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42)
2023(4717)
2022(3772)
2021(3611)
2020(2930)
2019(6507)
2018(6686)
2017(11966)
2016(6914)
2015(7840)
2014(8311)
2013(7908)
2012(7498)
2011(6799)
2010(7031)
2009(6408)
2008(6354)
2007(6212)
2006(5473)
2005(4593)
作者
(21027)
(17407)
(17118)
(16354)
(10888)
(8186)
(7981)
(6791)
(6617)
(6403)
(5975)
(5918)
(5768)
(5541)
(5414)
(5179)
(5083)
(5019)
(4999)
(4911)
(4465)
(4328)
(4324)
(4141)
(4081)
(3996)
(3874)
(3758)
(3710)
(3682)
学科
(19738)
经济(19616)
管理(16260)
(11317)
(8983)
中国(8926)
(8772)
(8399)
企业(8399)
地方(6453)
(6322)
(5815)
教育(5657)
(5605)
(5584)
制度(5583)
理论(5469)
业经(5421)
(5117)
金融(5110)
农业(5068)
(4912)
银行(4889)
(4770)
方法(4294)
(4241)
教学(3817)
服务(3799)
(3627)
环境(3473)
机构
学院(91650)
大学(91404)
研究(36042)
(30125)
管理(29513)
经济(28867)
中国(27057)
理学(23575)
理学院(23185)
科学(22737)
管理学(22596)
管理学院(22405)
(21423)
(19465)
(19086)
研究所(17104)
(16868)
(16763)
中心(16759)
农业(15172)
(14798)
业大(14645)
师范(14598)
(13894)
北京(13785)
技术(13745)
(13583)
(13263)
财经(11664)
师范大学(11470)
基金
项目(57927)
研究(45633)
科学(43035)
基金(37169)
(33019)
国家(32665)
科学基金(25985)
社会(25457)
(24447)
社会科(23527)
社会科学(23521)
教育(21898)
编号(20652)
(20384)
成果(19078)
基金项目(18968)
课题(16222)
自然(15504)
资助(15097)
自然科(15063)
自然科学(15053)
自然科学基金(14755)
(13502)
重点(13417)
(12910)
项目编号(12192)
(12158)
(12100)
(11768)
(11472)
期刊
(43190)
经济(43190)
中国(31545)
研究(28548)
教育(20826)
(19457)
学报(17080)
科学(13514)
农业(13209)
(13082)
大学(12694)
管理(11596)
学学(11391)
(9423)
金融(9423)
技术(9386)
图书(8327)
业经(7258)
职业(6874)
(6838)
书馆(6298)
图书馆(6298)
(5798)
论坛(5798)
经济研究(5502)
财经(5477)
(5211)
(5069)
问题(5036)
(4783)
共检索到158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存  郑晓瑛  陈曼莉  
目的:意大利医疗卫生保健体系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体系之一,在医疗卫生和改善国民健康状况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绩效。在我国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意大利卫生保健体系的经验和对于我国的医改工作的启示。方法:从意大利医疗保健体系的总体绩效介绍入手,着重分析意大利医疗保健体系的组织结构、医疗服务运作模式和筹资分配方式等方面,系统介绍意大利卫生保健体系的一些特点和富有成效的措施。结果:意大利医疗保障体系在组织结构、服务提供、筹资模式和药品管理体系方面都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做法。结论:意大利医疗卫生保健体系良好绩效的取得,对于我国新医改政策背景下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建设具有很好的启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韶鉴  孟佳沛  李家昂  
文章从对新加坡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和中央公积金制度分析入手,指出两者共同作用于新加坡的医疗保障体系,既控制政府支出、又实现了全社会覆盖,从而达到了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并由新加坡的实践经验,给出了完善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保真  李琦  
医疗救助是政府对因患病而无经济能力诊治的贫困人群,实施专项帮助和资金资助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从保障人群的健康权,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医疗服务及医疗保险制度公平性的高度出发,论述了建立与发展医疗救助制度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实施医疗救助的特点以及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共同点与区别;阐述了医疗救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德专  
当前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中有一项特殊的保障方案——医疗救助,所谓的医疗救助就是指政府主动为那些没有经济能力治病的患者提供资金和专项救助,让他们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医疗救助属于一种社会保障,它的兴起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益处,有效维护了公民的健康权。然而当前我国的医疗救助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有必要对医疗救助进行深入探讨。文章主要分析了医疗救助的特点以及救助范围等相关内容,并且进一步明确了医疗救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研  张亮  
文章从卫生总费用的角度探究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保障能力,依据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程度、人均医疗总费用以及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测算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社会共付比,即保障制度风险分担的能力。测算表明,2010年我国已有近95%的人口被医疗保障制度所覆盖,2009年我国全社会人均医疗费用为953.5元,全社会人均支付比例为51.7%,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在各种保障制度的风险分担下,居民个人医疗费用支付比为48.8%,保障能力稳步提高,保障制度抵御疾病经济风险的能力逐渐显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彩霞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日渐推进。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牧区医疗保障体系的薄弱和缺失日益显现。因此,尽快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农村牧区医疗保障体系,成为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陆霓  
公费医疗、公共商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救助及个人参保等方面存在的政策不完善、覆盖面较窄、资金投入不足、医疗水平低、宣传不到位、投保和报销程序复杂及个人参保意识不强等是制约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文章认为,应通过增强大学生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实施的灵活性和可行性;完善制度安排,加大扶持和监管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操作的规范性和拓宽医疗保险的资金投入渠道等措施推进大学生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彦敏  
当前北京市城镇医疗保险体制改革明确把农民工排除在外,农民工被纳入农村卫生医疗保障体系的范畴。然而,实践中的诸多困难使探索中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也“遗忘”了这一群体,更不用说大量外来工了。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医保现状的分析,发现政府能力和企业逐利的特点使其失信于农民工,加重农民工的抵触心理;指出在提高政府能力和诚信度,增强对企业约束力的前提下,把农民工纳入其就业地而非户籍所在地的基本卫生医疗保障体系更可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孔静霞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障体系,解决了我国超过13亿人的基本医疗问题。但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接下来的重点势必是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这就需要商业健康保险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从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下的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的经验出发,从政府和保险公司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策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琼  侯可华  邓畅  
公平地获得基本医疗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医改,基本目标是为了保障每一个公民能够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本文通过对印度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平性等问题展开探讨,旨在借鉴印度在医疗服务提供、筹资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避免医改付出不必要的制度转换成本。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琼  
印度政府用于公共医疗卫生的投入仅占卫生总费用的17.9%,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评估排位,印度居第43位。其重要原因就是印度政府将有限的财政投入公平地补给了最需要医疗服务的贫困人口,努力保证医疗保障体系的公平性与可及性。本文将着重对印度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平性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印度在医疗服务提供、筹资方面的成功之举与需要检讨之处,为中国所用,以避免中国医改付出不必要的制度转换成本。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汤文巍,张金康  
为了向职工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并满足多层次的医疗需求,根据我国国情和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医疗保险的经验,有利于实事求是地构建补充医疗保障体系。上海市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目标是要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覆盖城镇全体劳动者、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形成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以下对发展补充医疗保障体系面临的市场空间、主体选择、体系构建等现实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钧  
完善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构建覆盖全民、统一的医疗保障体系,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构建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需要明确目标、原则、实施的条件和步骤,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胡宏伟  王红波  
托底性医疗保障是满足贫困家庭基本医疗保障需要、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重点内容。以商业医疗保险为重要特点的美国,却建立了规范、齐整、有效的托底性医疗保障体系,其制度经验值得研析。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结合社会保护底限的内涵,文章构建了包括制度目标、制度设计和制度效能三个层面、九个维度的托底性医疗保障政策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美国托底性医疗保障的直接制度基础以及基本医保中内嵌的托底保障功能进行了介绍和评价。最后,在分析美国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文章归纳启示并提出了我国托底性医疗保障应明确覆盖全员和多样化托底保护的制度目标,优化多重保障、权责清晰、管理流畅的制度设计,并通过强化托底倾斜、融入预防和投资功能改善托底性医疗保障的制度效能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