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2)
- 2023(2136)
- 2022(1910)
- 2021(1957)
- 2020(1546)
- 2019(3371)
- 2018(3311)
- 2017(6334)
- 2016(3340)
- 2015(3503)
- 2014(3606)
- 2013(3624)
- 2012(3411)
- 2011(3300)
- 2010(3312)
- 2009(2924)
- 2008(2837)
- 2007(2570)
- 2006(2175)
- 2005(2101)
- 学科
- 济(14670)
- 经济(14658)
- 业(9192)
- 管理(7709)
- 农(6561)
- 企(5668)
- 企业(5668)
- 农业(4992)
- 方法(3780)
- 学(3460)
- 中国(3332)
- 关系(3316)
- 体(3120)
- 制(3053)
- 数学(3004)
- 数学方法(2943)
- 业经(2841)
- 理论(2457)
- 地方(2393)
- 融(2281)
- 金融(2281)
- 贸(2168)
- 贸易(2165)
- 银(2159)
- 银行(2155)
- 经济关系(2127)
- 行(2084)
- 易(2070)
- 财(2069)
- 制度(1996)
- 机构
- 大学(47753)
- 学院(46038)
- 济(19853)
- 经济(19438)
- 管理(18448)
- 研究(18248)
- 理学(15923)
- 理学院(15762)
- 管理学(15506)
- 管理学院(15426)
- 中国(13349)
- 农(11375)
- 科学(10178)
- 京(10020)
- 所(9407)
- 农业(8474)
- 研究所(8399)
- 中心(8257)
- 业大(7861)
- 范(7632)
- 师范(7581)
- 财(7498)
- 江(7124)
- 院(6319)
- 北京(6292)
- 师范大学(6239)
- 经济管理(5969)
- 财经(5844)
- 州(5748)
- 农业大学(5704)
共检索到77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俊 孙晗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麦克莫瑞学院著名会计学教授弗洛伦斯·艾德勒·德罗弗(Florence Edler De Roover)在商业历史学会通报(Bulletin of the Business Historical Society)上发表了多篇经典论文,其中发表于1941的《十二世纪热那亚的合作账户》(Partnership Accounts in Twelfth Century Genoa,后文简称"《账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峰 郭俊 游春晖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波士顿学院经济学教授雷蒙德·德罗弗(RaymonddeRoover)的重要论文《卢卡·帕乔利之前的会计发展——以中世纪商人会计账簿为据》(以下简称《发展》),由于其独特的学术视角以及精湛的理论分析,被录在由美国著名会计史学家阿纳尼亚斯·查尔斯·利特尔顿(AnaniasCharlesLittleton)和英国著名会计史学家巴兹尔·塞利格·耶梅(BasilSeligYamey)1956主编的《会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计武 王静
艺术观者问题是西方艺术史学史传统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其现代版本一直可以追溯到18世纪狄德罗时代的法国学院沙龙展。迈克尔·弗雷德和托马斯·克洛分别从形式美学和艺术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探索绘画与观者的关系,并就此问题产生了争鸣。在他们争鸣的背后,隐含了观者和公众在内涵与特征上的差异。这两个概念在运用策略上的相近之处揭示了它们服务于现代艺术史叙事的共同目的,标识了观者问题的新面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汉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杨汉麟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这一学说问世后,不仅在心理学界激起强烈反响,而且对其它人文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育亦不例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林静
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英国继续教育巡视员J.G.C.杰克逊(J.G.C.Jackson)发表的重要论文《复式簿记记账法在英国阐述方法的历史》(The History of Methods of Exposition of Double-entry Bookkeeping in England,以下简称《英国复式记账史》),由于其详细准确的记载内容以及精湛的理论分析,被收入美国著名会计史学家阿纳尼亚斯·查尔斯·利特尔顿(Ananias Charles Littleton)和英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志华 赵仲博
2007年,比利时弗兰德斯政府对弗兰德斯地区的中等技术和职业学校开展了历时三年的大规模的效能实证研究。目的就是探寻学校质量绩效和什么在教育中起作用,寻求一种探索影响效能因素及相关作用的有效方法。结果显示,学校间效能存在较大差异,但同一所学校效能可保持一定的连续性;效能评估的多变量模型中的两种方法结合更加有效、合理。弗兰德斯职业学校效能的评价在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上对我国职业学校评价改革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比利时 职业学校 效能评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序
正值经念巴其阿勒所著《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述》首次阐述复式簿记500周年之际,欣读日本石川纯治教授近著《经营信息与簿记系统》(日文版),颇感立论新颖,见地独到。这本专著至少从四个方面为发展簿记理论作了重大的尝试:1.揭示了单式簿记向复式簿记扩展的规律,即“财富比较=流转比较”,它建立在“说明与被说明”、“原因与结果”的逻辑基础上;2.“利速会计”将利速、作速纳入簿记系统,揭示利润速度问题及与利润额的联系,并予以“分录化”,使之能深入研究利润的形成与发展趋势;3.多次元簿记与多属性簿记的提出,是对现行“货币计量”假设的突破,有助于增大簿记信息容量,提供更全面、真实的信息;4.提示了簿记结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黎学军 卜南
哲学史上有过三次研究旨趣的转向,这是在同一个连续进程中人们关注点不同而导致的三个事件,实际上哲学家们思考的对象一直是同一个,世界始终还是那个世界。伴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加深和自身开发世界的力量加强,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在加深,看世界的视角也有变化。从历史和语义视角看,人类世界观体系演变走的是两条路线,其一是以物质为基始,其二是以心理活动为基始。由一个庞大的信念库组成的世界观体系的演变与生产力水平的飞跃、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和人类社会形态变迁线性相关,四者具有内在强关联性。其演变的逻辑有生产力提升的内在需要、科学研究的发展、哲学研究的重大转向和不同时期的语义转换等方面。
关键词:
世界观 物质 心灵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黎学军 卜南
哲学史上有过三次研究旨趣的转向,这是在同一个连续进程中人们关注点不同而导致的三个事件,实际上哲学家们思考的对象一直是同一个,世界始终还是那个世界。伴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加深和自身开发世界的力量加强,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在加深,看世界的视角也有变化。从历史和语义视角看,人类世界观体系演变走的是两条路线,其一是以物质为基始,其二是以心理活动为基始。由一个庞大的信念库组成的世界观体系的演变与生产力水平的飞跃、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和人类社会形态变迁线性相关,四者具有内在强关联性。其演变的逻辑有生产力提升的内在需要、科学研究的发展、哲学研究的重大转向和不同时期的语义转换等方面。
关键词:
世界观 物质 心灵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南海
复式簿记的运用是现代理性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先决条件。通过对韦伯《中世纪商业合伙史》等经典著作的解读,借助于理性资本主义分析的制度维度和文化维度,以及复式簿记的技术维度和复式簿记所蕴含的伦理规范维度,从复式簿记与资本主义企业、复式簿记与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和复式簿记与"资本主义精神"三个方面,重构韦伯复式簿记与现代理性资本主义兴起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守一
在西方经济学中,各学派之间的激烈争论——经济学"拳击赛"从未停过。面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需要安排凯恩斯与弗里德曼进行一场"拳击赛"。通过分析他们有关政府要不要干预经济、政府干预经济的工具、政府怎样干预经济、政府干预经济的效果等方面的政策主张,结果发现:在这场经济学"拳击赛"中,凯派获胜,弗派失利。因此,为了对付金融危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较大力度的措施,使凯派在西方经济学中的主导地位重新得到了确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一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陶江
弗里德曼的理论缺陷制约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他的货币理论恢复了货币数量的重要性,遗弃了货币的交易速度,并不是货币数量论的完整表述。他的货币理论的基本命题是货币需求的高度稳定。但他忽视了制度和技术的长期变化会导致货币速度加快,如果没有抵消性因素,货币需求将不会相对稳定。弗里德曼既没有为这一悖论设立补充假设,也无法解释他的经验证据与制度环境的变化之间存在的冲突。弗里德曼研究的货币收入速度,是一个虚拟的非独立变量。经验分析表明:货币的交易速度是比货币的收入速度更真实的、更有价值的宏观经济变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坤 刘璐
弗里德曼的研究发现,弹性汇率制度有利于外部失衡的调整,被称为"弗里德曼"假说。选取85个经济体1980—2016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对这一假说进行验证,研究结论支持这一假说。加入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并将样本分为经常账户盈余和赤字两组,通过分位数双重差分方法丰富了这一假说。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认为浮动汇率制度在危机前后对经常账户失衡调整的方向及幅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浮动汇率制度对经常账户失衡程度不同的经济体的调整方向及幅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汇率浮动对于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而言,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曹树基 李锦彰 王国晋
通过对清代丰盛泰账簿的分析,本文建构了一个有关中国传统账簿的逻辑体系。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名称各异的各式账簿,其实都可以归为营业账簿与会计核算账簿两个大类。营业账簿分为流水账、客户账、货物账、费用账与家庭开支账;会计核算账簿则是四柱计算法。非股份制的小型家庭企业与股份制的中型与大型企业,均采用"同一账,记两簿"的复式记账方法。现金交易中的两账是同方向的,赊货交易中的两账是不同方向的。传统中国的复式簿记与西方的复式簿记,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性质上,都是相通的。这是因为,传统中国的商业资本主义与西方的商业资本主义,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性质上,都是相通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