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34)
2023(18783)
2022(16210)
2021(15082)
2020(12661)
2019(29171)
2018(28887)
2017(55337)
2016(30359)
2015(34205)
2014(33897)
2013(33467)
2012(30723)
2011(27591)
2010(27689)
2009(25199)
2008(24526)
2007(21923)
2006(19231)
2005(16648)
作者
(89706)
(74945)
(74268)
(70818)
(47302)
(36012)
(33776)
(29504)
(28372)
(26652)
(25281)
(25264)
(23878)
(23632)
(23280)
(23137)
(22529)
(22213)
(21495)
(21428)
(18791)
(18423)
(18417)
(17231)
(16879)
(16629)
(16612)
(16608)
(15303)
(14934)
学科
(119922)
经济(119785)
(88229)
管理(85811)
(66671)
企业(66671)
方法(55476)
(50284)
数学(48512)
数学方法(47709)
农业(33383)
中国(30843)
(30298)
业经(29673)
(26980)
地方(23830)
(23583)
(21232)
贸易(21216)
(20681)
理论(20359)
(19256)
财务(19168)
财务管理(19125)
技术(18781)
企业财务(18161)
(17933)
银行(17863)
环境(17699)
(17673)
机构
学院(429771)
大学(427624)
管理(168149)
(167672)
经济(164070)
理学(146715)
理学院(145120)
研究(143663)
管理学(141971)
管理学院(141248)
中国(107132)
科学(93325)
(91148)
(90744)
(74435)
业大(73646)
(73411)
农业(71140)
研究所(67239)
中心(66615)
(63640)
财经(60012)
北京(56419)
(55130)
(54824)
师范(54413)
(52039)
(51037)
经济学(49358)
技术(47372)
基金
项目(300358)
科学(235077)
基金(217247)
研究(213984)
(192149)
国家(190538)
科学基金(162691)
社会(132544)
社会科(125277)
社会科学(125238)
(119236)
基金项目(114762)
自然(109048)
自然科(106558)
自然科学(106527)
自然科学基金(104620)
(100160)
教育(99068)
资助(90420)
编号(87275)
成果(69571)
重点(68012)
(65519)
(64338)
(62269)
课题(60219)
创新(58153)
科研(58132)
计划(56250)
大学(55312)
期刊
(182511)
经济(182511)
研究(118731)
(88269)
中国(83160)
学报(76446)
科学(68036)
农业(60062)
管理(59721)
大学(57722)
(56372)
学学(54893)
教育(47090)
技术(38752)
(36353)
金融(36353)
业经(34495)
(30341)
财经(28501)
经济研究(27654)
问题(24752)
(24381)
(23176)
业大(21426)
科技(21207)
技术经济(20716)
图书(20274)
统计(19675)
理论(19212)
现代(18472)
共检索到620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建华  邓远远  吴林海  
以合理行为模型为支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构建了包括残留认知、风险感知、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安全施药意向在内的概念模型。结果发现,农户施药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的影响程度最大,残留认知直接影响行为意向,同时也作用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间接影响行为意向;风险感知与残留认知的相关性较高,主观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人态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开红  王小魁  
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为基础,构建规模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追溯行为的概念模型,借助河南、山东和湖北132家规模农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实证分析影响规模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追溯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据此阐释规模农户参与质量追溯的内在行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农户预期收益、参与成本和农产品质量改进意愿显著影响规模农户的行为态度,并通过行为态度显著正影响其参与意向和参与行为;规模农户感受来自政府、家人的群体规范以及同行之间竞争等压力显著影响其主观规范,进而对其参与意向和参与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规模农户自我能力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伟  周宏  
本文基于江苏省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为实证分析工具,探讨了农户信息渠道利用对农户施药规范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信息渠道的利用不仅会直接影响农户施药规范性,并且可以通过影响中介变量安全施药认知对农户施药规范性产生间接的影响,且间接效应小于直接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艳波  董鸿鹏  
本文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角度对农户安全技术的选择行为进行了研究。重点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视角探讨了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实地调查得到的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从农户的认知程度、资源禀赋和农户禀赋等方面对农户安全技术选择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且得出了相关结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秦利  
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农产品协会对政府监管行为和农产品供给者行为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产品协会能够提高政府对产品质量的监管能力,并促使农产品供给者遵循行业标准,既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也促进了农产品供给者利益最大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百臣  米运生  朱桥艳  
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有可能导致消费者支付意愿不足、优质不优价,造成低端农产品供给过剩、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出现质量性和数量性供求结构失衡的双重矛盾。构建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可追溯制度和监测认证制度,虽然可以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增加产品可信度,但是,生产者释放的质量信息是否能与消费者对质量特征信息的微观解读和选择偏好相吻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完整获取消费者对农产品蕴涵的各个质量特征信息的认知和选择偏好,可以计算出各质量特征的价格,从而,理解市场价格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通过以供港猪肉、一号土猪肉和有机猪肉为代表的优质农产品的问卷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农产品食品的"内在属性"(包括营养、口感、品质、安全性、新鲜程度、卫生状况等)的选择权重及赋值最高,其特征价格弹性为0.1288;其次依次为"质量安全认证"信息和"广告效应"信息,其特征价格弹性分别为0.0224和0.017。这些质量特征价格排序及量值,可以提示我们重点应该加强那些能够提高其质量信息的显示与传递效率、提高其质量认证的可信任度的优质农产品及其为消费者所认可的质量特征,找出农产品供给侧结构调整的短板,实现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百臣  米运生  朱桥艳  
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有可能导致消费者支付意愿不足、优质不优价,造成低端农产品供给过剩、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出现质量性和数量性供求结构失衡的双重矛盾。构建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可追溯制度和监测认证制度,虽然可以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增加产品可信度,但是,生产者释放的质量信息是否能与消费者对质量特征信息的微观解读和选择偏好相吻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完整获取消费者对农产品蕴涵的各个质量特征信息的认知和选择偏好,可以计算出各质量特征的价格,从而,理解市场价格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通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古川  曾福生  刘雯  
分析安全农产品认知对消费决策影响程度的差别以及在不同组群的差异,对于提高农产品市场的质量安全水平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了754位具有基本安全农产品认知的消费者,基于消费认知行为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安全农产品认知对消费者产品和渠道选择的影响程度的差异。实证研究发现:高安全农产品认知对现代流通渠道选择的影响程度,强于对产品选择的影响程度,并且各组群之间的影响程度也有较大差别。整体来说,具备高认知的消费者,不会更加信任认证农产品,对待产品安全性的态度也更加中性,但是,选择直销渠道的意愿更强,尝试网络购买的更多。按年龄和学历划分消费者组群后发现,40岁以下组群和专科及以下学历的组群显著地信任认证产品,40岁及以上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消费者则没有显著地对认证产品表现出信任;30~39岁组群和本科学历组群,相较其他组群会更显著地重视农产品安全属性;40~49岁组群和本科学历组群显著地愿意选择直销渠道,其他组群则鲜有表现出显著的意愿;30岁以下组群和研究生学历组群会更多地尝试网络购买,其他年龄段和学历层次则没有显著的网购倾向。最后,文章建议在发展安全农产品市场时,要更重视现代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古川  曾福生  刘雯  
分析安全农产品认知对消费决策影响程度的差别以及在不同组群的差异,对于提高农产品市场的质量安全水平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了754位具有基本安全农产品认知的消费者,基于消费认知行为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安全农产品认知对消费者产品和渠道选择的影响程度的差异。实证研究发现:高安全农产品认知对现代流通渠道选择的影响程度,强于对产品选择的影响程度,并且各组群之间的影响程度也有较大差别。整体来说,具备高认知的消费者,不会更加信任认证农产品,对待产品安全性的态度也更加中性,但是,选择直销渠道的意愿更强,尝试网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费威  
为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更为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随机变量,构建了典型农产品流通渠道组织形式,即"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下的优化模型,分别分析了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和龙头企业与合作社一体化下,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努力水平的决定及其关系,得出当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的努力行为是替代与互补两类不同关系时,农产品质量敏感度等因素对他们努力行为的影响效应不同等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倩  朱思柱  孙洪武  张宁宁  
农药施用是关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问题。规模分化下,农户施药行为出现明显差异。已有研究从农户专业认知、风险厌恶、劳动力缺失等方面对化学资本投入的影响进行探讨,但忽略了要素之间的成本派生(引致)关系。本文基于引致成本视角,将施药派生的劳动力与机械成本从总成本中剥离出来,利用江苏318户稻农调研数据,实证剖析了不同规模农户施药行为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施药引致成本高低差异下的不同约束效应,是小农户施药次数与亩均农药支出明显高于规模户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认为应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施药行为标准,加强构建适宜小农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有效引导小农主动加入服务体系,规范施药行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开功  王树进  鲁庆尧  肖立  
提高农产品品牌资产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文章构建了基于消费者的农产品品牌资产模型和农产品市场产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提升农产品品牌资产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潘守慧  王开义  王志彬  韩焱云  赵向宇  
[目的/意义]互联网已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呈现出信息规模庞大、分散、无序等特点,需要将这些孤立、零散分布的海量信息汇集起来,以便从整体上把握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方法/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聚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自动跟踪模型,给出了基于Single-Pass的增量聚类算法框架,并通过引入时间距离来改进聚类间的相似度计算方法。[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系统的漏报率和误报率都有明显降低。本模型可有效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进行动态关联追踪,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若愚  周静  
近年来生猪养殖过程中兽药过量使用现象比较普遍,为猪肉质量安全问题埋下隐患。本文利用对辽宁省生猪养殖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损害控制模型和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过量使用兽药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使用兽药过程中,有31.47%的农户会超过说明书规定使用量;农户在养殖生猪过程中过量使用兽药的根本原因是想通过加大兽药使用剂量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从而保障生猪出栏量和在市场上获得更好的销售价格;但实际情况是过量使用兽药的边际生产率接近于0,即过量使用的兽药并没有帮助农户获得更多的收益。因此,应发挥政府和市场组织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完善市场保障机制,从而合理规范农户的生产行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永穆  高杰  
组织结构决定生产主体行为,生产主体行为是产品质量的供给源头。在不同农业经营组织结构中,农户生产高质量和低质量农产品的净收益不同,决定了其生产决策的不同。提高农户经营过程中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强化组织激励机制,能够从供给角度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