湖南省内多个出现疑似猪"高热病"症状的猪场采集病料70份,采用RT-PCR方法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检出PRRSV阳性病料54份,阳性率高达77.14%(54/70).对其中8份分别来自娄底、浏阳、永州、双峰、益阳、株洲、宁乡和溆浦的病料中的PRRSV基因组Nsp2高变区部分基因片段进行RT-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分析.与国内外美洲型PRRSV分离株比较,序列相似性为72.2%~100%,其中,与公布的高致病性PRRSV缺失变异毒株的同源性最高,序列相似性为98.2%~100%.序列分析表明,这些毒株均是天然存在缺失的变异毒株,其Nsp2均有2个部位出现了缺失,分别为编码1个氨基酸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全溪 李巧苹 许文滉 罗奕梁
采集61头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猪的病料,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PRRSV变异株、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检测,并采集血液分离血清,用放射性免疫法检测其外周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含量.结果表明:PCV-2核酸阳性率为72.13%,PRRSV为39.34%,PRRSV变异株为22.95%;临床存在混合感染,特别是PRRSV与PCV-2的混合感染,感染率达16.39%;PRRSV、PRRSV变异株和PCV-2的感染均比对照组极显著地提高ACTH的含量,其中以PRRSV变异株与PRRSV的混合感染对ACTH的影响最大,ACTH含量达32.20 pg....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天户 娄忠子 刘思当
通过人工感染40日龄断奶仔猪建立PRRSV单独感染以及与PCV2混合感染病理模型,对两种感染所致猪免疫器官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病理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PRRSV单独感染以及与PCV2混合感染均能引起猪的淋巴结指数升高,混感组多处淋巴结指数显著高于PRRSV单独感染组,病理组织学观察表明,指数升高并非缘于淋巴组织增生,而是急性渗出性或慢性特殊肉芽肿性炎症所致。PRRSV单独感染能引起免疫器官以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变性坏死为特征的急性炎症,而混合感染不但加重了上述病变,后期还造成脾脏严重的淋巴滤泡缺失和淋巴结肉芽肿性炎症。两种感染均可诱发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凋亡,但混合感染时细胞凋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磊 韩明远 王建华 宁宜宝 陈坚
【目的】用强、弱PRRSV GD株传代毒株感染Marc-145细胞,构建Marc-145细胞的差异基因cDNA文库。【方法】以感染PRRSV GD株第100代弱毒株的Marc-145 cDNA为测试组(Tester),以感染PRRSV GD株第5代强毒株的Marc-145 cDNA为对照组(Driver),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方法,构建强、弱PRRSV GD株感染的Marc-145细胞差异基因cDNA文库,并使用LAMP(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技术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经4次抑制性消减杂交重复试验,得到S8、S29、L6、L26及L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旭荣 田小艳 杨增岐 祝卫国 王建华 杨泽晓 谢俊良
应用RT-PCR、PCR和细菌分离等方法,对陕西某规模化养猪场发生的仔猪渐进性消瘦、呼吸困难和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该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2型猪圆环病毒(PCV2)感染相当严重,从出现胸肺粘连的病猪实质脏器中可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未分离到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该猪场此次疫情主要是由于猪PRRSV、PCV2、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四重混合感染而引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凤雪 冷雪 李真光 温永俊 刘准 武华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TJ株F3代全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EU860248),结合多个PRRSV亚洲株Nsp2基因比对结果,设计合成引物,选择高致病性PRRSV TJ株噬斑克隆纯化前后14个不同代次,利用合成的引物扩增各代次Nsp2基因的高变区片段及F3代和F92代Nsp2全基因,并进行产物克隆和氨基酸序列分析及结构预测。测序结果表明:PRRSV TJ株在克隆传代过程中出现了序列整段缺失,共缺失120个氨基酸,并且从F18代噬斑克隆开始一直稳定存在。缺失高变区及Nsp2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缺失的氨基酸使Nsp2蛋白在空间结构上发生了较大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培虎 危艳武 郭龙军 吴洪丽 黄立平 刘长明
【目的】为阐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协同致病作用,澄清两种病毒不同时间顺序共感染与其协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5日龄阴性健康猪30头,随机分6组,PCV2/HP-PRRSV顺序共感染组、HP-PRRSV/PCV2顺序共感染组、HP-PRRSV+PCV2同时共感染组、HP-PRRSV感染组、PCV2感染组、未接种对照组。感染后每天测量体温、观察临床症状,每周称量体重、采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中的CD3+CD4+CD8-、CD3+CD4-CD8+、γδT、NK细胞及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变化;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检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旭锦 朱小甫
【目的】了解陕西及周边省份部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SP2和GP5的变异情况。【方法】采用套式RT-PCR方法,从肝、脾、肺和血清中直接扩增NSP2、GP5基因并克隆测序,将获得的PRRSV流行毒株序列与GeNBaNk中30个PRRSV参考毒株进行比对分析,构建进化树。【结果】获得了13株PRRSV的NSP2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kM233849~kM233861)和12株GP5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kM233862~kM233873)。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所有测定PRRSV流行毒株均属北美洲型。对NSP2基因序列分析发现,12株PRRSV为氨基酸缺失毒株,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运 华利忠 陈耿 张书霞
【目的】探讨实验性感染PCV2仔猪血清中急性期蛋白浓度和肝脏急性期蛋白表达的变化,为PCV2的致病机制和诊断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19头ELISA检测PCV2抗体阴性的5周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攻毒组,在攻毒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液和肝脏。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APPs的动态变化,荧光定量RT-PCR测定肝脏中APPsmRNA表达,同时观察肝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仔猪接种PCV2后,肝脏出现实质细胞变性,结缔组织增生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病理学损伤;血清中,猪主要急性期蛋白(Pig-MAP)在攻毒后7d达到峰值,在7和10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淀粉样蛋白A...
关键词:
仔猪 肝脏 猪圆环病毒Ⅱ型 急性期蛋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欧阳康 马玲 吴健敏 白安斌 邓世杰 谢彬 袁书智
收集2006~2010年来自广西12个地市的21份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RRSV)阳性病料,克隆包含缺失区的Nsp2基因片段并登陆Genbank(登录号为HQ015350-HQ015370),经序列比较发现,该21株Nsp2序列具有与我国2006年爆发的H-PRRSV完全一致的缺失特征,广西H-PRRSV流行毒株Nsp2基因随着流行时间的推移朝着偏离猪高致病性蓝耳病代表毒株JXA1株的方向发展,在遗传进化树上呈地域性分布。此外,广西H-PRRSV毒株氨基酸逐渐发生变异,特别是2010年来源于3个不同地方的3个毒株5个位点均发生突变,即P19L、R33Q、R34F、S43I、E107...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利宏 肖一红 吕军华 王伟伟 董施伟 周恩民
本研究分别扩增从"高热病"猪体内分离株(TA-12)及美洲经典株ATTC-VR2332 PRRSV Nsp2基因的高变区,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至E.coliBL21中,在IPTG的诱导下进行表达。用SDS-PAGE、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表达产物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对其免疫原性进行研究。建立了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确定了临界值,用建立的ELISA方法并对400份猪血清进行了检测和应用。结果表明,成功的表达了分离株TA-12及ATTC-VR2332 Nsp2基因的高变区。表达蛋白纯化分别免疫小鼠后,获得多克隆抗体,其抗体效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窦兰清 傅宝权 牛炳亨 朱兴全
为了明确猪在免疫旋毛虫抗原和感染旋毛虫肌幼虫后的抗体应答反应,应用 ELISA 法,肌幼虫凝胶层析纯化抗原、新生幼虫和成虫可溶性抗原,对用肌幼虫可溶性抗原、肌幼虫 ES 抗原、成虫可溶性抗原、成虫 ES 抗原、灭活新生幼虫抗原制备的免疫原免疫后猪血清抗体以及攻击感染后的猪血清抗体进行了检测。用肌幼虫纯化抗原检测时,感染猪在感染后7d 抗体即出现变化,第14~21d 时上升较快,第28d 达最高值,抗体可持续6个月以上;各免疫组在第1次免疫后抗体滴度有不同程度升高,第2次免疫后上升较快,其中肌幼虫可溶性抗原及其 ES 抗原免疫组抗体应答较其它几种抗原免疫组强。用成虫可溶性抗原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