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1)
- 2023(10468)
- 2022(8888)
- 2021(7912)
- 2020(6949)
- 2019(16031)
- 2018(15806)
- 2017(31007)
- 2016(16607)
- 2015(19321)
- 2014(19591)
- 2013(19800)
- 2012(18987)
- 2011(17506)
- 2010(17762)
- 2009(16649)
- 2008(16614)
- 2007(15352)
- 2006(13572)
- 2005(11969)
- 学科
- 济(97518)
- 经济(97438)
- 管理(49858)
- 业(44369)
- 方法(41028)
- 数学(36857)
- 数学方法(36649)
- 企(35666)
- 企业(35666)
- 地方(22351)
- 中国(21437)
- 农(20667)
- 财(19849)
- 学(17441)
- 业经(17026)
- 贸(14138)
- 贸易(14133)
- 制(14075)
- 地方经济(13934)
- 农业(13866)
- 易(13573)
- 和(12483)
- 融(12299)
- 金融(12296)
- 环境(12228)
- 务(11876)
- 财务(11848)
- 财务管理(11813)
- 银(11539)
- 银行(11511)
- 机构
- 大学(257517)
- 学院(255448)
- 济(117707)
- 经济(115406)
- 管理(96581)
- 研究(88770)
- 理学(82766)
- 理学院(81841)
- 管理学(80541)
- 管理学院(80072)
- 中国(67026)
- 京(53427)
- 财(52385)
- 科学(51624)
- 所(45068)
- 农(42116)
- 财经(41914)
- 中心(40807)
- 研究所(40577)
- 江(39282)
- 经济学(38078)
- 经(38016)
- 业大(36167)
- 经济学院(34249)
- 北京(33835)
- 农业(33064)
- 范(32576)
- 师范(32268)
- 院(31250)
- 财经大学(30994)
- 基金
- 项目(162926)
- 科学(128112)
- 研究(119399)
- 基金(118647)
- 家(102408)
- 国家(101555)
- 科学基金(86787)
- 社会(77788)
- 社会科(73730)
- 社会科学(73708)
- 省(62954)
- 基金项目(62586)
- 教育(55551)
- 自然(54377)
- 自然科(53096)
- 自然科学(53079)
- 划(52590)
- 自然科学基金(52177)
- 资助(49613)
- 编号(47613)
- 成果(39406)
- 部(37553)
- 重点(36971)
- 发(35792)
- 课题(33475)
- 创(32980)
- 教育部(32573)
- 国家社会(32329)
- 人文(31358)
- 大学(31252)
- 期刊
- 济(135193)
- 经济(135193)
- 研究(78021)
- 中国(49266)
- 财(41189)
- 学报(38371)
- 农(37497)
- 管理(35266)
- 科学(34887)
- 大学(29129)
- 学学(27395)
- 农业(24954)
- 融(24251)
- 金融(24251)
- 教育(24139)
- 技术(23242)
- 财经(22608)
- 经济研究(22560)
- 业经(19677)
- 经(19502)
- 问题(17847)
- 技术经济(15099)
- 贸(14150)
- 统计(14038)
- 业(13325)
- 世界(12821)
- 商业(12422)
- 策(12331)
- 理论(12069)
- 图书(11586)
共检索到388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沛怡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在此过程中也要认识到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要性,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不仅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维护国家的整体安全,而且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要正确认识并有效处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关系。文章在分析二者关系的基础上,阐述协调推进二者共同发展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翼
社会阶级、阶层现象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依据财富、声望以及权力的不同而产生的一种客观现象,它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分析的理论范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种主观认知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张力引致人们在社会制度发展上的一些失误。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产生就是对这一点最好的确证。从意识形态与社会阶层的发展现实看,只有当意识形态符合社会阶层发展的实际,特别是要体现出阶层分化的趋势,两者之间才能达到一种良性的互动状态。
关键词:
阶层分化 意识形态安全 辩证关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金庆 林彩红
信息港建设与信息服务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丰富的网上信息、四通八达的网络、直观快速的检索、传递和反馈机制、功能改进的有线电视网和方便快捷的电子商务功能为信息服务发展拓新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 ,信息服务也对信息港建设起推动、促进或制约作用
关键词:
信息港 信息服务 辩证关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申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命题,与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密切关联。文章认为,从逻辑来看,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推进"两个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从历史来看,推进"两个治理"现代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保障;从新时代实践来看,可从推进"两个治理"现代化认识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问题。因此在未来的探索中,应使二者相互结合,以实现彼此促进和共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雷彬彬
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放缓,货币乘数的上升带来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信贷支持投资增长作用减小,货币流通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偏离。因此,本文从总供求及货币供求的辩证关系出发,分析研究当前我国货币错配及实体经济发展现状,探讨货币流通对实体经济的偏离,进而对我国货币流通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货币政策制定者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提供一些理论借鉴,使政策目标的偏离程度降至最低。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周志太 程恩富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经济自由主义及其表现形式,从萨伊定律到供给学派再到新供给经济学发展的来龙去脉进行梳理、剖析,在此基础上将其与其对立学派即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建立供给侧为主、需求侧为辅的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经济发展动力体系,即可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诸多挑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松龄 白凡
2010年"中消协"的年主题是"消费与服务",这一主题就是强调消费维权工作要紧密围绕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做好服务工作,服务广大消费者,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和谐。3月13日,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和本刊编辑部在湖南师范大学红楼联合举办了一次"消费与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松龄
公平与效率通常被认为是衡量制度安排优劣的准则。其实 ,制度安排与公平效率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制度创新会引起公平效率观念的改变 ;公平效率观念的转变也会引起制度变革。运用产权分析方法 ,能够辩证地认识制度安排与公平效率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制度安排 公平 效率 产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余闻婧
教师意识研究的定位从对象意识转向自我意识,为教师成为课程实践的能动主体、达成社会期待的课程理解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自我意识的膨胀却往往导致背离社会期待的课程理解和虚假的课程实践。对此,只有通过唤醒和强化教师的辩证意识,才能实现教师自我意识与课程理解的视界融合,不断促进教师的课程实践自觉。
关键词:
辩证意识 课程理解 实践自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小锋 王湘宁
不能仅仅把慕课看作教学模式的改变,而应该上升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角度去考量。从授课方的角度来说,面对大规模、更广泛的传播空间和对象,观点的传播变得极为简单便捷。对于国际慕课平台的教育教学资源及课程,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瑜 马小婷 吴艳梅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提出民族工作应正确把握的"四个关系",借助"意识三态观"分析框架,可以凝练出民族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主要辩证关系,即意识形态层面的"国家核心意识与地方精英意识",意识生态层面的"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性与中华文化的现代性"以及意识心态层面的"为建设家乡求学和为逃离乡土读书"。在思考"共同性与差异性"的正确关系导向的基础上,提出兼顾民族工作普适性和民族教育指向性的实施原则:树立统领性的政治意识形态,发挥同质性的实体建设功能;培育互补性的文化生态观念,凝聚共通性的中华民族精神;深化共生性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整合秩序化的"五个认同"教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兴伟
意识形态安全是维护民族利益、保障国家安全的一道坚固屏障。能否正确处理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成为直接关系到主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意识形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的性质及其变化,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西方国家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不断对我国实行意识形态的输出和渗透战略。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物质文明,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持续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构筑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防范体系。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 经济保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道林
本文认为,土地作为总量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市场配置中必须以保障生产功能为基础与前提;在宏观经济体系中,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经济关系、供求关系都由宏观经济体系中客观的“生产性需求”状况决定。因此,在土地供应实践中,应以生产性需求为前提和基础,确定土地供应方向、结构与节奏,遵循市场原则并发挥市场主观能动性,实现理性供应。
关键词:
土地要素 土地供应 生产性 关系探讨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齐国生
一、问题的提出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是绩效审计的三个基本要素。经济性(Economy)是指以最低的资源耗费,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出。也就是节省的程度。效率性(Efficiency)是指从一个部门或一个项目的资源投入,力争取得最大的产出,或确保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取得一定数量的产出。效果性(Effectiveness)是指既定的目标实现的程度或一项活动预期的影响与实际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