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6)
- 2023(13473)
- 2022(11022)
- 2021(10754)
- 2020(8555)
- 2019(19514)
- 2018(19129)
- 2017(34622)
- 2016(19413)
- 2015(22358)
- 2014(22331)
- 2013(21244)
- 2012(19950)
- 2011(17942)
- 2010(18257)
- 2009(16376)
- 2008(15282)
- 2007(13691)
- 2006(12255)
- 2005(11131)
- 学科
- 济(67077)
- 经济(66909)
- 管理(44784)
- 业(39823)
- 中国(35680)
- 企(31485)
- 企业(31485)
- 融(26399)
- 金融(26395)
- 方法(25406)
- 银(24513)
- 银行(24504)
- 财(24446)
- 行(23810)
- 农(22545)
- 教育(22468)
- 数学(20897)
- 数学方法(20643)
- 制(17749)
- 理论(17561)
- 地方(17392)
- 业经(17290)
- 贸(14756)
- 农业(14742)
- 贸易(14739)
- 易(14428)
- 学(14298)
- 体(11932)
- 财政(11774)
- 教学(11545)
- 机构
- 大学(254781)
- 学院(252499)
- 济(101727)
- 经济(99359)
- 研究(92917)
- 管理(83173)
- 中国(73256)
- 理学(70116)
- 理学院(69142)
- 管理学(67891)
- 管理学院(67390)
- 京(56201)
- 财(53083)
- 科学(51902)
- 所(45299)
- 范(44728)
- 师范(44447)
- 中心(43359)
- 研究所(40658)
- 财经(39500)
- 江(39488)
- 北京(37119)
- 师范大学(36446)
- 教育(36224)
- 经(35930)
- 农(34896)
- 经济学(33642)
- 院(33181)
- 州(32026)
- 经济学院(30337)
- 基金
- 项目(159448)
- 研究(130729)
- 科学(126463)
- 基金(111763)
- 家(94891)
- 国家(93875)
- 社会(82507)
- 科学基金(79410)
- 社会科(76998)
- 社会科学(76979)
- 教育(66914)
- 省(62087)
- 基金项目(57763)
- 编号(56329)
- 划(53880)
- 成果(49905)
- 自然(45179)
- 资助(44830)
- 自然科(44085)
- 自然科学(44077)
- 自然科学基金(43308)
- 课题(42536)
- 部(37790)
- 重点(37591)
- 发(36835)
- 年(36117)
- 性(35444)
- 创(33810)
- 教育部(33683)
- 国家社会(33472)
共检索到412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宿宁文
<正>意识形态工作是极端重要的一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极为重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发挥意识形态功能的重要阵地,如何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有效融入其中,成为每位思政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飞 祝黄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逐渐生成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大的思想引领作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功能,但也同时遭遇三大主要挑战,伴随经济全球化并行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时刻没有停歇,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动从来没有停止,网络化时代海量信息的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迷失了受众的思想意识。如何确保意识形态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掌控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促进意识形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建设的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美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具有深刻的背景及涵盖的内容,蕴含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取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是彰显"文化软实力"、构建强国文化、实现中国伟大"复兴梦"的时代产物。从内容上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推动和繁荣文化产业的融合统一。究其价值取向而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滋养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论宝库,为世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执政文化思想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龙献忠 陈方芳 周继超 李梦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学科话语提供科学的方向指引。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语境等维度上着力,增强融入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涵容性。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话语是时代的呼声,也是时代的最强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堡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二重化的存在方式。从认识来源角度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不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形态的反映,是第二位的东西。但是,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形态的建设过程来看,意识形态又具有能动作用,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可少的重要"生产要素"。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坚强意志。认真学习和领会《资本论》中的哲学方法和科学社会主义命题,运用《资本论》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需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中国高等学校要真正做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魏薇
作为一门通识公共选修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通过对传统安全及非传统安全知识的讲授,将理论知识与技能应用相结合,旨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其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变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顺应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要求,各高校开始不断探索如何将安全教育知识与价值引领有效结合,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好的做法,但也遇到了诸多难题及困惑。文章以沈阳理工大学安全教育课程思政的探索为例,分析探讨如何将安全教育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从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到能力培养,切实增强立德树人功效。
关键词:
大学生 安全教育 课程思政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思 孟飞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恩格斯重要的理论文本,第一次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以生产为逻辑起点揭示社会生活的历史唯物主义规律,被学术界公认为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针对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不断完善的制度要求,应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和基本遵循,着眼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力理论来研究如何优化当前中国经济结构,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宪洲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对学生成长规律的深刻把握和运用。"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是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指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全国教育大会等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高校在新时代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佳悦 杨辉 李萍 孙丽娟
混合式教学方式的产生促进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授课模式的转变,更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提供了有利契机。基于此,文章在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目标的指导下,探究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实践路径并选取会计专业基础课《会计学原理》进行教学实施,探索出“双重+三元+四动+五感”的教学方法体系和“横向+纵向”的思政内容供给体系,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爱岗敬业、诚信自律、求真务实的价值观念和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从而实现德育与智育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课程思政 会计学原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晓闻
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其党建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各大高校应精准理解和有效把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结合自身党建工作现状,努力增强师生理想信念,将提升党组织综合能力作为发力点,全面推进特色高校建设,为实现人才强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贡献力量。由吕虹编著、华文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实务与创新手册》一书,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世忠 马元驹
会计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时代背景、历史传承、改革开放、面向未来四个角度探索了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文化、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文化、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文化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 会计文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红杰
实践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和发展的理论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实践唯物史观的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针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制度完善要求,着重研究制约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化解机制、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具体路径、更好实现公有产权的途径和机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以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功能耦合等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上成为统一的整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葛扬
作为奠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的《资本论》,具有与西欧历史环境和革命斗争相适应的革命逻辑和相应的意识形态功能。在中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学习、研究《资本论》不仅要接受《资本论》文本具有的革命逻辑,还要根据变化了的历史环境和《资本论》的理论内涵,实现由革命向建设的认知逻辑转换、由斗争向发展的意识形态功能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要以《资本论》的建设逻辑为指导,更必须立足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逻辑。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吴健茹 高宝军 董亮
新形势下,构建军民融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审计制度,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审计人才军地共育、审计项目军地联查、技术方法军地共享、审计质量同业复核等方面下功夫。同时,还应当树立军民融合的发展理念、构建军民融合的激励机制、健全军民融合的法治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艺明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财政领域的最新体现,是财政理论的创新。财政不仅在经济层面发挥着配置资源、调节收入分配和协调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且在国家治理的层面保障每个公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享有公平正义。这就要求我们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实现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较强的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并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