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9)
2023(1937)
2022(1521)
2021(1309)
2020(877)
2019(1961)
2018(1840)
2017(2998)
2016(1933)
2015(1963)
2014(1710)
2013(1773)
2012(1814)
2011(1671)
2010(1572)
2009(1545)
2008(1413)
2007(1239)
2006(1159)
2005(1011)
作者
(8966)
(7699)
(7576)
(7143)
(4902)
(3743)
(3413)
(3036)
(2953)
(2730)
(2677)
(2653)
(2578)
(2557)
(2520)
(2427)
(2385)
(2355)
(2204)
(2182)
(2134)
(2015)
(1978)
(1786)
(1778)
(1717)
(1715)
(1708)
(1691)
(1690)
学科
环境(5849)
管理(5380)
(4985)
(4415)
经济(4413)
(3008)
(2969)
规划(2766)
环境规划(2729)
(2507)
防治(2449)
(2443)
及其(2411)
(2381)
企业(2381)
(2191)
资源(2144)
(2077)
虫害(1804)
(1780)
部门(1757)
门环(1751)
病虫(1647)
病虫害(1647)
生态(1646)
生物(1638)
(1529)
(1503)
水产(1427)
中国(1355)
机构
大学(29400)
学院(29386)
研究(14618)
(14147)
科学(13454)
农业(11531)
业大(10568)
(9628)
研究所(9223)
中国(8815)
(7955)
实验(7772)
实验室(7508)
(7503)
农业大学(7450)
经济(7300)
(7145)
重点(7036)
管理(6578)
(6518)
(6346)
(5806)
理学(5689)
中心(5681)
理学院(5536)
管理学(5268)
管理学院(5246)
科学院(5220)
技术(5190)
研究院(5147)
基金
项目(25387)
(18335)
国家(18220)
科学(17933)
基金(17582)
科学基金(14019)
研究(11910)
(11648)
自然(11390)
自然科(11088)
自然科学(11074)
自然科学基金(10876)
(9645)
基金项目(9427)
科技(8371)
计划(7908)
资助(7097)
社会(6486)
重点(6481)
专项(6212)
社会科(6143)
社会科学(6139)
(5982)
(5740)
科研(5724)
(5665)
(5482)
创新(5305)
技术(4664)
教育(4595)
期刊
学报(15148)
(12883)
大学(10265)
学学(10223)
科学(10128)
农业(8612)
(7727)
经济(7727)
业大(5563)
中国(5517)
研究(4957)
林业(4952)
农业大学(4389)
(4301)
(3438)
自然(3059)
科技(3014)
自然科(2858)
自然科学(2858)
中国农业(2596)
农林(2493)
(2493)
科技大(2427)
科技大学(2427)
管理(2265)
(2231)
(1907)
水产(1882)
西南(1738)
生态(1657)
共检索到40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童应华  陈顺立  林强  
A total of 12 strains of Metarhizium anisopliae Sorokin were tested for pathogenicity to Hylobitelus xiaoi,and a superior strain was used to infect trials in a forest.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train Ma1291-2 had strong pathogenicity to H.xiaoi after treatment for 30 d by dipping inoculation wi...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童应华  陈顺立  林强  
应用10个绿僵菌菌株对萧氏松茎象幼虫进行致病力试验,结果表明,以浓度为(1.5±0.5)×106个.mL-1的孢子悬液喷菌,校正死亡率最高为91.90%,最低为15.28%,僵虫率最高为91.32%,最低为24.80%,LT50为5.39-10.12 d,单头虫体平均产孢量为106-107个.头-1.Ma1291-2、MaWP-01菌株对萧氏松茎象幼虫致病力较强,喷菌7 d后僵虫率分别为89.56%、91.32%,LT50分别为5.49、5.72 d,经不同剂量测定LC50分别为2.5707×104、1.9871×104个.mL-1,这2个菌株对萧氏松茎象生物防治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学友  蔡守平  杜月飞  陈德兰  黄金水  李孔泉  
【目的】筛选对油茶象幼虫具有高致病力的绿僵菌菌株,为防治油茶象幼虫提供高效的生防菌。【方法】在测定7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量的基础上,采用浸渍法和孢子拌土法对油茶象幼虫进行致病力测定,并以土表喷菌液的方式进一步研究优良菌株对土壤中油茶象幼虫的感染效果。【结果】FJMa201101和FJMa201205两个菌株产孢量最高;不同绿僵菌菌株对油茶象幼虫均有一定的致病力,107孢子·m L-1的孢悬液浸渍法接种后第13天和105孢子·g-1土的孢子拌土法接种后第9天,油茶象幼虫的死亡率均达到100%,LT50分别在1.65~4.26天和1.96~3.51天之间;FJMa201101和FJM...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漳  叶斌  叶小真  王安娇  郭文硕  
对金龟子绿僵菌M337菌株进行继代培养,探讨了6种常见培养基、4种碳源和氮源以及6个碳氮组合培养基对菌种稳定性、产孢量、毒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绿僵菌的变异虽然主要受控于菌株自身的遗传特性,但同时也受培养基组成的影响.常见的6种培养基以营养贫乏的CMA和WBA最易使菌种发生变异,PPDA较稳定.动物性氮源较植物性氮源稳定,以麦芽糖和乳糖为碳源的比较稳定.在不同C/N比试验中,供试菌株在C/N比为20/10的培养基上比较稳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学友  黄金水  蔡守平  杨希  余培旺  陈顺立  
将被金龟子绿僵菌MaYTTR-04菌株感染后的松墨天牛成虫僵虫放置于林地中,研究在林间自然条件下僵成虫体上绿僵菌孢子的宿存动态。通过2年试验发现:林间松墨天牛僵成虫体上孢子数量在试验初期(42天内)显著下降,以后下降趋势趋缓,84天后至僵虫完全腐烂基本稳定在每成虫105个孢子数量级;林地僵虫体上的孢子在126天内萌发率均保持在90%以上的较高水平。通过对不同时间僵虫体上绿僵菌对松墨天牛成虫的致病力研究发现,在107,106孢子.mL-1数量级的接种量下,僵成虫体上的孢子致病力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说明僵虫体上的孢子在野外宿存的过程中可以较好地保持其致病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伟平   丰硕   程佳旭   陈丹   吴青君   宋健  
【目的】基于金龟子类害虫种类繁多、危害严重的现状以及农业对具有生态友好、可持续治理特点的生物防治的迫切需求,研究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菌株JG-17对我国3种重要金龟子幼虫和成虫的毒力,为金龟子生防制剂的研发提供优良的菌种资源。【方法】采用稀释挑取法和病原菌回接法,在感病金龟子成虫虫尸上分离获得高毒力病原真菌;通过形态学与rDNA-ITS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JG-17的分类地位;采用十字交叉测量法和血球计数板法测定不同温度下菌株JG-17的生长速率和产孢量;采用浸渍法测定菌株JG-17对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和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成虫和幼虫的毒力;通过盆栽试验测定菌株JG-17对暗黑鳃金龟2龄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分离获得一株对3种金龟子成虫和幼虫同时具有较高毒力的白僵菌菌株JG-17,结合形态学和rDNA分子鉴定结果,确定菌株JG-17为布氏白僵菌。25—29℃为JG-17的适宜生长温度,生长速率均在4 mm·d~(-1)以上,27℃下,JG-17的生长速率和产孢量最高。JG-17 1×10~8个孢子/mL处理浓度下,华北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和暗黑鳃金龟成虫13 d累计死亡率分别为78.0%、100.0%和86.0%,LT50分别为9.458、6.911和8.391 d。相同处理浓度下,JG-17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毒力高于铜绿丽金龟和华北大黑鳃金龟,1×10~8个孢子/mL浓度下,华北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和暗黑鳃金龟1龄幼虫13 d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76.7%、96.7%和100.0%,2龄幼虫13 d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66.7%、36.7%和100.0%;不同孢子浓度下,对暗黑鳃金龟1龄和2龄幼虫的LT50均明显低于铜绿丽金龟和华北大黑鳃金龟。盆栽试验中,相同施用剂量下,中耕期淋灌处理的暗黑鳃金龟幼虫死亡率与沟施处理的幼虫死亡率差异不显著,播种前撒施方式下取得相近的防治效果需要10倍以上的孢子量。【结论】布氏白僵菌JG-17对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成虫和幼虫均具有较高致死率,对防治金龟子类地下害虫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潜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容燕  冯书亮  范秀华  曹伟平  胡明峻  
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对金龟子幼虫有杀虫活性的苏云金杆菌HBF 1菌株的发酵培养基组合为:氮源B4 4%,淀粉1 2%,酵母粉0.5%,KH2PO40.04%,MgSO40.05%。用此配方进行摇瓶发酵,发酵液的平均菌数可达到44亿/mL,晶体产生量为2 1130mg/mL,发酵液稀释50倍对铜绿丽金龟幼虫进行生测,14d平均死亡率达到78 3%。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潘永胜  徐福元  韩正敏  刘云鹏  
对3株绿僵菌菌株通过不同温度水浴处理,发现了孢子的萌发条件;并开展了3菌株对松褐天牛成虫的毒力测定,筛选出M a789菌株的致病力较强。通过正交试验对其液体振荡培养条件进行了分析,选出了菌丝体生长最适培养基为蔗糖20 g.L-1,酵母粉10 g.L-1,KH2PO43.0 g.L-1,MgSO4.7H2O 1.0 g.L-1,CaC l20.5 g.L-1;培养液生孢子最适培养基为蔗糖20 g.L-1,蛋白胨10 g.L-1,KH2PO41.5 g.L-1,MgSO4.7H2O 2.0 g.L-1,CaC l20.5g.L-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庆杰  迟德富  
【目的】筛选对杨干象幼虫具有高致病力的真菌菌株,测定防治效果,为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用7株虫生真菌菌株对杨干象幼虫进行室内致病力测定,筛选出高致病力菌株并进行林间生防试验,对受侵染的杨干象幼虫的致病症状进行研究。【结果】1)用菌株CFCC87323以108conidia·m L-1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杨干象幼虫,校正死亡率达93.38%,致死中时LT50为3.536天,致死中浓度LC50为7.0×103conidia·m L-1;林间生防试验采用108conidia·m L-1孢子悬浮液涂干法,校正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晓婷  宋健  王容燕  杜立新  曹伟平  王金耀  冯书亮  
为了发掘新的Bt资源,从3种不同土壤类型的样品中分离得到了285株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采用杀虫活性测定方法从中获得了13株对铜绿丽金龟幼虫具有高毒力的菌株。利用PCR-RFLP鉴定体系和SDS-PAGE蛋白分析法,研究了这13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类型和晶体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有12株均含有编码毒杀铜绿丽金龟幼虫毒素蛋白的cry8Ca基因,而FTL53没有鉴定到已有的基因类型。这13株菌的伴孢晶体都含有分子量为130 kDa的蛋白。本研究为不断发现新型的、具有高毒力的cry毒素基因奠定了基础。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立钦  林新春  毛胜凤  
采用RAPD PCR技术分析了 4个绿僵菌菌株的DNA遗传多态性。从 1 60条引物中筛选出 2 7条引物 ,对各菌株进行PCR扩增 ,结果 4个绿僵菌菌株共扩增出 334个位点 ,其中多态性位点 2 99个 ,占 89 5 % ,表明各菌株间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态性。菌株DNA多态性与原寄主和孢子形态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但与对松墨天牛幼虫的毒力间未表现出相关性。图2表 4参 7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传部  方红  张治良  顾耘  成浩  
对金龟科(Scarabaeidae)蛹的基本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8种鳃金龟:白云鳃金龟替代亚种(Polyphylla alba vicariaSemenov)、日胸突鳃金龟(Hoplosternus japonicus Harold)、二色希鳃金龟[Hilyotrogus bicoloreus(Heyden)]、红婆鳃金龟[Brahminarubetra(Faldermann)]、铅灰鳃金龟(Holotrichia plumbea Hope)、四川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szechuanensis Chang)、暗黑鳃金[Holotrichia parallela(Motsch...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三龙  姜莉莉  方红  姜世成  刘大军  张治良  
对7种粪食性金龟子:方胸蜉金龟(Aphodius quadratus Reiche)、游荡蜉金龟[Aphodius erraticus(Linnaeus)]、黄缘蜉金龟[Aphodius sublimbatus(Motschulsky)]、直蜉金龟(Aphodius rectus Motschulsky)、捷氏凯蜣螂(Caccobius jessoensis Harold)、短亮凯蜣螂(Caccobius brevis Waterhouse)、小驼嗡蜣螂[Onthophagus gibbulus(Pallas)]蛹进行了外部形态描述。分类主要依据:唇基、触角形状、前胸背板特征,有无前胸腹突或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仲秀  刘春芹  王庆雷  崔景岳  
研究表明,从日本金龟子中提取性诱集物对我国北方丽金龟中Popillia属有很强诱集力,其中对四纹丽金龟、琉璃丽金龟诱集量最大;从玫瑰花中提取诱集物对我国北方花金龟中白星花金龟和小青花金龟等诱集力最强,尤以后者为甚.这两种诱集物可作为上述金龟子预测预报和防治手段.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王凤珍  陈羽  陈应龙  
利用我国滇产松茸 992 4菌株及日产松茸 9960 6菌株 ,分别对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及加勒比松 6种松树幼苗实施人工菌根接种 ,研究结果表明 ,接种后 90 d的云南松和湿地松分别有 75%和 78.1%的幼苗受感染并形成菌根 ;接种后 180 d,6种松树幼苗全部都可形成菌根 ,菌根感染率分别达 90 .63 %~ 10 0 % ,感染指数达 50 .0 0~ 84 .68;菌根形态主要有棒状、二叉分枝状及多叉分枝状 3种 ;随树种的不同 ,各类菌根形态所占比例也不同 ;不同树种根系上形成菌根的长度也有差异 ,以马尾松根系上的菌根最长 ,华山松的菌根最短 ;此外 ,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