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2)
- 2023(10595)
- 2022(8518)
- 2021(7634)
- 2020(6446)
- 2019(14185)
- 2018(14033)
- 2017(26931)
- 2016(14632)
- 2015(16095)
- 2014(15808)
- 2013(16064)
- 2012(14862)
- 2011(13277)
- 2010(13504)
- 2009(12995)
- 2008(13222)
- 2007(12234)
- 2006(11128)
- 2005(10079)
- 学科
- 业(82152)
- 济(68150)
- 经济(68036)
- 企(64936)
- 企业(64936)
- 管理(53269)
- 农(48704)
- 农业(32803)
- 业经(30032)
- 方法(26399)
- 财(23948)
- 数学(18775)
- 数学方法(18613)
- 中国(17620)
- 务(16612)
- 财务(16606)
- 财务管理(16590)
- 制(15872)
- 企业财务(15677)
- 技术(15434)
- 策(15138)
- 体(12506)
- 农业经济(12465)
- 划(12377)
- 地方(11985)
- 和(11956)
- 贸(11730)
- 贸易(11725)
- 易(11437)
- 理论(11155)
- 机构
- 学院(222399)
- 大学(214571)
- 济(97165)
- 经济(95507)
- 管理(90594)
- 理学(78240)
- 理学院(77534)
- 管理学(76521)
- 管理学院(76136)
- 研究(73013)
- 中国(58640)
- 农(57831)
- 京(44492)
- 农业(44332)
- 科学(43325)
- 财(43144)
- 业大(39585)
- 所(37871)
- 江(35830)
- 中心(34013)
- 研究所(33917)
- 财经(33884)
- 经(30708)
- 经济学(28514)
- 州(27528)
- 农业大学(27384)
- 经济管理(27277)
- 北京(27250)
- 经济学院(25830)
- 省(25684)
- 基金
- 项目(144890)
- 科学(115654)
- 基金(106688)
- 研究(106586)
- 家(93016)
- 国家(91966)
- 科学基金(79884)
- 社会(71079)
- 社会科(66867)
- 社会科学(66849)
- 省(58860)
- 基金项目(56718)
- 自然(50693)
- 自然科(49575)
- 自然科学(49560)
- 自然科学基金(48768)
- 划(46943)
- 教育(45430)
- 编号(43066)
- 资助(42206)
- 业(37060)
- 成果(33362)
- 创(33089)
- 发(32937)
- 农(32861)
- 部(32079)
- 重点(31624)
- 创新(30070)
- 国家社会(29498)
- 制(28999)
- 期刊
- 济(119884)
- 经济(119884)
- 研究(63367)
- 农(63071)
- 中国(45481)
- 农业(42841)
- 科学(35271)
- 财(35060)
- 学报(34964)
- 管理(34711)
- 业经(28015)
- 大学(27807)
- 学学(27036)
- 融(21851)
- 金融(21851)
- 业(21443)
- 技术(18763)
- 财经(16803)
- 经济研究(16589)
- 问题(16179)
- 农业经济(14810)
- 农村(14592)
- 村(14592)
- 经(14549)
- 教育(14185)
- 世界(13683)
- 技术经济(13339)
- 版(13188)
- 现代(11425)
- 经济问题(11351)
共检索到338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宝玉 席美月
在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运用LOGIT模型对农业转移人口二孩生育意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意愿留居和意愿返乡农业转移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机制不同;对意愿留居农业转移人口而言,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生育意愿更强,教育程度对二孩生育意愿存在倒U型影响,家庭收入提高、从事中高端职业、省内流动和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都能显著提升二孩生育意愿;对意愿返乡农业转移人口而言,家庭收入、教育程度、流动范围和职业类型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均不显著;二孩生育意愿更多受年龄、一孩性别等影响。认为政府应针对意愿留居和意愿返乡农业转移人口的生育意愿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促进二孩生育政策。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生育意愿 人口红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段继红 苏华山 张成
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在于探明目前低生育意愿的根本原因。基于机会成本理论,引入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从生育二孩的成本与收益两个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并根据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研究发现:生育过程中的疼痛或危险性、一孩抵触、休闲时间的减少、没人带孩子、经济承受能力、优生少生、更多家庭纠纷这些因素对二孩生育意愿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是制约人们自主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而其中的隐性成本则是导致女性二孩生育意愿普遍低于男性的原因。结合不同地区的人文社会环境考察二孩生育意愿的地区差异,结果发现,地区差异对二孩生育意愿有显著影响。因此,人口政策的具体实施也应该把地区差异考虑在内。
关键词:
二孩困境 生育意愿 全面二孩 生育成本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立新 林令臻 孙凯丽
基于山东省东营市10个农村368份农民工个案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态度、社会性动机、成就性动机、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政策环境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而生存性动机和社会资本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具有间接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实质上是农民工外出务工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等特质在发挥作用。为进一步增强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应该引导农民工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价值观;营造尊重知识和鼓励创新的工作氛围,激发农民工的成就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探索农民工培训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小君 张宁 王丽丽
运用多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从个体特征、经济、社会心理和制度四个层面,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城市的意愿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农业转移人口大多愿意落户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农业转移人口选择落户城市的类型主要受文化程度、承包地、房产、城市生活适应性、签订就业合同状况、接受职业培训状况、参加社会保险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宁光杰 刘丽丽
文章运用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社会融合数据,采用OLS、PSM、标准logit模型等方法估计市民化意愿(转户意愿和长期居住意愿)对农业转移人口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有转户意愿和长期居住意愿分别使消费水平显著提升,长期居住意愿对消费水平的影响高于转户意愿。政府应适当提供政策支持,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结合"户籍化市民化",重点推进"常住化市民化",以推动消费需求增长。在消费结构方面,有市民化意愿者会显著降低食品支出占比,明显增加在住房和请客送礼方面的消费比重以促进融入城市。有转户意愿者还会显著提高教育支出比例,而有长期居住意愿者还将大幅增加医疗消费份额。因此,政府应尽力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融入城市的条件,致力于完善住房、教育和医疗等制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智 郑循刚
从农业转移人口构成类型、户籍地与迁入城市的视角,分析了市民化意愿的状况及资本要素禀赋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总体不高,个体工商户、省内户籍、迁入特大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更加愿意成为市民。经济收入高、消费节制、户籍影响小、社保参加度高、机关单位熟人数多、公共文体参与度高、年龄小和女性等特征对市民化意愿的总体影响为正向,但不同群体间可能存在一些具体差异。分析认为革除体制弊端、提升资本存量、关注分层需求、因城施策是提高市民化意愿的有效渠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宝玉 霍梦婷
利用2016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动态人口监测数据,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考察了流动特征和政府服务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省内流动、流入本地时间越长、流入城市等级越高以及与家庭成员一起流动能显著增强其长期居住意愿与落户意愿,由政府提供住房、缴纳住房公积金、在公有制性质单位就业也均能显著增强农业转移人口长期居住意愿和落户意愿。由政府提供就业信息只能增强其长期居住意愿,却不能增强其落户意愿。社会保险还存在着缴纳和受益领取的异地接续困难,缴纳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会显著降低农业转移人口的长期居住意愿和落户意愿。由此,政府应根据农业转移人口流动特征和需求,提供精准性公共服务,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技能培训,并帮助其随迁子女以及其他家庭成员更快融入城市,消除城乡在住房、就业等公共服务和福利的户籍差异,建构全国统一、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政策体系。政府还应大力打造省域中心、副中心城市,并以乡村振兴助力城市化发展,吸引并留住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农业转移人口,使他们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人口红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宝瑞 石晓军 秦国庆 朱玉春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当前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维护农业转移人口切身利益的客观要求,也是畅通城乡循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测算了不同地级市的社会流动性水平,并将地级市特征信息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进行匹配,实证考察了社会流动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流动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该结论具有稳健性,且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发现,较高的社会流动性能够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流入地的经济、社交和心理融入,进而提升其市民化意愿。异质性分析发现,社会流动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地区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和个体人力资本水平差异而存在异质性。据此,文章建议积极营造公平开放的社会环境,畅通社会流动渠道,以吸引农业转移人口安居落户。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菊华
文章在分析了单独二孩政策下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后发现,不足15%的流动人口、约22%的单独人群明确表示要生育二孩。单独(尤其是丈夫为独生子)、已育一女的人二孩生育意愿分别强于双独和双非、已育一子的人;若丈夫为独生子且育有一女,则二孩生育意愿高于其他人群。由此可得出两点初步结论:一是低于更替水平的生育意愿已成为一种"新常态",政策调整虽可能释放出一定的生育潜能,但难以使生育意愿出现较强反弹;二是对男孩的需求依旧是刚性的,这会使生育数量意愿具有不确定性,进而使中国的生育率不会像韩国或日本那样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骏 汪伟
曾被视为生育主力军的流动人口的生育水平近年来持续走低,因而深入了解他们的生育行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尤为重要。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失业风险对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失业风险会降低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失业风险对女性和青年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负向影响更明显;失业风险通过感知不确定性效应、预期收入效应和人口回流效应降低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失业风险还会显著推迟流动人口生育二孩时间。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就业不确定性与个体生育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对促进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迪 崔宝玉 霍梦婷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重要途径,不同就业身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与能力可能会存在差异。本文根据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选取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48个城市农业转移人口为研究样本,应用Logistics模型和PSM方法对不同规模城市自雇和受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和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规模城市自雇与受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和能力存在明显分异;②超大、特大城市自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显著强于受雇农业转移人口,而中小城市自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却显著弱于受雇农业转移人口;③特大城市自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能力显著弱于受雇农业转移人口,大、中小城市自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能力却显著强于受雇农业转移人口。本文建议不同规模城市应实施精准化落户政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在超大、特大城市,优先推进自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中小城市,优先推进受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在大城市,兼顾自雇和受雇2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晓青 黄彩虹 张强 陈双双 范其鹏
生育意愿是影响实际生育水平的超前变量,为预测生育水平提供重要参数。通过对山东省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的大样本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两类政策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和理想子女数基本相同,且愿意生育二孩的主观因素、地区差异及户口性质、文化程度、现有1孩性别等对两类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是类似的;生育安排、不愿意生育的主观因素、属相偏好等则存在显著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现有1孩性别、年龄、地区因素、主观因素等对两类家庭二孩生育意愿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全面二孩"政策家庭更主要从一个孩子的风险性方面考虑二孩生育,"单独二孩"政策家庭则更多从自身养老和精神需求的角度做出二孩生育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杜素珍 蔡伟贤 汪圣国
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非正规就业对进城农民工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非正规就业显著降低了进城农民工的二孩生育意愿;异质性分析表明,非正规就业对收入较低、流动时间较短以及地区劳动者维权意识较差的农民工的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作用更大;拓展分析发现,非正规就业还通过加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影响了下一代的质量。本文为政府从提高居民就业质量、规范就业市场的角度提高居民的生育意愿提供了理论借鉴。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生育意愿 就业质量 留守儿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董昕
解决中国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的关键在于引导农业转移人口的迁移;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农业转移人口的迁移意愿,尤其是持久性迁移意愿。文章以房租收入比作为农业转移人口家庭住房支付能力的衡量指标,实证分析住房支付能力对农业转移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房租收入比对农业转移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的影响显著,而且存在拐点。在拐点之前房租收入比与农业转移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在拐点之后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在拐点之前,相对于农业转移人口的收入,住房租赁价格尚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房租收入比对迁移意愿并不显现出负向影响,从而解释了为什么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倾向于选择住房价格较高的大城市,而不是住房价格较低的中小城市或小城镇。
关键词:
住房支付能力 农业转移人口 迁移意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