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2)
- 2023(12781)
- 2022(10683)
- 2021(9711)
- 2020(8342)
- 2019(19152)
- 2018(18929)
- 2017(37236)
- 2016(20299)
- 2015(22496)
- 2014(22506)
- 2013(22877)
- 2012(21249)
- 2011(19188)
- 2010(19552)
- 2009(18819)
- 2008(19264)
- 2007(17841)
- 2006(15910)
- 2005(14348)
- 学科
- 济(94026)
- 经济(93924)
- 业(90889)
- 企(73173)
- 企业(73173)
- 管理(69431)
- 农(47447)
- 方法(41694)
- 数学(32238)
- 数学方法(32004)
- 农业(31622)
- 业经(31173)
- 财(28395)
- 中国(21495)
- 务(20509)
- 财务(20489)
- 财务管理(20457)
- 制(19475)
- 企业财务(19367)
- 和(17531)
- 技术(17481)
- 地方(17177)
- 贸(16439)
- 贸易(16433)
- 策(15997)
- 易(15985)
- 学(15645)
- 理论(15577)
- 划(15335)
- 体(14892)
- 机构
- 学院(308144)
- 大学(299183)
- 济(130609)
- 经济(128088)
- 管理(123989)
- 理学(106384)
- 理学院(105352)
- 管理学(103893)
- 管理学院(103319)
- 研究(97751)
- 中国(78337)
- 农(66412)
- 京(62222)
- 科学(60307)
- 财(59372)
- 农业(51146)
- 所(50213)
- 业大(49320)
- 江(48779)
- 财经(47311)
- 中心(46555)
- 研究所(45264)
- 经(42726)
- 经济学(38953)
- 北京(38857)
- 州(38243)
- 范(37858)
- 师范(37501)
- 经济管理(35820)
- 经济学院(35531)
- 基金
- 项目(198211)
- 科学(156822)
- 研究(145470)
- 基金(144214)
- 家(124454)
- 国家(123242)
- 科学基金(106914)
- 社会(94618)
- 社会科(89449)
- 社会科学(89415)
- 省(80693)
- 基金项目(77697)
- 自然(68315)
- 自然科(66565)
- 自然科学(66542)
- 自然科学基金(65408)
- 划(64671)
- 教育(63942)
- 编号(59709)
- 资助(58337)
- 成果(45968)
- 发(45004)
- 重点(43802)
- 部(43721)
- 创(43372)
- 业(43245)
- 创新(39846)
- 课题(39229)
- 国家社会(38909)
- 科研(37890)
- 期刊
- 济(154502)
- 经济(154502)
- 研究(82378)
- 农(67010)
- 中国(56184)
- 财(48095)
- 学报(46008)
- 农业(45058)
- 科学(44719)
- 管理(44419)
- 大学(34778)
- 学学(33299)
- 业经(32453)
- 融(29290)
- 金融(29290)
- 技术(26432)
- 业(24070)
- 财经(23206)
- 经济研究(21776)
- 问题(21438)
- 教育(20691)
- 经(20027)
- 技术经济(18095)
- 资源(15930)
- 版(15814)
- 商业(15744)
- 世界(15627)
- 农村(15037)
- 村(15037)
- 经济问题(14760)
共检索到455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莫利民
本文通过对意大利绿色农业旅游资源结构进行分析,总结出意大利绿色农业旅游发展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当前绿色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健全绿色农业旅游法律体系、加强绿色农业旅游产品地域特色、注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农业旅游产品营销和品牌建设及建立绿色农业旅游相关协会和组织等发展建议,为中国绿色农业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意大利 绿色农业旅游 资源结构 经验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意大利的“绿色假期”———农业旅游意大利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各级旅游部门利用本国本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吸引了大批欧美、亚洲及其他国家的旅游者。1995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800万人次,年收入近500亿美元,旅游业已成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岳立 雷燕燕
文章基于2000—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EBM模型、GIS技术和Tobit回归方法对旅游资源绿色转换效率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旅游资源绿色转换效率经历了初步发展期(2000—2006年)、粗放式增长期(2007—2015年)和高质量转型期(2016—2019年),旅游资源绿色产出能力由30.4%提高至55.3%,处于中等水平;(2)研究期间,三大经济带效率水平显著提升,中部地区效率增速最快,居于首位,西部地区效率水平落后于东中部地区;(3)从空间分布看,效率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天津、江苏、上海等东部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宁夏、新疆、青海等西部地区,各省份之间存在马太效应;(4)旅游资源高阶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产业集聚、交通水平、科技水平和市场化水平显著促进了旅游资源绿色转换效率的提高,而旅游产业接待规模、碳排放结构、对外开放水平对效率的提升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秋华 陈伟 曹辉
旅游资源配置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问题。本研究在深入调查分析福建各具特色的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与红色旅游的基础上,明确了福建省红绿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目标和配置原则,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两类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福建省红绿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的总体构想──一个精品配置景区、两个重点红绿旅游板块、三个增长级和三级旅游线路,以及实施红绿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月华
地处大别山区的黄冈市不仅生态环境优美,传统民俗文化也得到很好保留,而且红色旅游资源底蕴深厚,各种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类型齐全。文章在对黄冈旅游资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将黄冈的绿色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古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使黄冈的"三色"旅游协调发展,打造黄冈红色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冬霞 孙碧清
广西旅游资源数量多,品位高,种类各异,对旅游资源的正确评价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在建立了广西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广西旅游资源存量和开发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和客观评价,并给出结论,以期为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独具特色 开发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晋江
[目的]通过分析山西省生态农业自身特色,从资源的自身景观价值、资源条件及生态环境3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了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以期为山西省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评分法计算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综合得分值,通过专家打分法对山西省14个主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结果](1)对于评价体系的准则层而言,资源价值和生态环境权重相同,总权重占比达到90%,是评价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主要部分,资源条件权重最低;(2)对于评价体系的项目层而言,资源生态质量权重最大,其次是资源科教价值,再次是文化价值;(3)对于评价体系的因子层而言,资源的奇特性权重最大,其次为资源的生态稳定性,两者权重值相差不大,均是评价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因子。[结论]山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在Ⅱ~Ⅳ级,且Ⅲ级水平最多,尚有很大发展空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志霞
日本的精致农业极其发达,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是其旅游休闲农业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成功经验对中国发展旅游休闲农业有较高的借鉴价值。与日本相比,中国在"精致农业+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缺乏宏观调控和科学规划,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旅游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缺位,缺乏品牌建设,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精致农业发展历程及现状的分析,总结出日本发展精致农业休闲旅游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休闲农业现状及国情,提出了促进中国精致农业休闲旅游的发展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剌美香
借助地方特色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探索低碳特色农业资源流通方式可以帮助多数小城市突破城市发展的天花板,减弱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快速规模化发展产生的虹吸效应。本文首先分析了促进地方特色农业旅游资源流通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当前小城市特色农业旅游资源流通存在的从众行为、粗放式管理、流通渠道不顺畅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响应对策。
关键词:
地方特色 农业旅游资源 流通 城市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少坤 阳树英 饶远
[目的]掌握广东省梅州市休闲农业资源现状,开发农业生态旅游。[方法]运用SWOT方法对广东省梅州市观光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客源市场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社会经济资源优势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广东省梅州市劳动力市场存在劣势,客源市场存在劣势和竞争,"客家文化"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结论]广东省梅州市发展观光休闲农业资源是发挥其资源优势、扭转劣势、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机遇、迎接观光休闲生态旅游市场挑战的关键,以此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推动旅游向以"客家"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休闲生态旅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倩颖
[目的]对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及其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为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文章对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型论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根据农业旅游经营者和管理者对指标的打分值与指标权重值加权计算各类型农业资源价值指数并分析资源价值。[结果](1)根据农业资源分布、地理环境、气候天象、人文特色,将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划分为地文农业旅游区、水文农业旅游区、气候天象农业旅游区、生物生态农业旅游区、人文农业旅游区5个区域,各区域各有特色,差异性明显。(2)根据各区域资源价值指数分析看出,气候天象农业旅游区的资源价值最大,其次是地文农业旅游区,然后是水文农业旅游区和生物生态农业旅游区,人文农业旅游区的资源价值最小。[结论]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农业旅游资源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在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五大发展区域中,气候天象农业旅游区和地文农业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价值较大。黑龙江省可以持续开发建设这一类农业旅游项目,并根据季节性与地理环境特征着力打造冰雪农业旅游。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戴欣佚
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南京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自身价值、生态环境条件、旅游开发条件等3个方面的20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结合实地调查分析、专家评分等方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与评价得分,构建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加权求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南京市主要农业生态旅游景区进行评价。研究发现:(1)从子目标层来看,资源系统价值的权重值最大,其次是生态环境评价系统,而旅游开发评价系统的权重值最低。(2)从项目层来看,生态环境质量权重值最大,其次是农事体验价值,再次是生态环境保护,而权重最小的是区域经济条件。(3)从指标层来看,参与性这一指标的权重值最高,农业生态旅游参与性设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剑宇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拥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农耕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有效融合,丰富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为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整合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国家对乡村旅游的大力支持,农村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在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和整合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从绿色视野出发,明确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生态原则,寻找绿色化、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绿色发展 乡村旅游资源 开发与整合 生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迎成
"三农"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往往是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山区,受交通、地质地貌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引导和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脱离贫困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另一方面,虽然贫困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较为落后,但由于其未经历充分的开发,仍然保留着原始的生态环境,具有丰厚的天然旅游资源,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产业。农业旅游资源开发能够为当地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应坚持改善当地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目标,同时也要注重合理开发,科学管理,避免在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民利益受到侵害等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林
农业资源本身具有体验性强、可持续性强、生态环保等特点,如能抓住这些优势把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将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环境价值。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可转化为旅游资源的农业资源极其丰富,文章从吉林省农业旅游的现状出发,发现吉林省农业旅游存在发展速度缓慢、资源利用率低、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等众多问题,但吉林省农业旅游资源也存在发展的绝对优势,比如绝佳的地缘优势、悠久的农耕文明、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类型等。对上述优势与劣势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后,提出要从开放思想、抓住契机;加强农业旅游资源整合;创新开发农业旅游产品;加强监管,提升服务质量;提升全民农业旅游意识等5个方面入手,提升农业旅游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
农业 旅游资源 产品 开发 旅游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