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99)
- 2023(5625)
- 2022(4804)
- 2021(4346)
- 2020(3757)
- 2019(7345)
- 2018(6999)
- 2017(12894)
- 2016(7259)
- 2015(7597)
- 2014(7003)
- 2013(6815)
- 2012(6140)
- 2011(5520)
- 2010(5288)
- 2009(4867)
- 2008(4557)
- 2007(3807)
- 2006(3120)
- 2005(2522)
- 学科
- 济(24807)
- 经济(24775)
- 管理(19893)
- 业(18992)
- 企(14358)
- 企业(14358)
- 方法(12272)
- 数学(11194)
- 数学方法(11128)
- 学(7925)
- 农(7839)
- 财(7077)
- 贸(6749)
- 贸易(6748)
- 易(6596)
- 环境(6251)
- 中国(6197)
- 业经(5741)
- 农业(5485)
- 技术(4695)
- 划(4457)
- 务(4440)
- 财务(4438)
- 财务管理(4433)
- 企业财务(4232)
- 地方(4082)
- 制(4072)
- 产业(3916)
- 银(3728)
- 银行(3688)
- 机构
- 大学(103277)
- 学院(102669)
- 济(39214)
- 经济(38602)
- 研究(37549)
- 管理(37054)
- 理学(33660)
- 理学院(33180)
- 管理学(32514)
- 管理学院(32371)
- 农(32043)
- 科学(28468)
- 农业(26168)
- 中国(25532)
- 业大(24966)
- 京(20993)
- 所(20874)
- 研究所(19891)
- 农业大学(17922)
- 中心(16567)
- 财(15570)
- 室(14213)
- 江(14056)
- 实验(13634)
- 业(13594)
- 财经(13373)
- 省(13323)
- 院(13294)
- 实验室(13106)
- 科学院(12970)
- 基金
- 项目(81671)
- 科学(62923)
- 基金(60957)
- 家(57938)
- 国家(57482)
- 研究(48220)
- 科学基金(47625)
- 自然(34648)
- 自然科(33870)
- 自然科学(33848)
- 自然科学基金(33282)
- 基金项目(33270)
- 省(32618)
- 社会(31983)
- 社会科(30421)
- 社会科学(30411)
- 划(28154)
- 资助(23534)
- 教育(21310)
- 计划(19327)
- 重点(18937)
- 科技(17838)
- 创(17618)
- 发(17211)
- 科研(17052)
- 部(16955)
- 业(16744)
- 创新(16600)
- 编号(16282)
- 农(15368)
共检索到131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郭伟荣 刘利平 张宗锋 林升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是海水鱼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病。以A组:1×106 cfu/mL、B组:1×107 cfu/mL、C组:1×108 cfu/mL 3组不同浓度的鳗弧菌菌液通过腹腔注射感染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在其感染后不同时间取血,通过测定呼吸爆发、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酚氧化酶(PO)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趋势来研究感染鳗弧菌对花鲈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呼吸爆发在鳗弧菌感染12 h、36 h时,B组和C组与对照组比较极显著下降(P
关键词:
花鲈 鳗弧菌 非特异性免疫 半致死时间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常青 梁萌青 王家林 孙静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1%和2%的壳聚糖,连续投喂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60d,探讨壳聚糖对花鲈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5%和1%壳聚糖可以显著促进花鲈的生长,但是不同添加浓度对成活率均无影响。在30d时添加0.5%或1%壳聚糖能有效提高花鲈的补体活性、溶菌酶活性和吞噬活性;在60d时仅明显提高补体活性。添加壳聚糖对白细胞的数量没有影响。
关键词:
壳聚糖 花鲈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段亚飞 张家松 董宏标 王芸 张真真
为了研究副溶血弧菌对斑节对虾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对斑节对虾注射生理盐水和副溶血弧菌,于不同时间点测定肝胰腺和鳃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溶菌酶(LSZ)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副溶血弧菌后,肝胰腺和鳃中T-AOC活性分别于12和6 h达到最大值(P<0.05);肝胰腺和鳃中ALP活性整体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未出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晋 沈永林 汪志楷
从人血清天然杀伤伊氏锥虫活性作用着手,深入研究在自然选择下人血清和锥虫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揭示人体抗锥虫感染非特异性免疫奠定基础。首先,用体内和体外试验检测表明,正常人血清对 T.b.evansi 的体外杀锥虫活性明显受血清浓度,孵育时间和温度影响.被人血清溶解前 T.b.evansi 有一系列形态变化,虫体肿胀、变圆、游离鞭毛明显化、表膜毛边化等.还发现不同个体人血清溶虫活性有显著差异,但与血型无关;同一个体血清溶虫活性稳定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夏耘 余德光 郁二蒙 谢骏 王广军 王海英 龚望宝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300 mg/kg的抗菌肽和200 mg/kg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连续投喂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60 d,测定其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并分别于试验的20 d、40 d和60 d测定肝胰脏、头肾、鳃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血清溶菌酶(LSZ)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水平。结果显示:试验组花鲈的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抗菌肽组所测组织CAT、SOD以及血清LSZ、NOS活性水平在20 d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庞素风 吴志新 王艳 祝东梅 冯雪 陈孝煊
将云芝多糖(Coriolus versciclor polysaccharides,CVP)按不同的剂量(0、0.25、0.5、1.0、2.0和4.0 g/kg)添加到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的基础饲料中,连续投喂56 d,并在试验的第0、7、14、21、28、35、42和56天取样检测CVP对供试鱼血液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补体C3、C4的含量共5种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0.25 g/kg的云芝多糖,对银鲫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SOD活性和补体C3、C4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明淼 陈孝煊 吴志新 易春龙 李雪竹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果寡糖(每kg饵料含量分别为0、0.5、2和4g),连续投喂,分别于试验前1d、试验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第42天、第56天检测草鱼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补体C3、C4的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草鱼的各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果寡糖添加剂量为2g/kg时各试验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同时优于其它两试验组,而且其攻毒死亡率最低。因此,从提高免疫力和经济角度考虑,建议果寡糖添加剂量为2g/kg为宜。
关键词:
果寡糖 草鱼 吞噬活性 溶菌酶 补体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婷婷 陈效儒 梁萌青 王成强 郑珂珂 徐后国 陈齐勇
实验以基础饲料组[含30%鱼粉蛋白(FM)]为对照组,用鱼蛋白水解物(FPH)、猪血蛋白水解物(PBPH)、酵母蛋白水解物(YPH)和豆粕蛋白水解物(SPH)分别替代配方中1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组等氮等脂的饲料,喂养初始平均体重为31.99 g的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8周,探讨饲料中不同蛋白水解物对花鲈生长、饲料利用、体组成成分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实验鱼存活率在97.78%–98.89%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FPH组与FM组的末重和特定生
关键词:
花鲈 蛋白水解物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吴桂玲 梁萌青 周丽 常青 王家林 柳旭东
将复合微生态制剂以0(control)、500mg/kg(PR-500)和3000mg/kg(PR-3000)的添加量加入到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基础饲料中,在饲喂42d和84d后分别取样,以血清溶菌酶活力、替代补体活力(ACH50)、头肾巨噬细胞杀菌力及呼吸爆发活力为判据,确定微生态制剂对花鲈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用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对饲喂84d后的花鲈进行攻毒实验,测定累积死亡率,以确定微生态制剂对花鲈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84d时,实验组的特定生长率(SGR)较对照组有增高的趋势,但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喂42d...
关键词:
花鲈 复合微生态制剂 非特异性免疫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谢建军 许文军 施慧 查智辉
以平均体质量为(162±26)g雌性三疣梭子蟹为试验对象,注射组从游泳足第一关节基膜注射200μL浓度为2.4×107 CFU/mL的溶藻弧菌菌悬液,对照组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各组在注射0、24、48、72、96 h后随机取9只三疣梭子蟹,从游泳足基膜部位抽取血淋巴,测定血淋巴的血细胞总数、大颗粒细胞比例、血清蛋白、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一氧化氮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表明,遭受低剂量的溶藻弧菌侵袭后,三疣梭子蟹血细胞总数迅速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降低36%,而大颗粒细胞比例则先上升(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袁丰华 林黑着 李卓佳 陆鑫 陈旭 杨其彬
研究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对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生长、消化酶及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把初始菌浓度为10×109cfu/g的凝结芽孢杆菌的粉末制剂分别以0、0.1%、0.5%和1.0%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初始体重为(18.95±0.27)g的尖吻鲈,尖吻鲈养于0.5m3的玻璃纤维桶中,每桶20尾,每组饲料3个平行,养殖时间50d。尖吻鲈的生长在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在0.5%组最大,分别比对照组增加9.54%和4.01%。凝结芽孢杆菌对尖吻鲈的肠和幽门垂消化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但胃淀粉酶在1.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少杰 梁拥军 孙向军 杨广 任艳
以锦鲤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其发育早期口服免疫迟缓爱德华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两种灭活菌苗,对幼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孵化第7天免疫的锦鲤生长至幼鱼后,仅嗜水气单胞菌组头肾指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试验组头肾指数和脾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嗜水气单胞菌组白细胞吞噬指数PI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迟缓爱德华氏菌组脾脏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吞噬百分比PP和吞噬指数PI均高于对照组(P<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兰萍 宋晓玲 张辉 成君军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和1%美人鱼发光杆菌灭活菌、0.1%美人鱼发光杆菌活菌配制成3种免疫实验饲料,以基础饲料为空白对照组饲料,每组设3个平行样。对个体质量为(4.83±0.36)g的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20 d的饲养实验,分别在0、5、10、15和20d进行取样,以血清中的酚氧化酶(PO)、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UL)活性为免疫指标,探讨了美人鱼发光杆菌作为免疫制剂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影响;在投喂免疫饲料后的第22天,按0.004 2 kg/kg体重的剂量,直接投喂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病料,并记录累积死亡率。结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意敏 刘志刚 卢迈新 朱华平 可小丽 高风英 黄樟翰
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一种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占40%)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将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等10种中草药按一定比例充分粉碎后混匀制成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的复方中草药制剂,按质量分数0%(对照组)、1%(A组)、3%(B组)和6%(C组)分别添加到基础饲料中饲喂尼罗罗非鱼,饲养12周。分别在第4、8和12周采集各组尼罗罗非鱼血液,测定相关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显示:从第8周开始,B组尼罗罗非鱼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C组尼罗罗非鱼血清溶菌酶(LSZ)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一氧化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连伟 卢彤岩
采用经口灌服的方法,分别用20、50和100 mg.kg-1达氟沙星对施氏鲟连续给药20 d(每天1次),并于给药后第5、10、15和20天测定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表明:达氟沙星对肝脏和血清溶菌酶含量有抑制作用;20和50 mg.kg-1组对血清中酚氧化酶活力先诱导后抑制,100 mg.kg-1组则始终表现抑制作用;该药使白细胞数量和细胞吞噬百分比降低,但对白细胞吞噬指数及肝脏和脾脏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可见,达氟沙星使施氏鲟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但对免疫器官的生长指数没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施氏鲟 达氟沙星 非特异性免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