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55)
- 2023(6552)
- 2022(5084)
- 2021(4551)
- 2020(3873)
- 2019(8614)
- 2018(8329)
- 2017(16773)
- 2016(8815)
- 2015(9792)
- 2014(9702)
- 2013(9785)
- 2012(8699)
- 2011(7384)
- 2010(7655)
- 2009(7554)
- 2008(7988)
- 2007(7464)
- 2006(6578)
- 2005(6434)
- 学科
- 业(68668)
- 企(66470)
- 企业(66470)
- 济(48550)
- 经济(48493)
- 管理(47905)
- 业经(23791)
- 方法(21148)
- 财(19762)
- 农(17959)
- 务(17498)
- 财务(17495)
- 财务管理(17489)
- 企业财务(16583)
- 技术(14151)
- 数学(14053)
- 数学方法(14028)
- 农业(13500)
- 企业经济(11773)
- 策(11695)
- 划(11102)
- 制(10961)
- 经营(10751)
- 和(9842)
- 技术管理(9824)
- 理论(9409)
- 体(9301)
- 体制(8628)
- 中国(8610)
- 决策(8485)
- 机构
- 学院(138714)
- 大学(130792)
- 济(66250)
- 经济(65323)
- 管理(62922)
- 理学(53406)
- 理学院(53066)
- 管理学(52759)
- 管理学院(52501)
- 研究(37482)
- 中国(34820)
- 财(32380)
- 京(26371)
- 财经(25594)
- 经(23184)
- 江(21965)
- 农(21674)
- 商学(19857)
- 商学院(19687)
- 经济学(19519)
- 财经大学(18679)
- 科学(18136)
- 所(17998)
- 经济学院(17674)
- 经济管理(17615)
- 中心(17613)
- 业大(17076)
- 州(17015)
- 农业(16958)
- 北京(16413)
- 基金
- 项目(81713)
- 科学(67521)
- 研究(62737)
- 基金(62103)
- 家(51415)
- 国家(50876)
- 科学基金(47282)
- 社会(42795)
- 社会科(40786)
- 社会科学(40774)
- 基金项目(32943)
- 省(32812)
- 自然(29895)
- 自然科(29303)
- 自然科学(29297)
- 自然科学基金(28888)
- 教育(27168)
- 业(26867)
- 划(25102)
- 资助(24911)
- 编号(24704)
- 创(21252)
- 创新(18739)
- 制(18479)
- 部(18447)
- 成果(17824)
- 国家社会(17694)
- 发(17633)
- 重点(17256)
- 人文(17081)
共检索到213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北辰
意大利有中小企业420多万家,其制造业企业中有99.87%为中小企业,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对意大利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意大利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比较强,机器制造、纺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维祥 沈毅俊
中国小企业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小企业规模的非经济性增加了与越来越开放的大市场对接的难度 ;(2 )低下的产品集中度与较高的同构性使小企业面临正在崛起中的大企业的冲击 ;(3)低水平“过度竞争”增加了小企业与大市场对接的成本 ;(4)落后的产业组织形式使小企业丧失对接国际大市场的机会 ;(5 )小企业与大市场对接的环境日趋严峻 ,对接高级化势在必行
关键词:
小企业 大市场 对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维祥 张静尧 卢丽华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汪少华
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小企业与大市场对接的路径、机制 ,并对三种对接方式 ,即小企业—大市场 (专业市场 )对接模式、同行业小企业群体的有序聚集发展模式和依靠制度创新 ,发挥“虚拟企业”动作机制 ,培育“网络式”产业组织形式等的绩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经济学分析
关键词:
小企业 对接路径 对接绩效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皓若
生产与流通是市场经济的两个重要环节,只有生产与流通之间相互分工,相互联合,才能形成完善的市场网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罗国勋 周景春 汪少华
“小企业与大市场对接”问题,主要是指中国小企业如何在当前经济环境中适应范围不断扩大、内涵日益丰富、竞争日趋激烈和规范的大市场的要求;现行商品市场(主要指专业市场)的结构、组织形式、运行绩效及其对中国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中国小企业内部及大、中、小企业之间业已形成的相互关系及关系结构(组织结构与空间布局)与变化中的市场环境对接机制及对接绩效。 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探讨小企业与大市场对接路径、对接机制与对接绩效,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讨论小规模企业组织形式为经营主体和大规模专业市场为资源配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维祥
小企业与大市场的对接是一个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本文主要从竞争、企业规模经济性、产品集中度与同构性以及组织形式和对接环境等方面对当前浙江小企业与大市场对接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企业 大市场 成因研究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文昌 战欧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给吉林省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中小企业不仅要注意本地市场,更要把目标建立在国际市场上。尽管吉林省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大,但随着经营观念的转变,吉林省的中小企业一定会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大有作为。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市场一体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俞伟成
中信上虞支行1997年设立,现有一个营业网点,以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建行以来,依靠银监部门、上级行的正确指导,对加强小企业金融服务和强化"六项机制"建设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工作不断取得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益宁 潘昌蔚 李秀婷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关键一环,能够有效借助国内市场优势保障出口供应链安全,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出口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出口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显著提升了出口企业供应链韧性。机制检验表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信息不对称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影响出口企业供应链韧性的主要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出口企业供应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对产业集聚较高地区、竞争程度激烈行业、小规模企业更为明显。本文研究结论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保障出口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改善出口企业供应链表现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范红忠 胡杨 王馗
本文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将国内市场潜力与企业GVC地位置于统一分析框架,利用2003—2015年微观企业数据对国内市场潜力与企业GVC地位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国内市场潜力能够促进企业向GVC高端环节攀升,证明了大国市场可以作为企业GVC地位提升的动力来源。解构国内大市场优势因素发现,国内超大市场规模引致的虹吸效应、集聚效应、竞争效应通过降低国内中间品相对价格以及提升生产和研发效率的内在渠道促进企业向GVC高端环节攀升。进一步地,本文还发现国内市场潜力优势不仅可以促进本行业企业GVC地位攀升,还可以通过国内价值链的传导途径带动上下游行业企业GVC地位升级。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汉民 鲁彦秋 王睿田
从规模和层级两个视角提出中国大国市场优势的一种新解释——多层级市场优势,并将中国337个直辖市及地级行政区从地理空间层面划分为6个市场层级。利用1999—2018年中国A股3 688家上市公司数据,手工收集上市公司自成立以来的所有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工商企业登记信息,研究异质性企业国内跨市场层级投资选择问题。研究表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越高,投资多层级市场的概率越大,只投资少数市场层级的概率越小;只投资高层级市场的企业生产率较高,只投资低层级市场的企业生产率较低,而既投资高层级市场又投资低层级市场的企业生产率最高,但在民营企业这一效应表现得不明显;企业规模越大,投资多个市场层级的概率越大。在国内外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下,本研究既扩展了中国企业市场进入方面的探讨,又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卞元超 白俊红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营造多样化的地区技术环境,是激励企业提升技术复杂度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基于地区技术多样化的视角,考察全国统一商品大市场和要素大市场建设对企业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全国统一商品大市场、劳动力大市场和资本大市场建设均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复杂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够形成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要素供给,这有助于促进地区的技术多样化发展,从而提升企业的技术复杂度。其中,地区相关和不相关技术多样化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影响企业技术复杂度提升过程中均发挥了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促进企业技术复杂度提升,而地方政府政策推进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并没有产生显著效果;由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空间关联性,相邻地区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水平也会对本地区企业技术复杂度提升产生正向影响;最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主要提升了非国有企业和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复杂度,而对国有企业和非高技术企业的影响效应是不显著的。研究结论对全面识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积极作用,加快企业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超 余典范
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仅有助于企业提升中间品的质量,还对分散企业供应链风险、实现强链补链有重要的作用。利用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企业数字化对企业跨区域的供应链布局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可促进企业在省外布局供应链。机制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降低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成本和沟通成本,从而可促进企业在省外布局供应链。调节效应分析发现,企业供应链越集中、研发强度越大,越能增强企业数字化对企业跨区域供应链布局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企业,企业数字化对企业跨区域供应链布局的促进作用在高科技企业中更显著。为此,要发挥数字技术在促进企业跨区域供应链布局中的积极作用,总结和推广供应链数字化的典型案例,培育和打造个性化的数字化服务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汤慧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对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8-2021年流通类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OLS、PSM-DID等方法实证检验数据要素对流通企业绿色发展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第一,OLS回归表明,不考虑控制变量的情况下,数据要素在1%统计性水平上提升流通企业绿色发展水平2.371个百分点,加入控制变量后在1%统计性水平上提升2.013个百分点。企业规模、研发投入和政府补助有助于企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财务杠杆抑制企业绿色发展。第二,PSM-DID检验表明,数据要素在1%统计性水平上提升流通企业绿色发展水平2.516个百分点,对绿色发展中的治理框架、机制、责任和绩效改善分别为2.617%、1.452%、1.021%和2.273%。企业规模对绿色治理框架、责任和绩效的正向促进明显,研发投入对绿色治理框架与机制的改善明显,政府补助仅对治理绩效存在微弱正向影响,财务杠杆对绿色治理绩效的抑制突出。基于实证结论,文章提出注重数据要素权属与保护、强化数据要素市场监管和完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企业 数据要素 绿色发展 统一大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