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69)
- 2023(6257)
- 2022(5627)
- 2021(5100)
- 2020(4637)
- 2019(10833)
- 2018(10710)
- 2017(20581)
- 2016(11666)
- 2015(13345)
- 2014(13487)
- 2013(13524)
- 2012(12848)
- 2011(11661)
- 2010(11926)
- 2009(11025)
- 2008(11122)
- 2007(10353)
- 2006(8735)
- 2005(7760)
- 学科
- 济(48989)
- 经济(48949)
- 管理(31216)
- 业(30464)
- 方法(26410)
- 数学(23878)
- 企(23702)
- 企业(23702)
- 数学方法(23683)
- 农(14075)
- 学(12806)
- 财(12111)
- 中国(10935)
- 贸(9509)
- 贸易(9509)
- 农业(9297)
- 易(9216)
- 地方(9208)
- 业经(9200)
- 环境(8355)
- 制(8111)
- 和(7706)
- 务(7542)
- 财务(7529)
- 财务管理(7506)
- 企业财务(7090)
- 划(6848)
- 理论(6758)
- 银(6616)
- 银行(6562)
- 机构
- 大学(177509)
- 学院(176185)
- 济(70098)
- 经济(68580)
- 管理(64646)
- 研究(61217)
- 理学(56206)
- 理学院(55503)
- 管理学(54441)
- 管理学院(54122)
- 中国(43758)
- 科学(42016)
- 农(41314)
- 京(37594)
- 所(33566)
- 业大(33452)
- 农业(33191)
- 研究所(31042)
- 财(30435)
- 中心(28233)
- 江(27065)
- 财经(24800)
- 北京(23052)
- 范(22515)
- 经(22451)
- 师范(22204)
- 农业大学(22152)
- 经济学(21809)
- 院(21140)
- 州(20934)
- 基金
- 项目(120419)
- 科学(92357)
- 基金(86186)
- 研究(81361)
- 家(77394)
- 国家(76788)
- 科学基金(63758)
- 社会(49896)
- 省(48660)
- 社会科(47270)
- 社会科学(47249)
- 基金项目(46476)
- 自然(43469)
- 自然科(42428)
- 自然科学(42407)
- 自然科学基金(41677)
- 划(41068)
- 教育(38020)
- 资助(35653)
- 编号(32526)
- 重点(27801)
- 部(26341)
- 成果(26272)
- 发(25993)
- 计划(24881)
- 创(24771)
- 科研(24095)
- 创新(23275)
- 课题(22669)
- 科技(22499)
共检索到247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文汝 冀胜鑫 甄志先
[目的]为探究国槐带化病的致病机理,进而为国槐带化病的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槐健康与感病枝条作为研究材料,对其生长期间的5、8、9及11月份中枝条生长素、玉米素、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进行连续测定,通过选取8月份国槐的病、健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qPCR验证分析。[结果]在5、8、9、11月中,健康、感病枝条及感病树上的健康枝条中的生长素、玉米素、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8月份国槐旺盛生长期间,感病枝条内的玉米素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而在11月份植株的生长后期,仅感病植株脱落酸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差异基因下调表达明显高于上调,并且差异基因GO功能注释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汇集在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3个方面,其中以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差异基因富集更为显著;而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感病植株的差异基因主要汇集在调控植株免疫应答的信号传导、植物-病原互作和植物激素信号传导等方面,并且其中调控植株免疫应答的信号传导富集差异基因最多且表现为显著下调;内源激素代谢通路注释结果表明,生长素、玉米素受体基因AUX1和CRE表达显著下调,而调控赤霉素、脱落酸代谢的基因TF和ABF表达显著上调;通过对转录组数据进行筛选获得调节生长素、玉米素、赤霉素和脱落酸代谢通路代谢及信号转导的相关基因(GHLAX5、GHAHK4、GHAHP4、GHARR8、GHTF和GHABF2)进行qPCR验证,结果虽与转录组数据存在一定差异,但表达趋势基本一致,这些结果表明,上述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对于调控国槐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具有重要作用。[结论]认为玉米素含量的显著上升和生长素、赤霉素含量的显著降低,阻碍植株的免疫机制应答并调控这3种激素代谢的关键基因差异表达,可能是导致国槐带化病枝条发病且横向生长形成扁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国槐 带化病 致病机理 内源激素 转录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爱红 任萍 邸垫平 苗洪芹 曹克强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玉米粗缩病发病植株中,不同病级植株内源激素水平。结果表明,不同病级玉米植株中,赤霉素(Gibberellin GA3)、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玉米素(Zeatin,ZR)的含量变化特点不同:人工接种RBSDV后,病株中GA3及ZR含量明显低于健株,且随病级增加,植株体内GA3、ZR含量逐渐降低,其含量与病情严重度呈显著正相关;抽穗孕穗期病株叶片中IAA含量低于健株,但根部IAA的含量差异不明显;人工接种R...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谭健晖 王以红 蔡玲
以巨尾桉不同无性繁殖方法和不同繁殖代数的幼树叶片为材料,应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n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测定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玉米核苷(ZR)4种内源激素,并结合生长性状分析不同无性繁殖方法和不同繁殖代数的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关系,探讨桉树不同繁殖方法和繁殖代数衰退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差异。结果表明:叶片内源IAA、GA3和ZR的含量、ABA/GA3(k值)、ABA/ZR值和ZR/GA3值等6个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可以较准确、稳定地反映巨尾桉无性繁殖抗衰退能力和预测幼林生长量。叶片内源IAA、GA3和ZR的含...
关键词:
巨尾桉 无性繁殖 叶片内源激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磊 姜远茂 彭福田 魏绍冲 葛顺峰 房祥吉
【目的】为开张角度技术在苹果生产上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年生盆栽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cv.Red Fuji)/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为试材,研究开张角度对富士苹果植株体内源激素含量及平衡的影响。【结果】苹果植株茎尖的内源ABA含量随开张角度的增大显著上升,在新梢生长初期,枝条水平和枝条下垂与对照相比,分别升高了17.5%和29.2%;GAs、IAA、ZRs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GAs、IAA含量下降显著,ZRs含量差异不显著。开张角度后,细根的内源ABA含量显著上升,GAs、IAA含量均有降低,ZRs含量差异不显著;茎尖与...
关键词:
苹果 开张角度 内源激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雍清青 李紫倩 屈燕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云南山茶内源激素的影响及植物激素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方法】以半年生野生云南山茶盆栽苗为试验材料,利用20% PEG-6000模拟重度干旱胁迫,对干旱胁迫第0、24、72 h和复水48 h的云南山茶根系及叶片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筛选差异基因。【结果】干旱胁迫下云南山茶内源激素均受到了影响,叶中IAA含量先上升再下降复水后又上升,根中IAA含量持续下降,复水后未恢复;叶中ZR含量变化趋势与IAA相同,根中ZR含量变化趋势与叶相反;叶中GA含量在胁迫及复水期间持续上升,根中GA含量在胁迫期间上升,复水后下降;叶中ABA含量变化趋势与IAA相似,根中ABA含量在胁迫期间持续上升,复水后又下降,与根中GA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云南山茶转录组测序结果中共筛选到33349个差异表达基因,在胁迫及复水期间均显著富集在植物激素转导、类苯丙酸生物合成、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卟啉和叶绿素代谢、光合作用等通路中;干旱胁迫诱导了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中46个差异基因表达。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鉴定得到了4个基因模块,将转录组与4种激素含量进行关联分析,筛选得到了2个与激素响应高度相关的关键基因模块,分别包含2769和2502个基因,选择关键模块中前5%的基因进行共表达分析,获得6个关键基因(SDH1-1、PETC、VHA-A3、FtsH、chlD、TL17)和5个关键转录因子(IAA9、NAC、Trihelix、SWI/SNF、NF-YB)。【结论】干旱胁迫影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及相关通路基因的表达,本研究还鉴定得到了2个与干旱胁迫响应密切相关的共表达模块;发现SDH1-1、PETC、VHA-A3、FtsH、chlD、TL17等基因和IAA9、NAC、Trihelix、SWI/SNF、NF-YB等转录因子在云南山茶内源激素响应干旱胁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芩 付燕 刘雅兰 张婷渟 彭舒 邓洁
【目的】探明影响枇杷果实发育的优良性状功能基因,为分子辅助育种创制枇杷高糖果实特异种质和生产高糖枇杷果实品质调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对高糖枇杷果实发育后期5个阶段的果肉转录组进行测序,基于差异表达基因的基因本位数据库(GO)、Pathway显著性富集(KEGG)和蛋白家族数据库(Pfam)分析,挖掘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其生长发育调控网络,揭示优良性状的分子机制。【结果】枇杷高糖果实5个时期15个样品共获97.67 Gb 高质量转录组数据,4个对比组合共筛选获得16 22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对比组合DAF170 vs DAF180的差异表达基因最丰富,共获得11 12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4 066个差异表达基因映射到135条KEGG代谢通路,碳代谢、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天线蛋白、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及淀粉和蔗糖代谢5个代谢途径为富集基因数目最多的5个通路。进一步筛选获得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326个,其中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油菜素内酯、茉莉酸和水杨酸信号转导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61个、36个、43个、20个、29个、100个、27个和10个。【结论】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油菜素内酯、茉莉酸和水杨酸可能协同调控枇杷果实后期发育,调控糖分的积累;这些结果为深入研究枇杷果实糖积累的分子机理,以及开展枇杷分子辅助定向育种和品质调控提供基础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改改 张恩慧 李楠 武习习
【目的】促进甘蓝胚状体再生DH植株在有限时间内健壮生长,根系粗壮,有利于当年提早移栽,进而植株生长达到通过春化营养体。【方法】以甘蓝小孢子培养获得的胚状体不定芽为试验材料,分别在MS+Suc 30g/L+Agar 8g/L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褪黑素(MT)(0,1,2,5,8和10μmol/L),在MS+Suc 30g/L+Agar 8g/L+5μmol/L MT培养基上添加不同质量浓度萘乙酸(NAA)(0,0.01,0.05,0.1,0.2和0.5mg/L),研究再生植株生长势,筛选再生植株快速健壮生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朱鑫海 张紫瑞 周丽颖 汤环宇 敖士奇 周一凡 高晓建 姜群 张晓君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严重危害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养殖生产的主要病原之一,为揭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翘嘴鳜后宿主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筛选免疫相关基因,解析翘嘴鳜应答病原细菌感染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病原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翘嘴鳜,于感染24 h后,采集感染组与对照组翘嘴鳜头肾组织,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进行了RNA-Seq分析,原始数据拼接后组装共获得53,040个单基因(unigene)。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翘嘴鳜存在526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254个上调基因和272个下调基因,其中免疫相关的显著上调的差异基因主要有炎症和免疫原性细胞因子白介素、补体系统、MHCⅠ型抗原提呈、溶菌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泛素蛋白连接酶等。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涉及免疫应答反应和炎症反应等,经KEGG富集分析显示,89个通路富集显著,免疫相关的代谢通路主要有内吞作用和吞噬体等。此外,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表明,所选取7个差异表达免疫相关基因与RNA-seq结果具有相似的表达趋势。本研究为揭示翘嘴鳜对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防御分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朱鑫海 张紫瑞 周丽颖 汤环宇 敖士奇 周一凡 高晓建 姜群 张晓君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严重危害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养殖生产的主要病原之一,为揭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翘嘴鳜后宿主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筛选免疫相关基因,解析翘嘴鳜应答病原细菌感染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病原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翘嘴鳜,于感染24 h后,采集感染组与对照组翘嘴鳜头肾组织,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进行了RNA-Seq分析,原始数据拼接后组装共获得53,040个单基因(unigene)。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翘嘴鳜存在526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254个上调基因和272个下调基因,其中免疫相关的显著上调的差异基因主要有炎症和免疫原性细胞因子白介素、补体系统、MHCⅠ型抗原提呈、溶菌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泛素蛋白连接酶等。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涉及免疫应答反应和炎症反应等,经KEGG富集分析显示,89个通路富集显著,免疫相关的代谢通路主要有内吞作用和吞噬体等。此外,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表明,所选取7个差异表达免疫相关基因与RNA-seq结果具有相似的表达趋势。本研究为揭示翘嘴鳜对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防御分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牛西午 詹海仙 畅志坚 杨慧珍 郭秀荣 张晓军
以小叶锦鸡儿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设计不同浓度的6-BA,IAA,NAA,IBA,KT等单因子和不 同比例的细胞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在芽的诱导增殖过程中,添加有6-BA 0.5 mg/L,IAA 0.01 mg/L的MS培养基效果最好,诱导率为90%。在生根培养过程中,添加有IAA 0.5 mg/L的1/2MS培养基效果较 好,生根率为86%。
关键词:
柠条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激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杰 黄胜楠 刘志勇 冯辉
以大白菜DH系FT为试材,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结合EMS诱变处理,创制出一份雌性不育突变体fsm。与野生型FT相比,fsm花器官瘦小、子房干瘪、胚珠败育、自交和杂交均不结子。雌蕊的石蜡切片显示fsm中央隔膜融合异常,胚珠数量减少。内源激素测定显示,突变体fsm花蕾的生长素和油菜素内酯含量显著增高、细胞分裂素显著降低。根据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EGs)主要在内源性刺激反应、非生物刺激反应、细胞膜组分和细胞外周等GO功能条目富集。KEGG分析将6921个差异表达基因比对到275条代谢途径,其中,显著富集的代谢途径包括新陈代谢、次生代谢物合成、植物-病原体互作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YUCCA基因的表达上调可能是生长素含量增多的关键因素。激素代谢途径中,大量AUX1/IAA、GH3、SAUR和PIN类基因表达下调,可能使生长素转运受到抑制,导致雌蕊生长受阻。细胞分裂素代谢通路中,CUC、STM、WUS和CKX基因表达下调。花蕾中油菜素内酯含量增高,而BRI1类基因表达下调,表明突变体fsm可能是BR不敏感突变体,SEUSS-LIKE3和CYP85A2基因的表达下调可能导致雌蕊输导组织融合缺陷。突变体花蕾中激素间相互作用的紊乱可能是雌蕊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利用qRT-PCR对激素代谢通路的25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其表达模式与RNA-seq结果一致。研究结果为深入分析大白菜雌性不育突变体fsm雌蕊败育机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也为探究突变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付冰 叶霞 王会鱼 陈鹏 李继东 郑先波 谭彬 冯建灿
【目的】分析枣WRKY转录因子对枣疯病植原体以及不同激素的响应,探讨WRKY基因在枣疯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枣WRKY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及枣与植原体相互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同源比对从NCBI数据库以及转录组数据库鉴定出枣假定WRKY转录因子,并利用SMART等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转录组分析中挑选出差异表达的6个基因,设计定量引物,验证其在灰枣枣疯病发病过程中的表达量变化情况;以‘蜂蜜罐’枣胚培苗为材料,外源施加0.1 mmol·L~(-1)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eJA)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技术分析枣WRKY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确定了69个枣假定WRKY转录因子,重新命名为ZjWRKY1-69,可分为3个组GroupⅠ、GroupⅡ和GroupⅢ,GroupⅠ含有17个成员,GroupⅡ又可细分为Ⅱa、b、c、d、e 5个亚组,分别包含3、11、15、3、9个成员,GroupⅢ有11个成员;69个枣WRKY转录因子基因中,有43个ZjWRKY基因可以定位到11条染色体上,但在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7号染色体上没有ZjWRKY基因存在;大部分ZjWRKY蛋白都包含有WRKYGQK保守序列,有2个ZjWRKY蛋白(ZjWRKY23和ZjWRKY46,GroupⅡc)变异为WRKYGKK;GroupⅠ中的WRKY转录因子含有较多的保守基序(10个),且同一个组内WRKY蛋白的保守基序类型及个数相似。从枣疯病发生过程中枣叶片的转录组数据中检测到28个ZjWRKY转录因子基因的差异表达主要集中在嫁接后38~52周。枣疯病发病过程中ZjWRKY8、ZjWRKY52、ZjWRKY61、ZjWRKY69基因表达量发生明显变化(上调)。SA处理后,ZjWRKY42和ZjWRKY52表达量显著升高;MeJA的积累诱导ZjWRKY42和ZjWRKY61的表达量发生较明显变化。【结论】初步确定了枣69个WRKY转录因子,分为3组;43个枣WRKY基因可以定位到11条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7号染色体上尚没有发现WRKY基因的存在。枣疯病植原体侵染枣树后,诱导了ZjWRKY5、ZjWRKY8、ZjWRKY42、ZjWRKY52、ZjWRKY61基因的表达,SA和MeJA处理后分别使ZjWRKY42、ZjWRKY52和ZjWRKY42、ZjWRKY61表达量显著升高。
关键词:
枣 WRKY 枣疯病 水杨酸 茉莉酸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佳 李惠中 邓权清 陈健文 沈万宽
为探明甘蔗鞭黑粉菌不同致病力菌株在转录水平的差异,挖掘致病相关基因,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对2个不同致病力菌株Ss16(强致病力)和Ss47(弱致病力)构建cDNA文库,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质控后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8.31G(Ss16)和9.88G(Ss47)的分析数据(clean reads),Ss16和Ss47相比较共获得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凯 谷会岩
针对红松果林从幼龄到开花阶段植株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激素水平的季节动态以及施入赤毒素(GA3)后对植株开花的作用,从果林中选取7~8年生、11~12年生和17~18年生3个年龄阶段的植株为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松幼龄时生长素(IAA)和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偏低,随着树龄增大而升高,至18年左右其含量又逐渐降低;激素的季节动态变化为5月末IAA和ZR的含量达到了最高水平,7月中旬后明显降低;从不同性型植株的激素水平来看,雌型植株体内IAA、ZR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在春、夏、秋3个季节均高于同龄的雄型植株,3种激素的平均高出值分别为36.11%,43.58%和31.68%;施入外源激素...
关键词:
红松果林 开花 激素水平 动态变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玉辉 刘显军 杨柳 陆赢 官春云 刘忠松
为建立芥菜型油菜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以芥菜型油菜品种‘四川黄籽’的下胚轴为外植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对愈伤诱导、芽分化及生根培养3个阶段的激素、硝酸银及其配比进行优化处理。结果表明:用含1.0 mg/L 2,4?D的预培养基诱导愈伤,愈伤再生率达到100%;用含3.0 mg/L 6-BA+5.0 mg/L AgNO3的分化培养基诱导芽再生,芽再生率达28.33%,平均芽丛数为1.73个;在含2.5 mg/L IBA+0.05mg/L NAA生根培养基中,不定芽生长11 d后开始生根,生根率达到100%;经PCR检测抗卡拉霉素转化苗,阳性率达到23.80%,且GUS染色呈阳性,说明建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