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42)
- 2023(3810)
- 2022(3184)
- 2021(3306)
- 2020(2517)
- 2019(6090)
- 2018(6225)
- 2017(9807)
- 2016(6832)
- 2015(7761)
- 2014(7998)
- 2013(7122)
- 2012(6789)
- 2011(6534)
- 2010(6985)
- 2009(6085)
- 2008(6119)
- 2007(5601)
- 2006(5189)
- 2005(4807)
- 学科
- 教育(19181)
- 济(15399)
- 经济(15372)
- 中国(11277)
- 管理(9576)
- 业(8361)
- 理论(7792)
- 学(7791)
- 企(6071)
- 企业(6071)
- 教学(6025)
- 方法(5249)
- 农(5192)
- 发(4830)
- 发展(4294)
- 展(4172)
- 数学(3953)
- 数学方法(3799)
- 研究(3748)
- 世界(3677)
- 思想(3511)
- 财(3502)
- 农业(3476)
- 革(3433)
- 融(3421)
- 金融(3420)
- 技术(3391)
- 业经(3362)
- 政治(3303)
- 改革(3225)
- 机构
- 大学(94246)
- 学院(87284)
- 研究(38624)
- 教育(29305)
- 济(25243)
- 范(25041)
- 师范(24920)
- 经济(24363)
- 科学(23601)
- 管理(23453)
- 京(22848)
- 中国(21818)
- 师范大学(20947)
- 所(20495)
- 理学(19825)
- 理学院(19350)
- 研究所(18842)
- 管理学(18659)
- 管理学院(18466)
- 北京(15520)
- 江(15493)
- 中心(15230)
- 农(14695)
- 技术(13775)
- 院(13597)
- 财(12572)
- 职业(12314)
- 州(11756)
- 业大(11735)
- 农业(11678)
- 基金
- 项目(53064)
- 研究(45490)
- 科学(42843)
- 基金(34770)
- 家(30426)
- 国家(30016)
- 教育(29923)
- 社会(24987)
- 科学基金(23743)
- 社会科(23155)
- 社会科学(23150)
- 成果(21584)
- 省(21305)
- 划(21214)
- 编号(21168)
- 课题(18565)
- 基金项目(17313)
- 年(15876)
- 自然(14157)
- 重点(14067)
- 资助(13886)
- 部(13805)
- 自然科(13798)
- 自然科学(13791)
- 自然科学基金(13548)
- 规划(13417)
- 发(12687)
- 性(12652)
- 项目编号(12361)
- 教育部(12213)
共检索到147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卢艳红
社会实践活动是意义世界创生的现实基础,意义世界的形成一般根源于人类生活的内在矛盾,意义只有在理解的过程中产生,意义世界的形成是以人类的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为前提的,其形成过程是一个人的主体性及价值标准不断彰显、提升的辩证发展的过程。意义世界形成的一般特点给道德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启示,即道德教育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道德教育无论如何都不能远离生活;道德教育要关注青少年学生道德敏感性的培养;创设真实的道德冲突是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坚持一元价值导向的引领始终是道德教育的主旋律;道德教育的成功进行呼唤教育者的教育智慧。
关键词:
意义世界 形成特点 道德教育 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冬娜
本文在对高校道德教育模式追根溯源的基础上,分析其不同发展历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从中得出对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道德教育模式 道德教育 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万金
美国道德教育从1955年到2005年,经过50年的演进和派别之间的竞争与互补,从衰退走向复苏,从寻求革新走向回归传统,形成了美国德育的整体框架———六大势力和三大阵营。六大势力为:澄清道德价值、发展道德认知、弥补道德情感、训练道德行为、回归传统美德、激发道德动机。其中,前四种势力属于革新阵营,第五种势力属于传统阵营,第六种势力属于超越阵营。
关键词:
美国 道德教育 德育 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晶晶 朱小蔓
当代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基于西方关怀伦理的思想传统,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诺丁斯的关怀所具有的具体性、个体性、主体间性等特征彰显了鲜明的时代个性。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学生体验和感受的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和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四种方法,以身作则、对话、实践和认可。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就要尊重并合理引导生命的个性、差异性;即便每个人都实现了最好的自我,差异仍然难免。
关键词:
诺丁斯 关怀 道德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静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却汇聚了许多不同的文化,其道德教育同样多姿多彩,富有特色。没有统一教材,教育形式多样美国特殊的移民文化,也带来道德教育的多样化。美国高校强调道德教育的多元性,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没有全国统一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和教材,政府只是通过高等教育相关政策对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作出规定。在具体实施中,政府不干涉,各州各高校道德教育非常自由,可以结合自身实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小敏
哈佛道德推理课程是哈佛大学本科核心课程七大部分之一,道德推理课程帮助学生接受较高的道德标准,以经典阅读和探究性学习为主,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西方伦理道德观念的建构,使学生具备作出合理的道德和政治选择能力。哈佛道德推理课程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课程建构方面的科学性,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有很好的启示。
关键词:
哈佛大学 道德推理课程 高校道德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颖 安俐静 怀丽
在道德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违反学术道德的现象也成为备受社会瞩目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以学术研究后备群体——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该群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包括学术底线、学术正义和学术自觉三个层面。因此今后在构建博士生的学术道德教育体系时,应该以该群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三个层面的认知架构为基础,逐步纠正博士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以降低他们未来实施学术不端行为的可能性,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尚学术道德水平的学术队伍。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学术认知 道德规范 教育构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江琦 纪婷婷 邓欢 马静
面对日益突出的社会道德问题,传统的"道德认知教育"显得力不从心。认知神经科学对道德领域的介入,可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说明道德判断既是"认知推理的"也是"情绪直觉"的过程,在某些道德情境中情绪直觉过程还起着主要作用。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内化情感充裕的道德知识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带给我们的最重要启示,也是解决现行认知德育教育低效的根本途径。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德育教育除了应从德育内容的科学选择入手外,还要合理运用教育设计、教育实施和教育评价等一系列整合性实施策略。
关键词:
道德判断 认知神经科学 情绪 道德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齐全
WTO自由、竞争、国际化特性对我国道德教育带来了影响和启示,我国道德教育在培养人才中应注意三个问题:自由性启示———培养主体意识和法制观念;竞争性启示———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国际性启示———培养爱国精神和全球视野。
关键词:
WTO特性 道德教育 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育南 常小勇
本文从职业道德的含义和职业道德的指导思想、教学形式、课堂内容等方面对中外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以案例的形式强调了中外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差异。通过比较研究,提出当前我国职业道德教育亟待解决两个问题:选择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灌输,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推理能力。
关键词:
职业道德 推理能力 案例教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辛慧丽
新加坡能够在三十年间创造惊人奇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的青少年道德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加坡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具有其鲜明的特色。中国与新加坡在文化渊源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 ,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 ,研究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会极具现实运用价值
关键词:
新加坡 青少年道德 儒家思想 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秋月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威胁和挑战,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开始重视低碳、节能、防治污染等环保工作,并掀起了一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浪潮。美国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因其起步早、成效快和规范有序,成为世界各国争先学习和仿效的对象。因此,研究分析美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其特色,结合中国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中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建议和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准,助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美亚
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药类高校在传授学生现代药学理论、制药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药学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美、德两国的药学院校在入学方式、实践教学、课程设置、考核等方面均融合了职业道德培养要素,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借鉴其经验,我国药学院校药德教育的开展也应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入手,多形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建立符合药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
药学 高职院校 职业道德教育 美国 德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华敏 夏立军
德国在现代教育方面堪称一流,其道德教育也被赋予了深厚的传统和底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中德两国道德教育的性质有本质区别,但借鉴德国先进的道德教育方式与实践经验,对我国德育模式的建构及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的。
关键词:
德国 道德教育 德育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善芳
张謇是近代中国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这些思想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需求、职业道德教育的历史经验以及个人经历使张謇走在开拓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沿。他主张将职业道德培养作为职业教育的首要目标,且全程贯穿爱国主义思想,并将协作精神引入职业道德体系范畴,通过自治和生产实践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其启示在于,当代职业道德教育要突破传统道德和伦理教育范畴,紧扣时势变迁和社会需求,拓展职业道德内涵,将协同、创新、质量、精益求精、工匠精神、服务意识、绿色意识等内容纳入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并从内省和实践两个维度统筹推进,引导学生在内省和实践中涵养和提升职业道德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